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604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论文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论文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论文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论文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文 2.docx

《论文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 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文 2.docx

论文2

把甘露浇到后进生的心里

土门镇茅坪中小学教师陈朝香

后进生,是指思想上和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

自卑感强,因为他们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瞧不起,老师的冷落,使他们感到很自卑。

逆反心理强,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

但他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到甘露一样,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

家长的关爱,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

作为班主任,要了解后进生的方方面面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

要抛开成见,转变“朽木不可雕”的思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田。

怎样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田?

下面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献爱心,筑好基础。

夏丐尊先生说过:

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

在教书育人中,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们都要满腔热情去教育他们。

特别是后进生,更要“偏爱”他们,因为他们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更需要班主任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健康成长。

二、用微笑,拉近距离。

微笑是友善的表露,是相互交流的基础,是心理素质良好的体现。

班主任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微笑去面对学生,使他们觉得老师是平易近人的,是可以交心而谈的。

特别对于经常被冷落的后进生,我们不要“吝惜”自己的微笑。

后进生一旦得到班主任的微笑,他们会把它当作最珍贵的礼物。

微笑给了他们一种安全感,一种温馨的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他们更容易获得成功。

如考试差的学生,我们可以用微笑去鼓励下次考好;纪律差的学生,我们用微笑地、机智地告诉他们怎样去遵守纪律……所以我们要记住一句话:

冷漠是离心力,它使学生离我们越来越远;微笑是同心力,它不断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

三、勤鼓励,驱动前进。

美国总统林肯说:

“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

”不管是谁,都想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与肯定,尤其是自己感到孤独、气馁时,更想得到别人的鼓励。

班主任都鼓励过学生,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学生。

但是回想一下,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给了他们多少的鼓励与支持?

后进生本来就自卑,得到的鼓励少之又少,所以他们对自己也越来越失望了。

其实,后进生都渴望进步,他们在苦苦探索前进的方向。

他们就像在黑夜里摸黑走路的人,有火把才能找到前进的路。

而这把火把就是鼓励。

班主任要勤于鼓励,使他们走出黑暗的困境,找到光明的前途。

四、善于表扬,培养自信。

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得到赏识时,他心里就有了一种成就感,就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而一个有信心的人,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表扬就是一种赏识,对学生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我们班主任不仅要学会表扬学生,还要努力创造使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

如在平时的考试、听写中,后进生有进步的,就要及时表扬;在搞卫生中表现好,也要表扬。

纪律有进步的后进生,更应该表扬……我们还可以举行一些后进生也能得到奖的竞赛,使后进生也得到表扬。

在不断的表扬中,后进生的自信心会渐渐树立起来。

五、设目标,感受成功。

班主任在鼓励、表扬后进生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时常感受成功的愉悦。

因为成功的愉悦是有力的推进器,它能催人奋进。

班主任要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设立合理的目标,让他们踮足可及。

在设立目标时要因人而异,设立多层次的目标。

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应给予奖励,让他们感到成功并不难,感到有成就感。

如对一个经常迟到、旷课的后进生,可先要求他不迟到,德育月评成绩合格,就应给予奖赏,就能使后进生长期保持愉悦的状态,感到成功的乐趣和存在的价值,不断努力。

一个后进生得到了微笑、鼓励、表扬,他的心里感受到了温暖、友善,得到了鼓舞,有了人生的美好追求,就会渐渐变成一个优秀的人。

所以,老师们,不要再吝啬我们的微笑了,不要再舍不得我们的表扬了,把甘露浇到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成为一棵茁壮成长的小苗。

 

作个五心班主任

土门镇茅坪中心小学教师闻义坤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所以我认为,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和细心。

一、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心是道德的基点,在日常工作中即表现为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

班主任工作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方面。

对班主任工作负责就能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做到迅速及时、准确无误,并能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

另一方面应做到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项活动,在思想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及时积极地把在班级工作的问题向学校反馈,从而达到学校和学生双方满意。

二、宽容心是给后进生的一剂良药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来塑造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

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你所设置的轨道去走。

因为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有一颗宽容的心。

班主任的宽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就看你看待不足的心情,如我班的戎亮,成天调皮捣蛋,,我接班后不几天,他就打架了,当时以为小孩教育一下就了事了,没想到几天后又打架了,火气冲天的我把他狠狠训了一顿,自以为这下没事了,可没几天故事又重演了,想想软的不行,硬的也不行,正当我为难之际,班里的孩子告诉了我一个不知的事实:

二年级时他天天要打架的,现在已经好多了。

我的心里明白了,于是找来戎亮,先表扬他比上学期有进步,打架的次数减少了,再明确告诉他打架是不文明的,老师愿意看到一个讲文明的孩子……现在的戎亮对于打架已经开始陌生。

所以说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但宽容应有一定的限度,过度了就成了纵容了。

三、公平心能得到全班同学的爱

常听孩子们在背后悄悄地议论说某某老师看面子,成绩好的同学犯了错轻描淡写的批评一下,成绩不好的同学犯了错大骂特骂,某某同学的爸爸是干部,他表现不好也当班长,还是三好生……听到这些议论我就会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小孩歌"--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出现这样一直现象:

我们时常教育孩子学做真人的同时却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做一个"假人"。

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应该知道每个班级总是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组成的,在你不知不觉的工作中宠坏了一半,同时也失去了另一半。

所以我在接班的第一天我就告诉学生,不管你过去表现怎样,不管你父母是谁,你在我的班级里就是我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受表扬和受批评的待遇,不仅要这样说,更要这样做,在班级里我通常会把很多事情放到班级中让大家一起解决,正因为有了一颗公平心,我也就拥有了整个班级。

四、爱心是班主任走进学生的法宝。

我们的校园里有一块牌子上赫然写着:

教育者,爱胜过一切。

每次走过我都会看上一遍,让他铭记于我心,因为我深知爱心对于班主任来说的重要性。

这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

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爱你才会舍得付出。

而对全班学生热爱之心是凌驾于对工作的热爱之上的,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在班级中既是学生的"大家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当然,对学生的热爱不是无原则地溺爱与迁就,而是严格要求,真正做到严与爱的有机结合。

五、细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助手。

细心就是用心细密,做事细心,就会认真周密地考虑各种问题,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做好。

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避免事态扩大;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帮助我们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工作中有细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错。

班主任工作有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体现在对全班同学的他细观察和详细了解,如某一学生的突然缺课;某位同学的迟到、突有的变化;班级中流行的玩具等等。

细心的注意自己的的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在引导他们。

让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和细心始终陪伴着你,因为他们能让我们的班级拥有凝聚力、拥有活力。

 

重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土门镇茅坪中心小学教师陈朝香

班风,指班级的作风、风气。

学生要规范,班级就要有严明的纪律,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班风和正确的舆论。

班风是集体大多数成员思想、情感、意志的综合反映,优良的班风对学生的一切道德行为、良好的表现为一种支持、肯定和鼓励,对一切不道德的行为表现会造成一种强大的压力,促使其转化,这种转化不是教师的强制,也不是学生的哄起而攻之,而是舆论,是班风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认为在抓班级建设,建立良好的班风过程中,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在班级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御的责任,学生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产生极强的内驱力,激发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集体活动是学生个体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活动本身有着极强的目的性,它是实现的重要途径。

集体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表现自已的机会,使他们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为学生架起了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活动激发了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

今年我所教的高三7班陈乔铎同学在班里的每次值日、扫除从不迟到,值日认真,还肯于帮助别人,最可贵的是每当教室门口有纸时,她见到后都能随时拣起来,从中我看她关心热爱集体的好品质,她的行动影响了班里的其他同学,班中维护保洁卫生、主动劳动已蔚然成风,而徐静本人也通过劳动表现出的优点带动了她在其它方面的进步。

“晨检”这个属于班主任“专利”的阵地,我们把它变为一个短小的集体活动时间,由干部主持针对班、校社会等一些热门话题进行讨论,王博、厚玉贞、侯啸峰等不过都是普通同学,但他们积极参与,通过活动培养了主人翁意识,他们变得积极、大胆、信心足了、思想水平、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全班同学在活动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的长处也得以表现出来。

二、在班级建设中,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

这种和谐健康的气氛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研究证明:

人的友谊的深浅,感情好坏,对交流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由此可见,良好的班级气氛,师生关系对学生思想,班风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在班级建设中注意营造这种气氛。

可以说在得到别人爱与爱别人的同时,同学们增进了友谊,这种友谊使班级和谐、融洽的气氛又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情感体验将成为学生良好品德行为,良好班风形成的内驱力。

对待个别同学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真诚。

一次因老师拖堂下课晚了,第二节课后有几个同学陆续迟到,我非常生气,没问清楚原因,当着全班的面狠狠的批评了他们,并让他们放学后留下好好的认识,事后我反省自已不冷静的态度,放学后当这几个同学带着一种不满的抵触情绪来到办公室时,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是我首先作了自我批评,他们看到我真诚的态度也诚恳地说:

“我们也不对,借机会有意迟到。

”师生在相互理解和谐的气氛中,使矛盾冲突化解了,在这种气氛中每当班里有犯错误的同学,他们都能主动承担责任采取积极措施将功补过,久而久之,班上没有歪风邪气的市场,大家都有一种自我约束力,这就逐渐把“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制约改变了学生的行为模式,一个稳定积极向上的班风就会不断形成。

三、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自已管理自已

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以教条式的制度来制约学生,班主任是

管理的核心,对学生进行“超级保姆式”的全方位监护,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调皮、捣蛋的背后可能蕴藏着智慧和创造力,可是在班主任的监管下,学生对教师俯首贴耳,循规蹈矩,他们的天性被扼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坚持“说服为主,灌输为辅”的原则,变“一言堂”的说教为“群言堂”的辨析,让学生自悟。

此外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建立一种自我管理的模式,采用多种方法来管理学生,在管理中,班主任发挥引导作用。

我深深感到教育工作不能简单粗暴要因势利导,同时还要给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改正缺点,良好的班风在这之中得到巩固。

总之,在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潜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形成教育的合力,使集体的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所谓学生主体观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仅仅把他们作为管理对象。

但这一点许多班主任思想上未能确立,管理中将学生置于管理的对面,在管理上追求权威化、程式化、统一化,要求学生无条件的服从命令,以命令式、指令式取代学生的自主性。

班级气氛死气沉沉,没有活动,没有乐趣。

即使有活动也被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

众所周知,管理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社会化,即促使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

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靠班主任的管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出现负效应,如责任感下降,自制力降低和逆反心理增强等。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为此,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中学德育大纲》)。

   

   一、要具有民主精神,实施民主管理。

正如魏书生所说:

民主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多数人参与政治,参与决策,参与比较复杂的工作。

而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既做老师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目前中学生心里话不愿对班主任讲,原因就在于一些老师总是以管理者的面孔出现。

   

   二、在管理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工作中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而不重优轻劣,让学生感到他们都是班级的主人。

同时还可采取一些措施,如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班组长轮值制等,增强学生班级的主人翁意识。

   

   三、指导学生进行管理,学生是班级的主体,但他们毕竟是学生,是受教育者,要把社会的要求变为其素质,需要班主任的教育和指导,如指导学生正确的管理自己、管理他人,怎样参与班级管理。

   

   四、放手让学生组织自己的活动,独立开展工作。

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还有对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也在管理中让出一片空白,让其自我管理,以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

我们倡导德育工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运动学说: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外因,学生的思想矛盾是内因。

二是教育学关于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的观点:

教育是根据社会的要求来培养人的活动,要把社会的品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品德素质,必然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制约。

三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让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

  德育工作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认为关键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体系。

  l、探索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能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德育工作力法。

(1)使德育内容具体化。

把党和国家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各项指示和要求、《中学德育大纲》中听规定的德育内容分解、细化为可操作的、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教育内容,在每学期的实施万案由予以落实。

(2)使发展目标层次化。

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有差异的,要求一个思想道德素质停留在"我不去妨碍别人"层次上的学生助人为乐,很明显是不现实的。

我们将德育目标大致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定出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实行因材施教。

(3)使个体进步阶段化。

我们帮助学生进行目标分解、分级,正确构建阶段性目标,让每一个成功哪怕是很小的成功都给学生以自信,让学生用自信点燃自己渴望进步的火花,产生不断前进的动力。

(4)使德育活动自主化。

把学校准备开展的每一项德育活动及其目的要求交给学生,让学生构思、设计,让学生承办、主持,让学生总结、提高,给学生一个较大的空间,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受益。

  2、建立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德育运行机制。

(1)制定全体教师的育人原则。

规范全体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施教行为,要求教师本着尊重、理解、民主、鼓励等原则,引导、辅导和督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学会做人做事,增强自主意识。

(2)实行学生干部的轮岗制度。

实行干部轮岗,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实现想当干部为人服务的愿望,得到平等的锻炼机会培养他们的主体能力,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

(3)构建全体学生的激励措施。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现自我,我们在推进德育活动自主化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设立德育活动设计奖、干部自主管理奖等有关奖项。

  3、完善与德育方法和运行机制相配套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

我们要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层面、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其基本思路是:

评价既重结果,也重过程,既评学生,也评教师;方法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整休与阶段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

班会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学校进行德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更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阵地。

因此,班主任在班会中一定要启发、引导学生摆脱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体呢?

  总结以往班会活动状况,我们会察觉班会课中存在忽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主题确定、采用上的失误。

主题往往是由班主任自己一人说了算,使得班会的主题过于广泛空洞或与年级特点相符但又与本班学生思想实际不符,学生总有一种与己无关、与己相距甚远的感觉,失去参与兴趣。

二是采用形式上的漏洞。

由于班主任平时工作繁忙,无时间筹备班会,多采用满堂灌的说理式,结果大多数学生会集中不了注意力长时间听讲而开小差,厌烦时甚至听不进班主任的任何意见而产生逆反心理,与班主任教育初衷背道而弛。

三是采用多种方法。

完全由学生组织参与的形式,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却忽略了对学生教育的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削弱了教育力度。

  针对上述现象,要使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体,发挥班会最大的教育功效,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较好:

  首先,确定班会主题。

除按年级德育目标确定主题外,还要结合本班个体组合表现出来的特点来确定班会主题。

  其次,班会的形式、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选择生动、新颖、丰富多彩的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

如采用说理式的班会时,班主任也可运用技巧将道理深入浅出地用报告、谈话、讨论、座谈、讲解等形式并结合多媒体来进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的班会活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筹备阶段的工作:

班主任或班干一定要先向班级全体动员,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每个成员都献计献策,然后班干、积极分子负责选题,确定形式、方法,其他学生则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最后班主任对其中与主题无关或需拓深部分给予参考意见,则可深化主题,保证质量。

另外,还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兴趣、特长,充分做好“中间层”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其尝试参与,培养、挖掘他们的潜能。

  总之,要发挥学生在班会中的主体作用,无论是确定主题、采用形式都应与学生共同商讨筹备,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这个过程可使学生产生参与兴趣,从而在班会中更乐于接受班会内容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自己的思想真正受触动,成为班会的主体。

传统的班级管理,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班主任普遍有主观性、随意性。

或是强制性地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地出言必训;或是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

长期以来,我们的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无巨细都要管。

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务缠身,不得于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保姆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和积极性和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

因此,我认为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的“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必然要进行根本的变革。

让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生才会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真正做到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关心自己,促进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

  如何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近年来,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自主精神是班级管理的灵魂。

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

因此,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管理观念,确认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权利和义务,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加强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教育,以“我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

  1、班级总目标的制定

  在制定班级管理目标的制定时,要求每个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出谋献策,组织他们学习、讨论,共同制定出切合班级实际的总目标。

管理目标的确立,一方面使用权学生既要看到前进的方向,又要明确目标实现是每个个体努力的总和;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看到目标高而可攀,但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

管理目标制定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过程。

  2、引导学生制定分解目标

  分解目标分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1)横向目标。

横向目标其外延涉及学习风、组织上纪律、班风班容等。

对每一项目标,都予以量化,变软性任务为可检测的硬性指标。

我班每个小组都讨论制定了学习、纪律、路队等到的目标,组与组之间开展竞赛,激发学生把潜在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

每一级的情况有专人记录,每月一统计,评出优胜组,期末按目标评出各项最佳小组。

  (2)纵向目标。

纵向目标 是指“横向目标”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要达到期具体标准,须明确设计。

如达标运动会前两个月,我组织学生讨论班级达标目标:

首先年级组争一保二;其次,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体能制定个人目标;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达到个人及班级目标,并制定个人训练计划。

结果全班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有的还超过了目标。

优秀人数从原来的7人啬到了13人。

特别是两位男同学更加激动,因为他们摘掉了不及格的的帽子。

  学生通过参政目标的制定与实践,增强了主人翁的意识与责任感心,使班级管理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为班级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

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 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因此,班主任必须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佣学生装都有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1、建立值周制度。

每周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值周小老师”。

班中的事由值周小老师全权负责。

晨会、主题班、队会等活动,老师只加以启发指导,从方案设计、组织准备到主持活动、总结评价都由学生自己做。

值同小老师还要负责记载班务杂志,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

这样极大地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