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暨争创政府质量奖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7665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暨争创政府质量奖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暨争创政府质量奖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暨争创政府质量奖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暨争创政府质量奖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暨争创政府质量奖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暨争创政府质量奖实施方案.doc

《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暨争创政府质量奖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暨争创政府质量奖实施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司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暨争创政府质量奖实施方案.doc

导入卓越绩效模式

暨争创政府质量奖实施方案

XXXXXXXX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一日

卓越绩效模式是由美国原商务部长波多里奇创导,并成为美国总统质量奖的评价标准,它直接以波多里奇名字命名----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简称“波奖”)。

自1987设奖以来,促使美国许多企业达到了优秀业绩水平,提高了整个美国的竞争力。

发展至今,卓越绩效模式已是世界许多成功企业经验的总结,为建立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一个经营管理模式的总体框架;它也是一个评价方法,通过评价找出企业管理的漏洞;同时,它更是一个标准,通过完善不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008年湖北省设立了长江质量奖,2010年黄冈市设立了大别山质量奖,均是按波奖的评价标准来实施。

公司决定按照湖北省长江质量评价标准的要求,即《长江质量奖评定标准》(以下简称《评定标准》),导入卓越绩效模式,在全公司范围导入,力争2012年—2015年达到长江质量奖评价条件,2015年开始争创国家质量奖。

为实现目标,特制定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卓越绩效推进委员会”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

成员:

各副总、总监、部长等干部

2.下设“卓越绩效模式推进办公室”

主任:

QQQ

副主任:

QQQ

成员:

QQQQQQ

3.各二级单位(部办、公司、分厂)成立“卓越绩效模式推进小组”

组长:

行政一把手担任

副组长:

行政二把手担任

执行组长:

综合办主任担任

成员:

各车间、科室骨干人员

二、推进方式

(一)明确建立卓越绩效模式需做的管理工作,建立行业一流企业管理体系,推进公司管理进步。

(二)引进外脑,聘请专家咨询,各二级单位分别建立卓越绩效指标,公司建立评价体系,开展评价。

三、建立卓越绩效企业经营模式需做的管理工作

(一)公司领导职责:

1、确定企业价值观、长短期发展方向、达到的绩效目标(愿景、价值观和使命)。

(1)确定企业的愿景和价值观。

(2)促进法律和道德行为。

(3)创建可持续的组织。

(4)建立坦诚的、双向的沟通。

(5)聚焦行动

建立方法:

参照《评定标准》1.1和条文解释。

2、建立组织治理、社会责任机制:

(1)建立高层领导管理责任:

经营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

(2)建立高层领导:

遵守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确保资产保值增值财务责任。

(3)建立内外部审计独立。

(4)建立保护股权收益、员工权益、供方权益规定。

(5)不定期召开绩效评审会,评审绩效指标、竞争能力、长短期目标的进展,确定改进项目。

(6)制定企业产品、服务和运营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影响的改善措施。

预先做好应对公众对企业产品、服务和运营可能提出的对环境保护、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产品安全、公共卫生的影响的准备。

(7)建立企业诚信道德规范指标。

(8)决策支持文化、教育、卫生、慈善、社区、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公益事业。

建立方法:

参照《评定标准》1.2和条文解释。

(二)企管部职责:

1、建立战略规划委员会。

2、战略制定过程描述清晰。

描述方法:

参照《评定标准》2.1和条文解释。

3、按照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制定监测战略规划进展情况绩效测量指标。

4、组织战略的实施。

制定方法:

《评定标准》2.2条文解释。

5、战略和战略规划完成情况绩效指标测量结果。

测量方法:

《评定标准》7.1.c和条文解释。

(三)营销公司职责:

1、描述顾客群和细分市场、顾客群需求和期望。

测定顾客满意度。

描述及测定方法:

《评定标准》3.1-3.2和条文解释。

2、顾客满意度测量结果及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在同行业水平及与竞争对手和本行业标杆对比结果。

顾客忠诚度测量结果及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

测定方法:

《评定标准》7.2.a.1和条文解释。

3、产品和服务绩效测量指标及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在同行业水平及与竞争对手的对比结果,与国际同类产品和服务的水平对比结果。

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成果,如名牌产品等。

测定方法:

《评定标准》7.2.a.1和条文解释。

4、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业务增长、新增市场等测量结果及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与与竞争对手和本行业标杆对比结果,在国内外同行业中所处水平。

测定方法:

《评定标准》7.2.a.1和条文解释。

5、收集传递市场信息。

测定方法:

《评定标准》7.2.a.2和条文解释。

6、提供数据和信息的销售系统。

(四)人力资源部职责:

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

2、制定职位管理规定,员工绩效管理规定,员工培训管理规定,员工职业发展管理规定,员工能力管理规定。

制定方法:

参照《评定标准》5.1和条文解释。

3、工作系统主要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包括:

简化岗位划分、岗位轮换、工作环境改进、留住员工、内部晋升比率、管理人员比率变化等指标;员工发展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包括:

创新和建议数量、岗位成绩的提高、交叉培训等指标。

员工权益、满意程度、不满意程度测量指标及其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包括:

工作环境改进、合理化建议、QC小组数量、员工满意程度等指标。

制定方法:

参照《评定标准》5.2和条文解释。

4、提供数据和信息的人力资源分析系统。

(五)生产部职责:

1、不断改善职业健康安全条件证据,每个关键场所工作环境测量项目及指标,工作场所紧急状态和危险情况应急准备。

2、预测和处置因基础设施而引起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制定方法:

参照《评定标准》5.1.b.①和条文解释。

3、体系审核问题改进。

4、安全生产绩效指标测量结果,应急准备和相应绩效指标测量结果。

制定方法:

参照《评定标准》6.1.c和条文解释。

5、环境保护绩效指标测量结果,公共卫生绩效指标测量结果,清洁生产绩效指标测量结果。

(六)能源部职责:

能源消耗绩效指标测量结果,资源综合利用绩效指标测量结果。

(七)财务部职责:

1、制定资金需求计划,实施资金预算管理、资金的利用和周转。

2、财务绩效测量指标结果及当前水平和发展趋势,具体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金周转率、。

测量方法:

参照《评定标准》2.2.a③和条文解释。

3、资产保值增值、投资收益率、纳税绩效指标结果。

测量方法:

参照《评定标准》7.5.a.1和条文解释。

(八)设备动力部职责:

1、基础设施台帐、设备三大标准及制度、各种计划。

2、基础设施绩效指标结果。

3、提供数据和信息的设备分析系统。

制定方法:

参照《评定标准》P1.a.4和条文解释。

(九)项目信息部职责:

1、配备获取、传递、分析、和发布数据和信息设施,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软硬件系统。

2、确保软硬件可靠性、安全性、易用性规定。

3、配备获取数据和信息设施明细,包括软硬件系统。

4、信息绩效指标结果。

制定方法:

《评定标准》4.2和条文解释。

(十)技术部职责:

1、对现有技术评估和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较分析资料,采用先进技术、先进标准、制定技术开发计划和措施。

建立方法:

参照《评定标准》2.1a

(2)和条文解释。

2、价值创造过程设计利用的新技术和满足产品要求说明。

建立方法:

《评定标准》6.2a

(1)和条文解释。

3、收集传递知识。

4、数据信息和知识完整性、及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准确性和保密性规定。

建立方法:

《评定标准》4.2b和条文解释。

(十一)供应公司职责:

1、对供应链进行管理,供方清单、长期合作伙伴清单。

建立方法:

《评定标准》6.2b

(2)和条文解释。

2、收集传递供方信息。

建立方法:

《评定标准》4.2a(3)和条文解释。

3、相关方关系绩效指标结果。

制定方法:

参照《评定标准》7.1b

(1)和条文解释。

4、提供数据和信息比价系统。

四、各二级单位分别建立卓越绩效指标,运行评价体系

聘请专家咨询,用3个月时间,从2012年2月到4月份,各相关单位、生产和辅助单位全部建立卓越绩效指标。

到2012年6月份,正式运行卓越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具体工作分4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策划卓越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各相关单位、生产和辅助单位确定实施责任领导及1~2名骨干人员,报“卓越绩效模式推进办公室”为卓越绩效体系评价的自评员。

2012年2月10日前完成。

第二阶段:

“卓越绩效模式推进办公室”组织举办《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培训班,参加人员为公司领导层、中层领导、骨干人员、内审员。

请专家讲解卓越绩效模式并动员全公司启动该项工作,2012年2—4月完成。

第三阶段:

对主要生产和管理活动过程进行调查分析、评价、整合,确定绩效指标及关键绩效指标,采集和测量、记录绩效指标数据,2012年4月底完成。

第四阶段:

建立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进行试评价,2012年6月前完成。

五、达到目标

(一)运行体系目标:

构建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培植卓越企业文化,打造卓越团队、部门,创造卓越经营结果,成为行业标杆

1.卓越绩效评价体系具有自动化、高效功能。

具有绩效指标统计、计算和实现结果的发展趋势分析图表的自动生成、网上查询、异常报警等功能,领导者能随时掌控组织的经营结果。

2.主要生产和管理活动过程受控。

各项主要生产和管理活动流程清晰,输入、输出、资源支持和过程的控制要求明确,实现文件化。

3.活动结果量化,便于责任制考核。

各项主要活动过程结果用绩效指标衡量,每个岗位和团队的工作实施前知道要达到的目标值,实施后有结果比较,减少责任制考核的人为因素。

4.提高绩效目标的完成率和创新能力。

根据绩效指标显示的完成情况,能预测指标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目标值,实现目标的动态管理,使目标具有先进性,必须经过努力可以实现,逐步提高绩效目标的完成率,使改进具有持续性,提高公司的整体创新能力。

5.营造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氛围。

促进岗位和团队“比、学、赶、帮、超”,自我寻找差距、自我完善、自我寻求改进机会的激励机制,营造全公司、全员和全过程持续追求完美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创奖目标:

1.争创湖北省长江质量奖(2012—2015年)

2.争创全国质量奖(2015—2018年)

六、要求及措施

(一)要求

公司质量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建立并实施绩效评价体系。

这项工作涉及全公司范围,投入的人员多,实施的时间长,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改进活动,必须领导重视、统一指挥、步伐一致,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真细致的开展方能取得实效。

为此要求如下:

1.领导高度重视,实行一把手责任制。

建立并实施绩效评价体系的工作,以各部办和生产单位为责任单位进行,各责任单位确定一名主管领导及1~2名骨干为责任人员,明确在绩效体系改进工作中的任务、目标和责任。

2.各部办和生产单位要依据公司的总体计划,制订自己的实施计划,在时间安排上可根据计划进展实际情况调整,争取早日进入实施阶段,以便验证建立的自己的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3.“卓越绩效模式推进办公室”检查了解各分系统、生产单位的实施进度,协调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有关单位的要求,协调咨询机构进行《评定标准》标准中有关要求的实施内容(如:

战略制定和战略绩效预测、市场调研和顾客满意度的调查、员工满意度的调查、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及供方评价、绩效指标确定及测量方法、统计技术与方法等)的培训和指导工作。

(二)措施

1.“卓越绩效模式推进办公室”建立《评定标准》实施结果与过程评价有效性、内审工作有效性评价体系,提高、改进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2.“卓越绩效模式推进办公室”研究绩效指标实现难易度评价方法试点,使绩效评价更科学、更合理;每个岗位和团队的主要工作实施前知道要达到的目标值和难易程度,便于横向比较,有利于树立内部标杆和“比、学、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