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351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8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docx

《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docx

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

2020-2021学年八年级(济南)中考地理专项训练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差异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跆拳道和京剧分别所属的国家是(   )

A.朝鲜、日本B.蒙古、中国C.朝鲜、韩国D.韩国、中国

2.不属于亚洲的人类文明发祥地是(  )

A.古埃及B.两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3.一位游客这样介绍他的家乡:

“我们居住木屋,常穿毛皮服装,出门经常坐狗拉雪橇。

”这位游客最有可能是

A.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B.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

C.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D.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

4.下列地区的居民,人们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的是()

A.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B.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C.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D.加里曼丹的达雅克人

5.亚洲的居民多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6.阿拉伯人喜欢戴白色头巾的原因是(  )

A.起保湿作用B.起防雨作用C.起遮阳作用D.起防风作用

7.亚洲不同地区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风俗。

如,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运输工具是

A.汽车B.船C.狗拉雪橇D.马车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亚、南亚和东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B.东亚、南亚和中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C.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D.西亚、北亚和东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9.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

A.四合院B.竹楼C.窑洞D.土坯房

10.“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建有较完备排水系统”,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

A.北非地区B.极地地区

C.东南亚地区D.西亚地区

11.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在帐篷里,穿着宽大的袍子,过着游牧生活,主要原因是()

A.地处热带,是干旱地带B.气候湿热,帐篷利于防震

C.雨水多,河流多D.多地震,帐篷利于防震

12.亚洲民族、种族众多,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是

A.汉族B.大和民族

C.朝鲜族D.俄罗斯族

13.小明向他的美洲朋友介绍亚洲的“世界之最”,其中错误的是()

A.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B.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C.亚洲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D.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14.该图阴影表示世界文明古国的发祥地,图中①地是()

A.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B.印度河流域

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D.尼罗河三角洲

15.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各具特色。

住木屋,穿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的是()

A.贝都因人B.达雅克人C.孟加拉人D.雅库特人

二、连线题

16.将各民族的文化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搭配:

A日本防震建筑________①多地震

B雅库特人身着毛皮服装________②河湖密布

C孟加拉人捕鱼为主________③气候寒冷

D达雅克人居住于高架屋中________④高温少雨

E贝都因人居住帐篷________⑤气候湿热

三、解答题

17.下图是“亚洲部分国家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回答:

(1)①图示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最高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最低国的________ 倍。

②除日本外,图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有________ 。

(2)图示中西亚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是________ ,该国临着________ 海。

(3)印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及马来西亚的________ 分之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4)图中所示东亚内陆国和中亚内陆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差约________ 美元,这说明同为发展中国家,________ 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18.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是______洋,B______高原,C______半岛。

(2)亚洲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亚洲的河流大都发源于_______部,成放射状流向_______,亚洲地势________高________低。

(3)图中字母D处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_______。

19.读“亚洲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________,B________;海峡C________,G________;运河D________;大洋E________,F________;高原H________;平原I________。

(2)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半岛①________;高原②________;国家③________;大洲④________。

(3)①②两处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①是________气候,②_______气候。

20.读“亚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完成以下小题.

(1)根据图,亚洲的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分布广、______和_______的三大特点。

(2)气候⑤的名称是_______气候。

(3)气候③特征是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

(4)气候⑦所在的地形是_______,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京剧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所以京剧属于中国;“跆拳道”一词,是1955年由韩国的崔泓熙将军命名。

崔泓熙将军早年在留学日本时,学习了日本松涛馆流空手道,并将其与韩国传统武技跆跟、手搏等技术融入到跆拳道中去,现代的跆拳道是结合当代东亚武技之长的韩国发源武术运动之一。

所以跆拳道属于韩国。

故答案选D。

2.A

【解析】

亚洲的人类文明历史悠久,题中可知,古埃及是非洲人类文明发祥地,故选A。

3.B

【解析】

试题分析:

A、阿拉伯人大部分生活在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高温少雨,故不符合题意.

B、东西伯利亚人居住地纬度较高,气温低,有“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以狗拉雪橇为运输工具”的情景,故符合题意;

C、孟加拉人生活在热季风气候区,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故不符合题意;

D、印度尼西亚人生活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故不符合题意.

考点:

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B

【解析】

恒河三角洲地区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且多河湖,所以当地的孟家拉人以捕鱼为生,以船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故选项B符合题意。

点睛:

该题考查亚洲居民生活情况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理解即可解答。

5.B

【分析】

根据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结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考查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6.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亚洲人文环境的相关知识。

阿拉伯人喜欢戴白色头巾的原因是起遮阳作用。

7.B

【分析】

【详解】

自然环境不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不一样,恒河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离海近,当地人常用的运输方式是船,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例如以船为交通工具的地方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和网密布

8.C

【解析】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平原面积广,气候温暖湿润,工农业历史发展悠久,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所以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西亚深居内陆,降水少,人口较为稀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亚洲的人口分布等相关知识,需要识记我国人口稠密区的主要分布地区。

9.A

【解析】

试题分析:

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竹楼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建筑,窑洞是黄土高原传统的民居,土坯房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故选A。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主要的传统民居。

10.C

【详解】

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很大,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气温高的东南亚地区,墙体薄、门窗大是为了更好散热,完备的排水系统是因为这样的地方降水多,北非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炎热干旱,当地的民居是土房,门窗都小;极地地区终年寒冷,住的是冰屋,西亚地区与北非地区一样,门窗都小,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东南亚民居的有关知识.

11.A

【解析】

【分析】

【详解】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主要居住在西亚和北非地区,由于西亚和北非形成了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多喜欢穿白色宽大的长袍,白色可以反射较强的太阳光线,长袍可以阻挡强劲的风沙,住在帐篷里,是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故A符合题意.

12.A

【解析】

亚洲民族、种族众多,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主要生活在中国,汉族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故选A。

13.B

【解析】

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ACD叙述正确。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

本题考查亚洲地理概况。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①地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又称为两河流域,主要为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地区。

考点:

本题考查亚洲文化的知识。

点评:

本题还可以考查亚洲的人类文明发祥地——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亚洲的人口——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各大洲的人口总数;亚洲人口密集区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亚洲民居与环境的关系;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等知识。

15.D

【解析】居民生活情况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东西伯利亚地区地处高纬,气候严寒,当地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贝都因人生活在西亚和北非;达雅克人生活在南亚;孟加拉人生活在南亚,故本题选D。

16.①③②⑤④

【解析】

【详解】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地震,所以建筑具有防震设计,对应的是①。

雅库特人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身着毛皮服装,对应的是③。

孟加拉河湖密布,当地人捕鱼为主,对应的是②,达雅克人居住于高架屋中,主要受当地气候的影响,气候特征是湿热,对应的是⑤。

贝都因人居住帐篷,是由于气候高温少雨,对应的是④。

17.

【小题1】

(1)日本尼泊尔147

(2)新加坡、以色列

【小题2】以色列地中

【小题3】七人口多,目前已超过10亿

【小题4】1090经济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

作为读图题,通过观察图,得出信息,在图上显示了亚洲主要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通过观察,进而比较大小可以得出日本人均国民生产值为34010美元,在亚洲是最高的,尼泊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30美元,在亚洲是最低的,34010美元/230美元≈147,从而得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是最低的国的147倍。

在图中,可以看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亿的国家,除日本外,还有新加坡为20690美元,以色列为16020美元。

考点:

亚洲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点评:

该题没有难度,通过观察,得出数值大小的不同,并比较,进而通过计算得出差值。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计算问题的能力。

【小题2】试题分析:

西亚是指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图中所出示的西亚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是以色列是16020美元,结合图中位置可观察得出以色列位于地中海沿岸。

考点:

西亚主要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及其位置。

点评:

该题没有难度,通过学生观察地图,比较得出数值大小不同,并观察海陆位置情况,从而得出主要国家所濒临的海洋。

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小题3】试题分析: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可以得出位于南亚地区的印度,且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70美元,而位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540美元,通过计算,3540美元/470美元≈7.5,得出印度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及马来西亚的七分之一,主要原因是印度人口众多造成的。

印度目前人口已经超过10亿,是仅次于中国,位于世界第二位的人口大国,人口过多,需要大量消耗资源并且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国家就需要一部分的资金用于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从而就限制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考点:

亚洲不同亚区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别

点评:

读图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地图,得出结论。

并通过计算,比较差值,并能够正确分析两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存在不同的原因。

解答该题,要考虑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及人文环境,并思考哪些因素会对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小题4】试题分析:

东亚的国家有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其他国家都沿海,只有蒙古是内陆国,蒙古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30美元;中亚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在图中显示的是中亚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20美元,两个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差1520-430=1090美元,通过计算得出,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交通,劳动力,资源,科技水平,政策,对外开放程度,气候环境条件,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主导因素,所以不同国家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一定会存在差异。

考点:

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不同

点评:

解答该题,要求学生清楚亚洲的五个亚区主要有哪些国家,还需要清楚一个国家或地区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很多种,所以不同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不同的。

18.太平洋青藏高原阿拉伯半岛高原山地中部海洋中部四周印度尼西亚

【解析】

【分析】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北临的是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西接欧洲,东临太平洋。

地形复杂多样,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流大都发源于中部,成放射状流向海洋,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详解】

(1)从图中可知,亚洲东临的是A,A是太平洋。

B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C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

(2)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从图中可知,亚洲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成放射状流向海洋,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D处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亚洲的自然环境。

19.

(1)乌拉尔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太平洋青藏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2)阿拉伯半岛日本非洲

(3)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

(1)A为乌拉尔山脉,B是喜马拉雅山脉,亚洲东北部隔G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部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C土耳其海峡;D是苏伊士运河,E是印度洋,F是太平洋,H为青藏高原,I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2)半岛①为阿拉伯半岛,③是日本,④是非洲;(3)①热带沙漠气候,②是热带季风气候

考点:

亚洲的自然概况

20.

(1)季风气候显著复杂多样;

(2)热带雨林;

(3)炎热干燥温和多雨

(4)高原山地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分析】

该题以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亚洲的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亚洲的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和气候复杂多样的三大特点.

(2)读图可知,气候⑤的名称是热带雨林气候.

(3)读图可知,气候③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读图可知,气候⑦所在的地形是高原山地,亚洲没有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