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张婉俞教学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248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张婉俞教学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张婉俞教学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张婉俞教学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张婉俞教学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张婉俞教学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张婉俞教学提纲.docx

《《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张婉俞教学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张婉俞教学提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张婉俞教学提纲.docx

《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张婉俞教学提纲

 

《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张婉俞

《旅游地理》校本课程教学方案

主题

旅游地理

总课时

21

第1课时

背景分析

随着人们的经济的大幅提升,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不断增加,国内、国际旅游越来越热,了解必要的旅游知识和一些著名旅游景点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体验景点特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并对之产生喜爱之情,进一步体验全国各地所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浓郁的地方风俗。

 

评价设计

1、通过手抄报和习作的方式,介绍自己喜欢的名胜。

2、把自己旅游时比较喜欢的地方的照片分类汇总集中展示。

3、把自己喜欢的其他的景观制作图片展示。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节.认识中国的省级行政区

1.提问: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中国地域之广、面积之大,所以分成了很多的省份。

中国有

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个自治区。

有谁你说说他知道的省份吗?

看看谁知道得更多!

 二.了解省会及直辖市的概念

1.提问: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集齐了这么多省份的名称,

那么我现在就来考考大家这些省份的省会是什么?

2.讲解:

 省会的概念(中国的省会为国家一级行政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直辖市的概念(直辖市属于省级行政单位,是直属中央政府管理的省级行政单位)

三.了解各省的简称及来历

 山西——晋(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定都今山西翼城)

 陕西——秦(古咸阳包括今天的西安,咸阳)

 山东——鲁(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

 四川——蜀(郡名,国名) 

甘肃——陇(山名,陇山包括今六盘山和关山)

 贵州——黔(山名,或称贵山)

 安徽——皖(山名,今安徽潜山县天柱山)

 辽宁——辽(河名)

 黑龙江——黑(江名)

吉林——吉(满语:

松花江畔)

江西——赣(以江命名,取章江贡水合流之意)

云南——滇(滇池又名昆明湖)

湖南——湘(江名)

 浙江——浙(取钱塘江在境内蜿蜒曲折之意)

 福建——闽(江名,门中有虫以蛇为图腾)

第二节中国旅游景观概况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别与代表性景区景点。

2.了解中国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旅游价值及分布状况。

3.了解中国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原因及其构造特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别;

难点:

认识我国不同类别自然旅游资源的代表性景区景点。

教学用具与器材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图示教学法

2.情景教学法

3.案例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旅游资源通常主要分为哪几类?

2、简要介绍环境,会形成怎样的旅游资源?

第3节地貌旅游资源

导入新课

二、新授

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

地貌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气候旅游资源和生物旅游资源。

一、地貌旅游资源

教师介绍地貌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资源中的重要性,指出主要类型。

1、地貌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广义的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

3、地貌类型多种多样:

(1)山地、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常见地貌类型。

(2)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火山熔岩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冰川地貌等特殊地貌类型。

第4节山地旅游资源

导入新知:

通过多媒体播放风光图片,创设情境,以模拟导游形式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各类山地资源的由来、位置、特色的感性认识。

(1)五岳

(2)佛教名山

(3)其他风景名山

黄山、庐山、雁荡山

2.其他地貌旅游资源

(1)岩溶地貌

从岩溶地貌的成因进行分析,通过代表图片增加岩溶地貌的景观特色感性认识,由学生读图认识岩溶地貌的著名旅游地。

(2)丹霞地貌

对比岩溶地貌,由学生分析,教师补充归纳。

(3)火山岩地貌

形成原因、景观特色、著名的旅游地

(4)风成地貌

形成原因、景观特色、著名的旅游地

(5)黄土地貌

形成原因、景观特色、著名的旅游地

(6)冰川地貌

形成原因、景观特色、著名的旅游地

第5节水体旅游资源

课件展示水资源风光,由学生分类

1、江河旅游资源

(1)长江。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峰,流经青海、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

长江无论从长度、流域面积,还是从入海流量、水力资源、通航里程等方面都居我国首位。

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长江两岸自然风光绚丽多姿,名胜古迹众多,是一条黄金旅游路线。

(2)黄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km,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黄河干流在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河口镇到河南孟津之间为中游,孟津以下为下游。

黄河流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3)黑龙江。

全长4370km。

(4)珠江。

是我国华南第一大河,全长2197km,居全国第四位。

(5)钱塘江。

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全长494km。

钱塘江涌潮是举世闻名的奇观。

2、湖泊旅游资源

(1)杭州西湖。

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美杭州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华贵之城”,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诗赞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鄱阳湖。

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3)洞庭湖。

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4)太湖。

地跨江苏、浙江两省,古称震泽,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

(5)青海湖。

古称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为青色的湖。

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3、泉水旅游资源

(1)华清池

(2)中泠泉

(3)安宁温泉

(4)趵突泉

4、瀑布旅游资源

(1)黄果树瀑布

(2)壶口瀑布

(3)吊水楼瀑布

5、海滨旅游资源

(1)北戴河海滨

(2)青岛海滨

(3)三亚海滨

(4)大连—旅顺口海滨

通过多媒体播放风光图片,创设情境,以模拟导游形式进行讲解,增加学生对各类水体旅游资源的代表景观的名称、基本概况、旅游特色、地位等的感性认识,进而掌握水体旅游资源的特色,认识其重要性。

第六节大气与天气旅游资源

欣赏各种类型大气景观、天象奇观图片,理解其旅游资源价值,归纳主要旅游观赏地

1、大气景观

(1)云、雾、雨

(2)冰、雪、雾凇

(3)日出、日落

(4)佛光、蜃景

2、天象奇观

日月食、日月并生、极昼极夜、流星雨等

第七节生物旅游资源

由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归纳、通过欣赏各类动植物景观图片加深认识,由学生进行模拟导游,介绍其特色。

1、植物旅游资源

(1)古木名树

(2)草原与草地

(3)花卉

(4)植物园、观赏花园

(5)森林公园

2、动物旅游资源

(1)陆地动物

(2)水生动物

(3)鸟类动物

(4)昆虫

(5)动物园

二、小结

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检测学习效果。

第八节神奇的“怪坡”

新课引入:

辽宁“怪坡”最早被发现的“怪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区清水台镇周家村东北方的寒坡岭。

在这条长约90米、宽约15米、坡度为1.85度的“怪坡”上,坡道平坦,两边长满小草,并无任何异常现象。

但就在这“怪坡”上,汽车下坡必须加大油门,而上坡即使熄火也可到达坡顶;骑自行车,下坡要使劲蹬,上坡却要紧扣车闸;人行坡上,也是上去省力,下来费劲。

台湾“怪坡”在台东县东河乡,有一个名叫“都兰”的旅游胜地,其最吸引游人处,便是“水往高处流”的奇景。

“怪坡”旁有一股小山溪,溪水流到山脚下的农田,而靠近山脚旁的另一股溪水,不往下流,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向山坡上流去,观者无不称奇。

师讲解:

有些怪坡现象是眼睛的错觉造成的,而有些怪坡现象则是由重心的作用引起的。

从高处落下的物体和从斜面滚下的物体,它们都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落下,其重心在不断的降低,小球之所以能够从低处向上爬,是由于怪坡的原因,怪坡低处的小球重心高,高处重心低,所以小球在重力作用下“向上”运动(重心不断降低)

第9课蓝天碧海金沙滩

导入:

同学们,知道日照市的市歌吗?

你们会唱吗?

出示海上日出照片

讲解日照的由来

知识链接-太阳文化

日照是中国远古时期太阳文化的起源地,历来有太阳崇拜的习俗。

日照天台山山顶石壁上留有古代先民祭拜太阳的石刻遗迹。

近年来,日照地区还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日火山”古陶文,它充分展现了这片区域深厚的太阳文化积淀。

提问:

日照市位置、总面积、总人口。

有那几个区县区县?

获得哪些美誉?

日照“八大城市名片”是什么?

你知道以下图片摄于哪个风景区?

1、日照市的市歌是(《日照海天》)

2、日照的城市名片是(蓝天、碧海、金沙滩)

3、日照是山东省17个地级市之一,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全市总面积约为(534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281万)。

全市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和(日照国际海洋城)。

5、日照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这里有金色的沙滩,碧蓝的大海,灵秀的大山…….(水上运动之都)、(联合国人居奖)更让日照增添了新的活力。

日照,不仅有万平口旅游生态保护区,还有(桃花岛)、(海上碑)、(五莲山)、(浮来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区,这些都是人们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6、中国的四大海域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第十课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

激趣导入(图片):

一提到原始森林,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亚马逊之类的,其实,江西也有蛮多的原始森林,当年大炼钢铁也没把它们砍完,这在中东部省份是比较难得的。

如今这些原始森林成为了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深入原始森林探险,找不到一丝现代痕迹,古木苍翠,大峡谷溪流,怪石嶙峋,大自然神工妙笔勾画出的旷世恢宏杰作,令人目不暇接。

最叫人痴迷的还是:

“鸡脚叉瀑布”,大有“飞流直泻三千尺”之势,其壮观居二叠泉、三叠泉等十余个瀑布之首。

龙井四潭深不可测,古时山龙王、山神游戏水中的传说,遍及百里乡村。

悬崖峭壁,万丈深渊的“鬼门关”、“贴肚岩”,自然风化形成的“穿房石”、“水帘洞”柱平如削,高耸入云,婉若天上的银河鸿沟。

第十一课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引入:

图片配背景音乐: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桂林山水是中国山水的代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所指范围很广,项目繁多。

桂林山水“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石刻等等,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闻名,千百年来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万年智慧圣地”,是中国陶器起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三处万年古陶遗址(甑皮岩、大岩、庙岩)的城市,桂林甑皮岩发现的"陶雏器"填补世界陶器起源空白点。

“万年智慧”是桂林重量级文化名片,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万年智慧”的历史文化名片。

桂林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桂林山水、世界灌溉遗产灵渠两大世界遗产。

第12课西部圣城——拉萨

【导入】

五一长假有没有去哪里玩过?

我同学夏天就去了拉萨旅游。

她回来给我讲了很多旅途中的见闻,让我非常向往去那里旅游。

今天,我虽然不能带你们亲临拉萨,但老师以另一种方式带你们走进拉萨、了解拉萨。

所以,老师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探索高原圣城——拉萨。

【新课教授】

一、走进拉萨

(一)播放视频《坐上火车去拉萨》,

思考:

1.从视频及歌词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关于拉萨的信息?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还知道拉萨的哪些风土民情?

拉萨独特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分不开。

(二)展示中国政区图、地形图:

思考:

1.从以上图片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拉萨为什么被称为“日光城”。

过渡:

夏天说,让她感受最深的不是这些,而是这一幕。

二、寻秘拉萨

(一)出示图片(朝圣)

1.他们在干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

2.他们信奉什么宗教?

佛教传入西藏演化为藏传佛教(喇嘛教),并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出示图片

结合以上图片,说说拉萨的宗教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并选择一幅图,作具体介绍。

(注意:

1.第五幅图:

八廓街,它是围绕哪一建筑形成的?

——大昭寺

2.大昭寺:

要说到大昭寺,不得不说说第一幅图。

3.第一幅图:

认识吗?

他们与大昭寺有什么关系?

——介绍历史)

过渡:

可见,拉萨角角落落都渗透着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宗教圣城。

那么,这座古老的城市,现在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三、古城新貌

展示过去与现在不同的拉萨图片。

思考:

1.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

你怎么得出的?

2.说说拉萨人民的幸福生活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3.拉萨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人民的艰苦奋斗)

过渡:

拉萨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一定要去拉萨旅游一下。

可我同学夏天告诉我,如果我要去拉萨旅游,要注意一些问题。

四关注拉萨

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一位小小导游,告诉大家,前往拉萨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五课后实践

1.(必做)完成作业本

2.(选做)请你设计一条在拉萨的旅游线路,

游览拉萨的特色景观。

第13节母亲河——黄河

教学准备:

  黄河流域水系图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黄河大合唱的歌曲。

老师讲述:

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黄河的功与过呢?

  二:

讲授新课

  

(一)黄河的概况

  教师讲述并提问:

引用李白的诗: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里的天上指的是什么地方?

海指的是什么海?

  学生活动:

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回答问题,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东海。

  问题2:

从地图上看黄河像什么?

活动:

读图回答:

几字形

  3看地图说出黄河的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上中下游的三级划分。

  4将黄河与长江进行对比,让学生比较,并总结出黄河水的特点。

 学生回答含沙量大水量小

 

(二)黄河的贡献

学生自读第49页3、4、5段,说一说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塑造平原提供灌溉发电和旅游

(三)黄河忧患

老师讲述:

几千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正是在黄河的哺育下才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那么黄河有没有过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让学生读第53页的图2.45分三组说黄河上中下游各有什么忧患

学生回答:

上游:

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

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从黄河下游地形特点,探究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问题:

黄河还有哪些病症?

土地荒漠化、凌汛、断流和污染等

(4)根治黄河

(5)分组讨论:

针对黄河上中下三游的忧患我们因该分别采用什么办法来处理

上游:

修建水库建立水利枢纽工程

中游:

植树造林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下游:

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教师讲述同学们可以通过阅读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变化的相关资料,了解治黄的成就设计理念:

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地观,选择新的热点素材对知识进行重组。

目的有三启发学生积极发散思维,水到渠成形成过程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框架突出重点拉近学生与陌生知识之家的距离,是学生亲知善学。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黄河的概况,黄河有哪些功,有哪些过,以及如何治理黄河,短暂的学校也许远远达不到你对黄河的了解的要求,如果你想了解黄河更多资讯,详情可阅读《黄河儿女》累报刊杂志或登录黄河网等,对黄河进一步的了解

第16节探秘飞鼠岩

第17节师补充:

在全国教道三十六教洞天中,白石洞天排行为第二十一位洞天。

白石洞天距桂平市区35公里,除本身风景秀丽外,它那飞鼠岩也是一大奇特景观。

第18节   从山脚往山上走约100米,就有一个蝙蝠聚集的岩洞,俗称“飞鼠岩”。

每年冬令时节,蝙蝠们飞到海南岛过冬,偌大的岩洞便空空如也。

可是一到了春夏秋三季,成群结队的蝙蝠就拖儿带女地飞了回来,使得这里热闹非凡,成了蝙蝠的王国。

蝙蝠们作息觅食相当有规律,每天都是日暮时分才出洞。

当它们从岩洞中飞出来的时候,不计其数的黑点遮天盖地,黑压压的看得人胆战心惊,把已经开始昏暗的天空搅得星月无光。

每次都需三四十分种才能全部飞出来,场面十分热烈壮观。

最为奇特的是,先出洞的蝙蝠俨然像指挥官,它们在空中盘旋,调理编整队伍,等所有的蝙蝠全部出来后,就让蝙蝠分为两队,分别朝两个不同方向飞去,天天如此。

到了黎明时候,蝙蝠们觅完食饱餐后再飞回洞天中安歇。

这些蝙蝠因为数量巨大,所以洞内大大小小的罅隙全被挂满,连洞顶也挂满了,它们就像猴子水中捞月一样,用脚爪一只抓着另一只,十几二十只连成一串倒悬在岩壁上,唧唧喳喳之声像闷雷一样响,场面煞是壮观。

第19节   每年光是蝙蝠拉在岩洞里的屎,就有一两万公斤。

这些粪便除了被当地农民用做肥料使用外,它还是一种很好的中药,名字蛮好听的“夜明砂”。

(备注或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