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6934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

《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docx

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目录

【摘要】1

【Abstract】1

第1章.我国财务软件的历史2

1.1萌芽期2

1.2起步期2

1.3竞争期3

1.4整合期3

第2章、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4

2.1财务软件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化4

2.2财务软件市场竞争将剧烈5

2.3我国对财务软件做了适度的保护5

2.4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6

2.5传统财务软件面临的挑战6

2.6存在的问题7

第3章.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8

3.1向全面企业管理软件发展8

3.2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化9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性产业。

软件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与灵魂,已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促使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及社会管理等其它领域的生产、经营方式及工作效率等发生深刻变化。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并将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我国财务软件正向国际化发展,而且技术也将更加广泛,在市场竞争剧烈的条件下要特别注重人才的培养。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财务软件的历史,然后分析了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最后展望了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信息产业财务软件企业管理化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wideapplication,theinformationindustryhasbecomethepowerfulmotiveforceofpromotingthenationaleconomydevelopment,becomethefirstpillarindustryinnationaleconomy.Softwareasthecoreoftheinformationindustryandthesoul,haswidelypermeatedalltradesandprofessionsofnationaleconomy,makemanufacturingindustry,agriculture,serviceandsocialmanagementandotherfieldsofproduction,managementandworkefficiencyhappeningchangesdeeply,softwareandinformationserviceindustryhasbecomethebiggestindustryintheworld.Andintwenty-firstCenturywillbetopromoteworldeconomicdevelopmentandsocialprogressimportantpower.ForwardinternationalizationofChina'sfinancialsoftwaredevelopment,andtechnologywillalsobemoreextensive,withspecialattentiontothecultivationoftalentsinacompetitivemarketconditions.

【Keywords】:

ITindustryFinancialsoftwareCorporatemanagement

 

第1章.我国财务软件的历史

先锋、万能、金蜘蛛、小蜜蜂、希望、吉联、永信、安易……对于从事企业信息化的很多人来说,上面的名字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然而,对于熟悉中国财务软件发展历史的人来说,这些都曾是耳熟能详的品牌。

十年前,甚至数年前,它们都是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财务软件公司。

大浪淘沙,商海沉浮,现如今中国本土财务软件厂商只剩下用友、金蝶、新中大等有限的几个品牌。

中国财务软件的应用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起步的,纵观二十年的发展,财务软件市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萌芽期

70年代末期,微机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

如何减轻会计人员的手工处理压力,保证财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成为当时国企改革的一个主题。

很多单位利用配备的微机,组织技术人员自主开发简单的财务应用软件,在八十年代中期达到了高潮。

这些自主开发的财务软件周期长、成本高、质量低、格式不一、维护困难,很难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这一阶段也被称为我国财务软件的“定制期”。

 

 

1.2起步期

针对当时财务软件的应用状况,1989年财政部出台了针对财务软件的规定,催生了商品化财务软件的出现。

同年诞生了中国第一款商品化的财务软件——“先锋通用财务系统”,紧接着“用友”又将财务软件从简单的账务处理推广到包括报表、工资、固定资产在内的较为全面的核算体系。

1988年成立的“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开启了中国财务软件商品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先河,随后出现了全国最早的一批财务软件公司,当时较为出名的有先锋软件、万能软件、金蜘蛛软件、安易软件、吉联软件等。

用友软件通过建设完整的销售渠道,1991年占据了行业第一的位置,中国的财务软件市场初步形成,一些地区性和行业性的财务软件公司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1.3竞争期

这个期间跨度比较长,以金蝶、用友上市为标志,回溯到九十年代初期,都可以算做这个时期。

这个时期,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几乎每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导致市场竞争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

一批成长性的公司发展起来了,更多的软件公司则沉沦下去,直至消失。

九十年代初期,财务软件市场丰厚的利润吸引着大批的创业者,全国出现了很多或大或小的财务软件公司,包括成立于1992年的金算盘、1993年的金蝶软件、1993年的新中大、1995年的深软小蜜蜂。

1992年金蜘蛛发布了第一个局域网络版财务软件,并且迅速发展起来,打破了当时的竞争格局,对其他竞争对手,尤其是已成为行业领跑者的用友,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1.4整合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本土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厂商,通过与国外管理软件巨头的竞争和学习,吸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企业管理理念,其应用软件,无论是技术含量还是产品线,都得到长足进步,具备了与Oracle、SAP等国际管理软件巨头一争高下的实力。

2001年初,金蝶登陆香港创业板,募集9000万港币。

2001年5月,用友在上交所上市,募集9亿资金。

借助资本力量,金蝶收购开思,用友收购华表、安易。

通过一系列的整合,形成了用友、金蝶两大管理软件巨头。

 

 

第2章、我国财务软件的现状

2.1财务软件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化

财务软件经历了从账务、工资等单项处理向全面的会计核算型,核算型向管理型,管理型向财务、进销存业务一体化集中管理软件发展。

可以说,财务软件是随着操作界面技术、网络体系结构、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这个过程中,财务软件技术平台也从DOS向WINDOWS再到WEBBSE,技术架构从F/S到C/S再到B/S发展,财务软件从桌面应用走向网络应用。

随着80年代WINDOWS操作系统的问世并在90年代走向成熟,国外领先软件厂商纷纷向WINDOWS系统进行平台迁移,国内厂商快速跟进,相继推出基于WINDOWS平台的财务软件。

与此同时,PS的单机操作也逐步过渡到多客户终端操作乃至基于WINDOWSNT的PC局域网操作,而且财务软件开始涉及企业的管理内容,被称为管理型财务软件。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开始由分布式管理转向集中式管理。

我国财务软件所采用的数据库技术经历了大众数据库到小型数据库与大型数据库并用的过程,基于SQLSEVER、INFORMIX、SYBASE、ORACLE大型数据库财务软件,可以进行大信息量的管理,具有安全性、保密性好的特点,已经越来越被大型企业采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集中式管理得到加强。

对一个企业来说,不论它的分布范围有多广,它的分支机构有多少,它都能通过互联网实现集中式财务管理。

因此,以用友为代表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厂商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网络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

在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财务软件厂商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不断把最新IT技术应用到产品中来,并且立足应用,从中国企业的现状出发,依靠持续推出适合客户应用需求的产品赢得用户,使中国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的应用更加广泛。

2.2财务软件市场竞争将剧烈

中国财务软件市场风雨二十多年,处在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近于后者的寡头垄断市场,1997年形成的以金蝶、用友为首的几足鼎立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资金、技术、人才继续向具有绝对优势的企业集中,并更加走向两级分化。

在第一梯队之中,竞争日趋白热化。

然而,那些依靠政府力量发展、缺乏创新意识的财务软件厂商将在未来的大潮中迷失方向。

财政部放松控制和国际经济一体化使中外管理软件厂商在1999年短兵相接,增添了火药味道。

中国的企业在直面WTO时不能一味等待政府的宏观保护政策,国内财务制度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软件评审也将交由中介机构承担,成为市场行为,企业需要的并能和国际标准相容的财务系统将是一个巨大的市畅国外软件厂商及产品陆续在国内出现,给国内企业敲响了警钟,以其资金、技术、开发经验等方面的实力会使国内企业感到压力,众多的国内财务软件企业应当利用自己目前市场占有率高、熟悉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和市场需求,拥有全国性的服务网和低价位的优势实行资源共享,走联合化、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的路子,增强国内财务软件的综合竞争能力。

2.3我国对财务软件做了适度的保护

在会计电算化领域,财政部坚决执行对外开放政策,虽然财政部在制定商品化财务软件评审制度的时候,外国软件还没有进来,由于评审主要审查财务软件是否符合我国会计制度,国产财务软件在这方面是比较重视的,而国外财务软件在许多地方还未满足我国会计制度的要求,他们修改起来要花较长的时间,这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国产软件的作用。

同时进入我国的一些国外会计软件是包含在MRPH软件中的,因此财务软件评审对国产企业管理软件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4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人才匮乏是我国财务软件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要使我国财务软件有更大发展,加强人才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推动我国财务软件发展的人才应该是多方面的,但由于我国计算机人才并不缺乏,只存在如何挽留人才的问题,会计方面和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每年我国都有大量的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走入社会,可是由于会计教学是滞后于会计事业发展的,而且我国又处于经济体制转轨,即加入WTO的重大转变时期,这些毕业生的知识很可能在刚进入社会时就已经过时陈旧。

所以,进行会计教学院校应当密切关注国内外会计发展动态,尽可能的缩短教学与实务之间的距离;同时应当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样即使毕业生的知识已经过时陈旧,也能通过自学及时得到更新。

只有能够适应会计发展变化的人,才有可能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电算化理论的发展。

关于电算化方面的人才普遍认为是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的培养又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

高、中层次的电算化人才的工作主要是进行电算化系统的实施、构建,这其中财务软件的开发设计是核心,因此高、中层次的电算化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状况直接影响财务软件水平。

但目前,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学科,要培养大量合格的高、中层次的电算化人才首先必须加强学科建设。

对于低层次的电算化人才主要是指能够使用财务软件的人,他们的培养通过初级或中级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即可。

培养大量低层次的电算化人才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为培养高、中层次的电算化人才奠定基础,对于财务软件公司来说是将会极大地拓展财务软件市场。

2.5传统财务软件面临的挑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与计算机技术相对落后的管理环境下诞生的传统财务软件,由于当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目的主要是替代手工会计核算,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财务软件,仍然是这种较低水平的“甩账式”财务软件。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管理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企业管理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管理”时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时期的“混合管理”时代后,从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全面市场经济时期的“新管理”时代。

新管理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信息反馈能力,能够及时对企业内外部信息做出反应。

如何整合企业的信息资源,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将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Internet/Intranet正在迅速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一个新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网络时代对企业的竞争环境、商业环境、商业规则、交易方式、经营管理模式都将带来巨大变革,电子商务将越来越成为企业重要的生存方式和经营方式。

在新管理时代和网络时代面前,传统财务软件的缺陷日益明显。

2.6存在的问题

(1)财务软件管理能力差而不能有效地为管理和决策服务:

基于本文主要论述财务软件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此处的管理与决策不但指财务管理与决策,而且是指涉及为整个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服务的ERP系统,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为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管理服务。

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决策是与企业的其他业务职能的管理与决策紧密相关的,例如,销售、生产、采购等等。

报表格式的单一化、僵硬化是现在财务软件的一大缺陷,往往只提供一大堆的报表,而不提供基于此表财务人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思索的指引以及此表反映了什么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点,显然现在的OLTP(联机事物处理系统)已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因为OLTP只是基于某种流程把企业的业务事项作记录,而这一系统既不能有助于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充分的内部信息,更不能把外部有用信息整合进来,而我们知道,现代的企业管理光有内部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在的企业生存法则不是“我比过去做得好”,而是“我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所以企业必须把外部和内部信息进行融合,从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2)财务软件的审计功能不强计算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虽没有改变审计的目标,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审计线索的收集方法,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计算机扩大审计的范围,使企业内部审计发挥更大的作用。

未来的财务软件应不仅仅只是记录上机人员的操作情况,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计划的执行情况、内部控制是否合理与健全以及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进行审计。

例如,当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期发生变动时,软件应能以适当的形式在一些报表中自动反映由于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对本期的影响。

可以想象,未来的财务管理软件中,审计将占有重要的位置。

(3)财务软件的通用性特点制约其自身的发展:

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通用型财务软件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用性的优点是:

投资集中,设计周全,售后服务较易管理。

但随着向核算型及决策支持型发展,通用性也逐渐暴露出难以克服的缺陷:

a、如果在功能综合化的财务软件中,再遵循通用性的设计原则,将会使系统变得十分庞杂。

b、通用性原则在核算型财务软件中的普遍性较强,而在管理型财务软件中的普遍性不强。

c、通用性不利于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形成。

 

第3章.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

3.1向全面企业管理软件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的重心也从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化转化,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从国内软件的销售额来看,应用软件是大头,在应用软件中企业管理软件是大头,在企业管理软件中财务软件是大头。

现在,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管理软件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对财务软件的认识程度,随着宣传的深入,这个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财务软件将沿着“核算型—管理型—决策支持型(战略型)”方向发展。

财务软件销售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等都包含了许多企业管理的内容和数据的处理,如果会计软件进行一定的扩展,比较容易形成集采购、仓储、销售、应收应付、成本管理、内部银行于一体,进而向战略性MRPH/ERP全面企业管理软件(我们称之为“以会计软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软件”)方向发展。

模块之间高度集成,数据共享,无缝连接。

处理对象也由核算型向分析、控制、预算、决策等纵向功能扩展,并向财务、业务、技术等其他横向管理领域扩展,适用对象扩展到企业管理者和企业领导,而主要是面向企业领导。

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分会宣布我国财务软件行业全面向企业管理软件领域进军,把通用化和商品化的企业管理软件作为下一个发展目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标志着国产化企业管理软件大规模应用即将开始。

3.2向管理型、智能型转化

从目前使用的大多数会计软件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只做到了手工会计模式和计算机技术的简单捏合,是计算机模拟手工会计系统,实质是仍未摆脱传统的会计模式。

会计信息系统利用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各种信息为企业的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服务的优势还远远未发挥出来。

因此,无论是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还是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及由此带来的未来会计发展的需要,都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开发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信息系统,实现财务软件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高度集中和智能化,将是我国财务软件的未来趋势。

3.3全面网络化

    

(1)、理论基础。

企业的网络化建设最直接的动机,是使企业环境中每一个信息发布点和信息收集点之间有顺畅的信息通道。

保证在企业复杂生存环境中大量的、散布的、异步的、异质的信息能相互协调、有序、同步地进行信息交流。

网络化管理的浅层次的目的是为了使财务软件管理的重中之重——财务原始数据能够被及时、全面地获取,并做到实时反馈;深层次的目的则是拓展财务软件的管理适应性,追求企业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使企业具有低能耗、低物耗、高效益、高应变能力。

(2)、技术构架。

面向信息时代,运用JAVA开发工具:

采用C/S或B/S结构,全面支持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

3.4全面开放化

    

(1)、理论基础。

企业网络物理构建设施一般不由一家厂商供给,而是由众多硬件厂商共同生产,所以此类设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企业应用软件的软件标准更是千差万别。

因而,要使企业构架的网络能够正常运转,企业各项信息资源能够迅速传输和共享,开放性显得尤为重要。

考虑到财务软件向管理方向发展,必然会与企业生产、采购、经营、销售等部件发生联系。

要实时获取企业日常发生的数据和信息,财务软件本身就必须强调开放性,强调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能力,甚至是跨行业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2)、技术构架。

   a.数据库互联标准。

 SAG(SQL Access Group)和IBM公司较早就制定了异种数据库的互联标准,如ODBC,即开放式数据接口,可用来挂接通用的各种小型数据库。

此外,大型数据库厂商在自身产品中加入本地驱动程序,能够直接与当前流行的大型数据库互联。

    b.开发工具。

开放的数据库前端开发工具有Power Builder、Delphi、Developer/2000、Visual Basic等。

当前最流行、最具开放性、能应用于各类平台的网络编程语言,首推JAVA。

3.5ERP软件方向的发展

纯粹的财务软件已经不再能适应用户日益增长的要求,财务软件开始向着企业管理软件,即ERP软件的方向发展,这将会带来一个全新的财务和管理模式。

ERP软件能够及时送来国际上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技术,从而得到了一些大用户的青睐。

ERP软件不仅将改变企业的管理,而且还将改变员工的观念。

目前很多大型集团企业早已经远远超越了会计电算化的初衷,进入到以改善企业作业流程、评估企业风险与机会、提供具有附加价值的企业营运分析、发展基于公司价值的绩效管理架构、改善资本结构、投融资决策等战略财务阶段。

目前业界讨论比较多的战略财务,就是将财务工作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并作为企业整体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战略财务要求企业财务能够根据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对未来财务活动的目标、方向和道路,从总体上做出客观而科学的判断和概括。

战略财务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并影响着企业整体财务活动的行为与效率。

因此,财务软件要加强对决策能力的支持。

3.6国际化方向发展

加入WTO后会给中国带来许多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原来我们是根据我国的政策对外开放,制定沿海对外开放的特殊优惠政策等,入世后,我们要根据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进行开放,制定相关政策。

我国刚刚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与世贸组织还有许多差异,而世贸组织不会迁就我们,所以只有引进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和制度,我们才能同世贸组织接轨。

因此,入世后我国将必不可少地引进“规则”和“制度”,尤其是引进国际财务通则和国际会计制度。

从这个角度看,入世也就意味着我国的会计制度必将与国际接轨,意味着我国财务软件的“先天的竞争优势”将很快减少。

 

结论

通过整篇论文的描述可以看出我国财务软件的起步比国外的一些国家要晚,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但是在中国的发展很快,并且形成了一定规模。

财务软件在我国之所以发展的这么快和取得这样的规模,关键是我国有着很大的市场需求,并且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基础,政府部门的一系列政策为其提供了保护。

我国现在的财务软件市场竞争很激烈,我国现在大大小小的财务软件已有数百种,这种竞争有助于财务软件的不断发展,但这种发展关键要有人才,人才资源是我国财务软件发展所缺乏的,在往后的发展中我国需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财务软件的发展开始渐渐的面向多元化,不断的吸取国外先进水平,向国外先进管理思想和先进信息技术看齐。

这样我国财务软件在将来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谨《浅谈我国财务软件》管理观察2009第16期

[2]雷凯峰《试析财务软件的现状》甘肃科技2006第14期

[3]张根端《浅析我国财务软件的发展方向》现代商业,2008,(33)

[4]顾建平《会计电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管理与财富,2008(11)

[5]许晓林《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现代经济信息,2009,(9)

[6]李明《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河南工业大学,2008,(3).

[7]唐冀《会计电算化的现状与对策分析》现代商业,2008,(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