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293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docx

《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docx

结构设计技术统一措施

汉嘉设计集团西南设计院

 

中实·润城

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

(结构专业)

 

2011.2.15

 

1设计依据3

2自然条件4

3设计荷载5

4地基及基础选型6

5上部结构选型7

6变形缝与后浇带(加强带)设置8

7主要材料9

8主要分析计算软件和参数取值10

9结构整体性能特征控制指标12

10主要结构构件取值原则13

11结构构件配筋取值原则15

12统一构造措施18

13统一文件和图纸表达19

 

1设计依据

a初步设计审批意见

按审批意见

b设计原始资料

a)建筑专业提供的本工程平、立、剖面图及节点详图,设备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资料图(包括设备留洞、布置、重量等),电梯样本;

b)甲方提供的本工程设计任务书(对施工图设计要求等);

c)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

d)针对本工程的其它资料。

c设计依据的标准

a)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规程和地方标准;

b)现行国家标准图、行业标准图和地方标准图;

c)针对本工程的其它资料。

2自然条件

a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类别

a)基本风压:

Wo=0.50kN/m2;

b)地面粗糙度类别:

B类;

c)风载体形系数:

1.54;

d)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高度的风振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用。

e)高层建筑群间风力相互干扰增大系数取1.1。

b基本雪压

Wo=0.40kN/m2

c地震基本烈度、场地类别

a)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b)抗震设防烈度:

7度

c)场地土类别:

三类

d)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15g

e)设计地震分组:

二组

d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

a)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b)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3设计荷载

a主要恒载取值

详荷载清理

b主要活载取值

详荷载清理

4地基及基础选型

a基础选型

参考附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议并结合本工程上部结构布置情况及荷载大小分析,本工程拟采用CFG桩复合地基:

b持力层选择

按地勘报告确定。

c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根据上部结构的高度平面定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甲级。

5上部结构选型

a结构体系

本工程均为高层住宅楼,高层采用剪力墙结构,局部商业采用框架结构。

本工程各栋楼的屋盖和楼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为满足房间内不露梁以及单元内房间可灵活分隔的建筑设计意图,部分楼板采用了跨度较大的异形楼板。

b抗震等级

高层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小于80m)(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0.2g采用)

商业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c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

a)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b)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6变形缝与后浇带(加强带)设置

a变形缝位置

本工程各栋高层住宅楼分别由一个或若干个单元组成,单元间地下部分通过基础梁或地下室连成整体,单元间上部用变形缝分开,以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变形缝的具体位置详结构平面布置图。

b变形缝宽度

上部结构各单元间的变形缝的宽度250(新抗规)。

7主要材料

a砼强度等级

楼栋号

构件所处部位

砼强度等级

备注

住宅楼

墙、柱

C40,C35,C30

梁、板、楼梯

C30

构造柱、圈梁、过梁

C20

地下室

外墙、水池、底板、顶板

C30

防水砼

柱、梁、板、楼梯

C30

柱C35

构造柱、圈梁、过梁

C20

b防水砼抗渗等级

地下室外墙:

根据地看报告提供的地下水位及地下室外墙厚度确定;

顶板砼抗渗等级(待定)。

c钢筋

当直径<10mm时为HPB235级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的规定。

当直径≥10mm时为HRB400级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

现浇板:

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

d钢板及型钢

型钢、钢板和钢管采用Q235B。

8主要分析计算软件和参数取值

a分析软件名称、版本

结构计算统一采用广厦系列软件(2010版规范)进行分析,分析时对所有楼板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考虑了扭转耦联效应及偏心影响。

(在施工图设计中,内力分析及配筋计算时楼板按实际厚度输入,并考虑扭转耦联效应及偏心影响)。

b参数取值约定

结构总信息和控制参数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甲级

基本风压值Wo=0.50KN/m2,体型系数1.54,地面粗糙度B类。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方向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方向

P-△效应:

不考虑。

(若计算结果需考虑,则应调整)

结构类型:

剪力墙结构(高层),框架结构(地下室)

地震信息:

考虑扭转耦连振动计算;

计算振型个数3xn个(21个)。

(n为层数;并满足振型参与个数质量系数大于0.9)

地震烈度7.0度,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

第二组。

场地土类别:

III类土。

框架抗震等级:

三级。

剪力墙抗震等级:

三级。

(高层)构造措施二级

周期折减系数:

0.7(框架);0.8(框剪);0.9(剪力墙)

地下室层数:

二层

调整信息: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2.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0.9,

连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1.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6(注:

根据具体情况定义连梁,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刚度折减,但不得小于0.5)。

高层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

材料信息:

梁主筋强度:

360N/mm2(塔楼),360N/mm2(地下车库)

柱主筋强度:

360N/mm2,

剪力墙端柱主筋强度:

360N/mm2,

梁箍筋强度:

270N/mm2;

柱箍筋强度:

270N/mm2;270N/mm2(地下车库)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强度(包括边缘构件):

270N/mm2,

箍筋间距:

梁200;柱100;剪力墙水平分布筋200

剪力墙竖向及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百分率:

0.25%,水平分布筋的直径:

≥8,竖向分布筋的直径:

≥10

计算时建议采用强度为270N/mm2的钢材,配筋较大的可用等强代换。

设计信息: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

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无侧移

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作为刚域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0.85

梁保护层厚度:

25

柱保护层厚度:

30

是否按混凝土规范计算混凝土柱计算长度系数:

9结构整体性能特征控制指标

a周期比控制指标

周期比Tt/T1≤0.9

b位移及位移比控制指标

地震作用下的弹性位移角:

≤1/850(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1/550(框架结构)≤1/1000

地震作用下楼层最大位移/楼层平均位移中之较大者:

≤1.4(剪力墙结构)

c其它控制指标

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

满足规范要求

刚重比:

满足规范要求

本层与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比值中之较小者:

满足规范要求

最小剪重比:

满足规范要求

有效质量系数:

≥90%

墙、柱最大轴压比:

满足规范要求

d计算结果的分析

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可从力学概念和已建工程经验进行分析:

合理性判断

周期及水平剪力

振型

位移

渐变性判断

内力和位移曲线沿房屋高度均匀变化,不应突变(除有转换层,加强层外)。

平衡性判断

水平力、竖向力和弯矩平衡

构件配筋的分析判断

墙、柱、梁不应有大量超筋,柱、墙一般为构造配筋。

(因墙,梁图不是建模人员画,建模人员要仔细核对配筋,避免画图人员多次返工)

10主要结构构件取值原则

a墙柱截面及砼等级变化原则

柱截面:

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矩形柱≥400x400,圆柱直径≥450;

800≥异形柱肢长≥500,250≥异形柱肢厚≥180。

墙截面:

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应满足:

(H为层高或无支长度)

底部加强部位:

有端柱或翼墙时,t≥H/20且不小于160;

无端柱或翼墙时,t≥H/16;

非加强部位:

有端柱或翼墙时,t≥H/25且不小于140;

无端柱或翼墙时,t≥H/20;

墙肢轴压比下应满足:

λ≤0.6。

地下室外墙厚度:

当为一层地下室时,墙厚取300;二层地下室时,负一层取300,负二层取350;抗渗等级按<<高规>>根据水头压力与构件厚度的比值确定;

砼等级:

梁板为C30;墙柱为C35,C30

b梁截面取值原则

除建筑立面要求外周边梁高一般取550,梁宽同墙厚,内部梁高度一般取400,梁宽取200;跨度较小的梁宽度可取150,高度可取300。

框架梁高取跨度的1/12∽1/18,梁宽取梁高的1/3∽1/2且不小于200;

次梁高取跨度的1/14∽1/20,梁宽取梁高的1/3∽1/2且不小于200;

悬挑梁高取悬挑长度的1/8∽1/4,梁宽取梁高的1/3∽1/2且不小于200;

框架梁和悬挑梁必要时可设计成加腋梁和变截面梁。

框架结构的地下室:

负一层楼面框架梁,梁宽取250∽300,梁高取跨度的1/10∽1/15;次梁宜按十字梁布置,梁宽200∽250,梁高取跨度的1/12∽1/18。

地下室顶板按井字楼盖布置,梁宽取350∽500,梁高取跨度的1/8∽1/12;次梁宽250∽300,梁高取跨度的1/10∽1/15。

纵横向的框架梁梁高宜相差50∽100,以便于施工。

c板厚取值原则

简支单向板:

L/30且不小于60;

连续单向板:

L/40且不小于60;

简支双向板:

L/40且不小于80;

连续双向板:

L/50且不小于80;

L为板的计算跨度,L>4m时适当加厚但不超过20%;

阳台板厚80

屋面板板厚≥120;

高层地下室顶板厚度为≥160;一般地下室顶板厚度为150;

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的楼板厚度为180;

悬挑板:

L/10(L为板的悬挑长度,任何情况下板的悬挑长度不得大于1.5m);当板的悬挑长度≤500时,板根部厚≥60;当板的悬挑长度>500时,板根部厚≥80。

11结构构件配筋取值原则

11.1板:

采用CRB550级钢筋,配筋百分率ρmin=MAX[0.2,45ft/fy],负筋不小于Φ8@200,负筋伸出梁或墙边≥L/4且不小于500,当板跨度L≤1500时,负筋可通长配置。

板钢筋应尽量采用小直径与小间距,以提高板的抗裂性能,支座及跨中的实配钢筋均不必放大,连接各部分的拉板厚150,拉板宽不小于2000,配Φ10@100的双层钢筋,箍筋Φ8@150。

厚度较大(h>150)的楼面板及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屋面板,应增设板面筋,板面筋可采附加钢筋的方式,直径与间距为Φ8@200,配筋百分率ρmin=0.1%,附加钢筋与受力筋的搭接长度为300。

11.2梁:

梁纵向钢筋应采用HRB400热轧钢筋,配筋百分率ρmin=MAX[0.2,45ft/fy],箍筋采用HPB235热轧钢筋或CRB550冷轧带肋钢筋;次梁架立钢筋与主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当梁两端或一端与墙轴线平行相接且跨高比大于等于5时,该梁应按框架梁标注并符合框架梁的构造要求;

当梁两端或一端与墙轴线平行相接且跨高比小于5时,该梁应按连梁标注并符合连梁的构造要求;

当梁两端或一端(另一端与梁相接)与墙轴线垂直相接时,该梁应视其在平面位置、重要性可按框架梁、连梁或次梁标注,并符合框架梁、连梁或次梁的构造要求;

连接转角窗的梁应按框架梁标注并符合框架梁的构造要求,腰筋适当加大,箍筋全长加密;

框架梁或连梁,当与之相连的墙厚为200或250时,为保证砼的浇注质量,梁上部及下部每层钢筋数量不多于2根;

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直径不小于Φ8,且不小于计算值;

框架梁或连梁纵向受力筋最小配筋为2Φ14;次梁纵向受力筋最小配筋为2Φ12,架立钢筋可为2Φ12

框架梁或连梁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

满足单筋梁的要求,箍筋的面积配箍率ρsv≥0.24ft/fy;

当梁与墙垂直相接且墙厚为200时,梁上部筋(包括框架梁或连梁的下部筋)直径不得大于16(HRB400),墙厚为250时不得大于20(HRB400);

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分布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

地下室顶板梁配筋面积较大时,宜尽量采用大直径钢筋(如28、32,不得采用30直径)以减少钢筋根数,便于施工。

11.3关于梁的计算配筋与实际配筋:

1)梁(框架梁、连梁和次梁)上部实配钢筋应根据计算结果配置,配够即可,不必放大。

尤其在地震区的框架梁(连梁)更不应该放大梁的端部钢筋,跨中钢筋可根据跨度的大小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控制截面在梁端部时不放大),跨度大时取大值。

2)井字梁中的主梁放大系数取1.05∽1.15,井字梁中的次梁放大系数取1.05∽1.10。

3)悬挑梁上部实配钢筋的放大系数取1.20∽1.3,悬挑长度大时取大值,与悬挑梁相连的内跨支座的负钢筋不应放大,与悬挑梁相连的内跨跨中的放大系数取1.10∽1.2;悬挑梁下部钢筋一般情况下可按构造配筋,但当悬挑梁上部钢筋的配筋率大于按单筋梁设计的最大配筋率时,可按双筋梁设计,下部钢筋[As’=(ρmax-ρb)*b*h0]。

4)地下室顶板井字梁中的主梁放大系数取1.10∽1.20,井字梁中的次梁放大系数取1.10∽1.15。

11.4剪力墙:

竖向钢筋:

边缘构件内的竖向钢筋采用HRB335热轧带肋钢筋,墙体竖向分布筋可采用HPB235热轧钢筋;纵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

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配筋:

≥6Φ16;

纵筋间距控制≤200;

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配筋:

≥6Φ12;

纵筋间距控制在≤200

转角窗墙肢

底部加强部位纵向钢筋

≥2Φ18+4Φ16;

纵筋间距控制在≤200;

非底部加强部位纵向钢筋

≥2Φ16+4Φ14;

纵筋间距控制在≤200;

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墙体竖向分布钢筋应满足:

ρ≥0.25%

水平钢筋:

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满足:

ρ≥0.25%

墙厚:

h=200,Φ8@200;h=250,Φ8/Φ10@200;h=300,Φ10@200

墙体拉筋:

底部加强部位的墙体拉结筋为Φ6@400X300;其它部位的墙体拉结筋Φ6@600X600。

11.5柱:

纵筋采用HRB335热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热轧钢筋。

除满足计算要求外,纵筋直径不小于Φ16,纵筋间距≤350;箍筋直径≥Φ8且不小于0.25倍纵筋直径,箍筋间距≤400,构件短边长度及15倍最小纵纵筋直径。

11.6基础:

(包括筏基,条基,独基和抗水板)

纵筋采用HRB400热轧钢筋,应尽量采用小直径与小间距(筏基,和抗水板的板面钢筋间距不宜小于150,条基、独基的配筋不宜小于Φ10@200),抗水板可按无梁楼盖要求分为柱上板带和跨中计板带计算,抗水板的板带配筋百分率ρmin≥MAX[0.2,45ft/fy],筏基配筋率ρ≥0.15%,独基无配筋百分率要求

11.7地下室外墙:

竖向钢筋采用HRB400热轧带肋钢筋,间距100∽200,墙体水平分布筋采用HPB335热轧钢筋,间距≤150,墙体拉结筋≤Φ6.5@600X600,水平钢筋的配筋率ρ≥0.0.2%。

地下室外墙与楼面梁交接处在整体建模分析时应取铰接,配筋时应考虑墙与梁间的部分刚接作用取本跨梁下部钢筋的四分之一。

12统一构造措施

12.1在设计总说明统一表达的构造

详设计总说明

12.2需要在设计图中统一的构造

节点详图等

13统一文件和图纸表达

13.1图签内容(包括图号、注册师等)

图签内容详施工图。

除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图、地下室顶板平面布置图、标准层平面布置图及新结构、重要构件平面布置图和详图(如转换层和转换梁)必须加盖注册工程师章外,其它图纸均可不盖注册工程师章。

13.2图幅的要求

图幅应以A2(420x594),A1(594x841),A0(841x1189)为标准图幅或其1/4加长,除基础图外,上部结构的图幅不应超过二种。

13.3图纸表达的要求

13.3.1绘图软件:

统一采用探索者软件进行绘图。

13.3.2出图比例:

1)平面图、梁图:

1:

100

平面图中节点大样:

1:

25

2)柱、墙平面布置图:

1:

100

柱、墙配筋详图:

1:

25

3)地下室平面布置图、梁图:

1:

100,1:

150或1:

200

地下室侧墙、集水坑大样、柱详图、各种节点大样:

1:

25

4)楼梯(自行车坡道)平面图:

1:

50

大样图:

1:

25

剖面图:

1:

100

5)汽车坡道平面图:

1:

100

大样图:

1:

25

剖面图:

1:

100

序号

名称

颜色

线型

线宽

用涂

1

G--AXIS

8

DOTE

0.09

轴线

2

G--ADIM

3

Continuous

0.20

轴标

3

G--WALL

6

Continuous

0.40

砼墙*

4

G--AWAL

6

Continuous

0.40

砖墙*

5

G--COLU

2

Continuous

0.40

柱子*

6

G-BEAM

4

Dashed

0.20

主梁*

7

G--ABEM

144

Dashed

0.20

次梁*

8

G-BASE

7

Continuous

0.20

基础*

9

G--HOLE

5

Continuous

0.09

洞口

10

G--STAIR

7

Continuous

0.20

楼梯*

11

G--FLOOR

7

Continuous

0.20

楼板*

12

G--DIM

3

Continuous

0.20

标注

13

G--TEXT

7

Continuous

0.20

文字

14

G--TAB

7

Continuous

0.20

表格

15

G--REIN

6

Continuous

0.50

钢筋

16

G--BORADER

7

Continuous

0.20

图框

17

G--HATCH

7

Continuous

0.09

填充

18

G--THJCK

1

Continuous

1.00

粗线

19

G--THIN

7

Continuous

0.20

细线

20

G--STEEL

7

Continuous

0.20

钢结构*

“﹡*”表示图层需要扩充

13.3.3文字样式:

图中文字应采用仿宋字,但标题、图名、工程项目名称可采用楷体和黑体。

图纸名称(字高10.0):

中文参数:

中文字体HZTEXT.SHX宽高比0.7

西文参数:

西文字体Tssdeng.shx宽高比0.7

构件名称(字高10.0):

中文参数:

中文字体HZTEXT.SHX宽高比0.7

西文参数:

西文字体Romant.shx宽高比0.7

构件编号,剖面编号(字高4.0):

西文参数:

西文字体Romant.shx宽高比0.7

平法施工图中构件代号(字高3.0或2.5):

西文参数:

西文字体Tssdeng.shx宽高比0.7

图中文字说明(标题字高7.0;正文部分字高5.0):

中文参数:

中文字体HZTEXT.SHX宽高比0.7

西文参数:

西文字体Tssdeng.shx宽高比0.7

图名:

中文样式HZTEXT.SHX字高7.0

比例数字Tssdeng.shx字高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