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修改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802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修改版.docx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修改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修改版.docx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修改版

第一篇: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于罗甸县一小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的调查报告

刘敏琼

摘要:

口语交际课是培养学生表达情感,学习规范语言的平台,是学生发展智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渠道。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教材,营造情境,联系生活,灵活评价,树立学生的交际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

口语交际策略情景评价

一、调查对象:

罗甸县一小低年级师生

二、调查目的:

了解现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调查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

四、调查现象及应对策略:

分析农村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存在的问题。

列举影响学生口语交际的诸多因素,指出低年级语文教师应该采取的态度及对策,低年级口语交际训练中应采取的几项应对措施。

口语交际是一种语言运用艺术,也是一个人的知识、思想、心理和思维等能力的综合体现。

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需要的基本素质。

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课程标准指明了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作为教师便应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方面:

11.因为低年级的孩子表现欲望强,受一些家庭因素,孩子比较娇惯,但孩子又总是想展现自己,以他自己为中心,在别人说的时候想插嘴就插嘴。

说不好,乱说。

这类学生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但说话抓不住重点,离题万里,回答课堂提问东拉西扯,漫无边际,不善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要说的内容,话语连贯性差,缺乏条理性。

2.由于年龄小,记忆力短暂。

俗话说:

“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就说明了这一点。

3.学生胆怯,不敢交际。

有些学生胆小,叫他到讲台前来说,便扭扭捏捏,脸涨得通红,这些都是学生不敢交际的表现。

学生之所以怕交流,是害怕说话不当,被同学嗤笑,挨老师批评。

有些学生口语功底挺不错的,但是一旦在大庭广众之下就难以启齿了。

我觉得这些学生缺乏勇气,担心得过多,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不敢交际。

这是由于学生缺少当众说话的锻炼机会,造成交际时心理紧张。

4.另外在课上坐姿端正,眼盯着老师,看似听得很认真,实际上心早就跑到了“九霄云外”,就是我们常说的课上“开小差”。

5.受方言及家庭日常生活用语影响,孩子谈出来的大多是“大白话”,常常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

学生不会交际。

主要表现在:

许多学生说话经常出现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现象。

它可以细分为两个层次。

(1)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种情况多出于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思维较慢,注意力容易转移,且在课堂上“问题”少,语言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常他们表现为不愿意与人说话。

(2)受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

首先,农村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日常的交谈中很难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其次,他们平时与外界的交流也相对较少,缺少了口语表达的机会;再次,出外打工的父母不断增多,留在家里的孩子多半都随着祖父母过。

由于年龄的差距,孩子们和他们的沟通很难正常化。

教师方面:

1.一些教师忽视了其在课堂中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毫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自由活动,使课堂出现散而乱的现象,丧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2.教师有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毕竟是刚刚入学不久的孩子,我们应为他们创造那种善于交际的氛围,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的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23.教师应多方面,多角度的考虑,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交际活动参与面较窄。

主要表现:

口语交际课上只有几个学生撑场面、大多数学生当陪衬,缺乏参与的全体性,口语交际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追求。

3.缺乏口语交际情境,训练与生活脱节。

主要表现:

许多教师只注重趣味性,忽视了口语交际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对口语交际内容的选择和情境的创设,偏离了学生生活实际。

学生对交际内容不熟悉,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语言显得空洞虚假,缺乏真诚,丧失了课堂的生机和灵气。

4.交际活动形式单一。

主要表现:

把口语交际课上成单纯的说话训练课,教学过程中常以个体,单向交流为主,缺少互动与合作。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学重心偏移。

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关注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有的将口语交际训练变成了思想品德教育;有的将口语交际训练变成了游戏表演;还有的教师将口语交际变成了漫无目的的奇思妙想。

这些教学表面看似异常热闹,但冷静回味,教师却忽视和偏移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活动应服务于口语交际这一教学重心。

2.话题脱离生活。

很多老师只依靠教材中每个单元给定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很少组织学生在课内外进行更贴近生活实际的口语交际训练。

教材提供的话题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可能距离生活实际较远,激发不了学生的表达兴趣,影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交际缺乏互动。

许多口语交际指导过程明显缺乏交际性和互动性。

如“学会解释”这个话题,题目要求被别人误会以后,诚恳地向对方解释。

但教学时往往只关注“解释一方”怎么说话,却忽略了受解释一方的想法,使话题失去了互动性,变成了“看图说话”。

这样的语言实践是处在低层次上徘徊的,说的人无须经过认真的思考,听的人也挑不出多大毛病,看似热闹,实则低效。

4.教学评价缺位。

长期以来,语文考试只有读写,没有听说,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只偶见于课堂上随意的模糊的凭整体印象的评价。

现今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依然很大,因为不考试,不评价,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

许多老师让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来,觉得再累也白搭。

许多学生认为自己天天使用母语,可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然习得,不必费神去学,再加上考试又不考,自然把精力都投入到阅读和写作的训练中。

因此,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是扎实有效地进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前提,但这无疑给我们

3每一位教师提出了艰难的抉择。

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强调对学生的赏识教育,对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表现,过多地使用“真棒”、“真聪明”之类的简单评语,缺少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另外,语文学科检测中难以测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从而导致许多教师把课本上的口语交际当作死板的题目来训练,不用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准确的评价,致使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5.学生的心理障碍影响了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许多孩子存在口语交际的心理障碍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素质差、自卑、胆怯、顾虑、紧张,这些都影响了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

影响口语交际的原因很多,有些孩子是因为从小胆子就小,或已经具有了自卑的心理定势,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有些孩子是因为自尊心强,怕回答问题出错,别的同学笑话,不敢回答问题。

据老师反映,学生越到高年级上课发言的越少,高年级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明显低于低年级,大部分班级里有近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同学上课不喜欢发言。

这种现象尤其表现在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女孩子身上,因长期缺乏说话的语言环境,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不愿发言,很容易形成一种自闭的性格,甚至存在“社交退缩症”现象。

6.缺乏口语交际情境,训练与生活脱节。

语言表达的训练离不开词语的运用,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语言环境,多一点拓展训练,组词、造句等等,但因为时间紧,这些都被压缩掉了,或是只能做片面的引导,以至学生有很多词不会具体应用。

现在的口语交际课的内容多是在“语文园地”和课文中向课外拓展的那一部分。

口语交际是现想现说,要求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考虑好说话的内容,选择好语句。

脱离了口语交际的具体情境,同时也失去了口语本来用于交际的训练目的。

最终导致课堂上缺乏真实的交际情境,学生很难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

7.教学针对性不强,忽视逻辑思维训练。

小学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在校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进行教学。

许多老师对此了解不够,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大,不能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语言训练。

再有就是缺少必要的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重感悟,轻分析。

在教学中缺乏教师必要的引导,存在低水平的简单问答或低层次聊天现象,致使学生语言表达缺乏条理性和缺乏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缺少可借鉴、可模仿的好段、好文,致使学生说话随便,没有养成遵循文法说话的良好习惯。

三、问题解决策略

4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学生不会倾听,不会交流,这一点尤为突出,但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为低年级是基础,在这里如果不能很好的培养孩子这种能力,势必会影响将来的学习,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

那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学会认真倾听,乐于表达与交流呢?

1.教师要转变观念。

要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以提高,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对口语交际这一教学环节的认识,打破以往的教学方法,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新词、新语、新技术、新观念,关注大众媒体、关注学生正在读的书、真正实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同时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楷模。

2.激发兴趣,让孩子们敢于说、乐于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对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创设各种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善于利用他们的好奇心,采用题目新、内容新、手段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才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激发他们说话的源泉,打开说话的话匣子,真正让他们敢于交流,乐于交际。

3.积累好词好句,丰富口语交际文库。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农村低年级学生而言,词汇贫乏是导致口语交际时有话不知道怎么说甚至是不会说的直接原因。

所以,语言的积累在农村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和词汇,这样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

4.人性化评价,树立交际自信心。

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特别是那些初学说话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感受,应用人性化的评价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交际自信心。

不管学生讲得是否有条理,只要他(她)想说、敢说,老师都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

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并及时进行肯定。

激励的语言会使学生感受到被赏识,看到自身在交际中的价值,增强交际的信心。

同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发言做出评价,除了鼓励和肯定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纠错意识”,让学生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对自身的问题作及时的调整,以利于今后的提升。

5.注重活动的交互性。

口语交际不同于回答问题,也不同于演讲,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思想、看法、意见,交流经验、成果、情感,或者买卖东西,寻求帮助等待人处事的活动,它是交际双方听与说互动的过程,是一门语言艺术。

口语交际要有交际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才能进行。

在这个互动交际的过程中,既需要学生认真耐心地倾听,准确理解和把握对方谈话的内容,捕捉信息要点,同时又需

5尽快反应,恰当应答。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中的口语交际《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时,首先巧设情境互动:

小动物们平时工作太忙了,没时间互相交流,今天要去参加“森林卫士颁奖活动”。

见面时,它们会怎样做?

(自我介绍,相互介绍。

)接着安排师生互动:

现在老师就是“森林电视台”的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你们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你们对人类做过哪些有益的事呢?

然后组织群体互动:

每个同学分别找一个合作伙伴,两人分工,围绕“有益的动物”这个话题进行采访,要注意礼貌用语。

最后参与换位互动:

除了刚才我们在采访过程中说过的小动物以外,还有哪些动物也做了对人类有益的事呢?

同学们可以采访老师,也可以和老师交朋友,互相补充。

在这个双向和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还自然而然得到了充分的口语交际训练。

6.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课堂并非是学生发展语言的唯一场所。

日常生活是学生运用口语最广泛、最频繁的领域,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活水源泉,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可见,口语交际重在实用,其交流的话题更是来源于生活,让孩子亲临现实生活,自己去感受和体验,自然而然地发现话题,在日常生活的语言实践中真正锻炼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教口语交际《春天来了》,课前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周围的景物,随时随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感受。

学生们兴致盎然,话题不断,有共识,也有独见。

这样的口语交际是有实效,充满真情实感的,摆脱了过去说话教学纯粹为了说话而说话的形式主义。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交际活动,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给学生增加交际实践的机会。

如:

成立小小剧社搞课本剧表演;参加学校的宣传周活动;当校园小记者进行采访活动„„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他们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7.创设现实的交际情境。

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时,要积极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

学生在这样真实自然的交际场中,投入地说,聚精会神地听,充分发挥自主性,创造性。

如《用好压岁钱》中,教师把自己化身一个亲人,模拟过节时送给学生一些压岁钱,然后让得到压岁钱的学生坐在一起讨论,如何正确地使用压岁钱。

这样的情境营造让学生感觉自己在实实在在地经历讨论,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倾听和表达。

8.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容易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

6教师要作为一个听众,一个朋友和学生一起聊天,讨论,与他们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交流。

如《帮他出主意》中,教师可暂时不用书本上提供的事例,就选择一个真实发生在班级中的事例。

如有一同学一直作文成绩不佳,自己和父母都很着急,我们一起来帮他想想办法。

这样的问题设计更贴近学生,更容易让学生放松心情,激活思维,愉快地表达想法,锻炼口语,同时也更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9.关爱留守儿童,树立他们的交际信心。

农村留守儿童口语交际能力非常薄弱。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时常关注他们,重视他们的情感疏导,多为他们提供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素材和平台,积极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加强口语交际的运用,切实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是我们当前必须重视的一个新课题,是一项艰苦复杂的任务。

是学生学会做人、交往、做事的前提,其训练方式要因人、因文、因地而异。

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应贯穿于口语训练的全过程。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但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是出孩子未来发展的希望!

第二篇:

谈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谈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口语交际教学已经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大家对口语交际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

但对口语交际教学地位的认识仍然存在片面性,平常又过于重视阅读教学,往往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会存

在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行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得不到重视很多老师对“口语交际”这一新型课程认识不够,有些老师看到有的时候课程紧就不上了,有上的也不做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无目标,使口语交际课如同虚设。

即使有些教师认识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必要性,也没有深入细致地去研究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训练,没有意识到训练的重要性。

于是,只在口语交际课上,针对口语交际上安排的训练题目让学生练习练习,平常的语文教学很少涉及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训练似乎成了语文教学之外的内容。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缓慢或者说是得不到巩固和发展。

二是滥用书面语,有的老师可能认为,口语交际课上,只要学生在进行口头表达,只要学生在听、在说,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在发展,其结果是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口头作文课。

事实上,口头作文充其量是书面语的口头表达,与语文教学所要求的口语交际完全不能等同。

人教版中高年级教材有时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编排,编写的意图是整合听说读写,使之互为背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虽然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话题是一致的,但教学时却有相对的独立性,应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难忘的第一次”为例,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可能会讲述这样的内容: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是我第一次滑旱冰。

那是我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这件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直到今天想起来了还忍不住想笑呢。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版本的讲述:

“岁月匆匆而过,转眼间,我十三岁了。

回想往事,有很多难忘的经历荡漾在我的心头,特别是第一次滑旱冰,永远留在我的心底,并将伴随我的一生。

……那次经历,至今还埋藏在我的记忆深处,并在不经意的时候浮现于我的脑海。

”从以上记录下来的两段文字看,虽然表达的是同一个内容,但是展现的风格却截然不同。

第二段文字呈现出典型的书面语色彩,显然不是口语交际课所提倡的方向。

口语交际课旨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该强调口语交际的特殊性,明晰口语和书面语的界限。

如果学生的口头表达由于教师的不当引导或是学生的错误理解,变成了表演式的、背诵式的、书面语的、口头作文式的表达,就偏离了口语交际的方向,无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三是不重视交流,口语交际课除了具备听话,说话的能力,还要有交往的能力,待人处事的能力,可是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过去的听话说话课,指导学生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怎么说。

指名表达时,被叫学生站在自己的座位上表达。

在这种情况下,表达者要么背对着倾听者“交际”,要么对着倾听者的背“交际”,即使有学生上台面向大家表达,也仅是“表达”而已,没有在特定情境下的交际礼仪训练及必要的身体、情态辅助语言的运用,更没有倾听者的应答训练,使原本贴近生活、轻松活泼的口语交际课变成了课堂气氛浓重、紧张严肃的说话。

四是不善于倾听。

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还要求听者会听。

可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犯这样的错误:

在课堂上以自我为中心,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自己说的时候,情绪高涨,热情投入。

可如果叫他们静下心来先听别人说,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听不完整的就断章取义,连意思都没听明白怎么与人交际呢?

更有甚者,根本就没听。

五是缺乏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可是课上有些教师只是按口语交际的要求让大家说一说、讨论讨论,用这一固定的模式去上每一节的口语课,课上只是个别活跃的学生滔滔不绝,成了课上的主角,部分学生好像自己是局外人,和自己无关,在一旁看热闹或开小差,缺少交流和互动。

面对如此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我们只有提高认识,不断探究,寻找到一些对策,口语交际课堂才能得到较好的改观

第三篇:

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独店中学王博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没有反思的经验,就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能停留在经验的积累上。

只有经常不断地反思,教师的教育智慧才会随着岁月不断增长。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日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不断学会教学,从而教会学生学习。

一、撰写教学反思过程中的问题

最近几年来,教学反思的撰写已逐渐成为各个学校评价、考核教师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写教学反思是迫于学校的压力,所以对教学反思在认识上和操作上还有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

认识上尚有偏差,坚持开展教学反思的教师比率偏低。

农村学校教师的课业负担较重,没有时间写教学反思,即使部分教师写了教学反思,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

有些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了反思行为的缺失。

问题二:

教师缺少相关方法,反思能力较差。

部分教师想写教学反思,但不知怎样去写。

有些教师虽然写了,但教学反思的质量偏低。

一位教师的教案本上有10节课后的教学反思都是同一句话:

“进展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有些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的简单“回顾”,只是教学过程的重现,而没有思想冲突,没有产生新的感悟。

可见,多数教师的反思方法不足,反思能力比较欠缺。

问题三:

优势方面写得多,不足之处挖掘得少。

一些教师写教学反思时,尽量少写或不写不足之处,担心反思写出来后,被同事或领导看到后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或被领导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

问题四:

写作形式单一,千人一面。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仅限于写教后记,写作形式千篇一律,一般都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成功之处;二是不足之处,且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反思中多次出现。

由于缺少深度挖掘,空话、套话较多,反思不仅没有任何价值,反而还浪费了时间。

问题五:

重现象描述,缺乏深入思考。

大量的反思都停留在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材的运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变化、今后教学的影响等方面的思考却相对缺乏,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问题六:

重教学方法,轻教育观念。

教师的根本素质在育人,教学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

因此,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深刻,不能单看对教学问题的反思,还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是否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优化教学反思的对策

要解决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反思的内涵。

所谓教学反思,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

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勤于反思。

新课程本身的发展需要教学反思。

教师是改革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过程中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育者的观念。

教育观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农村教师的课业负担普遍偏重,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农村,一名教师同时任教几个学科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但这不是回避教学反思的借口,只要想在业务上有所进取,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抽出反思的时间。

同时,教师不仅要有反思意识,

还要经常性地认真总结经验,把自己在课堂中的一些想法、做法、体会、感受等用反思日记或问题单等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于今后对比、分析、总结。

第二,横向反思和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

所谓跳出自我,

就是经常性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并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我。

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教师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第三,个体反思和总结反思。

①“课后思”:

一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②“周后思”或“单元思”:

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以发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