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317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docx

河南省罗山高中学年高二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

河南省罗山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暑假自主学习考点自检测试:

物质的制备收集和净化(解析版)

1.下列获取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蒸干FeCl3溶液得到FeCl3固体

B.实验室用Nal与浓H2SO4反应制HI

C.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制氢氧化钠

D.工业上用水吸收SO3得到硫酸

【答案】C

【解析】

2.浓HCl和Ca(ClO)2能发生如下反应:

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

①CO2②HCl③H2O④O2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A

【解析】此题提供了一条信息,Ca(ClO2)中

和浓HCl中

可以归中到0价的Cl2。

②漂白粉贮存很久,意味着有CaCO3生成。

CaCO3和HCl可产生CO2。

③浓HCl有挥发性,可挥发出HCl。

④整个体系夹带着水汽。

3.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晶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需要加热,甲装置无加热仪器,故A错误;B.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能吸收氯气,且NaHCO3和HCl反应能生成CO2,引入新的杂质气体,所以吸收试剂应该为饱和食盐水,并且气体应为长进短出,故B错误;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因此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需要过滤,丙装置为过滤装置,故C正确;D.锰离子水解,水解吸热,因此不能直接加热蒸发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应该在HCl的气氛中进行,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制备实验、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

4.在0.5L某浓度的Na2SO4溶液中含有0.5molNa+,对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

B.该溶液中含有35.5gNa2SO4

C.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7.1gNa2SO4

D.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

【答案】A

【解析】

5.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共热制氨气,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错误;B、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错误;C、收集氨气的烧瓶不应密闭,错误;D、氨气极易溶于水,吸收氨气要注意防倒吸,可用丁装置,正确。

考点:

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的评价,氨气的制备和性质。

6.右图是实验室制溴苯的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颈烧瓶中左上侧的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是苯和溴水

B.仪器A的名称叫蒸馏烧瓶

C.锥形瓶中的导管口出现大量白雾

D.碱石灰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体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苯与溴水不反应,与液溴反应,三颈烧瓶中左上侧的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是苯和液溴,故A错误;B.仪器A的名称叫三颈烧瓶,故B错误;C.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与溴化氢,反应放热溴化氢蒸出,与锥形瓶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白雾,故C正确;D.碱石灰吸收溴化氢,防止溴化氢污染环境,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考查苯的性质、化学仪器及对实验装置的理解。

7.在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人某种液体,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有明显胀大。

则所用试剂分别可能依次是()

A.甲:

稀硫酸和木炭乙:

NaOH溶液和SO2气体

B.甲:

双氧水和MnO2乙:

饱和食盐水和HC1气体

C.甲:

醋酸和Na2CO3溶液乙:

浓氨水和NaOH固体

D.甲:

浓硫酸和Al片乙:

蒸馏水和Na2O2

【答案】B

【解析】A项稀硫酸和木炭不反应,气球几乎无变化,NaOH溶液和SO2气体反应使瓶内气

压降低使气球胀大;B项双氧水和MnO2产生氧气使气球胀大,HC1被饱和食盐水吸收使

气球胀大;C项甲产生CO2使气球胀大,乙产生氨气使气球缩小;D项甲浓硫酸使Al钝化,

气球几乎无变化,乙蒸馏水和Na2O2反应产生氧气使气球缩小。

B正确

8.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D

【解析】不能用分液法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因为二者互溶。

NH4Cl受热分解,冷却后又重新生成NH4Cl,故很难收集到NH3。

C项中Cl2和HCl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故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HCl,而应采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

9.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①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盐酸中,然后再加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②用10mL量筒量取4.80mL的浓硫酸 ③蒸发溶液时,边加热边搅拌,直至蒸发皿中的液体蒸干 ④向无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由此确定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⑤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⑥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只有2种 ⑦实验室可利用浓氨水和碱石灰混合的方法制取少量氨气 ⑧除NO中混有的NO2气体可通过水洗,再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A.③⑤⑧  B.④⑤⑥  C.①⑤⑦  D.①⑦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中等难度。

②中10mL量筒可量取4.8mL浓硫酸;③中蒸发溶液时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④中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也有此现象;⑥中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四种;⑧中NO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①⑤⑦均正确,故选C。

10.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可制取氨气

B.用图2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H2OH和CH3COOC2H5混合液

C.用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

D.用图4所示装置可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CaO+H2O=Ca(OH)2,反应放热,可以加速氨水的分解,产生氨气,故A项装置正确;CH3COOC2H5容易溶解于CH3CH2OH。

二者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B项装置错误;乙醇在P2O5作用下氧化为乙烯。

由于乙醇有挥发性,所以在乙烯气体中含有乙醇,用KOH溶液来除去乙醇,由于乙烯有还原性,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可以用图3所示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氧化,C项装置正确;浓H2SO4具有脱水性,使蔗糖脱水炭化,同时浓硫酸有氧化性,会把C氧化为CO2,它本身被还原为SO2,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花溶液褪色,还能把酸性KMnO4溶液还原为Mn2+,使溶液褪色而表现还原,D项装置正确;本题选B。

考点:

基本实验装置考查。

11.下列实验符合安全要求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从食盐水中提取NaCl,应在蒸发皿中进行此操作,且直接加热不用垫石棉网,错误;B、O2难溶于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正确;C、点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错误;D、H2密度小于空气,应从b口进气收集,错误。

考点:

实验探究

12.下图装置可用于

A.用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用NH4Cl与Ca(OH)2,制取NH3

C.用Cu和浓HNO3反应制取NO2

D.用Cu和稀HNO3反应制N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用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需加热,题中装置不符合条件,故A错误;B、用NH4Cl与Ca(OH)2制取NH3,需加热,氨气易溶于水,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氨气,故B错误;C、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能够与水反应,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D、用铜与稀HNO3反应制NO无需加热,且一氧化氮不溶于水,所以符合条件,故D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了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的相关知识。

13.实验室里可按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干燥、收集气体R,多余的气体R可用水吸收,则R是()

A.HCl   B.Cl2C.COD.NH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氯化氢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多用瓶收集时应长进短出,故A错误;B、Cl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采用多用瓶收集时应长进短出,同时不能用水来收集Cl2,故B错误;C、CO和水不反应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不能用水吸收多余的CO,故C错误;D、碱石灰能干燥氨气,且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所以能用水吸收多余的氨气,故D正确;故选:

D。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的水溶性、密度,和气体是否能和干燥剂发生化学反应。

14.实验室里可按图1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

A、NO2 B、HCl   C、CH4  D、NH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其中C项不易溶于水,不能用水来吸收。

而A选项溶于水后会产生有毒气体NO,故不合题意。

而气体收集装置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要求所收集的气体密度要小于空气,其中B项密度大于空气,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

气体的收集及尾气处理。

点评:

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是先分析每个装置的目的,再结合反应物或者生成物的性质来分析是否能达到目的。

15.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可用如图装置制取(该反应放出热量)。

制取时观察到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等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白雾出现是因为HBr易挥发且极易溶于水

C.装置图中长直玻璃导管仅起导气作用

D.溴苯中溶有少量的溴,可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化学反应特点,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A项正确;B.HBr易挥发且极易溶于水,生成的HBr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呈现白雾,B项正确;C.该反应放出热量,所以装置图中长直玻璃导管起导气和冷凝作用,C项错误;D.溴苯与NaOH溶液不反应且不溶于NaOH溶液,Br2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溴苯中溶有少量的溴,可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D项正确;选C。

考点:

考查溴苯的制备实验评价与除杂。

16.(8分)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还含少量铁的氧化物和硅的氧化物。

以下是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晶体的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磨孔雀石的目的是。

(2)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固体c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加入氧化铜的作用是。

【答案】

(1)增大固体表面积,以增大反应速率,同时增大浸出率(2分,类似意思均可)

(2)2Fe2++2H++H2O2=2Fe3++2H2O(2分)

(3)Fe(OH)3(2分)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为沉淀予以分离。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孔雀石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a为二氧化碳,溶液中有铜离子和铁元素,加入双氧水,说明溶液中存在亚铁离子,使亚铁离子被氧化成铁离子,加入氧化铜,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溶液为硫酸铜,再结晶得硫酸铜晶体。

(1)研磨孔雀石是为增大固体表面积,以增大反应速率,同时增大浸出率。

(2)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被过氧化氢氧化成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2Fe2++2H++H2O2=2Fe3++2H2O。

(3)固体c中主要成分为Fe(OH)3,加入氧化铜是为了调节溶液pH,存进铁离子水解,使Fe3+转化为沉淀予以分离。

考点:

物质的分离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7.氧化还原滴定实验同中和滴定类似(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还原剂溶液或反之)。

现有0.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和未知浓度的无色NaHSO3溶液。

反应离子方程式是2

+H+===2Mn2++5

+3H2O,填空回答问题:

(1)该滴定实验所需仪器有下列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酸式滴定管(50mL)B.碱式滴定管(50mL)

C.量筒(10mL)D.锥形瓶

E.铁架台F.滴定管夹

G.烧杯H.白纸

I.胶头滴管J.漏斗

(2)不用________(填“酸”或“碱”)式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

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何种指示剂,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前平视KMnO4液面,刻度为amL,滴定后俯视液面刻度为bmL,则(b-a)mL比实际消耗KMnO4溶液体积偏________(填“多”或“少”)。

根据(b-a)mL计算得到的待测浓度,比实际浓度偏__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

(1)ABDEFH

(2)碱 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

(3)不用指示剂,因为

Mn2+时紫色褪去

(4)少 小

【解析】

试题分析:

(1)因为氧化还原滴定实验类似于中和滴定,由中和滴定实验所需仪器的选用进行迁移可得出正确答案。

(2)由于KMnO4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管,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放KMnO4溶液。

(3)

为紫色,Mn2+为无色,可用这一明显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4)滴定后俯视液面,所读体积偏小,所测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考点:

考查滴定实验的判断、操作以及有关的误差分析

点评:

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高氯酸铜Cu(ClO4)2•6H2O]易溶于水,120℃开始分解,常用于生产电极和作催化剂等.可由氯化铜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2CuCl2+2Na2CO3+H2O═Cu2(OH)2CO3↓+CO2↑+4NaCl;Cu2(OH)2CO3+4HClO4+9H2O═2Cu(ClO4)2•6H2O+CO2↑.HClO4是易挥发的发烟液体,温度高于130℃易爆炸.下表列出相应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mol•L﹣1):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3+

1.1

3.2

Fe2+

5.8

8.8

Cu2+

4.7

6.7

(1)将CuCl2和Na2CO3用研钵分别研细,加入适量的沸水,搅拌,加热成蓝棕色溶液.静置、冷却、过滤、洗涤得蓝色Cu2(OH)2CO3沉淀.

①把反应物研细的目的是.

②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应选用试剂是.

(2)向Cu2(OH)2CO3沉淀中滴加稍过量的HClO4小心搅拌,适度加热后得到蓝色Cu(ClO4)2溶液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①大量的白雾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②适度加热但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3)25℃时,若调节溶液pH=3,则溶液中的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已知25℃时,Fe(OH)3的Ksp=2.64×10﹣39)

(4)某研究小组欲用粗CuCl2固体(含Fe2+)制备纯净的无水氯化铜固体.请补充完整由粗CuCl2固体制备纯净的无水氯化铜固体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

蒸馏水、稀盐酸、双氧水溶液和氨水):

①将粗CuCl2固体溶于蒸馏水,滴入少量的稀盐酸;②,过滤;③将滤液,得到CuCl2•2H2O晶体;④将,得到无水氯化铜固体.

【答案】

(1)①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增大;

②HNO3和AgNO3溶液;

(2)①HClO4;②防止HClO4、Cu(ClO4)2分解;

(3)2.64×10﹣6mol•L﹣1;

(4)②加入适量双氧水溶液并充分混合,再加入适量氨水调节溶液pH至3.2~4.7;③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干燥;④将CuCl2•2H2O晶体在HCl气氛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解析】

(1)①把反应物研细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增大,故答案为:

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增大;

②根据反应2CuCl2+2Na2CO3+H2O═Cu2(OH)2CO3↓+CO2↑+4NaCl可知,沉淀表面可能沾有氯化钠,故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可检验氯离子的存在,应选用试剂是HNO3和AgNO3溶液,故答案为:

HNO3和AgNO3溶液;

(2)①根据HClO4是易挥发的发烟液体,可推知大量的白雾的成分是HClO4,故答案为:

HClO4;

②根据高氯酸铜Cu(ClO4)2•6H2O]120℃开始分解,HClO4是易挥发,温度高于130℃易爆炸,可知需适度加热但温度不能过高,故答案为:

防止HClO4、Cu(ClO4)2分解;

(3)25℃时,若调节溶液pH=3,C(H+)=1.0×10﹣3mol/L,C(OH﹣)=

mol/L=1.0×10﹣11mol/L,根据氢氧化铁的溶度积KspFe(OH)3]=2.64×10﹣39,可知C(Fe3+)=

mol/L=2.64×10﹣6mol•L﹣1,故答案为:

2.64×10﹣6mol•L﹣1;

(4)某研究小组欲用粗CuCl2固体(含Fe2+)制备纯净的无水氯化铜固体.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

蒸馏水、稀盐酸、双氧水溶液和氨水):

①将粗CuCl2固体溶于蒸馏水,滴入少量的稀盐酸;②加入适量双氧水溶液并充分混合,把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再加入适量氨水调节溶液pH至3.2~4.7,使铁离子完全沉淀,而铜离子不沉淀,过滤;③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干燥,得到CuCl2•2H2O晶体;④为防止加热时铜离子水解,将CuCl2•2H2O晶体在HCl气氛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得到无水氯化铜固体,故答案为:

②加入适量双氧水溶液并充分混合,再加入适量氨水调节溶液pH至3.2~4.7;③将滤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冰水)洗涤,干燥;④将CuCl2•2H2O晶体在HCl气氛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实验设计步骤和过程分析判断,有关Ksp计算,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方法应用等,题目难度中等.

19.研究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Cl2,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Cl。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

实验序号

试剂

现象

a

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gNO3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①实验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Cl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已知将HCl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乙同学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但该实验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HCl,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

(4)已知:

2S2O32-+I2═S4O62-+2I-.丙同学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蒸馏水中,得到溶液X,进行以下实验证明气体中含有HCl.

I.测定X中溶解的Cl2.取25.00mL溶液X,加入过量KI溶液,然后用0.04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

的I2,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VmL.

Ⅱ.测定X中Cl元素总量.另取25.00mL溶液X,选用适当的还原剂将溶解的Cl2全部还原为Cl-,再用0.10mol•L-1AgNO3溶液滴定所得溶液中的Cl-.

①X中的HClO不会影响I的测定结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I、Ⅱ中实验数据可证明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Cl,则Ⅱ中消耗0.10mol•L-1AgNO3溶液的体积应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mL(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圆底烧瓶MnO2+4H++2Cl-

Cl2↑+2H2O+Mn2+

(2)①先变红后褪色②ab

(3)Cl2+H2O

HCl+HClO,Cl2溶于水后使得溶液中的c(Cl-)增大,也能析出晶体

(4)①生成1molHClO需消耗1molCl2,HClO也有氧化性,1molHClO和1molCl2均能将2molKI氧化成I2②0.4V

【解析】

试题分析:

(1)仪器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和圆底烧瓶中的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4H++2Cl-

Cl2↑+2H2O+Mn2+;

(2)①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电离产生氢离子,溶液显酸性,所以紫色的石蕊试剂显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是变红的溶液褪色,所以现象为:

先变红后褪色;

②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电离能够产生氢离子和氯离子,溶液显酸性,氯离子遇到银离子产生白色沉淀,所以a、b都不能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Cl;

(3)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方程式为:

Cl2+H2O

HCl+HClO,Cl2溶于水后使得溶液中的c(Cl-)增大,抑制了氯化钠的溶解,故也有晶体析出;

(4)①Cl2+H2O

HCl+HClO,生成1molHClO需消耗1molCl2,HClO也有氧化性,1molHClO和1molCl2均能将2molKI氧化成I2;

故答案为:

②根据ⅠⅡ中给出的关系可知:

2S2O32-~2I-~Cl2~2Cl-~2Ag+,

22

0.04mol•L-1×V0.10mol•L-1×V(AgNO3)

解得:

V(AgNO3)=0.4Vml,

A中产生的气体中若是含有HCl,HCl也会与硝酸银反应,所以消耗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应大于0.4Vml。

考点:

考查氯气的性质和相关计算。

20.硫酸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某化工厂用含少量铁的废铜渣为原料生产胆矾的流程如下:

(1)写出浸出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2)取样检验是为了确认Fe3+是否除净,你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c是_____________。

(4)气体a可以被循环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a被循环利用的原理为2NO+O2==2NO2、_____________

(5)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气体、SO3气体和O2气体,且n(SO3)∶n(SO2)=1∶2,写出硫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测定生成的SO2、SO3气体的质量和O2气体的体积。

此设计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