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4766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docx

《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docx

山东省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100题附带答案

2019年山东省教师招聘

——教育基础知识100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都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

A.教育是传递生活经验B.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C.教育是传统科学文化知识D.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活动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3.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表现在()。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4.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融合课程

5.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

这是重视了我国目前中小学的教学原则的()。

A.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同意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6.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

①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一定很低

②高创造性的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反之亦然

③低智商不可能高创造性

④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要钻研教材、设计教材之外,还包括()。

A.研究学生B.检查作业C.设计评价D.知道学法

8.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和终点,对教学诸要素进行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是教师教学工作的()。

A.情境设计B.教学设计C.教案设计D.活动设计

9.17世纪捷克教育专家夸美纽斯在()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A.《爱弥儿》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D.《大教育论点》

10.教师要求学生列举砖的用途,某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列举出很多例证,但都在建筑材料范围之内,这表明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流畅性和变通性方面的特点是()。

A.流畅性差,变通性差B.流畅性好,变通性差

C.流畅性好,变通性好D.流畅性差,变通性好

11.日常生活中,学会骑自行车会对学习骑三轮车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迁移现象称为()。

A.重组性迁移B.具体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

12.某中学生,几乎每次考试都感到时间太紧张。

原因是她做下题时总是担心上题做错,因此不得不反复检查,因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尽管她也觉得没有必要,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种障碍是()。

A.强迫性障碍B.广泛性焦虑C.恐怖性障碍D.抑郁性障碍

13.在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体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而非传授知识,“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

这一理论被称为()。

A.实质教育论B.形式教育论C.传统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

14.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

A.一般化B.具体化C.分化D.泛化

15.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以纲要的形式阐明某一阶段某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并提出该课程教学实施建议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课程目标

1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联觉

17.一个较大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

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18.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遗忘有时会导致尴尬,使自己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错误,但遗忘也是正常记忆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动机说D.调节说

19.某同学本打算做作业,但还是禁不住游戏的诱惑,结果作业没有及时完成,他很懊恼。

这说明该生()意志品质较差。

A.果断性B.独立性C.自制性D.坚持性

20.新《义务教育法》上规定的我国义务教育年限是()。

A.7年B.8年C.9年D.10年

21.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的作用,不仅指向教育过程,而且指向教师本身。

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A.教育功能B.社会功能C.调节功能D.认识功能

22.提出“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A.卢梭B.夸美纽斯C.乌申斯基D.福禄贝尔

23.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中。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学记》

24.张明既想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以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又怕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25.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

A.提出了“白板说”

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26.下列选项中,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及其主要成就对应错误的是()。

A.孟子——创办私学

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韩愈——倡导古文运动

D.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

27.教育史上,活动课程理论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并()。

A.注重教材的逻辑组织

B.强调训练的价值

C.重视成人的生活

D.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28.()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

A.拓展型课程B.实践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工具型课程

29.孔子的弟子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

另一个学生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孔子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孔子在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30.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31.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B.定向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一贯性原则

32.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这是“因材施教”一词的来源。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33.在上语文课时,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固定文章的学习,还要注意教会学生对文章的艺术鉴赏以及培养其合理的价值观念等。

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

A.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B.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C.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D.注重多维目标的培养

34.现在很多家长对儿女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视,但是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D.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与家长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35.课程实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将已经编定好的课程付诸实践。

课程实施的过程不包括()。

A.分析教学任务B.编制课程结构

C.安排课程表D.组织教学活动

36.把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简约化、系统化,并组成课程,编成课本,引导学生学习。

这表明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A.直接经验B.书本知识C.间接经验D.传统知识

37.()是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A.美育B.德育

C.智育D.劳动技术教育

38.班主任在领导班级的过程中,比较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通常间接引导学生,以利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种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是()。

A.间接型B.民主型C.迁就型D.倾听型

39.张老师是高一2班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他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与学生共同实施管理活动。

张老师的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属于()。

A.班级自主管理B.班级常规管理

C.班级民主管理D.班级目标管理

40.瑞士教育家()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A.裴斯泰洛齐B.洛克C.卢俊D.福禄贝尔

41.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行、为人处世的态度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体现了教师作为()角色的特点。

A.传道者B.授业解惑者C.示范者D.管理者

42.某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夹带小抄进考场,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忍住没有偷看小抄作弊。

按照弗洛伊德理论,在这个过程中主导作用的人格成分应该是()。

A.本我B.自我C.超我D.现实我

43.老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在英语阅读中遇到生词先不要着急去查字典,而是要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

这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

44.一般情况下,早晨的学习效果要优于一天中的其他时段,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的干扰。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

45.学习质量与能量、遗传结构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

A.上位学习B.符号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

46.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于()。

A.感性概括B.理性概括C.言语直观D.模象直观

47.实验证明、当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

A.最差B.一般C.最好D.不好不坏

48.个体对他人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也会倾向于肯定其人格品质,这种效应()。

A.晕轮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投影效应

49.儿童在10岁以后,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不只依据社会规则和对权威的遵从,开始受自己主观情感的判断标准支配。

这说明儿童这个时期的道德判断特点()。

A.他律B.自律C.前习俗D.习俗

50.有些教师把很多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以赢得学生的喜欢,而不是专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样的教师处在()。

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自我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多选、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51.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有()。

A.每节课的主要点、难点B.教学目的和任务

C.教学内容和性质特点D.学生的可接受性

52.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包括()。

A.关爱学生B.爱岗敬业C.爱国守法D.终身学习

5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体现出来的。

A.知识观B.学习观C.教师观D.学生观

54.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有()。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D.学习汉语字母发音对英语字母发音的影响

55.班杜拉将强化方式分为()。

A.正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直接强化

56.根据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

A.符号学习B.归属学习C.命题学习D.概念学习

57.古罗马医生盖伦提出人的气质类型分为()。

A.多血质B.胆汁型C.抑郁质D.粘液质

58.激情是一种强烈短暂的情绪状态,其特点()。

A.激动性B.弥散性C.冲动性D.渲染性

59.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A.教师的领导风格B.班级规模

C.班级的性质D.对教师的期望

60.教育影响可包含下列哪些内容?

()

A.教育媒体B.教育内容

C.教育手段D.教育活动方式方法.

61.“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A.遗传作用B.教育的价值C.家庭的影响D.人的能动性

62.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为()。

A.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B.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能力

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融合功能D.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63.你认为以下对教师职业道德理解正确的是()。

A.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B.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教育功能

C.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无私奉献,不能追求个人利益,

D.“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爱别人的孩子胜过爱自己的孩子。

64.教师的职业态度和情感包括()。

A.理解学生B.消极的自我意识

C.与学生和和谐相处D.积极的自我意识

65.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A.知识的获得B.知识应用C.知识巩固D.知识编码

66.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D.尊重需要

67.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

A.从他律到自律B.从客观效果到内在动机

C.从他人到自己D.从自律到他律

68.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B.惩罚过程

C.教学过程D.评价/反思过程

69.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

A.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

C.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D.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70.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A.认知B.理解C.分析D.综合

71.课程表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衔接,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

教师安排课程表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稳定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

C.迁移性原则D.生理适宜原则

72.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

A.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关系B.生生之间缺乏互动

C.少语言交流D.人际交往形式单一

73.班主任是班级的()。

A.领导者B.指挥者C.教育者D.组织者

74.我国现在的教育方针是()。

A.为人民服务

B.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C.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5.关于学生具备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学生是能动的个体B.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

C.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D.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76.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具体要求有()。

A.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从教学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77.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有()。

A.社会B.知识C.教材D.儿童

78.在教育构成要素中()。

A.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B.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C.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D.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是主动和被动关系

79.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B.教育的世俗化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D.教育的终身化

80.智育的任务包括()。

A.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B.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品德能力

C.发展学生的智力D.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

81.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A.教学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班会

82.在课程内容方面,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

A.改变注重书本知识的状态B.关注学生的兴趣

C.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造意识D.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8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不同。

A.评价目的B.评价时间

C.对评价结果的概括化程度D.评价主体

8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等进行考核。

A.政治思想B.工作态度C.业务水平D.工作成绩

85.泰勒认为课程资源类型有()。

A.目标资源B.制定评估方案的资源

C.教学活动资源D.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

86.想象是对大脑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的过程,其功能包括()。

A.预见功能B.补充功能C.代替功能D.协同功能

8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有()。

A.儿童不是“小大人”,有不同于成人的思维方式

B.智力发展不仅是渐进的,而且是遵循一定顺序的

C.通过适当的教育,儿童完全可以跨越某些阶段

D.再好的教育也不能加速儿童的发展

88.奥苏贝尔提出了组织学习的基本原则和策略有()。

A.逐渐分化原则B.结果原则

C.整合协调原则D.先行组织者策略

89.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过程经历()。

A.获得B.转化C.猎取D.评价

90.在认知心理学中,可以把问题解决定义为具有一系列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它应具备的特征有()。

A.目标指向性B.操作系列性C.认知性操作D.信息分析

9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A.互访B.民主评议C.家长会D.家长委员会

92.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的策略有()。

A.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

B.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C.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D.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93.班主任要实现对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具体要研究()。

A.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B.相关的教育教学规律

C.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D.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E.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94.班级管理的模式有()。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分散管理D.民主管理

三、案例分析题(请仔细阅读给定案例,并按要求完成作答。

每小题共3问。

95.案例一

【材料一】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四块糖果》的故事,早在教育界传为佳话。

故事是这样的:

当年陶行知担任育才学校校长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将他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

等陶行知到办公室,见王友已在等他。

陶行知掏出第一块糖递给他:

“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

”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块糖果给王友:

“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

陶行知又说:

“据我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

”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奖给了王友。

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

“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

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又掏出第四块糖果说:

“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奖给你一块。

我的糖果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材料二】

有一位班主任老师用同样的办法奖励打人的一名学生时,却遭遇了尴尬。

整个教育过程与陶行知的教育故事十分相似。

这位学生承认了错误,拿着老师讲给的四块糖果说了声“谢谢老师”,转身跑了。

老师为自己学习别人的经验而获得了成功感到十分得意。

但接下来的一幕(他突然产生了去看看这位学生回到班里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却让他大伤自尊:

当老师走到教室门口时,只听这位学生说:

“快来看!

这是老师给我的糖。

”大家纷纷围了上来,又听他说:

“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给我糖吗?

”他卖了个关子,然后给绘声绘色地讲了刚才发生的故事。

老师气坏了,正想冲进去,又听他大声说:

“我以为是什么好东西呢,几块烂水果糖,我才不稀罕呢!

”一句话将老师刚才的得意击了个粉碎。

怎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同样的教育方法,陶先生做了很有效,而如今自己做了却毫无效果?

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请结合教育学相关理论谈谈案例一中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成功教育学生的原因。

(11分)

要求:

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2)请分析材料二中班主任老师模仿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案例却失败的原因。

(8分)

要求:

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200字。

 

(3)请根据上述案例对你的启示,谈谈在德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11分)

要求:

分析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

96.案例二

【材料一】

小林是一个三年级的男孩儿,平时热情直率,热心肠,特别喜欢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

比如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由于早上差点迟到忘记带午饭,小林二话不说将自己的午饭分给了这位同学。

可是,小林的脾气特别急,有时候就会出手打人。

一次小林看到隔壁班的小刚嘲笑自己的好朋友小伟学习成绩差,小林直接走到小刚面前就打了小刚。

班主任王老师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于是当着同学的面将小林批评了一顿,说小林不应该动手打人,小林更生气了,跑到讲桌前踢了讲桌一下,跑出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