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833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docx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docx

初中语文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虚词

用法

例句

复音虚词或常用短语

(1)【动】往,到……去

(2)【代】他,她,它,这

(3)【助】的(有时可不译)

(4)【助】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不译

(5)【助】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不译

(6)【助】宾语前置的标志。

译时省去

(7)【助】定语后置的标志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学而时习之(《论语》);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宋何罪之有(《公输》);菊之爱(《爱莲说》)

马之千里者(《马说》)

 

(1)【动】认为,以为

(2)【介】用,把,拿

(3)【介】因为,由于

(4)【介】凭借,依靠,依照

(5)【连】相当于“而”(表承接)

(6)【通】“已”,已经

(7)【连】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

(8)【介】去,来,用来(表目的)

(9)【连】以至、因而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以刀劈狼首(《狼》);投以骨(《狼》)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十年以前;北京以东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为】认为;作为。

【以是(是以)】因此。

(1)【介】在,到,向,从,对,对于,由于,在……之中(方面)(用在动词后引出对象)

(2)【介】被

(3)【介】同,和,跟

(4)【介】比,胜过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告之于帝(《愚公移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曹操比于袁绍(《隆中对》)

苛政猛于虎也

【于是】①与现代汉语相同;②这时,当时;在这,从这。

(1)【代】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2)【代】那,那个,那些,那里

(3)【副】大概,或许,还是(表推测)

(4)【副】岂,难道(表反问)

(5)【助】调节音节,无义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其人视端容寂(《核舟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其真无马邪(《马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连】①表并列:

“和、又”。

可不译

②表递进:

“并且”

③表承接:

“就、然后”,或不译

④表修饰:

不译?

⑤表转折:

“但是、却、然而”

⑥表因果:

“因而”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

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动】wéi

①“做”(根据句子活译)

②“作为、当作、成为”

③“认为”

④“是”

(2)【介】wèi

①“替、给(表替代);

②向、对(表对象)”

③为了、为着(表目的)

④“被”(表被动)

并自为(题)其名(《伤仲永》);以径寸之木为(雕刻)宫室、器皿(《核舟记》)

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追日》);以丛草为林(《闲情记趣》)

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辨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项为之强(《童趣》)

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为……所……】被……。

(1)【副】于是、就

(2)【副】却,竟然,居然,反而

(3)【副】才

(4)【副】是,就是(表判断)

(5)【代】你的,你

乃入见。

(《曹刿论战》)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家祭勿忘告乃代翁

 

(1)【助】啊,呀(表感叹)

(2)【助】呢,吗(表疑问、反问)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公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代】什么,哪里

(2)【副】为什么

(3)【副】多么

(4)【副】怎么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何以】为什么。

【何许】何处。

【何如】怎么样。

【何其】多么,怎么这样。

【何尝】并非。

【何加】有什么益处。

【何极】哪里有穷尽。

(1)【代】……人;……事物;……时候;……的情况

(2)【助】引出判断(原因、解释),不译

作亭者谁?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也】或【者也】……是……

(1)【助】吗,呢,哪,吧;啊,呀,哇

(2)【通】“于”。

“在,从,向,给,对”

不亦乐乎?

(《论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1)【助】啊,呀,呢,吧,可不译(表判断、肯定,表疑问、反问,表感叹)

(2)【助】句中表示舒缓、停顿,可不译

吴广者,阳夏人也(《陈涉世家》);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哉】呢,吗(表疑问或反问)。

(1)【名】原因,缘故

(2)【形】老的,旧的,原来的;从前的,原来的;故旧,老友

(3)【副】故意,特意

(4)【连】因此,所以

(5)【动】死亡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蔚。

(《陈涉世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已故

【故人】老朋友。

(1)【连】于是、就(表承接)

(2)【连】可是、却(表转折)

(3)【副】是,就是(表判断)

(4)【连】如果,那么(表假设)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捕蛇者说》)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

 

(1)【介】依照,按照,根据

(2)【副】于是,就

(3)【连】因此,于是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核舟记》)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五柳先生传》)

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1)【名】①处所、住所、地方

②恰当的位置,应有的归宿、结果。

(2)【助】①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前,组成名词性短语,即“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②组成“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有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其印为予群众所得(《活板》)

【所以】⑴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⑵表示手段或凭借、目的,相当于“用来……东西”。

(1)【连】①表递进关系(况且、并且)、并列关系(还)。

②表让步(尚且)

(2)【副】将,将要;

(3)【副】暂且,姑且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1)【助】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2)【代】它;哪里

(3)【兼】相当于“于+之”“于+是”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1)【助】……地;……的样子

(2)【代】这样

(3)【连】然而

(4)【动】认为……对。

(表肯定、赞同)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若听茶声然(《核舟记》);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马说》)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

【然而】这样,可是……。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若……然】像……一般(样子)。

(1)【代】怎么,哪里

(2)【形】安全,安定

安求其能千里也?

(《马说》)

谢庄遂安(《冯婉贞》)

 

(1)【介、连】和、跟、同

(2)【副】给、替

(3)【介】比,和……比较

(4)【动】给予、授予

(5)【副】全

(5)【通】“欤”,句末语气词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陈胜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鱼我所欲也》)

号令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不辱使命》)

 

(1)【副】虽然

(2)【副】即使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马说》)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虽然】虽然如此,即使这样。

(1)【代】有人、有的、某人……

(2)【副】或许、也许、可能

(3)【副】或者,有时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1)【副】“……以后”“已经”“完全”

(2)【连】既然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既而】不久。

(1)【代】你、你们、你

(2)【代】这、这样、如此

(3)【连】如果、或者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世家》)

若人

【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惟\唯

【副】只;只有、只是

 

 

(1)【名】遮日挡雨的用具。

(2)【动】遮盖,掩盖。

(3)【副】大概(表推测)

(4)【连】原来(说明原因)

(5)【助】发语词。

(6)【动】胜过,超过。

日初出大如车盖。

(《两小儿辨日》)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敕勒歌》)

盖以癞虾蟆。

(《童趣》)

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送东阳马生序》)

英才盖世。

 

(1)【量】众,许多。

(2)【合音】“之于”(句中)或“之乎”(句尾)的合音。

诸位;诸君;诸侯

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1)【名】耳朵

(2)【助】①“而已”、“罢了”

②“了”、“啊”、“也”

 

止增笑耳。

(《狼》)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史记》)

 

(1)【通】“耳”,罢了。

(2)【代】你的,你们的。

(3)【代】那。

(4)【助】不译

(5)【代】如此,这样。

以头抢地尔。

(《唐雎不辱使命》)

安敢轻吾射!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呼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归园田居》)

【尔来】那时以来。

(1)fū

①【名】丈夫。

②【名】成年男子。

(2)fǘ

①【助】用在句首,表示将要发议论。

②【代】这,那。

③【助】放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其夫呓语。

(《口技》)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愚公移山》)

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夫子】⑴旧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⑵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⑶《论语》中孔子弟子对孔子的尊称。

(1)【副】立即,马上。

(2)【副】就是。

(3)【动】靠近,接近。

(4)【副】则,就。

(5)【副】即使。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伤仲永》)

非此即彼

可望而不可即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1)【副】不。

(2)【副】没有什么;没有谁。

(3)【同】“暮”。

宋莫能守。

(《公输》)

莫能与之争。

【莫大】没有什么比这个再大,极大。

(1)【代】“怎么”。

(2)【代】“什么”。

(3)【同】熟。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

徐公来,孰(仔细)视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1)【助】“了”、“啦”、“吧,啦”。

(2)【助】表疑问。

 

 

(1)jiāng

①【副】将要

②【动】拿

③【动】扶持

④【助】动词后,无义

(2)jiàng

①【名】将士,将领

②【动】带兵,领兵

(3)qiāng

【动】请

 

公将战。

(《曹刿论战》)

只顾将来摆一桌子。

(《水浒传》)

出郭相扶将

脱将下来

 

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将进酒

 

(1)【连】除非,除了

(2)【副】①不,没有

②【名】过错

③【副】不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鱼我所欲也》)

是非

人非生而知之(《师说》)

 

【副】于是,就

遂迷,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

 

(1)céng

【副】竟然

【副】曾经

【通】层

(2)zēng

【通】增,增加

 

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荡胸生曾云(《望岳》)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1)【副】只,仅仅

(2)【副】只要

(3)【连】不过,只不过

但愿人长久(《水调歌头》)

但手熟耳。

(《卖油翁》)

 

(1)shǒo

【形】与“多”相对

【动】缺少

【副】稍微,略微,稍稍

(2)shào

【形】年少的,年纪轻的

自经丧乱少睡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陈涉少时(《陈涉世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