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喷锚支护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846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喷锚支护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坑喷锚支护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坑喷锚支护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基坑喷锚支护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基坑喷锚支护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喷锚支护方案.docx

《基坑喷锚支护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喷锚支护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喷锚支护方案.docx

基坑喷锚支护方案

基坑喷锚支护方案

图片:

图片:

1、工程慨况

加热炉区设备基础的土方开挖工程,基坑东西长约68m,南北长约97m,开挖深度-9.0m至-10.2m,土方开挖较深,属深基坑施工范畴。

基坑土方开挖依据现场情况,计划采用基坑放边坡处理,其放坡系数为1:

1,基底周边预留2米工作面,并采用喷锚支护以稳定边坡。

2、喷锚支护

2.1喷锚支护施工机械

喷锚支护施工机械计划表

序号

机具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钻机

XY-1

5

2

喷射机

HPC-V

2

3

注浆泵

BW250

2

4

搅拌机

200L

2

5

空压机

12m3

2

6

拉筋机

2

7

柱塞泵

2JGJ-60/30

2

8

电焊机

BJ300型

2

9

水泵

BW160/15

2

2.2工艺流程

钢筋锚杆施工工艺:

开挖工作面→修边坡→编制钢筋网→造锚杆孔→安放锚杆→灌注水泥砂浆→焊接加强钢筋→喷射细石混凝土→上层喷锚完成3天后,可进行下一层开挖喷锚作业。

2.3锚杆设计

2.3.1地层参数

[font=宋体]地基岩土的构成与特征:

[/font]

[font=宋体]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的主要地层有:

人工填积(Q[/font]ml[font=宋体])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Q[/font]3ml[font=宋体])层、第四残积(Q[/font]el[font=宋体])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Q[/font]3ml[font=宋体])、第四系残积(Q[/font]el[font=宋体])层、三叠系(T)岩层。

现将场地内分布的地层从上至下叙述如下:

[/font]

2.3.1.1[font=宋体]人工填积(Q[/font]ml[font=宋体])层[/font]

[font=宋体]该层按组成成分不同,分杂填土,素填土两个亚层。

[/font]

(1)[font=宋体]杂填土(地层代号①[/font]1[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该层呈饱和、松散~稍密状态,局部呈中密状态。

厚度为0.60~1.90m,平均厚度为1.22m,层顶标高为27.64~28.34m。

[/font]

(2)[font=宋体]素填土(地层代号①[/font]2[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呈饱和、稍密~中密状态,厚度为0.80~3.40m,平均厚度为1.82m,层顶标高为25.74~27.04m[/font][font=宋体]。

[/font]

2.3.1.2[font=宋体]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Q[/font]3ml[font=宋体])层[/font]

(1)[font=宋体]可塑状态粉质粘土地层代号(③[/font]1[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黄褐色,含少量灰白色高岭土团块及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呈湿、可塑状态。

该层主要以夹层形式存在与③[/font]2[font=宋体]土层之中。

本次勘察仅在263[/font]#[font=宋体]钻孔揭露该层,厚度为1.60m,层顶标高为23.54m之间。

[/font]

(2)[font=宋体]硬塑状态粉质粘土地层代号(③[/font]2[font=宋体]):

[/font]

[font=宋体]黄褐色,含灰白色高岭土团块及铁锰质结核,我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呈湿、硬塑状态。

厚度为7.90~10.00m,平均厚度为9.43m,层顶标高为21.94~25.09m。

[/font]

2.3.1.3[font=宋体]第四系残积(Q[/font]el[font=宋体])层[/font]

[font=宋体]粉质粘土(地层代号⑤):

棕红色,含铁锰质氧化物及未完全风化的岩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呈湿、硬塑状态。

厚度为1.10~1.60m,平均厚度为1.32m,层顶标高在14.04~15.44m之间。

[/font]

[font=宋体]上述各岩、土层的分布及其厚度变化情况详见《工程地质报告》。

[/font]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地层代号

岩土名称

密度状态

天然重度(KN/m3)

承载力特征值(Kpa)

直剪强度标准值

静止土压力系数

水平抗力系数

∮k(0)

Ck(Kpa)

K0

Mpa/m

①2

素填土

稍密-中密

19.7

120

8.6

23.4

0.65

15

③1

粉质粘土

可塑

19.6

200

9.7

30.4

0.45

30

③2

粉质粘土

硬塑

20.0

400

17.4

92.6

0.38

55

粉质粘土

硬塑

19.6

220

15.5

65.2

0.43

35

⑥1

粉砂岩

强风化

20.5

(380)

⑥2

粉砂岩

中风化

26.4

(2000)

2.3.2设计指标

A、坡顶设计堆载为45KN/m2主要考虑在坡上过混凝土运输车。

B、放坡系数1:

0.6。

C、基坑深度9.1--9.6m

D、锚杆倾角为15o。

E、锚杆水平间距1500mm。

F、锚杆垂直间距1500mm。

G、孔径140mm。

H、施工工期与土方工程同时进行。

I、边坡稳定保证期6个月。

2.3.3锚杆确定

A、锚杆采用φ22钢筋。

B、锚杆从上到下分为五排,第一排距地面1m,其它每1.5m一排。

图中的锚杆长度均不含外露部分,加工时在图中尺寸的基础上加长150。

2.4锚杆施工方法

2.4.1挖土

按每层锚杆的设计标高确定土方每层开挖深度,用人工进行修坡,其平整度误差不大于±30mm,水平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不大于15m,作业面挖出来后,应尽快喷射底层砼以封闭坡面土层。

2.4.2钻孔

A、钻孔前根据设计,定出孔位,作出标记。

孔径140mm。

B、锚杆水平方向孔距不得大于50mm,竖直方向孔距不得大于100mm。

当基坑边交成阳角时,这时要考虑锚杆能相互错开,另外锚杆的位置,要让开桩位和其它建筑构件。

C、造孔时一定要弄清周围情况,当孔出施工场地范围的时候,一定要倍加小心,以免打坏其它地下物(地下电缆,光缆等),如遇地下物不能完成造孔时,要及时上报,以便作出调整。

D、钻孔底部的偏斜尺寸不得大于杆的3%。

E、孔深不得小于设计长度,也不得大于设计的1%。

F、钻孔按规范要求填写记录。

2.4.3锚杆制作与安放:

A、杆体采用φ22钢筋,应平直,除油、除锈。

B、如需焊接时,焊接长度30d。

C、锚杆沿轴线方向,每2m采用三根-3*40扁钢做对中支架,以保证杆体在孔中央。

D、安放杆体时,应防止杆体的变形。

注浆管随杆体一同放入。

注浆管距孔底宜为50~100mm。

E、杆体插入孔的深度不得小于杆体的95%。

杆体放入后,不得随意敲击,不得悬挂重物。

F、锚杆外端头十字型焊接4Ф20钢筋,每根钢筋长400㎜,以增强抗拔力和固定钢筋网。

2.4.4注浆用425#普硅水泥过筛调制浆液,注浆材料为1:

1水泥砂浆,水灰比0.4~0.5,掺入0.4%的早强剂。

灌浆采用底部注浆和安放排气管相结合的办法,用压浆泵将水泥浆经高压胶管压入拉杆管内注入锚孔,管端保持离底250~500毫米,待浆液流出孔口,用水泥袋堵塞洞口,再用湿粘土封堵,注浆持压补灌,使锚孔内浆液充盈饱满。

A、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应在初凝前用完。

B、注浆时当能看到孔内的浆体时,可边注浆,边缓慢地拔出注管,且注浆管始终不得露出浆体。

注浆压力不小于0.4mpa

C、注浆到孔口时,应停注封孔。

D、当浆体凝固后,不能充满锚固体时,应补注。

E、注浆完成后,应器械清洗干净,以便下次再用。

F、注浆时按规范做好记录。

2.5喷射砼

底层喷射砼的厚度40,面层砼为60。

按1:

2:

2.5(水泥:

砂:

细石)配制砼,掺入水泥重量0.4%的NDF-400早强剂及5%N-2速凝剂,水灰比0.45,碎石粒径不大于15,砂率为50%左右。

几种材料干拌均匀,用砼喷射机喷射,水在喷管出口处加入,在土面均匀喷射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

作业前应将受喷面清理干净,并埋设好控制厚度的标志,喷射混凝土的接茬处应斜交搭接,搭接长度应20cm以上。

在面板上应1500×1500间隔留置一个100×100的泄水洞。

第一排从基坑底部开始。

2.6钢筋网施工

锚杆水平竖向用φ12加强钢筋连接,加强筋穿过锚头里边,并与锚头焊接,焊接长度为120mm。

外网与杆连接要牢固,钢筋网采用Φ6.5@200双向钢筋,接头搭接>300㎜,用扎丝绑扎牢固,纵向钢筋插入土中长度应>300㎜。

焊接时要有一定的搭焊长度,单面焊时为10d。

网挂好后,打入加强筋。

网在喷砼时不得有晃动。

3、土体水泥注浆加固

加热炉基坑以东约40m长软弱土地段,为保证土钉墙锚杆施工能满足预定要求,此处土体须采用水泥注浆法以提高土体强度,减少其渗透性,增加其稳定性。

所用材料为净水泥浆,水灰比以1.0为宜,并掺加水泥用量1%-2%氯化钙以加快其凝固。

机械选用同锚杆施工机械。

施工要点:

3.1布孔距基坑侧壁上开口面1m处布双排注浆孔,@3000*3000mm,梅花形布置。

3.2钻孔钻孔深度以超过基坑底标高1.0m为宜。

3.3灌浆首先在孔内插入Φ38射管,管根部1-1.5m处的管壁上钻有注浆孔,在射管之外设有套管,射管和套管之间用砂填塞,地表缝隙用1:

3水泥砂浆夹麻丝填塞。

然后拔出套管,用压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射管并透入土体中。

水泥浆应一次压入不得中断。

灌浆先从稀浆开始,逐渐加浓。

3.4灌浆应自下而上连续进行,直至灌完一孔为止。

灌浆完毕后,拔出灌浆管,留孔用1:

2水泥砂浆填塞密实。

4、型钢挡土板支护

针对加热炉基坑以东软土地段已出现塌方的现象,此处必须先进行型钢挡土板支护,以保证基坑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以及喷锚支护、土体注浆加固方案的顺利实现。

施工顺序:

机械打型钢桩(I20a@600布置,L=6000mm,埋入基坑以下1000mm,)→迎土面安装挡土板→型钢顶面20槽钢焊接连通→挡土板内侧土方回填夯实(见附图)

5、基坑监测与边坡维护

5.1坡顶水平位移和坡顶沉降

沿基坑坡顶,每隔10米设置观测点,固定后依次编号。

分别用精密经纬仪和精密水准仪进行监测。

测量频度:

施工中每天测两次;若边坡不稳定,则应每隔2h测一次,其它时候每3天测一次。

以第一天的测量数为原始数据,以后的读数与前读数之差,即为该次测读的位移值或沉降值,将各次测读值绘制时间──位移曲线边坡稳定标准:

每当支护一层后6-10h边坡顶部位移和沉降不再增加,则边坡是稳定的。

否则就是不稳定的,应立即增加支护或采取其他措施。

边坡顶部容许水平位移25mm,容许沉降为50mm。

5.2数据分析

当坡顶位移和沉降值,超出容许值时,说明基坑变形不正常,则应引起警觉,及时分析变形过大的原因及采取应对措施,如偏差值有加大趋势时,应及时提出抢险措施,从技术、人员、管理、物资等方面为抢险提供保证。

邻近建筑物发现新裂缝,或旧裂缝有发展应加强观察,也应及时进行分析及采取果断的措施。

5.3边坡维护

当基坑支护及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要求进行维护,维护费用另计。

边坡维护结合信息化施工和抢险措施进行安排。

加强对坡面坡脚排水沟集水井的清理维修工作,保持排水畅通,避免大量的地面水流入基坑内。

6.安全技术措施

6.1施工前应做好必要的地质、水文和地下管道的调查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土方开挖方案。

6.2排除地表水、地下水,防止水冲刷、浸流产生滑坡或塌方。

6.3挖土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掏洞挖土施工。

6.4严格按照土质和深度情况进行放坡,放坡系数按施工规范执行。

6.5施工区域狭窄或条件有限,不能放坡时,应采取固壁支撑措施。

6.6当施工时发现土壤有裂缝,落土或滑动现象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或排除险情后再施工。

6.7雨季、冬季和夜间施工要求:

6.7.1应全面检查原有排水系统,进行疏浚,必要时增加排水措施,保证水流畅通。

6.7.2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四周垒填土埂,防止雨水流入,并要注意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

必要时可增设支撑,并加固边坡和支撑的检查。

6.7.3雨季、冬季施工应对运输道路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正常运输和安全。

大风大雨期间应暂停施工。

6.7.4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在深坑、陡坡等危险地段应增设红灯标志,以防发生伤亡事故

本文来自:

天圆地方建筑论坛,本帖原网址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