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922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练习题.docx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练习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练习题.docx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练习题

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练习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

读图完成1~3题。

1.若AM为昏线,则此时节(  )。

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

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

D.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

2.若观测到M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地大致位于(  )。

A.66°N,110°EB.67°N,110°E

C.66°N,130°ED.67°N,130°E

3.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读懂图,并且能够把局部图恢复成完整图,再就是根据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可计算得出,NM两点之间的纬度距离为23°(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完整图如下所示:

第1题,若AM为昏线,则MN之内为极夜,北半球为冬半年,据此可以判断D选项正确。

第2题,M地日影最短时刻是正午时刻,而此时北京时间(120°E)是12时40分,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京以西并且相差10°,即位于东经110°,再由M地与北极点相距23°可知,M地的纬度为北纬67°。

第3题,在M地垂直立竿,夏至日0时,太阳位于正北方,日影应位于正南方;5月1日日出东北,日影应位于西南;10月1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应位于正北方;秋分日正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方,日影位于正北方。

答案 1.D 2.B 3.D

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

据此完成4~5

题。

4.该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D.澳大利亚

5.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

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

解析 第4题,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结合材料该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可推知该地昼长约为14小时,排除A、D选项;北冰洋沿岸纬度高,昼长远远大于14小时,C项错误,地中海沿岸在北半球中纬度,昼长最接近14小时,B项正确。

(提示:

夏至日40°N昼长为14时51分)。

第5题,

本题考查日出、日落方位的判读。

日出、日落方位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阳光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阳光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答案 4.B 5.C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6~8题。

6.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

C.乙、丙、丁、甲D.甲、丙、丁、乙

7.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

A.前一日18时B.当日18时

C.次日6时D.次日18时

8.此图所示季节(  )。

A.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

D.巴西热带草原正值干季

解析 第6题,甲地昼夜平分,故它位于赤道,纬度最低;乙地发生了极昼现象,位于极圈以内,故它的纬度最高。

故D选项正确。

第7题,丙地北京时间2时日出,而世界标准时(零时区的区时)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故此时的世界标准时是前一日的18时。

第8题,此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在公转轨道上逐渐向近日点(地球在1月初位于近日点附近)移动,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答案 6.D 7.A 8.B

读右图,完成9~10题。

9.图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②地日落时刻是(  )。

A.16时B.18时

C.20时D.22时

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北极圈出现极昼,为夏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第10题,把全球经度平分为12份,相邻两条经线间隔为30°。

先找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此刻为6时,它与②点相隔30°,由此推断出②点的日出时间为4时,进而推断出②点的日落时刻为20时。

答案 9.B 10.C

下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甲点以东为西半球,

甲点与乙、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都是33

30千米。

读图回答11~12题。

11.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5∶20B.2∶40

C.14∶20D.3∶20

解析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为7月初,北半球昼长夜短,判断图中虚线为昏线,甲处为赤道,地方时为18点,甲点以东为西半球,则甲地经度为东经160度,根据东经160度为18点,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5∶20。

答案 A

12.图中丁点的昼长约为(  )

A.6小时B.8小时

C.12小时D.16小时

解析 赤道上经度1度,距离相差111千米,可知甲乙之间经度差为30度,地方时差2小时。

赤道昼长为12小时,丁地夜长比赤道短4小时,昼长为16小时。

答案 D

2012年1月23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节日。

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时的光照图的是(  )。

14.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小华收到了在外国留学的表兄于当地时间2012年1月22日8时发来的短信祝福,小华的表兄最有可能留学在(  )。

A.美国B.巴西

C.瑞典D.澳大利亚

解析 第13题,1月23日南极圈内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第14题,由题意可知,北京时间是1月23日0时,小华的表兄留学地的当地时间是1月22日8时,应是西八区。

答案 13.A 14.A

15.右图为“某极地俯视图”,

是晨昏线,该日由a地到b地白昼逐渐增长。

此时,一架旅游包机正从x地起飞,6小时后降落y地。

据此回答下题。

飞机降落时该地正值(  )。

A.子夜B.日出

C.正午D.日落

解析 

是晨昏线,该日由a地到b地白昼逐渐增长,说明中心点(极点)为极昼。

若中心点为北极点,则ab为昏线,bc为晨线,a、c均在赤道上,其地方时a为18时,c为6时,则y此时为24时(0时),6小时后,y为6时,正值日出;若中心点为南极点,得出的是相同的结论。

答案 B

二、综合题

1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图)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和昏线线段的字母,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画出P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解析 第

(1)问,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由此可判断出晨线、昏线;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2)问,M地在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Q地日落时刻为15时,可以推断出该地日出时刻为9时。

第(3)问,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据此即可描述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第(4)问,P点位于赤道,抓住四个特殊日期(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特点,连线即可。

答案 

(1)PM为昏线,MN为晨线。

(画图:

逆时针方向自转。

(2)0 9

(3)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

(4)抓住四个特殊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然后连线(如下图)。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时刻的等日照时间图”,OA、OB为日期界线,P点纬度为70°。

昼长/h

材料二 下图表示广州和海口市楼房某日正午时刻影子(阴影部分)分布状况。

此后的几天中,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

(1)根据材料一此时,全球太阳高度最大的地点是________;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2)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图(侧视图)。

昼长/h

条件:

A点全年昼夜平分,B点为中心,C点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要求:

画出太阳光线、地轴、地球自转方向、极昼范围、极夜范围、0时所在经线、晨昏线。

(3)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广州市楼房的影子会出现什么变化?

(4)根据材料二此后的三个月中,海口市的昼夜状况会出现什么变化?

解析 第

(1)题,此时70°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20°N,45°E为0时,135°W为12时,太阳直射点为(20°N,135°W);P点影子朝正北时,说明该地为地方时12时,北京时间为17时。

(2)题,注意此时极昼、极夜的范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光线要与晨昏线垂直,A点要在赤道上,C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第(3)题,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两城市之间,海口市正午时刻影子逐渐增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移,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再逐渐增长。

第(4)题,三个月内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海口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答案 

(1)(20°N,135°W) 17

(2)见下图。

(3)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增长。

(4)海口市的昼长先逐渐变长,后逐渐缩短。

(描述夜的长短变化也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