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7280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事故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事故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事故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事故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故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

《事故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故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

人民西路改造工程第I标段事故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3

第四章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 4

第五章应急组织机构 5

第六章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5

第七章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8

第八章中暑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3

第九章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5

第十章发生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20

第十一章火灾和爆炸事故应急预案 23

第一章前言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党和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以安全责任为中心,落实层级的责任制。

除了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职工伤亡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对突发事故的发生,要果断及时处理,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保护职工在施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是项目部必须履行的职责。

也关乎着每一个职工切身利益及千家万户幸福快乐;关乎着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及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关乎着社会的安定繁荣及人民的安居乐业。

所以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认真对待,特编写本预案。

第二章工程概况

人民西路道路改造工程第I标段位于珠海市香州区,是承担区内东西交通联系的主干道,标段西起明珠路交叉口,沿线有3个十字路口,东接迎宾北路隧道,施工起点桩号K1+107,终点桩号K3+920,道路改造施工总长度2813m。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

道路、管线、人行地道(2个)、公共汽车候车亭(12个)及景观工程,工期计划于2008年1月20日前完工。

第三章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1、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2、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3、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4、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6、不得攀登脚手架。

7、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8、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9、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10、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11、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12、对各种安全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随意挪动。

第四章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

发生伤亡事故、火灾爆炸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及中毒、中暑事故时,首先在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性急救,以减少伤亡。

现将一般常用的急救知识和常用的急救药物简述如下。

一、急救技术

1、口对口人工呼吸

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畅通。

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

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

2、口对鼻人工呼吸

伤者因牙关紧闭或外伤等原因,不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

方法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只是把捏鼻改为捏口,对住鼻孔吹气,吹气量要大,时间要长。

3、胸外心脏按压

由于电击、窒息及其他原因所致心博骤停时,应使用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急救。

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偏左,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

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

若伤者同时拌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

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注:

此法不适宜用于胸骨骨折、颅脑外伤、胸腹部外伤有内脏损伤、内出血、肋骨骨折等。

第五章应急组织机构

1、项目部(部)成立应急队,由项目经理(部主任)任队长,分管安全的副经理(副主任)任副队长,队员由有关人员组成。

2、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员应迅速将信息传递给项目部(部)领导,并由应急队副队长负责报告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

3、事故应急队负责组织将受伤者转送医院赶赴现场抢救,同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必要时,负责与公安消防部门、医疗单位紧急联系。

以下是项目部应急队组织结构:

组长:

严海啸

副组长:

吴郁华

组员:

曾荣林嘉泳黄丝顾陈光明陈宏道毕国强宋日平

第六章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一)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恐怕发生坠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险施工,在施工前,制订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1、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2、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3、作业人员严禁互相大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4、不得攀爬脚手架。

5、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6、边长大于250mm的边长预留洞口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面用木版作盖板加砂浆封固;边长大于1500mm的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并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洞口下张挂安全平网。

7、各种架子搭好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组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准上架操作。

使用时,特别是台风暴雨后,要检查架子是否稳固,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确保使用安全。

9、施工使用的临时梯子要牢固,踏步300-400mm,与地面角度成60-70度,梯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

二、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底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到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腿或单肩背运。

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

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

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版、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绑在一起。

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6、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第七章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一、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

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2、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3、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4、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

5、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6、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7、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8、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9、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二、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第八章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一、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1、用电应制定独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盖有企业的法人公章。

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敷设,竣工后办理验收手续。

2、一切线路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规范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3、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4、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

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将压获得。

5、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6、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7、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8、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9、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TN-S或TT的三相五线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TN-S或TT两个供电系统。

注意事项有:

(1)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设备作保护接地。

(2)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做重复接地。

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Ω。

(3)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

(4)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5)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一箱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

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6)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二)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