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3926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部编最新版七下第22课《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课题

太空一日

单元

六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积累“炽热、烧灼、俯瞰、屏息凝神”等词语

2、学习与运用浏览的方式,快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并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质疑。

3、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重点

1、学习航天员敢于探索,严谨勇敢,热爱祖国,勇于奉献的精神。

2、了体会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刻情感。

难点

理解并学习作者的科学精神与探险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遨游太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人们期盼着在高空俯瞰我们的家园,认识我们的生存环境,这一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

今天,我们随着我国首飞英雄杨利伟一起去体会一下遨游太空的感受。

 

听。

用童年往事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体感知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叙事的?

明确:

是按时间顺序来叙事的。

2、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

细读课文,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

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明确:

(1)共振叠加——非常痛苦,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2)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靠意志克服,眼睛闭着猛想,最终得以适应。

(3)出现神秘的敲击声——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4)返程时的裂纹事故——紧张、担心,但感觉应该没事。

(5)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感到紧张,很重视。

 

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理清文章内容的能力。

 

 

走近作者

杨利伟(1965—),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特级航天员,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他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选择性笔记。

 

积累文学常识。

背景链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了解。

 

了解背景,便于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知识积累

1、生字积累

圆弧(hú)炽热(chì)轮廓(kuò)

模拟(nǐ)遨游(áo)严禁(jìn)

稠密(chóu)瞬间(shùn)概率(gài)

烧灼(zhuó)舷窗(xián)俯瞰(kàn)

释然(shì)确凿(záo)褐色(hè)

诱发(yòu)刹那(chà)拽住(zhuài)

2、生词积累

本末倒置: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屏息凝神:

暂时抑制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千钧重负:

比喻很沉重的负担。

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

使人神魂震惊。

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一目了然:

目:

看;了然:

清楚,明白。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如释重负:

释:

放下;重负:

重担子。

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

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

 

笔记。

 

积累字词。

深层探究

读文章第一部分,思考问题。

1、这一部分中杨利伟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变化过程?

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

明确:

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松和舒服——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2、“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在空中那难以承受的26秒中,由于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杨利伟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眼也不眨,大家都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3、“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一句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利伟在火箭升空时的高度紧张的心情。

读文章第二部分,思考下面问题。

1、“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

”作者为什么期望着下一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明确:

作者期望下一次能将祖国看得更清楚一些,这表达出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一句单独成段,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

这里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写出了杨利伟在太空上面依然心系祖国,心系首都,表达了他对祖国无限热爱以及对战友和亲人的想念之情。

3、对于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这一说法,作者明确的说“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而且单独成段,这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

首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没有在太空看到长城的遗憾;其次,独立成段,强调和突出在太空没有看到长城这一实事,表明了杨利伟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下面问题。

1、“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这一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

我们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从结构来说总领下文引出后文所讲的一些突出性的、不明原因的小难题。

从内容来说,暗示了在这次航天飞行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2、作者说:

“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

”在本部分哪些地方表达了杨利伟的严谨的态度?

明确:

一是表现在杨利伟对待“本末倒置”的问题的处理方法上:

努力使自己适应这种形象;二是对于神秘的敲击声所采取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读课文第四部分,思考问题。

1、在归途中最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舷窗的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

因为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就是这样失事的(后来查明只是隔热层出现了裂痕)。

2、作者说“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是指哪段过程?

为什么这段过程最折磨人?

明确:

句中的“这段过程”是指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的过程。

因为这个过程要求对每个步骤和指令的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而且飞船晃荡得很厉害。

3、文章以“外面来人了”这句话作结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首先,用这样一个句子作结,言简意赅,嘎然而止,令人回味;其次,“神五”着陆成功,整个飞行过程结束,作者的内心一下子轻松下来。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探讨人物内心活动。

 

重点句子的理解。

 

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

 

对重点段落的分析。

 

细节探讨。

 

结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

 

对结尾的作用的理解。

主题探究

1、杨利伟能成为航天英雄,他靠的是什么?

明确:

他靠的是沉着、稳重、坚韧,一丝不苟的良好心理素质以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在危险面前,杨利伟表现出来的沉着、勇敢的品质,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明确:

杨利伟身上的这种精神品质,不只是代表他个人,更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品质与智慧果敢的象征,在他的身上彰显的这种中国人的航天精神,将会是我们民族在复兴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我们为他而感到自豪。

3、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明确:

文章以杨利伟太空一日的经历,体现出一种遇到危险沉着冷静的英雄气质和在科学面前实事求是的可贵精神,这种气质和精神,是我国民族复兴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笔记。

 

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写法探究

1、平实而翔实的叙事手法,既写出了鲜为人知的内容,又写出了自己细致的观察、真切的体验,还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2、用小标题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飞船起飞的过程及作者的感受,小标题就吸引眼球,也让读者为之揪心;“我看到了什么”,既写见到了什么,也写没有见到了长城,表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神秘的敲击声”写出了船行过程中的未解之谜;“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写出回归过程的惊险。

 

笔记。

 

了解本文所使用的写作方法。

拓展延伸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他们的航天飞行成功后,都谈到了梦想与事业的关系。

景海鹏在《如果没有梦想,灵魂就会失》一文提到“每一次飞天,都是一场寂寞的坚守。

但我和我的战友们都很享受这份坚守,愿意为这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付出所有。

”陈冬说:

“坚定为梦想努力的决心”。

请你结合课文,写一段关于对梦想的感悟。

示例:

中国航天梦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默默的坚守和辛苦的付出,他们都有一个执着于梦想的追求,而我们也应该像航天人一样,明确人生的追求和奋斗的目标,不断坚守,不断付出。

有这样一句台词:

“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

”不去想未来的成功与否,信念的坚持就会让自己在荆棘中感受花开,梦想的追求就会让自己在绝望中看到未来。

所有奋斗的经历都是人生路上难得的风景。

想一想,做一做。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巩固提高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确凿()俯瞰()炽热()

屏息凝神()紧bēng()xián窗()

红yùn()áo游()

(záokànchìbǐng

绷舷晕遨)

2、结合语境,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1)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如同一次重生。

(2)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3)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的错觉。

(4)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如释重负耐人寻味

本末倒置屏息凝神)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神舟五号”在起飞阶段持续26秒的共振现象是可以通过改进飞船技术工艺来解决的。

B.杨利伟在太空中经过几次努力也没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长城。

C.“神舟六号”舱体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是为了避免宇航员“本末倒置”的错觉。

D.“神舟五号”归途中舷窗上的玻璃因为高温的原因出现了细细的碎纹。

4、品析下面这句话,思考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

“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参考答案:

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大家看到杨利伟经历震动之后还活着时的欣喜、激动之情。

 

课堂完成作业。

 

巩固课堂所学过的知识。

课堂小结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

他在太空飞行14圈,看见了许多太空奇景,也遇到了很多危险,经历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时刻。

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有无数科学家、航天员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对科学的热爱,让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

希望我们向他们学习,将来为祖国、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而建功立业。

听。

通过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坚守航天梦想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太空一日

——镇定自若,勇敢无畏

我看到了什么

——想念亲人战友,热爱祖国

神秘的敲击声

——科学严谨,认真负责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敢于探索,实事求是

 

笔记。

 

形象地掌握本课知识结构。

《太空一日》

◆教材分析

《太空一日》虽然篇幅较长,但易读好懂,浏览后即可把握主要内容。

本文每个小节都有小标题,提示了本节的内容,可以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抓住每一节的重点。

浏览时注意找出作者在太空中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他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

2.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员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

◆课前准备

课外阅读有关太空探索的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杨利伟是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9时,他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21个小时的太空飞行,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5分安全返回地面,自主出舱,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同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课文写他在太空一日的亲身经历,既惊险又真切动人。

今天我们阅读文章,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二、初读:

第一步,浏览课文。

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

阅读课文,找找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呢?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横线划出重要信息,用着重号标出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用波浪线标出表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

引导学生对浏览的内容能够及时归类整理,把握课文内容。

讨论:

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

心理或举动:

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第二次意外:

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

心理或举动:

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第三次意外:

出现神秘的敲击声。

心理或举动:

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第四次意外:

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

心理或举动:

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意外:

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

心理或举动:

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在文中找到体现严谨、科学态度的地方。

例如:

作者通过观察,认为在太空看不到长城;不仅自己观察,还叮嘱后来上太空的航天员仔细观察,并询问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是否看到单体建筑物。

对太空中敲击声的确认也非常严谨,一直未签字确认。

此外作者在叙述中,对时间、数据等都表述得详细、准确,也反映了严谨、科学的态度。

三、精读分析:

深入理解文意,感受作者的探险精神与科学精神。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1.“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突出了火箭发射时温度极高,为下文写作者的紧张作铺垫。

2.“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比喻,夸张。

突出地表现了杨利伟的高度紧张。

3.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

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松和舒服——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4.“意外出现了”,“意外”指什么?

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意外”指:

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震碎。

表达作用:

引起下文,吸引读者注意。

5.“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由于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杨利伟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眼也不眨,大家都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1.“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域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

”作者为什么期望着下一次?

明确:

作者热爱祖国,期望下一次能将祖国看得更清楚一些。

2.“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明确:

心情是希望看到长城但没有看到的遗憾心情。

精神: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1.“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

”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从结构来说总领下文内容,从内容来说,表达了首飞的航天员会遇到许多没有预料到的危险。

2.“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在本部分哪些地方表达了杨利伟的严谨?

明确:

靠意志力克服“本末倒置”的错觉。

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

给“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的航天员讲会产生怎样的错觉和怎样克服这种错觉。

对于神秘的敲击声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阅读课文第四部分

1.“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另有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

明确:

发现舷窗的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

2.“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这段过程”指的是什么?

明确:

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

3.“外面来人了”,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

戛然而止,令人回味;写出了“神五”飞天取得成功,写出了作者放松的心情。

请学生总结一下阅读文章后的体会:

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作者通过叙述乘神五到太空遨游一日的观察与体验,表现了可贵的探险精神与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指示板书小结:

本文作者身份是我国第一名乘载人航天飞船上天的航天员,他记录下太空遨游一日的观察与体验。

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再辅以小标题的方式使全文思路清晰而各有侧重,于平实的记叙中既让我们了解太空一日为人所不知的细节,也让我们有惊心动魄之处,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飞船起飞的过程及作者的感受,小标题就吸引眼球,“意外出现了”,不仅让“作者几乎难以承受”,让“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也让读者为之揪心。

“我看到了什么”,既写见到了什么,也写没有见到了长城,表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

“神秘的敲击声”写出了船行过程中的未解之谜。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写出回归过程的惊险。

作者的叙述虽然平实,但写出了鲜为人知的内容,又写出了自己细致的观察、真切的体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太空一日

抓住小标题:

板书设计: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勇敢有毅力 

 

五、作业:

课外阅读《星际穿越》[美]基普·索恩(KipThorne)著(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科学家推荐)

◆教学反思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