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325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吉林省延边市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共70分,35小题,每题2分。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因为王位世袭制

A.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B.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

C.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D.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

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宗法制的主要目的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

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性D.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

3.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A.贵族生活腐化B.血缘色彩浓厚

C.社会等级森严D.音乐发展迅速

4.《仪礼·觐礼》曰:

“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

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日叔舅。

”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区分伯舅关系以便扩大周的疆域B.被分封的既有同姓也有异姓贵族

C.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紧密D.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之间可联姻

5.西周时期出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现象。

这反映了

A.长幼有序是宗法观念的核心B.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分封的依据

C.授民授疆土是分封制的内容D.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6.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

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分封制B.增强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D.打破世袭特权

7.秦朝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主要是因为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8.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地改革

B.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9.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10.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

“这一制度”指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御史制度D.郡县制度

11.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

是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

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

A.加强君主专制B.稳定政治局势C.削弱中央集权D.解决王国问题

12.下图是中国古代的某一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

该制度的设立

A.简化了决策过程B.降低了监察效能

C.加强了君主专制D.确立了三权分立

13.宋代加强中央集权不包括

A.收精兵B.削实权C.制钱谷D.设内阁

14.唐朝时有一读书人贾六进士及第后,被分配到审议军国大政场所的部门工作,他应就职于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吏部

15.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6.明太祖曾感叹: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消除这一苦恼,他采取的行动是

A.设置殿阁人学士以备頋问B.废除丞相确立内阁制度

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D.设立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17.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罢除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

18.“准噶尔蒙古叛乱,世宗决定对其发动平叛战争,发布上谕,称:

‘两路军机,朕筹算者久矣。

其军需一应亊宜,交与怡亲王允样……密为办理。

”此处的“世宗”是

A.李世民B.朱棣C.康熙帝D.雍正帝

19.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20.“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

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中朝”B.宋朝的中书门下

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

21.“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帝国组织所必需的。

”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希腊地区的贫穷使得它比起东方各国发展缓慢

B.地理环境决定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

C.正是因为希腊地理环境的恶劣才产生民主政治

D.希腊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它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政治制度

22.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为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伯里克利采取的措施是

A.召开公民大会B.组成五百人会议

C.设立陪审法庭D.为公民发放津贴

23.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法庭,负责审判苏格拉底。

陪审团经过两轮,以多数票判其死刑。

1000多年后,一位学者写道:

“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

之所以称其为“污点”,主要原因是雅典民主制

A.适用范围过于宽泛B.不适用小国寡民

C.过于注重程序正义D.参政方式导致权力滥用

24.在古代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时代,所有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担任相应的政府官职,且不发工资。

这体现了当时雅典

A.行政官员的业余性B.民主政治的间接性

C.政府立法的规范性D.政府权力的重要性

2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

“西方人讲政治,一定先讲主权。

他们的政治思想很多建立在主权观念上。

”这里的“主权观念”是指

A.国家的政治权力B.国土管辖的权力

C.民众的自主权力D.管理国家的权力

26.《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

“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如无族亲时,由宗亲继承”。

这一规定

A.使遗嘱成为唯一继承方式B.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

C.构建了罗马的法制社会D.保护了监护人的利益

27.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地,所有帝国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

该法令

A.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则B.表明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

C.有利于缓解罗马帝国的社会矛盾D.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28.罗马共和国时期,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

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

A.缺乏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B.遵循主观意愿至上的原则

C.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D.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29.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这表明罗马法

A.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30.下表是对罗马法的分类。

这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A.博采众长B.体系完备C.影响长远D.崇尚公平

31.1688年,七位贵族领袖秘密策划,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来继承英国的王位。

这样,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

这反映了“光荣革命”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B.使国王“统而不治”

C.实现了权力中心的转移D.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32.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

“国王无权废止法律……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这一条款主要体现了

A.法制精神B.平等精神C.自由精神D.民主精神

33.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于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

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玉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下列关于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元首,实际上是统而不治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内阁如果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34.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得以进入议会是在

A.1832年议会改革后B.内阁制形成以后

C.光荣革命后D.19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后

35.17-18世纪,欧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A.推翻了君主制度B.彻底解决土地问题

C.向法制化国家过渡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非选择题:

(30分)

36.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外政治文明中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怠慢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二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

科目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选拔和唐代科举制各有什么特点?

(10分)

 

材料三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

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

(2)根据三材料指出“秦国”和英国“在治国方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

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10分)

材料四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

各种法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2)根据材料四概括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70分,35小题,各2分。

1.C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

2.D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实行宗法制“…不使诸侯疑焉…不使大夫疑焉…不使庶孽疑焉。

”可见宗法制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

故选D。

考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3.C

【解析】注意题干设问的限定词“本质特征”,据材料信息,不同的身份,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透过现象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社会等级森严,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与题意无关,排除。

4.C

【解析】材料“同姓大国”“异姓大国”从中可以看出,这是分封制;材料“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日叔舅”说明这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材料中的现象说明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联系紧密,故C项正确;以血缘关系来区分伯舅关系,故A项错误;

5.D

【解析】“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故D正确;“立子以贵不以长”不符合“长幼有序”,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权利继承问题而不是分封问题,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

6.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以及“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可知秦朝的这一做法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C项。

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不是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是限制地方权力,与打破世袭特权无关,排除BD项。

7.D

8.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这个过程体现了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废除,君权不断加强,最终达到顶峰的发展趋势。

故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体现了强化君主集权的理念,故选B;题干材料无法体现CD;A不是材料的主旨。

9.D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的政治,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A、C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军国大事……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皇权与相权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军国大事……议于群臣”可知该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故选D。

10.B

【解析】根据“秦朝……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表明秦朝创建的中央官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建立的中央官制,故B正确;皇帝制度、御史制度不是中央官制,排除A、C;郡县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

11.B

【解析】由材料“……郡县官吏消极观望……刘氏子弟发兵讨伐……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等关键信息可知,汉初实行封国制度有利于稳定政治局势,所以答案选B,排除A。

C材料没有涉及。

封国制度到了后来形成了地方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D。

12.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内容包括:

隋朝创立,唐朝完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三省的职能: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故选C。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三省六部制

13.D

14.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

由材料“唐朝……审议……”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是门下省的职能。

所以答案选B。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

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

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15.A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趋势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从封建王朝建立的那天开始,就存在着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围绕这对矛盾,西汉实行中朝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这些措施的最终结果就是丞相的权利逐渐削弱到最后消失,君主的权利越来越大,中央权利越来越大,地方的权利越来越小,本题选A。

16.A

【解析】明太祖时废除了丞相一职,设立殿阁大学士,帮助其处理政事,故A项正确。

BC项在明成祖以后出现内阁;D项说法错误,六部负责执行且不是在明太祖时设立。

17.C

【解析】“彼此颉颃(意:

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可知是强调各机构彼此制衡以强化皇权,只有C符合。

ABD三项都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18.D

【解析】根据题干“准噶尔蒙古叛乱……两路军机,朕筹算者久矣……密为办理。

”可知是处理西北紧急军务,故“世宗”雍正帝,D项正确。

李世民是唐朝的君主,庙号是太宗,排除A。

大明成祖朱棣,庙号太宗,排除B。

清圣祖仁皇帝,即康熙帝,是雍正帝父亲,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抓住关键词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准噶尔蒙古叛乱”“两路军机”“世宗”等信息即可知道“世宗”是雍正帝。

19.B

【解析】内阁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奏章,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宰相也有此职能。

故答案为B项。

唐代宰相是在皇帝的领导之下有一定的处理政务之权力,明代内阁没有这种权力,排除A项;内阁不是政府的正式机构,所以也没有任免官吏的权力,排除C项;内阁不属于正式国家政权机构,协助皇帝处理章奏,只有六部才可以直接管理地方政务,排除D项。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内阁制度

20.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可见军机大臣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

因此选择D。

A项是决策机构;B项掌握行政权;C项皇帝的辅助机构。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

21.D

【解析】个人和个体家庭的农业生产劳动具有较多的独立性,缺少东方农业社会的组织性和对集体以及对权威的依附性。

古希腊农业生产的特性反映到古希腊人政治生活中就会体现出一种强调个人价值的独立、平等的政治理念。

所以古希腊的独特环境决定了古希腊人的经济生活方式,而这种经济生活方式又为古希腊民主政治培育了必要的民主精神,故答案选D。

A项明显说法错误,排除。

BC两项犯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排除。

22.D

【解析】题干重点为公民“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也就是说城邦会保障低收入者同样能够参与政治,D项发放津贴正确。

ABC三项是雅典民主政体的体现,与题干保证所有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而采取的措施不符,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23.D

【解析】从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

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有弊端,可能产生多数的暴政,导致权力滥用,故答案选D。

A不是主要原因;雅典民主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排除B;C项题干没有体现。

24.A

25.C

试题分析:

这里的“西方人讲政治,一定先讲主权”是指西方人在政治上有自主表达自己政治意愿的权力,而最终是通过这个主权实现民主选举代表来管理国家,所以这一观念是西方民主制度代议制的发展的产物,所以C符合题意。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26.B

【解析】:

A项与“死者未立遗嘱”不符,故排除;《十二铜表法》规定了遗产的继承方式,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故B项正确;罗马当时是奴隶制国家,并非法制社会,故C项错误;族亲或宗亲不是当然继承人,不属于监护人,故D项错误。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27.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男女平等的原则是指男女在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等方面的平等,材料并未涉及,故A选项错误;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是指《民法大全》,与材料无关,故B选项错误;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和女人分别给予权利,这有利于缓解罗马帝国的社会矛盾,故C选项正确;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男性公民及女性的权利之间也没有直接联系,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28.D

【解析】据材料中“故意杀害他人”“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采取了不同的标准进行量刑,而不是缺乏统一的标准,故A项排除;罗马法在量刑时考虑犯罪的动机不是遵循主观意愿至上的原则,故B项排除;万民法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二罗马共和国时期使用的是公民法,故C项排除;材料中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采取不同的判罚标准表明罗马法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故D项正确。

29.D

【解析】本题实际是上考查的是罗马法的影响。

由材料“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可知,罗马法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影响,所以答案选D。

A说法有误,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BC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30.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表格中从“调整对象”“现形式”“适用范围”“立法方式”“权利主体”介绍了罗马法,说明罗马法体系非常完备,故B项正确;表格中没有体现罗马法吸收其他法律信息,故A项错误;C、D项都与题意不符,故错误。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

31.C

【解析】《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排除A;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还掌握行政权,责任内阁制形成后,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B错误;由“七位贵族领袖秘密策划,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来继承英国的王位”,看出英国国王是由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确定的,说明权力中心转移到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故C正确;18世纪初建立责任内阁制,D错误。

32.A

【解析】据材料“国王无权废止法律……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权利法案》的法制精神,故A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平等精神,故B项错误。

自由精神在材料中也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

民主精神与“无权废止法律”、“法律程序”不符合,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权利法案》

33.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可知君主立宪制下英王、议会、内阁的地位如下:

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无权废除任何法律;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等大权,是政治权力的中心;内阁通过控制下院的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内阁首脑是首相,拥有行政大权。

内在关系:

责任内阁制下,首相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阁员和政府成员由首相提名,国王批准组成;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因此ABC都表述正确,D表述不正确,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可以选择下台,也可以选择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因此选D。

考点: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34.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兴工业城市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在光荣革命之后并未进入议会,他们得以进入议会是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的产物,所以排除B、C选项,选择A选项。

D选项时间过晚。

35.C

【解析】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后仍然存在着君主制,所以它不是民主共和制度,故AD不正确。

B项说法不正确,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他们不可能把土地分给农民,所以答案选择C项。

革命后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再实行专制统治,所以都从人治走向了法制。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欧美代议制确立的影响

二、非选择题:

(30分)

36.

(1)(10分)

雅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