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涉身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5074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涉身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涉身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涉身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涉身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涉身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涉身性.docx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涉身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涉身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涉身性.docx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涉身性

文化性比喻认知的非体验性

——以时空异置为切入点的实证研究

李天行(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彭宣维(北京师范大学功能语言学研究中心)

张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摘要:

本文从实证角度探讨文化性比喻认知所具有的非体验性。

作者首先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比喻认知的体验性和非体验性现象;实证研究部分考察大学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对文化性表达的理解和识辨水平,工具是一组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成语(大多是比喻性的)。

研究发现,对象是大学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目的是考察他们对这些文化性表达的理解和识辨水平;进而对所提取的数据做分析:

通过有意识的加工获得的认识跟这些文化性比喻的原初意义之间出现了相当大的错位,这表明主体通过推理和想象体现的一定的非体验性、以及有意识加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文章最后总结了体验性和非体验性两类知识、非体验性跟体验性的关系、相关现状带给我们的启示。

本文的结论对体验哲学的认识论具有补充意义。

关键词:

推理;想象;文化性比喻;时空异置;认知;非体验性;实证研究

Non-experientialCognitionofCulturalMetaphors:

Anempiricalapproachinthesynchronicrespect

LiTian-xingPengXuan-weiZhangSha

Abstract:

Thisstudyisconcernedwiththenon-experientialityofculturalmetaphorsfromtheempiricalperspective.ThepaperbeginswithcasesthatsuggestacontradictiontothecardinalviewofExperientialism,whichleadstotherationaleofthepresentstudy.ItthenselectsasetofChineseproverbscharacterizedwithtypicaltraditionalChineseculturaltraitsforexperiment,andthesubjectsaresenioruniversityundergraduatesandgraduates,thepurposeofwhichistoseetheirrecognitionlevel.Theanalysisshowsthatthereexistsabiggapbetweentheresultsofwhatthesubjectsreasonandimaginefromtheproverbexpressionsandtheirpropermeanings.Thisprocessinvolvesmuchconsciousefforts,whichimpliesthatthesubjects’cognitionhasaverymuchdifferentexperientialbasisfromthoseoftheancientpeoplewhocreatedthemetaphors.Theconclusionishoweveraweakstatementbecauseexperientialityisafteralltheessentialbasis.Thepaperfinallypoints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non-experientialityandexperientiality,theinsightfromthedataanalysis,andtheeffectofrationalknowledgeupondailyconduct.ThefindingisepistemologicallycomplementarytoLakoffandJohnson’stheoryofExperientialism.

Keywords:

reasoning;imagination;culturalmetaphor;displacementoftimeandspace;cognition;non-experientiality;empiricalstudy

1.引言:

问题的提出1

1.1比喻的体验性

要说“非体验性”,得先说明“体验性”。

举例来说,我们小时候,国内大部分地方、尤其是中小城市和乡下,还没有幼儿园。

6-7岁时直接上小学,老师教识字,我们觉得学起来很“容易”,因为那些字和词,在我们入学前早就会说了。

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有了相应的体验基础:

日常家庭生活和社会政治生活(时值文革)已经赋予了我们丰富的言语阅历和大量表达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写字,就只是一个匹配问题,至少对本文的部分作者来说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学会了也不易忘记。

这就是体验带给学习和识别认知的捷径。

简言之,体验性(Experientiality)指人类的经验知识是在跟外部世界的日常互动中自然获得的;这一过程涉及我们的身体和大脑特点、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结构(Lakoff&Johnson1993[1980],1999)。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抽象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是以上述体验为基础、通过无意识的推理(Reasoning)和想象(Imagination)建构形成的。

例如,在Thepriceofsharesisgoingup和Shegotahighscoreinherexam中,股票价格上升和考试得高分成绩均与隐喻性的QUANTITYISVERTICALELEVATION或MOREISUP这样的意象图示有关(Evans2007:

75-76)。

又如,Johnson(1987:

65-100)通过“平衡”(Balance)说明体验性的推理和想象过程。

概言之,抽象的认知平衡,如数学上的X=Y,是以物理平衡、生理平衡和感知平衡为基础的。

具体说来,根据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平衡是物质世界的基本法则,这是物理平衡。

小孩开始学走路,两只手总是要伸出去,以保持身体平衡不至于跌倒,这是生理平衡。

当我们看到一张白纸上有一个大圆圈、上面的一点不在圆圈的中心位置时,总是希望那个点能够移到中心位置;这种格式塔心理是感知平衡。

而数学上的等式,则是抽象的认知平衡。

我们还可以加上一条: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原则是社交性的认知平衡。

后两种现象涉及科学知识的建构过程。

2.2比喻的非体验性

然而,下面的现象跟上述命题有冲突。

本文作者之一的女儿,到小学毕业时积累了一大堆作文本。

她母亲建议她从中挑选一些较好的作文整理成一个集子。

于是,在全国精神文明办公室一位负责老师(他参加过孩子的全国作文竞赛评奖工作)和她外公的指导下,她对挑选出来的作文进行分类整理,装订了厚厚的一大本,作为献给母校的毕业礼物。

当我们翻看这个集子的时候,除了品味其中幼稚可爱的童趣和单纯美好的天性,也发现每一篇都有政治性口号,诸如“长大了做有用人才”、“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好好学习”、“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等等;同时,几乎篇篇都用了成语和数量不等的比喻,如“卧薪尝胆”、“胸有成竹”、“拔河时大家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售票员阿姨那张笑容可掬的脸”等等。

问她这些政治性口号、成语和比喻的意思,她能说上一些,但有不少她显然并不真明白,其中好些问题她根本就答不上来。

又问她上面这些话是从哪里来的,她说有些是从课本和课外读物上背下来的,有的是学校老师教的,或者从电视或广播里听来的。

显然,这样的政治性套语、带文化色彩的比喻和成语是孩子边学边用记住的。

这一现象与发蒙识字的个案正好相对。

因此,它引起了作者深思:

孩子在小学阶段(13岁以前)写的作文是这样,那么年龄更大一些的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写的东西,是否有类似现象呢?

为此,我们把注意力转向了从中学到大学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上,这些语料库包括桂诗春、杨惠中(2003),何安平(2005),文秋芳等(2005)。

我们发现,在抽查范围内,篇篇都有比喻和带文化色彩的表达,我们还能明显看出比喻的学得(Learning)痕迹,因为中国学生使用英语比喻,大都不可能是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其中不少用法读起来还很不自然。

例如,TheinternetisabouttotakeoffinChina.Asmanyas20millionpeopleareonline,anumberthatisestimatedtohit32millionbytheendof2002.[03-02B]在这个句子中,takeoff(起飞)是典型的英语表达;虽然汉语也有“(经济)腾飞”、“(经济)软着陆”等说法,但并不是汉语本土的说法;再说,互联网是不可能起飞或腾飞什么的。

还有些用法带有明显汉语(汉民族)思维或文化特点。

如(注意加粗的成分)weshouldfirstprepareourselveswithabundantknowledgetohelpussearchfortheinformation以及Thatis,educationjustmeanslearninginschoolsandcollegesthenasatool,helpthemtofindgoodjobs.[03-06A;year1,argumentative]。

对于前者,英语一般不用abundant,这是受汉语表达影响的结果;后者的比喻EDUCATIONISATOOL以及tofindgoodjobs和长期以来国内普遍存在的教育理念有关;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教育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学生还不一定有如此清楚的认识。

这属于文化迁移现象,是伴随语言学习带入目的语的。

通过抽样调查发现,上述现象普遍出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本科各阶段学生的英文作文中,这在外语界司空见惯。

这显然是由时空异置因素造成的,所以通过有意识的学习获得的经验知识缺乏发生学意义上的体验性。

所谓时空异置(DisplacementofTimeandPlace),在普通语言学中本指语言的一种设计特征(DesignFeature):

人类可以使用语言谈论在时间和空间上远离自己的对象。

本文语境下的时空异置则是针对学习者说的:

文化性隐喻的形成是历时性的。

这让我们想到Steen和Gibbs(1999:

4)说过的一段话: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是不加分辨地习得概念比喻的,并不需要重新感受所有文化的和具体的事件,尽管这些事件从根源上讲是概念比喻的来源,并在人类的概念系统中帮助概念比喻保持活跃状态。

文化经历是大部分规约性概念比喻的促成因素,这些比喻则成为个人在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每个成年人都经历了同样的文化体验;成年人可能只是在恰当的场合、以规约性比喻的方式,直接学得了如何使用特定的词语而已。

所以从历时和发生学角度说,人类的经验知识都是通过体验获得的;从当今共时学习角度看,主体对以下两类知识的获得则缺乏这种体验基础:

一是跟自身经历无直接关系的外国语言文化知识,二是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两者之中前者尤甚,因为对于后者,学习者总会受到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MarkJohnson的私人交谈,2008年5月)。

这就是我们说的“非体验性”。

下面拟通过实证方式来做具体说明,重点放在具有典型汉民族文化特点的成语、尤其是比喻性成语上。

具体论证分两步进行:

(一)受试在时空异置语境下对文化性比喻的识辨状况;以及

(二)推理和想象揭示的体验错位。

2.研究设计

这里扼要介绍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工具、考察对象和数据收集方法。

就研究问题而言,本文将试图说明:

人类的知识体系中有一部分是非体验性的。

为此,我们做出与上述目的相对立的假设:

成语的内涵,尤其是文化性比喻,和其他经验知识一样,也是体验性的;文化性比喻的基本语义特征,跟主体经过推理和想象获得的认识是一致的,或者基本一致。

图1论证的假设性出发点

就研究工具而言,我们选择了一组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比喻性成语:

粉墨登场,鹿死谁手,陆海潘江,李代桃僵,画地为牢,升堂入室,开宗明义,祸起萧墙,上智下愚,如坐春风,清风明月,巧言令色,千回百转。

考察对象是大学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切入点是他们对这些带文化特点的成语的识解水平、及由此体现的意识参与过程。

接下来是数据收集方法。

对于汉语成语,我们设计了四个加工深度渐次增加的问题:

是否知道有关成语、是否了解出处、其褒贬评价意义范围、扼要说明它们的意思。

第三、四个问题是检测他们对这些成语的熟悉程度的。

我们一共向本科生发放问卷35份,收回33份,有效30份;向研究生发放问卷17份,收回17份,有效15份;有效问卷共计45份。

结果见表1(附录)。

从表1看,有问题的答案在第三、第四两栏中分别占到了48.89%和58%,这两个数字远远超出调查前的估算情况。

之后,我们对部分受试进行了访谈,考察他们发生误解的原因。

3.数据提取

本小节拟集中陈述问卷调查结果,访谈内容在下一小节的解释部分随文引述。

按《中国成语大辞典》,“粉墨登场”今天的意思是“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1996:

159),比喻。

但有4名同学(本科2人)误认为这是一个褒扬性的比喻:

“隆重出场”、“隆重登场”、“隆重地出现”、“隆重登场,精彩推出,尤其第一次”。

12名同学误认为是中性的。

本科8人中除1人没有解释外,其他解释是:

“指在政治舞台上出现新的团体”、“隆重出场”、“经过修饰后出场”、“经过一番打扮后登上舞台”、“粉饰后隆重登场”、‘形容很隆重’、“隆重的、精心准备的”;6名研究生的解释是:

“某人正式地(或看似正式、隆重地)就职或工作”、“形容以隆重的仪式或极其庄严的态度对待某事”、“做好掩饰出场”、“经过准备和策划后出场”、“出场阵势宏大”。

在认可该成语贬义用法的答卷中,仍有12位回答有误。

本科8人:

“隆重地上场了,尤指精心修饰、准备好、演示好之后”、“坏的东西一个一个出现”、“坏人出现”、“堂而皇之地出现”、“作秀”、“出现”、“某人开始进行某种活动”、“打扮一番就上场”;研究生4人:

“乔装打扮”、“坏人装扮成好人做事情”、“初次表演场面豪华、铺张、做作”、“某人装作很了不起的样子出现在世人面前”。

显然,这些回答不仅在褒中贬意义的分类认识上有问题,理解均有出入,有的相去甚远。

另有1份没做任何解释。

真正回答正确的不到一半。

也许年轻一代日常面对的电视节目和周围的人就是这么说的,如隆重登场等。

可巧,前几天看中央电视台某一频道的节目,当一位知名人士XXX走上台时,只听得节目主持人一本正经地介绍说:

“XXX先生一直处心积虑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让人瞠目结舌!

而知名人士笑容依旧,没有任何异样表情!

“陆海潘江”,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陆才如海,潘才如江”,这显然是两个明喻;而“陆海潘江”少“如”而成了隐喻。

本科生回答(基本)可接受的5人:

“形容文采斐然”、“出自《滕王阁序》,表示文采斐然,学识渊博”、“多指文章、文采”、“写作水平很高”、“文才极好”;可勉强接受的2人:

“形容人的才华容貌集于一身”、“文章等扬扬洒洒,大气”;1人凭空杜撰:

“心胸开阔”;其余22份答卷未做任何解释;有15人误作中性看待。

硕士生仅1人作答,也只是基本准确:

“文章写得好,像陆海潘江2人”,但直接把“海”和“江”当成了人名;其余14份空白。

“李代桃僵”:

“李树代替桃树而死。

原比喻兄弟相互爱护相互帮助。

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成语词典》)本科生有4人回答准确或基本可以接受:

“代人受过”(2人),“兄弟情深”(2人),非比喻义;3人含糊不清:

“偷梁换柱”、“一人犯错,另一人顶罪”、“一个人代替了另一个人的位置”;2人的回答基本无法接受:

“报答”、“无辜受累”;其余21份空白。

硕士生中1人的回答可勉强接受:

“一个不重要的分子为了顾全大局为了一个更重要的去死”,添加了额外信息;3人含混不清:

“偷梁换柱(栋)”(2人),“用一个概念去替换另一个概念”;其余11份空白。

“画地为牢”,贬义:

“在地上画一个圈当作监狱。

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有13份本科答卷可基本接受:

自己禁锢自己、自我封闭、思想刻板;1人误认为是褒义,但无说明;2人的回答无法接受:

“形容诚信”、“在范围内活动”,后者沾点边,但为“中”性义;14份空白。

研究生只有1人作答,基本准确:

“原指周朝时,画一个圈在犯罪的地方监禁犯人;现在指被局限,难以突破”;有1人认为是褒义:

“牢固地建立根据地”,跟原义无涉;1人认为是中性却做了褒义解释:

“有自我约束力,不做不该做的事情”;1人给出了非隐喻解释:

“在某范围内规定某人不得出线”;3人的勉强接受:

“不灵活、不变通”、“自我束缚,坐井观天”、“自己给自己制定规则约束自己”;其余8份空白。

“升堂入室”用“由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的长进过程。

本科生几乎无一人回答正确。

除了12份空白问卷外,5份只挨点边,都缺乏关键信息“长进过程”:

“技艺熟练”、“得到很高的成就”、“学问上有所积累”、“形容在文学等方面的成就提高显著”、“学问做到一定程度”;其余13份几乎是打胡乱说,并且五花八门:

“高升”、“地位变高”、“升官、登上更高的位置”、“讽刺不正当地进入另一种层次”、“进入正式场合”、“大摇大摆地进到大堂大厅,无视礼节的存在”、“可登大雅之堂之事”、“坏人嚣张”、“做了坏事又表现出堂堂正正的样子,形容很虚伪”等。

研究生答卷7份空白;3份沾边、但不全:

“读书、听讲座等渐入佳境”、“进入某种绝佳的意境,也指某人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学问由一境界进入更高水平”;有1人倒是说明了“过程”,但所指对象有误:

“从一个较低的地位进入原来不属于自己的较高的环境中”;其余的跟本科生的回答相仿。

“开宗明义”,今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成语词典——在线百科》)本科生有20份问卷空白;6份不正确甚至离谱:

“提出观点”、“确定明确的制度”、“说明其中的宗旨、意义”、“明确规则”、“很明了地说出主意”、“形容很公正”;只有4份基本准确:

“开篇就表明主旨”、“开门见山(地表达宗旨)”。

研究生有4份空白卷;6人显然不明真义:

“接纳别人建议”、“清明执政”、“授之以道理”、“领导/贵族等思想开化、为民着想”、“有好的明确的思想指导”;只有5份基本准确。

“祸起萧墙”:

“萧墙”指“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

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本科生有20人回答基本准确,6份空白,4份是问题答案:

“事情发生在自己家里”、“政治纠纷”、“灾祸的根源”、“生出祸事”。

研究生反而有8份空白卷,问题答卷6份:

“不经意间起祸”、“内部矛盾”、“大的祸患由很小的事情引发出来”等;只有1分准确。

“上智下愚”,指“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上”和“下”属于空间比喻:

以空间位置喻智力高下两极。

在45份有效答卷中竟有42分空白;本科有2人作答,但都不正确:

“形容上下级不一致,法令等超过民众的接受程度,有很大的实施困难”、“上面的人明智,而手下的人不聪慧”、“上司太明智就会导致属下无知”。

“如坐春风”是一个明喻,“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

”(《成语词典——成语在线查询》)。

本科5份空白卷;15份答卷误解:

“愉快”、“心灵像受到春风的抚慰”、“得意”、“受蒙恩”、“有利的形式”、“事情顺利”、“运气比较好”、“某人官运亨通,步步高升的得意”等;有9份多少有点关系,均不确:

“沐浴在美好的环境、影响中”、“受人教导”、“一般用来形容听了一番教育后的感受”、“形容教师的教化”、“形容接受知识很舒服”、“得到了很多教育”、“形容很亲切,有所受益”、“聆听老师的教诲”;只有1份可基本接受:

“听人教诲,受益匪浅”。

研究生中有2份空白;10份直接跟心情愉快有关;3份不确:

“形容非常受益”、“受到教化”、“听到好的语言后愉快的心情”。

“清风明月”:

“清凉的风,明朗的月。

形容自然美景,无价之物”;也喻“高人雅士”(《中国成语大辞典》,441页)。

本科只有4份回答正确,但都是非隐喻义;22份空白,3份意义无关:

“清官”(2人)、“品质高洁或美貌的人”;1份不明确:

“明朗”。

研究生2份准确;2份部分准确:

“形容夜色美好”、“夜晚的景色怡人”;2份误解:

“纯净、清廉”、“气氛很好”;其余9份空白。

“巧言令色”:

用花言巧语讨好他人,“色”有借喻特征。

本科14份空白;6份认为说话有技巧;余下10份基本可以接受。

研究生有4份空白,1份讹误:

“诡辩”;其他尚可。

“千回百转”为习语,“回”和“转”如果指故事情节,则是典型比喻;“千”和“百”系夸张性的广义比喻(Gibbs1993)。

本科生有12份空白卷,9份不着边际:

“歌声婉转”、“形容过程坎坷”、“很不容易达到的……”、“用言语去掩饰”、“形容花言巧语、狡猾”、“形容人谄媚”;另外9份倒是说到“曲折”和“变化”了,但都和“故事情节”无关。

研究生的答卷差不多:

3份空白,其余的都是南辕北辙,如“迂回曲折;不直”、“历尽艰辛”、“历经周折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历经挫折迂回”等。

4.分析说明:

体验错位和有意识的推理与想象

在上一小节的数据提取的基础上,这里分析说明两点:

(一)时空异置语境下的体验错位带来的误解;

(二)推理和想象中的意识参与。

先看前一点。

我们发现,上述受试的回答,尤其是误答,很能说明问题:

由于当代年轻人的观念形态、价值取向、和社会生活环境均有很大不同,他们缺乏古人对相关事件的体验条件和基础;因此,他们形成的是另一套经验体系。

例如,受试在访谈中对“粉墨登场”的误解所做的解释是:

“登场”一词和电视演播现场演员或嘉宾出场吻合;“粉墨”中的“粉”字可能和出场者要化妆打粉有关,而“墨”可以忽略不计;还有同学对“粉”的理解不同:

好像有“纷纷”的意思,即是说,相关人员纷纷登台亮相!

这些回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受试利用现有体验基础理解时空异置语境下文化性比喻的推理和想象等加工过程。

至于“处心积虑”,说话人可能只取“处”和“积”、尤其是“积”的字面意义;而从“处心积虑”和“一直在思考”表达的同一意思看,节目主持人对“处心积虑”究竟是什么意思似乎全然不知,仅仅是道听途说而信手拈来罢了。

这是主体平常不断接受错误的耳濡目染、从而填补中学学习不扎实造成的遗忘空白。

就“陆海潘江”而言,今天这样的体验机会越来越少了,因为在今天这个大众不再崇尚知识和文化的时代,整个社会缺乏相关文化氛围和集体心理倾向!

至于“李代桃僵”,估计这种自我牺牲精神的人越来越少了;同时,我们的学生接触李树和桃树的机会恐怕也不多,而能够用来做体验基础的就更少!

古人有舍身成仁的壮举,且广为推崇;但现在没有多少人会认可这样做的意义!

比如,我们一家人看电视剧《薛仁贵》时,年轻的唐高宗听信谗言要杀功臣薛仁贵,老丞相尉迟敬德劝谏不成,一头撞死在皇宫的石柱上。

我们大人都为这一举动唏嘘感慨,孩子却不以为然!

给她解释了半天,她似乎才有所领会。

对“画地为牢”的误解就更是不足为怪了,因为我们不少同学平时很少跟“牢房”打交道,可能个别逆反期的少年还以为监牢里可以不受父母管束、比在家里自在,所以很难以此为映射的出发点。

不过,我们访谈中发现,有同学拿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为师父和师弟划圈保护他们来做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