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绿色施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4392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章 绿色施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9章 绿色施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9章 绿色施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9章 绿色施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9章 绿色施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9章 绿色施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习题.docx

《第9章 绿色施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 绿色施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习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9章 绿色施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习题.docx

第9章绿色施工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习题

第九章、绿色施工管理(土建施工基础)

一、单选题

1、下列(   A  )是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应组织绿色施工的全面实施。

A.施工单位;

B.建设行政管理部门;

C.建设单位;

D.设计单位;

2、下列施工现场作业行为中,符合环境保护技术措施和要求的是( A )。

A.在大门口铺设一定距离的石子路;

B.将未经处理的泥浆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

C.在施工现场露天熔融沥青或者焚烧油毡;

D.将有害废弃物深埋处理;

3、某施工现场存放水泥,白灰,珍珠岩等容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

A.封闭堆放;

B.塑料薄膜覆盖;

C.苫布覆盖;

D.在堆放场所安装除尘器;

4、施工单位应建立以(    A    )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A.项目经理;

B.董事长;

C.总经理;

D.项目技术负责人;

5、在绿色施工总体框架六个方面中,下列(  A )不是其组成内容。

A.节电与电能利用;

B.施工管理;

C.环境保护;

D.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E.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F.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6、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光照方向应(  A  )。

A.集中在施工范围内;

B.避开施工现场办公区;

C.避开施工现场生活区;

D.避开施工现场加工区;

7、在光线作用敏感区域施工时,电焊作业和大型照明灯具应采取( A )措施。

A.防光外泄;

B.节能;

C.防护棚遮挡;

D.遮挡板遮挡;

8、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3的规定,制定建筑垃圾( A  )计划。

 

A.减量;

B.回收分类;

C.无害化处理;

D.再利用;

9、下列( A  )不属于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主要内容。

A.建筑设备;

B.节材措施;

C.结构材料;

D.围护材料;

E.周转材料;

10、下列(  A  )不属于环境保护内容。

A.地下降水控制;

B.扬尘控制;

C.噪音与振动控制;

D.光污染控制;

E.水污染控制;

F.土壤保护;

G.文物和资源保护;

11、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  A )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通畅。

A.过滤网;

B.化粪池;

C.沉淀池;

D.开关阀;

1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防治大气污染的是(A)。

A.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

B.施工现场宜采取措施硬化,其中主要道路、料场、生活办公区域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

C.集中堆放的土方和裸露的场地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D.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对在建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封闭,防止施工过程扬尘;

13、下列关于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中,下列(  A )不具有针对性。

A.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现场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和河流;

B.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

C.施工现场应根据风力和大气湿度的具体情况,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作业;

D.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应采用专用封闭式容器吊运或传送,严禁凌空抛撒;

14、下列(  A )不属于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A.施工现场应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及时清运出场;

B.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现场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和河流;

C.现场存放的油料、化学溶剂等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进行防渗漏处理;

D.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隔离网;

15、夜间施工,是指(  A )期间的施工。

A.22时至次日6时;

B.20时至次日6时;

C.22时至次日5时;

D.21时至次日6时;

16、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在城市建城区内禁止夜间施工的设备是(  A  )。

A.各种打桩机;

B.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C.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D.吊车、升降机等;

17、下列对施工现场的场地清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各楼层清理的垃圾应当集中起来,定时运走;

B.作业区及建筑物楼层内,要做到工完场地清;

C.施工现场的垃圾应分类集中堆放;

D.垃圾应当用器具装载清运,严禁高处抛撒;

18、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前,应进行(   A  )影响因素分析,并据此制定实施对策和绿色施工评价方案。

A.项目绿色施工;

B.项目施工质量;

C.项目施工进度;

D.项目施工安全;

19、下列(  A  )不属于绿色施工总体框架中的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内容。

A.耕地保护;

B.临时用地指标;

C.临时用地保护;

D.施工总平面布置;

20、下列( A  )评价要素是加分项。

A.优选项;

B.控制项;

C.一般项;

D. 特殊项;

21、“施工现场布置应合理,并应实施动态控制”属于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中的( A )。

A.控制项;

B.一般项;

C.优选项;

D.特殊项;

22、“施工现场标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属于( A )评价要素的控制项内容。

A.环境保护;

B.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C.节能与能源利用;

D.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E.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3、“采用管件合一的脚手架和模板支撑体系”属于评价要素( A )的内容。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一般项;

B.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控制项;

C.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优选项;

D.施工管理控制项;

24、“采用建筑配件整体化或建筑构件装配化安装的施工方法”属于评价要素( A )的内容。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优选项;

B.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一般项;

C.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控制项;

D.施工管理控制项;

25、“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和技术进步,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其中“四节”是指(A)。

A.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B.节电,节能、节水、节材;

C.节能、节水、节油、节材;

D.节能、节电、节水、节材;

26、绿色施工中,四节一环保不包括( A )。

A.节财;

B.节水;

C.节能;

D.节地;

27、在光线作用敏感区域施工时,电焊作业和大型照明灯具应采取( A )措施。

A.防光外泄 ;

B.节能 ;

C.防护棚遮挡;

D.遮挡板遮挡;

28、施工单位应建立以(A )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培训。

A.项目经理;

B.董事长;

C.总经理;

D.总工;

29、以下( A )不属于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主要内容。

A.节材目标;

B.围护材料;

C.装饰装修材料;

D.周转材料;

30、以下(A)不是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内容。

A.减少用水量大的分项工程;

B.提高用水效率;

C.非传统水源利用;

D.用水安全;

31、下列(    A  )不属于绿色施工总体框架中的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的内容。

A.绿色建筑设计;

B.分时段控电;

C.施工现场节能灯具利用;

D.施工生活区太阳能淋浴房;

32、一般来说,下列( A  )不属于绿色施工评价中的评价要素。

A.特殊项;

B.控制项;

C.一般项;

D.优选项;

33、优选项措施到位的应加( A )分。

A.1 ;

B.0.5;

C.1.5;

D.2;

34、“施工现场标牌应包括环境保护内容”属于( A)评价要素的控制项内容。

A.环境保护;

B.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C.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D.节能与能源利用;

35、“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集中堆放”属于评价要素的( A  )内容。

A.环境保护;

B.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C.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D.节能与能源利用 ;

E.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36、“面材、块材镶贴,应预先总体排版”属于评价要素的( A  )内容。

A.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B.环境保护;

C.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D.节能与能源利用;

E.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37、“在生态脆弱的地区施工后,应进行地貌恢复”属于评价要素的(A)内容。

A.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B.环境保护;

C.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D.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E.节能与能源利用;

38、由监理单位组织的绿色施工评价是下列(  A )评价阶段。

A.单位工程施工阶段绿色评价;

B.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

C.单位工程施工批次绿色评价;

D.绿色建筑评价;

39、批次评价要素中,下列( A )权重最高。

A.环境保护;

B.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C.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D.节能与能源利用;

E.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二、填空题

1、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夜间不应超过(  55 )dB(A)。

2、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昼间不应超过(  70 )dB(A)。

3、根据《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要求,装饰装修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 0.5 )m,不得扩散到工作区域外。

4、根据《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要求,土石方作业区内扬尘目测高度应小于( 1.5 )m。

5、根据《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要求,施工现场宜搭设(封闭式)垃圾站。

6、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宜选用距施工现场(  500 )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

7、( 施工单位  )是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

8、绿色施工组织设计、绿色施工方案或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前,应进行(  绿色施工 )影响因素分析,并据此制定实施对策和绿色施工评价方案。

9、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 过滤网  ),食堂应另设隔油池。

10、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指的是( 绿色施工  )。

11、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专门库房,地面应做( 防渗漏 )处理。

12、在光线作用敏感区域施工时,电焊作业和大型照明灯具应采取( 防光外泄)措施。

13、施工现场宜采用(移动式)厕所,并应定期清理。

14、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率应达到(  100 )%;

15、一般项评价要素措施基本到位的计(1 )分。

16、绿色施工项目自评价次数每月不应少于1次,且每阶段不应少于( 1  )次。

三、判断题

1、根据《绿色施工导则》,在绿色施工总体框架中的六个方面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主要指的是现场施工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

2、绿色施工评价方案的制订依据是绿色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3、施工现场宜采用固定厕所,并应定期清理。

×

4、隔油池和化粪池应做防蚊虫处理,并应进行定期清运和消毒。

×

5、绿色施工,建筑业前行的必然选择。

6、“施工现场的生活用水和工程用水应分别计量”属于评价要素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控制项的内容。

×

7、“临时用电设施施工现场采用节能型设施”属于评价要素节能与能源利用一般项的内容。

8、“施工临时用房应使用热工性能达标的复合墙板和屋面板,顶棚宜采用吊顶”属于评价要素节能与能源利用一般项的内容。

9、“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布置应与原有及永久道路兼顾考虑”属于评价要素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一般项的内容。

10、“地下水控制应对相邻地表和建筑物无有害影响”属于评价要素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一般项的内容。

×

11、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由施工单位组织。

×

12、单位工程施工阶段绿色评价应由施工单位组织×

13、单位工程施工批次绿色评价应由监理单位组织。

×

14、在单位工程绿色施工等级评定为优良等级的,单位工程的结构部分总得分一定大于80分。

×

15、环境保护主要包括扬尘控制、噪音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七个方面内容。

16、施工前由设计单位提供地下管网资料,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地下管网的保护工作。

×

17、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水污染问题,基坑降水必须经过二级净化达到饮用水标准后才能排放。

×

18、施工现场当中,雨水回收可用于混凝土养护。

×

19、施工现场夜间打桩噪声应控制在80分贝以下。

×

20、通过在基坑周边设置止水帷幕,可以有效节约基坑降水中的地下水损失。

×

21、从节地的角度考虑,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应与原有道路兼顾考虑。

22、绿色施工评价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绿色施工技术的认定,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的绿色施工。

×

23、某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得分为79分,但有一项控制项不满足要求,则此单位工程评价为合格。

×

四、多选题

1、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 ABCD  )。

A.节地;

B.节水;

C.节材;

D.节能;

E.节约资金;

2、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  ABCDE )。

 

A.组织管理;

B.规划管理;

C.实施管理;

D.评价管理;

E.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3、绿色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组织管理;

B.规划管理;

C.评价管理;

D.咨询管理;

E.设计管理;

4、根据《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规定,下列施工现场扬尘控制说法正确有(  ABC  )。

A.易扬尘材料应封闭堆放、存储和运输;

B.施工现场出口应设冲洗池;

C.土石方作业区内扬尘目测高度应小于1.5m;

D.不得在施工现场生活区融化沥青;

E.结构施工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1.5m;

5、下列(  ABC  )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实行总承包管理的建设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对绿色施工负总责;

B.专业承包单位应对工程承包范围的绿色施工负责;

C.在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前,应进行绿色施工影响因素分析;

D.总承包单位应对专业承包单位的绿色施工进行指导;

6、四节一环保包括( ABCD )和环境保护。

A.节能

B.节水

C.节地

D.节材

E.节电

7、根据《绿色施工导则》,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  AB  )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

A.节约资源;

B.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

C.利用绿色能源;

D.节约能源;

8、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   AB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A.施工管理;

B.环境保护;

C.环境治理;

D.节电与清洁电能利用;

9、环境保护主要包括(     ABCDE   )建筑垃圾控制、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七个方面内容。

A.扬尘控制;

B.噪音与振动控制;

C.光污染控制;

D.水污染控制;

E.土壤保护;

10、结构材料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包括( ABCD )。

A.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减少资源消耗;

B.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C.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

D.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法;

E.推广使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

1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主要包括(    ABCD       )周转材料五个内容。

A.节材措施;

B.结构材料;

C.围护材料;

D.装饰装修材料;

1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主要包括( ABC  )内容。

A.提高用水效率;

B.非传统水源利用;

C.用水安全;

D.控制地下水开采;

13、下列( AB   )不属于绿色施工总体框架中的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的内容。

A.建筑节能设计;

B.绿色建筑设计;

C.施工现场节能灯具利用;

D.施工生活区太阳能淋浴房;

1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主要内容包括(  ABC   )。

A.提高用水效率;

B.非传统水源利用;

C.用水安全;

D.基坑降水的回灌;

15、下列(  ABC    )是节能与能源利用的主要内容。

A.节能措施;

B.机械设备与机具;

C.施工用电及照明;

D.清洁能源利用规划;

E.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16、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B     )内容。

A.临时用地规划;

B.临时用地论证;

C.临时用地指标;

D.临时用地保护;

E.施工总平面布置;

17、绿色施工评价阶段宜按(   ABCD   )进行。

A.地基与基础工程;

B.结构工程;

C.装饰装修;

D.机电安装工程;

18、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依据(   ABCDE  )要素进行评价。

A.环境保护;

B.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C.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D.节能与能源利用;

E.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19、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应由(  ABCD  )构成。

A.评价阶段;

B.评价要素;

C.评价指标;

D.评价等级;

20、绿色施工评价阶段宜按(  ABCD    )进行。

A.地基与基础工程;

B.结构工程;

C.装饰装修;

D.机电安装工程;

21、在单位工程绿色施工等级评定中,具备下列(  ABCD )为优良。

A.控制项全部满足要求;

B.单位工程总得分W=80分;

C.单位工程的结构部分总得分W=80分;

D.在5个评价要素中分别有2个优选项得分,优选项总分≥10分;

E.在评价要素中有3个要素的优选项得分共计20分;

22、以下( ABCD )属于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的组成部分。

A.施工管理和环境保护;

B.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C.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D.节能与能源利用;

E.节地与房地产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