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演变的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ocx.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2560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演变的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际金融演变的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际金融演变的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际金融演变的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际金融演变的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演变的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ocx.docx

《国际金融演变的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演变的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ocx.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金融演变的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ocx.docx

国际金融演变的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ocx

  一、金融危机引发国际金融格局重塑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元仍然是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币种,2008年各国官方外汇储备结构中美元占比重为64.03%①。

  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是原有不合理的国际金融格局,尤其是单极化货币主导的金融格局成为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祸源之一,而危机与动荡调整引致国际金融格局的重塑也是一个必然。

  特别是次贷危机发生后,现行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仍然无法提供相对稳定的汇率条件,美元汇率波动频繁而且振荡幅度加大,继续单纯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结算和国际储备货币的缺陷和风险将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储备国持有的美元储备价值缩水和国际结算中以美元作为交易货币的风险剧增,尤其还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风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持续调整和改革是必然选择。

  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演化的过程中,世界经济正呈现重心向新兴国家转移的结构性调整,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引致国际金融体系及其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变化,未来国际金融格局或布局还将会出现更大的变革、调整、分化或重组。

  一欧美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下降此次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体失去了对于美国金融体系的信任,美国已失去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火车头地位,美国因巨额赤字而加深对国际资金依赖,金融霸权的底气愈发不足,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相对降低。

  从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来看,尽管美国在2007-2008年遭受的损失较欧洲严重,但2009年以来有迹象表明,未来欧洲金融市场的危机有可能比美国更深重,而且欧洲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应对危机的能力及灵活性还不如美国。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欧盟统计局2013年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①,欧元区经济去年第四季度环比萎缩0.6%,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下滑,创下欧元区经济2009年以来最大萎缩幅度。

  数据还显示,欧盟去年第四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5%,与前一季度0.1%的增长相比有明显下滑。

  2012年全年,欧盟经济萎缩0.3%;欧元区经济萎缩0.5%,与2011年1.4%和2010年的1.9%的增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滑。

  总体来讲,过去处于世界金融核心地位的欧美金融市场和大型的金融机构都蒙受了巨大损失,IMF在最近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估计,本次金融危机将给全球金融机构造成的损失为1.4万亿美元。

  二亚洲金融力量的兴起21世纪以来亚洲国家和地区经常账户盈余稳步上升,总体负债比重呈下降趋势,债务安全程度逐年提高,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得到改善,不良资产比率也不断下降,金融体系稳定性得到加强。

  亚洲拥有全球最主要和最庞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亚洲九个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总额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比例的60%②以上,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份量进一步增强并在拯救全球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亚洲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逐渐上升③。

  尽管长期以来,亚洲的主体意识并不强,多元性和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实际上使亚洲成为割裂的主体,但出于对美国霸权主义思想的反感和受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加上中国、印度、东盟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亚洲的主体意识在逐渐凝聚。

  过去十年间,亚洲不同国家在国民收入和财富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

  亚洲内部国家间趋同性开始增强了。

  十年前,日本是亚洲地区惟一的发达国家,而今天中国、印度、韩国和印尼都已经是20国集团的成员。

  目前世界排名第二、三的经济大国都在亚洲。

  从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的角度来看,亚洲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正在增强。

  根据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对全球45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所作出的综合评价,七个亚太区的金融中心已经挤进全球金融中心15强。

  亚洲各国如能以此为契机,达成共识,开拓金融合作的空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和相对自主的金融体系,对维护亚洲和世界金融市场的稳定都将具有非凡的意义。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格局催化区域货币合作一美元霸权地位的衰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此次金融危机对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储备货币地位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不仅美国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遭受巨大灾难,美国经济与金融的元气也大伤,美元贬值难以避免。

  在现行美式危机拯救模式下,美元的长期贬值趋势又会使得持有美元资产的国家抛售其美元计价的资产,转而投向健康经济体的优质资产,更会促使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衰落。

  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美国庞大的经济规模,美元霸权地位的衰落将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因为世界范围内的企业、个人在伦敦、香港和其他离岸中心拥有数量不菲的美元存款。

  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国家政府的官方外汇储备也主要是以美元或美元资产为主①,据统计,有大约超过一半的美国国债为其他国家主要为东亚国家的中央银行持有。

  当美元贬值的时候,大量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就会面临两难的困境,一方面,继续持有美元国债或资产就会承受较大的汇兑损失;如果将持有的美元资产一次性抛售的话,又会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进而对自身的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

  基本上所有的国家最终选择的都是继续持有,这无形中巩固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虽然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但由于美国拥有庞大的经济规模、先进的生产力、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高端的研发技术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美国的经济实力仍是任何国家或地区不能匹敌的,这也是美元霸权得以维持的根本。

  二欧元的地位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提升自1999年1月1日开始发行并流通以来,欧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其扮演的角色已远远超越区域性货币,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以欧元作为越来越大份额的储备货币,这对处于霸主地位的美元构成相当大的威胁。

  欧盟本希望借助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巩固和提高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以进一步提升在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但从目前的基本面来看,很难如愿以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美元占全球政府和央行外汇储备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的80%降至61.8%,而欧元比重则为23.9%,下降到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此外,金融危机致使东欧外债累累②,西欧经济危机四伏西欧银行当年在东欧投下重金,在东欧拥有巨额债权,东欧金融体系一旦陷入危机,势必会波及西欧,欧元区经济可能继续恶化。

  欧元区经济前景不明朗加上欧元跌势未止的情况下,欧元想超越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的理想备受动摇,超越步伐大大减速③。

  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后欧元不仅难以取代美元,而且前程未卜。

  三非洲法郎区的经济金融基础相对薄弱由于非洲法郎区实行钉住欧元政策,欧元区的经济困境及欧元汇价的波动给非洲法郎区经济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尽管法郎区与非法郎区经济近几年来持续增长并且中长期前景被看好,但其基础依然脆弱,各成员国通货膨胀率有增无减。

  克服和摆脱不发达、消除贫困,仍是非洲各国面临的长期任务。

  由于还没有像欧洲那样建成一个统一的商品与要素大市场,这使得西非货币联盟汇率制度的基础还不够完善。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国对本地区的资金投入亦会减少,特别是可能会减少对公共发展的援助,今后西非地区的经济将遭遇困难,西非经货联盟8国的经济增长率会出现下降,非洲地区统一货币路漫漫。

  四海湾国家货币海元有可能提前出现实现统一货币是海湾国家实现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也是海湾各国努力争取的重要目标。

  海湾六国已经就建立海湾统一货币联盟、成立海湾货币委员会和统一货币联盟的宪章草案等问题达成一致,极有可能是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实践中的再次检验并复制欧元经验,这将挑战颇有市场的未来世界货币美、欧、亚三极格局的预言。

  基于类似欧盟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结构,海湾国家货币海元有可能提前出现。

  目前,基于石油美元的主要因素,各成员国的货币同美元挂钩,并确定了与美元的固定汇率。

  但由于美元持续走低,长期保持本国货币与美元汇率挂钩的海湾国家对是否继续保持原有政策已经产生分歧,多数国家认为继续维持与美元汇率挂钩的政策将影响国家的石油收入,脱钩重建新的结算体系逐渐成为共识,他们曾经尝试用卢布等货币,但统一货币的声音更占主流。

  一旦海湾国家统一货币海元出现,并以丰富石油储备作为发行准备,要求在石油贸易中采用海元结算,未来的海元国际化路径将水到渠成。

  五人民币与日元合作推动东亚区域货币合作趋势增强从全球视角看,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仍由美元主导,欧元的启动并没能撼动美元的霸权地位,日元随着国际地位的衰落已经失去了竞争力,英镑基本上已经边缘化,而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更是微乎其微。

  从区域视角看,东亚地区仍是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日元比欧元稍胜一筹,但影响力也十分有限。

  基于对美元贬值的担心和欧元区的示范效应,东亚地区只有通过区域货币合作,来改变东亚货币在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而东亚核心货币的缺失和东亚货币合作的逐步推进,给人民币与日元争作区域主导货币提供了机会。

  日元已是三大国际货币之一的事实,以及日元亚洲化战略的实施,注定了日元与人民币之间会有激烈的竞争。

  就现状而言,人民币与日元均不具备充当东亚核心货币的绝对优势。

  但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在东亚货币的汇率稳定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民币比日元更有潜力充当东亚地区的货币锚,但这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

  此番金融危机能否提升亚洲货币的国际地位近来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金融危机后亚洲货币合作和亚元呼声又趋高涨,日益密切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也催生了人们对亚洲未来共同货币———亚元的期待。

  2009年以来,东亚货币合作进展顺利,从《清迈协议》框架下的货币互换已迈入共建亚洲外汇储备基金亚洲货币基金的雏形的阶段,如果再前进一步实现联合干预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就可能实现联合汇率机制和统一货币的良好前景。

  谈及亚洲货币合作和亚元问题就不可避免涉及人民币与日元的关系问题。

  一直以来,日元受到美元、欧元的双边挤压,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受挫又严重削弱了日元的根基;而人民币目前尚不具备完全自由兑换的实力和条件,单纯依靠日元或是人民币均难以独立担当作为亚元主导国之重任。

  因此,中日两国实现货币合作,携手东盟,共建并实施亚洲货币体系是明智的战略选择。

  目前,从扩大区域货币互换着手,建立并壮大亚洲货币基金规模以抵御外来冲击,在日元已经国际化的基础上携手推动人民币区域性国际化进程,争取日元和人民币最终成为亚洲国家的重要储备货币,应该是中日两国和亚洲国家摆脱美欧金融与货币压制的唯一出路。

  当然,货币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既是客观的,也是必要的,亚洲货币主导权的掌控最终将服从良币驱逐劣币的规律。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未来区域货币合作不仅能够强化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格局,在此前提下的地区货币合作更有利于增强抵御金融危机能力,世界各国应该在这一问题上有更统一的认识,通过深化地区货币合作以防范金融危机冲击。

  一结论1.区域货币合作强化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格局多元化的货币体系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各区域内和世界范围内的货币需求,而且区域货币间的协调比较容易达成。

  既能减少区域内的金融动荡和经济危机对整个国际货币体系的冲击,又便于具有统一货币的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往来。

  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是要改变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体系,提升区域性货币的国际地位。

  由于货币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所以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要提升本国货币的国际影响力,以对美元形成一定的约束。

  构建多元化的货币体系有利于形成货币之间的竞争和制衡约束,多足鼎立的货币格局可以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

  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经济体根据地理位置、经济规模、国内金融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经济开放程度、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程度等结成的几个区域货币联盟或者是区域内的统一货币体系,其中统一货币体系中的区域货币是本区域内经济基础相对较强、货币汇率波动较小、在重大国际事件发生之时具有担当起维护本区域经济秩序稳定能力的国家货币。

  虽然从最终发展趋势来看,国际货币体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由几种国际货币主导,但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去杠杆化和经济低迷,导致了国际经济竞争格局的变化,改变了国际货币体系的竞争格局,也影响了地区货币的发展趋势。

  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竞争与国际金融竞争格局的发展将首先体现在区域货币相对力量的变化上,随后是各个区域内几个主要的货币相互竞争,并且将来有可能形成某种松散的体制。

  伴随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货币的区域化整合全面开花北美三国仍在探讨北美统一货币的路径,拉美国家地区货币美元化趋势日益明显,欧元区的不断扩大,海湾地区六国货币海元的统一进程在加快,非洲统一货币正在进行,亚洲货币合作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际金融格局不断演变与调整的基础上,始终滞后的国际金融秩序正被迫进行调整,国际金融市场必将持续甚至加剧动荡。

  此次金融危机,使得地区货币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大大提速。

  2.地区货币合作增强相关经济体抵御外界冲击的能力地区货币合作对于经贸发展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本文更想强调的是其另一重要作用,即有利于增强相关经济体的抗冲击能力。

  其机理一是通过货币合作有利于促进地区经贸发展,进而提高经济金融力量来抵御外部冲击;二是货币合作机制可以使参与国在应对危机冲击时联手行动,避免单打独斗的孤独性脆弱,增强稳定市场、稳定金融的力量。

  例如欧元在1999年开始实行时,在全球官方外汇总储备中占比不到19%,现在已经扩张到23.7%,增强了其抗风险能力。

  此次金融危机虽然重创欧元区经济,但并不能证明是区域货币一体化的错误,而主要是由于银行业参差不齐统计数据表明欧洲一些银行的杠杆比例比美国还要高,导致欧洲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堪比美国、许多国家的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弱于美国、在拯救危机的一致行动中效率低下等非货币原因造成的。

  海合会启动货币联盟将增加成员国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并为成员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海湾国家货币一体化进程将使六国在共同抗击金融危机的道路上形成更加坚定的合力。

  如果美、加、墨三国统一货币进程加快,毫无疑问将大大增强其整体抗风险能力。

  亚洲货币合作的推进虽然较为缓慢,但近期已取得重要成果,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亚洲货币合作将会逐步向更高的层次演进。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亚洲经济体通过区域内货币、金融等领域合作的深入,有利于增强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并在参与拯救全球经济进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地位。

  地区货币合作涉及面甚宽,需要创造多种条件,也要共同克服诸多困难。

  但从当前来看,加强汇率合作与政府间的协调是最基本的。

  二深化地区货币合作的建议现今世界的基本秩序和游戏规则主要是美欧等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发展中国家被动接受,主要受益者也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体。

  在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下,整个世界经济步入了严冬,欧美发达地区遭受的影响尤为严重。

  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摆脱对欧美经济金融体系的过分依赖,如何摆脱欧美经济下滑对本国的影响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最关注的问题。

  而且,未来要维持国际经济金融的安全和稳定,就要提升区域货币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试图对美元形成一定的约束和制衡。

  因为,货币背后反映的是各国的经济实力,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有利于形成对发达国家经济行为的约束,共同维持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安全和稳定。

  1.加强汇率层面合作是当前地区货币合作的首要问题地区货币合作的关键应该是汇率合作,重点是维持汇率稳定。

  地区货币合作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实现多边或双边汇率稳定,合作的手段包括区域内各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调和共同干预市场等。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基于浮动恐惧的认识,东亚地区基本将本国汇率钉住美元或以美元为主的一篮子货币,并且在汇率政策上表现出更多的默契,相互间的货币比价趋于稳定。

  然而,东亚地区汇率的稳定毕竟是松散合作下的产物,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因而是难以持续的,任何一国的汇率首先贬值都会打破原有的均衡。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动荡、汇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发生传染性贬值从而打破地区汇率均衡的可能性很大。

  东亚区域内汇率的稳定应靠货币合作框架下的内在稳定机制来维持。

  尽管对各地区货币合作进程的评判不一,但加强区域汇率合作从而夯实地区货币合作的基础已是共识。

  由于普遍意识到美元资产的不可靠性,各国都在主张国际货币多元化和外汇储备多样化,一些国家还开始实行彼此货币间的清算兑换,而一些地区合作组织正在积极倡导区域性货币合作来规避单极化美元储备所带来的风险。

  2.区域货币合作需要适度的政府干预作为市场失灵的纠正力量在金融危机之痛中,我们深切感到,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政府和市场都不是万能的,极端自由的市场经济理论中很多假定条件在现实经济运行中难以实现。

  过分推崇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追求经济自由和分散决策,忽略了经济金融全球化和过度自由化的副作用,已经导致了严重的恶果和市场资源配置的事实低效率。

  此次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联手拯救的事实已经使我们认识到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缺乏有效的汇率调整机制、没有对国际流动性增长及其衍生风险的有效控制以及在国际收支调节中没有明确规定义务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之前,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保证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

  面对这次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措施进行干预和拯救,并不等于脱离市场经济的轨道,而是在弥补市场失灵的问题,创造或优化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外部条件。

  从货币层面看,由于货币的主权性特征,地区货币合作难以通过市场自发形成,需要借助政府力量外部推动,并且政府主导的地区货币合作有利于纠正国际金融的市场失灵。

  如果在地区货币合作进程中能够建立起有效的政府间联合干预机制,将会有力地推动地区货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因此,在加紧地区货币合作步伐的同时,还应继续加强政府间合作与协商,共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国际金融面临的问题。

  本文作者范祚军黎耀川黄立群工作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