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工作要点.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7414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工作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工作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工作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工作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工作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工作要点.doc

《人力资源工作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工作要点.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力资源工作要点.doc

某企业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要点

2010年人力资源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紧密围绕全省邮政经营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全力支持邮政体制改革,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继续深化盘活人力资源,控制用工增量,规范调整企业组织架构;完善和细化薪酬管理,根据企业效益增长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加大职业培训,打造高素质员工队伍;重视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和基础管理,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010年人力资源管理要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的工作:

一、以人为本,加强各级干部队伍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年终考核、民主测评等措施,不断强化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改进领导班子年度考核测评方法和方式,优化领导干部年度定量测评表,提高测评效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和用人导向,在年度考评的基础上,适时做好领导班子的结构调整,提升领导班子的整体能力,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

继续做好处级后备干部的民主推荐和选拔工作,将公信度高、品行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及时调整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年内将对全省处级后备优秀中青年干部进行一次较高层次的集中培训。

切实加强基层单位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减少用人的盲目性,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人才。

(三)积极探索任用方式改革。

薪酬制度改革后管理岗位职级体系基本建立,年内将结合岗位职级体系建设,试行领导岗位任期制,一般管理岗位聘任制的管理模式。

通过任用方式的改革,建立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行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建立与岗位价值相匹配,按岗付薪的分配机制,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向上、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队伍。

(四)规范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各类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试,根据专业技术序列比例设置的总体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专业技术设岗方案,明确各序列任职资格参加评审的要求与程序,规范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与管理。

(五)进一步理顺市县邮储分行主要领导与各市县局党组织的关系,重点要做好党委、支部委员的改选和补选工作。

二、与时俱进,全力支持邮政体制改革

目前全省邮政企业各项改革正处在规范和理顺的关键重要时期,人力资源工作要从企业改革的大局出发,继续做好三大业务板块的后续改革。

(一)做好邮储银行改革后续工作。

根据集团公司有关邮政体制改革的精神,加快二类支行长、支局长以及二类支行和代理网点开办对公、信贷业务经办人员的配置,鼓励企业符合条件的人员从事支行长、对公业务和信贷业务工作,理顺二类支行长的管理模式,明确管理责任;按照“三级管理权限”的规定,妥善处理二类支行和代理网点增员与企业控制用工总量的矛盾。

(二)完成速递物流和保险公司相关改革。

协助相关部门做好速递物流体制后续改革,会同省速递物流公司做好薪酬改革方案制定上报、岗位梳理和初始化套入,理顺速递物流省市公司领导班子成员绩效考核的关系,规范理顺省市县三级分销业务机构;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中邮人寿陕西分公司的组建和人员的配置。

根据改革需要拟定三大板块人员流动管理办法,建立有序的人员流动机制。

三、调整规范,不断优化企业组织架构

(一)重新调整和规范企业组织架构。

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加强邮政企业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和《省以下邮政企业组织架构调整的意见》总体要求,按照严格控制机构设置,严格控制领导职数和严格控制管理人员数量的原则,重新修订省内机构设置管理办法,重新明确省公司直属单位、市县局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并对省公司直属单位、市县局组织架构、机构设置重新进行调整和规范;重新核定领导职数和管理人员配备标准,实现全省邮政企业组织架构、机构名称、管理职责、领导职数和管理人员配置标准的统一性和规范化。

(二)严格控制管理人员数量。

按照集团公司规范企业组织架构和管理人员配备标准的规定,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规范调整内设机构的基础上,采取总量控制、职数管理、精简压缩、岗位聘任等措施,加大管理人员配备的管控力度,建立管理人员配备局长审批制,最大限度精简压缩领导职数,控制管理人员增长;同时规范和明确技术部门一般管理岗位的设置,清理压缩后勤物业以及具有“三产”性质部门管理人员的配备。

根据集团公司管理人员配备的要求,今后技术部门和后勤物业除配备少量领导职数外,不再设置一般管理岗位,通过1-2年的努力全省邮政企业管理人员占比,控制在集团公司下达的9.5%以内。

四、借“双定”之力,深化盘活人力资源

(一)严格控制用工总量增长。

2010年全省邮政企业用工总量,继续坚持“总量控制、内部盘活、基本不增”的原则。

各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劳务用工总量的增长,全省二类和代理金融网点按照“三级管理权限”要求需要增员的,应通过内部盘活进行余缺调剂,其它业务以及内部处理环节一律不得增员。

继续扩大推行梯次排班法、交叉作业法和累计工时法的范围,开展基层单位盘活人力资源效果评估,归纳总结盘活人力资源的新举措和新途径,建立盘活人力资源的长效机制。

继续做好长期“挂名”不在岗人员的清理和规范管理,化解矛盾、精干队伍。

紧密配合“流程优化”工程,通过作业组织优化和现有用工存量盘活挖潜,缓解业务发展、新增生产能力以及职工年休假带来的增员压力。

(二)全面开展“双定”标准的推广工作。

根据集团公司重新修订颁布的定员定额标准,上半年全面启动邮政营业、城乡投递、市场营销和内部处理编制定员工作,并将“双定”作为2010年加强劳动组织管理一项指令性任务。

在编制定员的基础上,组建省市县三级定员定额管理人员队伍,制定定员定额日常管理办法,建立“双定”常态化管理机制。

通过“双定”为有效盘活人力资源、合理调控用工总量、落实梯次排班法,提高工时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

(三)全面开展工时精细化管理。

按照集团公司的整体部署,结合我省用工管理和人力资源盘活的实际需要,年内全面开展企业工时精细化管理工作,按照省公司制定下发的工时精细化管理意见和落实工时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工时精细化管理,尝试和探索基层生产单位工时精细化达标管理模式,建立工时精细化管理的日常机制。

(四)加大依法规范用工力度。

继续深入开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学习,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不断提高基层单位依法规范用工的意识。

一是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劳务工管理,重视劳务派遣合同和岗位协议的签订与管理,建立省公司、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三方联系会议制度,研究解决用工过程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二是加快骨干劳务工队伍组建,理顺骨干劳务工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关系。

建立完善劳务工年度考核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三是尽快研究制定《企业员工违规违纪处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并对近年来省公司出台的劳务工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梳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为进一步适应《劳动合同法》和日常管理的需要,加强和规范员工管理提供制度保证。

(五)加大“漂浮”劳务用工的清查力度。

在依法规范劳务用工的基础上,对各单位未纳入计划管理的“漂浮”劳务用工和生产辅助、后勤物业现有用工全面、逐级进行清理和清查,对超计划随意用工、人情用工和非生产岗位富余用工要坚决予以清退,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劳务工使用审批制度和违规用工责任追究处罚制度,坚决制止基层单位和个人擅自使用劳务工,通过精简压缩非生产岗位用工数量,解决部分生产岗位缺员急需。

五、精细管理,提升薪酬管理水平

(一)加强工资总量宏观调控。

一是关注国家近期出台的关于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规定,做好交通补贴、车改补贴、通信补贴和午餐补贴规范列支渠道后工资增量的测算;二是根据薪酬制度改革运行情况,准确掌握工资自然增长与计划缺口以及工资总量“固浮比例”结构,为合理调整职工收入水平提供依据;三是根据市县局分类分级变化,做好市县局领导岗位职级的调整;四是按照薪酬制度改革岗位职级体系,研究制定全省一般管理岗位奖金系数,使奖金分配与岗位职级管理相一致;四是规范市县局生产奖金考核、集中发放流程,提高生产奖金分配的透明度。

(二)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

鼓励基层单位在确保职工岗位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基础上,实行按量、按件计酬,搞活内部分配。

总结和推广西安市邮政局、省速递物流局和西安邮区中心局在城市投递、速递揽投和部分内部处理环节实行计件工资的作法,大力提倡和倡导“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和“只奖不罚”的营销策略,注意保护员工发展业务的积极性。

(三)规范劳务性支出项目。

明确劳务工相关费用列支项目、规范劳务性支出列支渠道,不断加强劳务工岗位工资、薪酬集中发放和生产奖金的考核与管理,关注劳务工实际收入与社会劳动力市场价位之间的关系,建立劳务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

各单位应严格按照省公司有关规定执行,确保劳务工实际收入水平不降低,个别岗位劳务工确实因待遇偏低影响正常生产的,可在优化作业组织和压缩用工数量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能力和当地劳动力市场价位适当进行调整。

(四)完善薪酬精细化管理。

薪酬集中发放系统升级改造后,新版集中发放系统的功能和操作程序完全能够满足薪酬日常管理的需要。

从2010年一季度起各单位所有从业人员(含内退人员)基本工资和生产奖金应全部纳入新版系统实行集中管理与发放。

薪酬集中发放是全省薪酬管理的统一规定和要求,未纳入系统实行集中发放的人员和作法均属于违规行为,省公司将通过薪酬集中发放系统对各单位工资管理情况和用工情况进行监控,定期对薪酬集中执行情况进行通报,不断提高薪酬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杜绝个别单位和个人随意用工。

(五)继续扩大社会参保的覆盖面。

2010年全省邮政全部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将作为强制险种要基本实现全员覆盖。

目前仍实行医疗费包干报销管理的市县局,年内要向参加社会医疗保险过渡,减少员工和离退休人员因大病治疗费用报销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同时根据省政府相关规定,妥善处理80年代邮电时期合同制工人和分营后转、晋升为聘用工后,缴费年限认定和补缴费等历史遣留问题;按属地原则尽快办理合同用工失业保险个人账户;协助邮储银行做好划转人员基本养老个人账户历史缴费对账和省速递物流公司划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分户建账;加大劳务工参保人群和参保险种的覆盖面,关注劳务工省级参保正常缴费和历史欠费的清缴,改进劳务工省级统一参保收缴费方式,妥善解决缴费、欠费等问题。

六、提高素质,加大员工教育培训力度

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重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利省级培训中心、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远程培训有利资源,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员工教育培训。

一是在全体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学习,树立坚定的信心,不断增强执行力;

二是加强邮银之间对二类和代理网点金融从业人员培训与合作,协商制定邮银金融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责任理顺关系;

三是总结全省电视电话系统培训的经验及作法,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和频次,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

四是对市县局职工培训机房和远程培训终端设备全面进行一次普查,防止培训设备流失和挪用它用,发挥培训设备的作用;

五是创新职业技能鉴定,在做好日常技能鉴定的同时,重点抓好市县局营业岗位持证人员技能等级的复核工作,在省会局营业岗位试行按职业技能等级挂牌上岗,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钻研业务的自觉性,扩大持证上岗的影响力;同时将营销业绩引入营销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内容,体现专职营销人员的公关能力和营销业绩。

七、全面提升,加强人力资源队伍自身建设

(一)重视自身队伍建设。

通过在全省邮政人力资源部门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专题活动,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和执行力。

一是重视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编制和人员配备,制定人力资源队伍建设指导意见,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在全省邮政人力资源部门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师任职资格,各单位应积极鼓励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参加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