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统计指标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583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统计指标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常用统计指标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常用统计指标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常用统计指标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常用统计指标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统计指标名词解释.docx

《常用统计指标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统计指标名词解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统计指标名词解释.docx

常用统计指标名词解释

常用统计指标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英文简称GDP。

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构成。

按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04年起,地区GDP的中文名称作如下调整:

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如“湖北省生产总值”或“××市生产总值”,不再使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如“湖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英文名称仍维持不变,如“湖北省生产总值”仍简称为“湖北省GDP”。

【国民生产总值】英文简称GNP。

它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

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而国民生产总值则是个收入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同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区别,从核算范围看,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除计算物质生产部门劳动成果外,还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

从这三个指标的价值构成看,社会总产值计算了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而国民收入除了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外,还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

【三次产业】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

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和水利业,公路、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

第三层次: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总投资】是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对固定资产和库存的投资支出合计,分为固定资产形成和库存增加两项,固定资产形成是生产过程中生产的,在其他生产过程中反复使用一年以上的有形和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形成是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购置、转入和为自用而生产的固定资产,扣除已有固定资产的销售和转出后的价值。

有形固定资产形成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与工具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四部分,不包括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和作为纯军事目的而使用的耐用品。

无形固定资产:

形成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娱乐、文学艺术品原件等。

库存增加即存货变动,是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库存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

期初与期末差额为正值,表示库存增加;负值表示库存减少。

具体包括:

一是生产单位从其他单位购买的原材料、燃料和各种储备物资等。

这部分购买入库的商品应按本期购买者价格估计。

二是生产单位生产的各种产成品、在制品、半成品等。

生产单位生产入库和各种产成品应按本期生产者价格估价。

【总消费】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或外国购买的货物和服务。

不包括非常住居民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

总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

居民消费是指常住居民在核算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

包括居民以货币直接购买的用于生活消费的各种货物,既有各种耐用消费品又有非耐用消费品,包括居民购买的房屋和用于生产目的的支出;居民直接购买的用于生活消费的各种服务支出,如交通费、学杂费、房租,洗理、日用修理、医疗保健(自己直接支付)、教育、文化、家庭保姆等支出;居民自产自用的计入核算期社会产品中的货物;自有住房的虚拟消费;居民以实物工资获得的各种生活消费包括免费和低于市场价格获得的各种货物和服务;职工从单位享受的公费医疗和集体福利设施及补贴。

居民消费不包括居民销售旧货、废品、废料得到的净收入。

社会消费指政府部门的总产出扣除销售收入后的价格。

换句话讲,就是指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将其生产活动总成果提供给政府,由政府部门购买并提供给全社会享用的消费品和劳务。

【净出口】是指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即出口减进口。

出口是指常住单位向非常住单位出售或无偿转让的货物和服务总值;进口是指常住单位从非常住单位购买或无偿得到的货物和服务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使用中的进出口由物质产品进出口和服务进出口两部分组成。

【非农业人口】指城乡中常年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人口及其所抚养的那部分人口,包括吃国家定量粮的人口,集镇自理口粮常住人口。

【下岗职工】指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包括放长假、下岗待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等职工,不包括下岗后仍在企业参加转岗培训的职工。

【失业人员及失业率】失业人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城镇失业率是城镇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加城镇失业人数之比。

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城镇可能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中实际失业的人数比重,也是分析就业水平的主要指标。

【职工平均工资】通常指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和职工平均实际工资。

前者是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

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

职工平均工资=

后者是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职工平均工资。

计算公式为:

职工平均实际工资=

【城镇居民家庭生活费收入】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能用于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实际收入,即城镇居民家庭的全部实际收入除去“赡养支出”、“赠送支出”、缴纳的各种税款、被调查户非本家庭人口的经济用饭人口所交的“搭伙费”,以及家庭副业生产支出。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之后,所余下的实际收入。

计算公式为:

可支配收入:

实际收入一个人所得税一家庭副业生产支出一记帐补贴,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总收人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它是反映农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

农民家庭纯收入,既包括从事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经营收入,又包括取自在外人口寄回带回和国家财政救济、各种补贴等非经营性收人;既包括货币收入,又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

但不包括向银行、信用社和向亲友借款等属于借贷性的收人。

纯收入二总收人一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一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一税收一上交集体承包任务和提留一调查补贴一赠送农村外部亲友的支出

【农业商品产值率】为农业商品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计算公式:

农业商品产值率=

×100%

【新产品】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老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其范围包括:

1、本企业本年在免税期的新产品,2、已开发成功本年投产但未享受免税的产品。

【工业产品销售率】指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值与同期全部工业总产值之比,反映工业产品生产已实现销售的程度,计算公式:

工业产品销售率=

×100%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目前是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7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的加权计算指数。

计算公式: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某项经济效益指标报告期数值×对应权数/该项指标全国标准值)÷总权数。

【景气指数】企业景气调查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一项统计调查制度。

它是通过对样本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他们对行业经济形势和经营状况的判断及预期而编制的景气指数。

景气指数又称景气度,是对企业景气调查中的定性指标通过定量方法加工汇总后形成的综合性数量指标。

通过其上升和下降的动态变化,反映和预测经济发展状态及其变化过程。

景气指数的表述方法较多,目前我国编制的企业景气指数在0-200点的范围内上下波动,指数大于100表示经济处于上升、繁荣的景气状态,越接近200,景气状态越好;反之,景气指数小于100时,表示经济处于衰退、萧条的不景气状态,指数越接近0,景气度越差。

【企业家信心指数】亦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是根据企业家对本行业经济发展状况的判断及其对未来走势的预期而编制的,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的信心、心态。

【企业景气指数】亦称企业综合经营景气指数,是根据企业家对本企业当前经营状况的判断和未来发展的预计而编制的指数,它综合反映了调查总体范围内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现行的企业景气调查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及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等六大行业门类。

我省于1998年正式开展企业景气调查,2001年全省共抽取调查样本单位1200余家,按季对样本企业进行调查汇总,编制反映全省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

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

按照我国现行计划管理体制,国有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商品房屋建设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小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与大陆合资经营、与大陆合作经营、港澳台独资及其他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城镇居民个人投资包括城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个人建房和农村个人建房及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

【投资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投资率指国内生产总值使用额中投资总额(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增加两部分)所占比率,可称作总投资率。

它反映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狭义投资率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也可称作净投资率。

它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科技进步贡献率】基本内涵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中科技进步因素所占比重,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经济数学方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剔除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的作用,从而把技术进步的作用单独分离出来,并给予定额估价。

目前,我国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方法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增长速度方程法。

计算公式为:

EA=

×100%

其中:

EA:

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Y:

为按水平法计算的产出年均增长速度;

K:

为按水平法计算的资金年均增长速度;

L:

为按水平法计算的劳动者年均增长速度;

a:

为资金的产出弹性系数;

β:

为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

据省统计部门公布的资料,1997年,湖北的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5%。

【财政收入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指以财政收入为分子,国内生产总值为分母而形成的比率,它是反映财政收入同国内生产总值间数量关系的重要统计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收入额(元/百元)=

计算结果表明,以百元为单位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能够提供多少元的财政收入。

一般来说,此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国家财政收入越多,国家财力越充足,但这只有在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它与“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指标,在名称上虽有差异,表现形式也不同,但无本质上的区别。

【市场货币流通量】是指当年流通领域里人民币流通的数量。

货币流通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产出的贷币的运动形式。

商品市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数量,等于要用货币购买的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即单位货币平均周转次数)。

其计算公式为:

货币流通量=

上述货币流通量是理论上的数量,实际上可能多于或少于,统计工作的任务就是如实反映市场货币流通量的多或少。

【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流通中货币(M0)加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货币理论中,把金融机构的存款统称为“存款货币”,但各类存款的流动性不同,在商品交易中的活跃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其中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提取或开出转帐支票,是成本最低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因而包含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的M1构成当前国民经济中现实的货币,反映了即期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

由于货币理解的不同和金融体制的差异,世界各国对M1的具体定义也存在一些差别。

我国现行的M1定义是M1=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1的结构中M0是我国居民消费品购买力实现的主要媒介手段,对全国零售商品物价指数产生重要影响;其余的活期存款部分是生产资料市场购买力的主要媒介,与生产资料价格水平和工业生产情况都有密切关系。

M1是经济周期波动和价格波动的先行指标,对M1的严密监测与调控对抑制通货膨胀和实现经济健康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流通中货币(M0)和商业银行体系各种存款的总和。

与M0和M1相比,是一种较为广义的货币供应量。

根据货币理论,认为货币的功能不仅是作为商品流通的交易媒介和流通手段,而且可以作为一种资产实现价值储藏的功能,因此将银行的各种存款都包括在广义的货币供应量之内。

不同国家对M2内容的具体规定有所差异,我国目前对M2的定义是:

M2=M1+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从短期来看,居民储蓄的高增长形成的M2的快速增长有利于稳定物价;但由于M2可能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向M1、M0转化,因此长期来看,M2的持续高速增长无疑会形成强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要抑制通货膨胀,必须控制M2的增幅。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

对居民的消费品零售额:

指售给城乡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

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

指售给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城市街道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用公款购买的用作非生产、非经营上使用的公用消费品。

【利用外资】指利用境外的资金。

外资包括现汇、实物、工业产权或专有技术等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

按利用外资的形式分,主要有三方面:

①借用国外资金。

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商业贷款。

②外商直接投资。

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合作开发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额。

③其他方式。

主要包括发行外币债券、对外担保、商品信贷及其他等三种方式。

商品信贷主要指以贸易为背景而开展的补偿贸易、租赁贸易、来料加工等。

在统计中,对外借款按实际提取数或拨交的使用数填列;外商直接投资按实际投入的现金、实物、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的计价投资额填列;商品信贷按到货数价金额填列,

下列经济活动,不作利用外资统计:

①利用我国自有外汇,包括国家外汇、地方外汇、留成外汇、调剂外汇和中国银行自有外汇发放的外汇贷款,②有关单位在经济特区举办的内联企业,若无外商参与投资,不作为利用外资。

③华侨、港澳台同胞以人民币(不是以外币兑换的人民币)投资经营企业和与我方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一般也不作利用外资。

【进出口总额】目前使用的有外贸和海关两种口径。

外贸部门统计的进出口总额,其出口总额,是指我国向国外和港澳地区销售的商品总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总额,是指我国从国外和港澳地区购进的商品总额,按到岸价格计算。

出口总额进口总额都包括转口商品。

凡转口商品运达我国口岸国境时作为进口,离开我国口岸或国境时作为出口,如商品不进入国境,直接由国外转口的,在国外转口时即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分别作为进口和出口。

海关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

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包括对外贸易实际进出口货物、来料加工装配进出口货物、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进出口货物和公用物品,以及国家间、联合国及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物资和赠送品,华侨、港澳同胞、外籍华人的捐赠品的金额。

进口按到岸价格计算,出口按离岸价格计算。

【零售物价总指数】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济指数。

零售物价的调整变动直接影响到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国家的财政收入,影响居民购买力和市场供需平衡,影响消费与积累的比例。

因此,计算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对上述经济活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零售价格总指数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每年根据住户调查资料调整一次权数。

1995年全省有18个市和县城作为基层填报单位,所选商品为353种。

每种商品指数按代表规格商品平均价格计算。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综合了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取得。

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1952年以前采用固定数量加权综合法(即总值法)计算,1953年到1956年采用加权算术平均公式计算,1957年以后根据消费晶零售价格指数与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汇编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目前计算指数所选商品和服务项目为325种。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额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由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额、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完成额和其他费用投资完成额三部分组成的。

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应首先分别编制上述三部分投资的价格指数,然后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求出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指数。

编制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可以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中涉及的各类商品和收取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消除按现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中价格变动因素,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为国家科学地制定、检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以及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科学、可靠依据。

【当年价格与可比价格】当年价格是报告期内各种产品的实际价格。

采用当年价格计算的数据是为了使各项经济指标互相衔接,便于对国民经济(生产、分配、消费和投资等)各项总量与结构的宏观核算和综合平衡,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必须在消除价格变动的因素后,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动态水平,因此,计算增长速度时必须使用按可比价格计算的数字。

目前我国可比价格计算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直接用产品产量乘某一年的不变价格;另一种是用价格指数进行缩减。

【不变价格】用某一时期的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格。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49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1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1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

【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在我国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习惯上经常使用的“水平法”,也称几何平均法,是以间隔期最后一年的水平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速度的;另一种是“累计法”,又称方程法,是以间隔期内各年水平的总和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速度的,一般情况下,两种方法计算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较接近,但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大起大落时,两种计算结果差异较大。

【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按就业身份分组包括:

职业,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

目前全社会从业人员的资料来源于城镇单位全部职工和其他从业人员,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乡村劳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