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现场处理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632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现场处理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现场处理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现场处理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现场处理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现场处理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现场处理预案.docx

《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现场处理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现场处理预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现场处理预案.docx

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现场处理预案

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现场处理预案

1事故特征

顶板事故是指在井下采掘和生产服务过程中,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事故。

其导致的事故类型主要有:

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虽无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但已经影响通风系统安全运行;造成设备损坏、生产终止。

2掘进工作面重大顶板事故特征

2.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2.1.

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1)、造成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的

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主要指掘进头、采面及两巷、主要运输及通风巷道顶板冒落的煤、矸石埋压住或堵住巷道,覆盖整个巷道时,造成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的现象。

(2)、虽无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已经或可能影响通风系统安全运行的这种事故特征主要指掘进头、采面及两巷、主要运输及通风巷道顶板冒落的煤、矸石埋压住或堵住巷道,覆盖整个巷道时,造成通风不畅,已经或可能影响通风系统安全运行的现象。

(3)、造成设备损坏、生产中止

在掘进工作面顶板意外冒落的煤、矸石压埋住掘进头的设备,造成无法生产,甚至损坏生产设备。

2.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开切眼附近、地质破坏带附近、老巷附近、倾角大的地段、顶板岩层含水地段、局部冒顶区也有可能导致重大冒顶。

2.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掘进面重大顶板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几率较高的在夏季。

造成的危害程度可能为:

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虽无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其风机或风筒已被压、埋,可能已经影响巷道内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设备损坏、生产中止。

2.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顶板的征兆。

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发生离层,或顶板切断发出的声音。

有时采空区内顶板发出像闷雷的声音,这是老顶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或断裂的声音。

顶板岩层破碎下落,称之为掉渣。

这种掉渣一般由少逐渐增多,由稀而变密。

顶板的裂缝增加或裂缝张开,并产生大量的下沉。

(2)、煤帮的预兆。

由于冒顶前压力增大,煤壁受压后,煤质变酥变软,片帮增多。

使用电钻打眼时,钻眼省力。

(3)、支架的预兆。

使用金属支护师,耳朵贴在柱体上,可听见支柱受压后发出的声音,支柱“坡顶、钻底”。

当顶板压力继续增加时,活柱迅速下缩,连续发出“咯咯”的声音,或工作面支柱整体向一侧倾斜。

工作面使用铰接顶梁时,在顶板冲击压力的作用下,顶板楔子有时弹出或挤出。

(4)、含瓦斯煤层,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加:

有淋水的顶板,淋水增加。

2.2主要运输及通风巷道事故特征

2.2.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1)、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

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主要指顶板意外冒落的煤、矸石堵住巷道断面,压埋住人、造成人员伤亡等形式的伤害,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是采用重大顶板事故最常见的伤害之一。

(2)、随但已经或可能影响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

主要运输及通风巷道顶板以外冒落国策和你高中,可能无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但冒落的煤、矸石堵住巷道,造成巷道断面缩减或堵实,已经或可能影响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采区、甚至整个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

(3)、造成设备损坏、生产中止

主要运输及通风巷道顶板以外冒落的煤、矸石压埋住设备,造成生产中止,甚至损坏生产设备。

2.2.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地质破坏带附近、倾角大的地段、顶板岩层含水地段、局部冒顶区附近也有可能导致大冒顶。

2.2.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主要运输及通风巷道重大顶板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纪律较高在夏季。

造成危害程度可能为:

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虽无人员被堵、被埋或伤亡,但已经或可能影响通风系统安全运行;造成设备顿坏、生产中止。

2.2.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顶板的征兆:

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发生离层,或顶板切断发出的声音。

有时采空区内顶板发出像闷雷的声音,这是老顶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或断裂的声音。

顶板岩层破碎下落,称之为掉渣。

这种掉渣一般又少逐渐增多,由稀逐渐变密。

顶板的裂缝增加或裂缝张开,并发生大量的下沉。

3应急组织与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掘进工作面一旦出现重大冒顶事故,矿必须立即成立矿井重大冒顶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矿长

副总指挥:

生产副矿长、开拓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经营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后勤副矿长

成员:

开拓副总、通风副总、安全副总、机电副总、采煤副总、调度副总、安检科长、调度室主任、办公室主任、企管科科长、物管站站长、开拓区区长、采煤区区长、通风区区长、机运区区长、工资科科长、保卫科科长、职工医院院长及井下各队队长

3.2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3.2.1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批准顶板重大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措施

3.2.2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地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督促各单位对干部职工进行应急处置措施贯彻学习和演练,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3.2.3根据事故情况及应急自救程度,对抢险救灾方案进行决策指挥,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和应急救援级别,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裁决和紧急处理。

3.2.4指挥、调度矿山救护,医疗工伤救护,后勤支援等工作,调度解决抢险救灾所需资金和救灾物资。

3.2.5督察应急处置人员的行动,保护现场抢救以及其他人员的安全。

3.2.6对事故善后、矿区秩序维护、事故的调查处理、恢复生产等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落实。

3.2.7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3.3应急救援处置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

3.3.1组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副组长的协助下,制定事故的处置计划。

3.3.2技术负责人是组长处理灾害事故的助手,在组长领导下组织开展工作。

3.3.3安监负责人根据批准的事故处置计划,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入境人员进行监控,对安全实行有效监督。

3.3.4救护负责人对矿山救护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根据事故处置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置。

3.3.5领导小组各成员应在组长、副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组长、副组长负责。

3.4现场应急救援处置指挥中心下设

3.4.1现场指挥组:

主要负责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突发事故

3.4.2技术组:

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技术方案和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3.4.3物资供应组:

主要保证抢险救援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调度和供应。

3.4.4警戒保卫组:

主要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护秩序。

3.4.5医疗救护组:

主要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

3.4.6后勤保障组:

主要负责接待及车辆调度工作。

3.4.7善后处置组:

主要负责处理事故发生后的善后工作。

4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4.1事故报告

4.1.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要根据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立即向调度室回报,汇报内容包括:

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事故、类别、设备损坏情况、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

4.1.2调度员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知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和有关单位,立即组织自救。

发生重特大事故,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组长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汇报,启动相应应急救援预案。

4.2应急响应

重大顶板事故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现场自救。

如果事故影响范围较小,则组织人员快速消除事故影响。

如发生重特大事故,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组长在组织自救的同时,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汇报,启动相应应急救援预案。

4.3应急结束

4.3.1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自救领导小组要根据现场清理、

人员清点和撤离。

4.3.2应急处置结束后,技术组要协调应急领导小组制定恢复生产、生活计划,并组织实施。

4.3.3应急处置结束,应急自救小组宣布应急处置结束,应急处置人员撤回本单位,进行应急处置总结评审。

安监部门、采掘部门的上级主管部门会同应急自救小组对事故发生原因和责任进行追查,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4.4后期处置

安监站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置并对抢险过程和应急处置能力的评估及应急处置方案的修订。

5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5.1掘进工作面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5.1.1井下工作面如果发生冒顶,应迅速探明冒顶范围,被埋压堵塞人员位置,并立即向开拓区和调度室汇报。

5.1.2现场负责人清点人数,启动重大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临时确定事故处理方案。

5.1.3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果暂时不能恢复,可利用水管,压风管向被埋压人员输送空气。

5.1.4在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支护冒顶区域附近巷道,防止冒顶事故扩大。

5.1.5当发生埋人,堵人事故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1)、视冒顶区四周顶板状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立即将受难者就出,但不能用力硬拉,以免加重伤情;

(2)、抢救过程中,处理冒顶过程必须由外向里逐步进行,应密切注意顶板有无再次冒落的危险,必要时要采取有效可靠的支护。

(3)、冒顶致使独头巷道被堵时,不可惊慌,如果面积较大时,应立即静坐休息注意节约矿灯,食品和水,减少氧气消耗,保持足够的体力。

有压风管的要打开压风阀门,保证良好的通风,并敲打铁管、铁道灯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4)、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的堆积状态,防止加重受伤人员的伤害和冒顶的加剧,使用工具时要严防工具对被埋人员的二次伤害。

(5)、对抢救出的人员要实行“先实行现行救助,后移送或等待”的原则,及时对外伤出血进行先进行止血、骨折的先进行固定,对停止呼吸的人员要及时实行人工呼吸等现场救助措施。

(6)、职工医院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安排救护人员携带必需的抢救装备,并在出口候命。

(7)、救护队接到通知后要立即组织救护队员携带担架、苏生器、氧气呼吸器等抢救和抢救装备迅速赶赴现场。

(8)、所有参加救灾抢险人员必须听从重大顶板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现场负责人的安排和调遣,全力进行救助。

(9)、应急处置完毕,必须由专人在现场观察应急处置的效果,确认无误后,应急处置人员方可撤离。

5.2信息处置及报告

5.2.1设立事故报告接警专用电话(一般设置在调度室),明确应急救援组织办公室、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及负责人和相关应急救援单位的联系电话。

5.2.2发生事故后,现场工作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汇报的内容包括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型、损伤情况和事故的简要经过。

5.2.3调度室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按照事故电话通知顺序通知各位领导和有关单位,通知受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重特大事故要及时向上级调度室报告事故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

(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别;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害程度、涉及范围;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的抢险情况等,必要时附事故现场简图。

5.3注意事项

5.3.1救护人员按规定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器具。

5.3.2应采购国家制定的专业厂家生产的抢险救援器材,要严格采购、如库、存放过程及使用前的检验验收关,并规范使用;

5.3.3制定的应急对策或措施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事前要经过演练。

明确在处理过程中要按照措施及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重大顶板事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5.3.4现场自救和呼救应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防止事故蔓延,降低事故损失。

在处理事故前要对参加人员进行自救与互救的相应内容贯彻并落实。

5.3.5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处置方案的宣传、贯彻、学习和演练,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对方案的适用性和抢险人员的能力进行评审。

5.3.6对因现场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彻底处理好的问题,在不会发生事故的前提下,现场指挥向调度安排须注意事项。

5.3.7应急处置结束后,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对本次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

5.4预防措施

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条不紊的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减少的损失,平时必须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制度。

5.4.1具体措施

(1)、落实应急救援组织,救援指挥部成员和救援人员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集合和开展救援的原则,建立组织,落实人员,每年根据人员变化进行调度,确保救援组织的落实。

(2)、按照任务分工做好物资器材准备工作,如必须的指挥通讯报警、洗涤、消防、抢修的器材及交通工具。

上述器材应设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以备急用。

(3)、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矿每年按照专业分工进行训练,结合矿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一次综合性应急救援演习,提高指挥水平和救援能力。

(4)、对全矿职工进行经常性的顶板事故救护常识教育,组织职工进行灾害发生时抢救方法的培训和训练。

5.4.2完善各项制度

(1)、检查制度:

每月结合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定期检查急救工作落实情况及器材保管情况。

(2)、例会制度:

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成员和救援队员负责人会议,研究应急救援工作。

(3)、矿职工医院24小时专人值班,值班室内有担架、医务箱、防爆电灯等应急用具。

(4)、总结评比制度:

与安全生产工作同时检查、同时评比、同时表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