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2241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docx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docx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2、知道青蛙吃害虫,要保护青蛙。

  3、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5、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小蝌蚪找妈妈》视频、魔术图片、小卡片、小蝌蚪头饰、《小蝌蚪找妈妈》歌曲。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黑脑袋圆溜溜,一条尾巴拖后头。

东游游来西游游,好像许多黑豆豆。

"知道荷叶的用处很大,引导幼儿根据小动物的需要,想象荷叶有什么用。

小朋友,你们能猜出我是谁吗?

对啦,我的名字叫小蝌蚪,别看我长得挺可爱,其实我是个很可怜的孩子,妈妈一生下我就去了别的地方,我都长出小尾巴了还没见过我的妈妈。

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找妈妈呢?

那就跟我走吧。

  二、播放视频,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1、观看视频,感受小蝌蚪找妈妈时的身体变化。

  2、出示魔术图片,引导幼儿描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生活环境。

  三、发放卡片,幼儿动手操作。

  1、幼儿按照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排序。

  2、幼儿自主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四、音乐游戏:

"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围成一圈跟在老师后面,根据歌词自编动作。

  五、小结:

  小蝌蚪变成青蛙以后,经常帮农民伯伯捉田里的害虫,青蛙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一定要保护它哦。

  活动延伸:

  1、春天到了,天气逐渐转暖,幼儿可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河边观察小蝌蚪。

  2、幼儿自己在家养一些小蝌蚪,观察小蝌蚪变青蛙的整个过程。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行绘画基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

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发展和培养幼儿的事物的兴趣,获得观察力,想象力。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知道要保护小动物。

  通过具体活动,让孩子们得到快乐,从而热爱学习。

  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知道青蛙的成长过程,知道小蝌蚪长大后就是青蛙。

能根据老师的演示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鱼缸、水、(纸做的)小鱼、小黄牛、小乌龟、荷叶、小蝌蚪、青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当你放学回家没见着妈妈时,你会怎样?

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好不好?

我要看谁听得最认真,谁最棒!

  2、出示装水的鱼缸,里面有一只小蝌蚪在游来游去。

老师讲述:

有一只小蝌蚪,在找他的妈妈。

  3、接着出示一条小鱼。

老师说:

小蝌蚪游啊游,看见一条小鱼,急忙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小鱼说,我不是你妈妈,你妈妈有四条腿。

小蝌蚪说,哦,并急得哭了。

  4、接着又出示小黄牛,边演示边说:

小蝌蚪游啊游,看见了小黄牛,急忙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

小黄牛说,我不是你妈妈,你妈妈在水里。

小蝌蚪哭着说,噢。

  5、接着又出示小乌龟,边演示边说:

小蝌蚪游啊游,看见一只小乌龟,急忙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小乌龟说。

我不是你妈妈。

你妈妈是穿的绿衣裳,也没有尾巴。

小蝌蚪说,噢,知道了。

  6、出示小青蛙,边演示边说:

孩子,我在这儿呢!

小蝌蚪听见有谁在叫他,一看,荷叶上坐着一只青蛙,正捉住了一只害虫,小蝌蚪急忙游过去,边叫着妈妈,边跳上荷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二、师:

现在小蝌蚪已经找着他的妈妈了,谁知道小蝌蚪为什么叫青蛙是妈妈?

(小蝌蚪长大后就是青蛙)

  三、拓展。

老师演示,请孩子复述故事。

  四,延伸

  师:

小蝌蚪长大后就是青蛙,青蛙是有益的动物,专吃害虫,我们要保护他,不要伤害他,要保护大自然。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这节活动课,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培养幼儿语言发展的好材料。

反思自己设计的这节活动课,虽然有成功的一面,但是也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整体来说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教学内容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是孩子们兴致盎然。

首先从老师问孩子们,回家没看见自己的妈妈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导入,让幼儿知道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之后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不仅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也让幼儿有了一个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操作活动有着很浓厚的兴趣,通过自己的表达,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各种动态有了一定的理解,老师先让孩子了解小蝌蚪的特征,再让幼儿讨论小蝌蚪游动的反向,是怎样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的,突出了本节活动课的重点。

将语言发展,数的感知,探索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3

  一、说教材:

  《小蝌蚪找妈妈》是小学语文课本第四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它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的说明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课文内容比较简短,先写了小蝌蚪的样子,然后通过鲤鱼妈妈、乌龟的介绍等一步一步的写出了青蛙的特点及其与小蝌蚪的区别。

__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浅显易懂。

教学这篇课文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确定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

  1、教学要求:

  

(1)、观察插图,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提高朗读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懂得本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二、说教法学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是直观性,针对课文内容,根据直观性原则,我采用演示法教学,边讲读课文边在黑板上画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以及鲤鱼、乌龟、青蛙的图画,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同时训练学生读的能力和写的能力。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从而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在本课教学中,要使学生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懂得本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讲读法,充分发挥不同形式读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读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理清作者思路,突破重点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演示法教学,把小蝌蚪变化的句子用幻灯机展示出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印象,起到巩固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我抓住低年级小朋友好奇的特点,先创设一个场景:

给大家带来几位朋友——小蝌蚪,可是它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大家一起帮它找妈妈,从而引出课题。

这样,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读课文:

首先,教师范读课文,同时让大家思考:

__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准备。

  课文第一段具体描写了小蝌蚪的样子。

教学时,我让学生抓住小蝌蚪的特点认真去读,加深印象。

  第二段第五段是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通过鲤鱼、乌龟的回答,了解青蛙是什么样子,以及蝌蚪和青蛙的区别。

在教学时,我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体会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情。

小蝌蚪找妈妈时遇到鲤鱼、乌龟、青蛙时用的三个词语不同,都含有“游”,但表示蝌蚪游的方向和位置不一样,让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如何准确使用词语。

随着事情的发展,小蝌蚪也在不断的变化,它了解的妈妈的特点也越来越多,最后终于找到了妈妈,而它自己这时候也已经变成了青蛙。

一边让学生朗读课文一边画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以及鲤鱼、乌龟、青蛙的样子,学生在朗读和观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和青蛙的特点,懂得了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学生的读和表演,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总结全文:

  通过本课的回顾,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

  4、提出问题

  通过学习本课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从书本知识转化到社会知识,让学生保护青蛙、爱护益虫,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过程:

  老师讲清倾听的要求:

  

(1)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要仔细地从头到尾听完整。

  

(2)倾听时,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话或插嘴。

  (3)边听还要边思考。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老师这里有一张“寻人启示”,你们想看看吗?

  2。

(出示寻人启示)师读:

我们是小蝌蚪,当我们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们多羡慕呀!

可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妈妈是谁?

它在哪?

听说一(3)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们找找妈妈吧!

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读后要说一说:

小蝌蚪在妈妈时都遇到了谁?

  2、指名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三、深入研究,读中悟情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鲤鱼、乌龟是怎样帮助小蝌蚪的呢?

  

(2)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呢?

用曲线画出小蝌蚪样子的变化。

  2、汇报交流。

  师: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鲤鱼、乌龟是怎样帮助小蝌蚪的呢?

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他们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呢?

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交流。

师提出要求:

认真听别人的发言。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写板书。

  

(1)出示第二自然段的课件:

同桌互读后指名读这一段。

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

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作出点评,如谁把小蝌蚪找妈妈的急切心情表达得更形象,谁把鲤鱼阿姨的关切表现出来了?

  

(2)听录音读。

  (3)师生分角色朗读。

  (4)看课件,指名说一说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

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谁能到前面,把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的情景表演给大家看?

  (选出角色演员,配戴好头饰,提醒演员“迎上去”的蝌蚪和鲤鱼阿姨各自该站在什么位置,该向什么方向游)

  情景表演结束,教师点评。

  师:

小蝌蚪的身体在渐渐长大,它又去找妈妈,我们来看一看,乌龟是怎样说的?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过程同上,情景表演时提示演员“追上去”的蝌蚪和乌龟该站在什么位置,各自向什么方向游。

  师:

在鲤鱼阿姨和乌龟的帮助下,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下面来看第四自然段,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范读)

  师:

小蝌蚪这次遇到了谁?

(青蛙妈妈)

  师:

(出示青蛙图片)谁能说一说,青蛙有什么特征?

  师:

小蝌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妈妈,该多高兴啊!

如果你是小蝌蚪,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把它找到妈妈后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

  指名说一说。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小蝌蚪和妈妈的对话。

  3、学习第五自然段

  齐读第五自然段,老师有一个问题,谁知道一只青蛙每天大约能捕捉多少只害虫呢?

生议论。

  师:

一只青蛙大约每天能捕捉700只害虫,多不多呀?

青蛙可是田里捕捉害虫的能手,那以后我们要怎样对待它呢?

(保护青蛙、不伤害它们)

  四、拓展延伸,深入引导

  1、思考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大青蛙的?

  师:

我们刚才学习了课文,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看一些图片。

观察小蝌蚪的身体有了什么变化?

  (课件逐一出示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不见了的图片。

  生完成练习。

出示课件: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没过多久,(尾巴)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青蛙)。

  2、激发学生情感,学习故事中人物的精神

  师:

我们在故事中认识了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生个别发言,陈述喜欢的理由

  师相机点评指导

  (蝌蚪:

不畏艰险,面对挫折不气馁,终于克服了各种困难找到了妈妈;青蛙:

捕捉害虫,是田里的卫士;乌龟、鲤鱼:

关心别人,助人为乐。

  3、齐读课文。

  5、师做总结。

  师:

青蛙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变→青蛙

  大脑袋→长了两→长了两→尾巴→不见

  黑灰的身子条后腿条前腿变短尾巴

  长尾巴↓↓↓

  找妈妈→鲤鱼→乌龟→大青蛙→捉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5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

在课堂中如何用创新、精巧的设计,在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显得生机勃勃、兴趣盎然呢?

我抓住了以下两点。

  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

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

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

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

  寻人启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

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

听说二(4)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

“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

他们个个拿着铅笔全神贯注地这里画画,那里圈圈,偶尔还能听到同桌之间窃窃私语地讨论。

瞧!

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读、说、写、贴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

  

(1)初读。

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

a.自由读全文,标上小节。

b.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

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2)精读。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

教师应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

a.读这两小节,回答小姐的先碰到了(),又碰到了()。

b.比较句子。

(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

小蝌蚪以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

h.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

d.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

  

(二)说顺序。

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2)说内容。

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

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

  教师准备好六幅画,分别为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乌龟和鲤鱼。

让学生先来贴这些动物各自的位置,贴好后再讲清理由,为什么要这样贴。

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文中词句作为贴画正确与否的依据,重点理解迎和追,以此促进学生对词句的深入理解。

  4.写——形式多样,写中练笔

  语文教学不仅是日耳之事,也要动手。

“不动笔墨不看书”是公认的读书方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写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1)基础练习。

在学生分别找到描写蝌蚪和青蛙外部特征的句子以后,及时填写:

  a.小蝌蚪(),()身子,甩着()。

  b.青蛙妈妈四条(),宽(),鼓着一对(),披着(),露着(),捉()。

  这两处练习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尤其是b处的练习不是读了课文就能信手拈来的,需要从乌龟和鲤鱼的话中概括得出,其次从这两处练习中可以对蝌蚪和青蛙的外部特征进行比较,从而为接着要学蝌蚪料的生长变化过程作铺垫过渡作用。

  

(2)深化练习。

对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教师在花了大量时间进行读的训练同时,又不失时机进行写的训练。

如:

  a.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是因为(),说明()。

  b.乌龟告诉小蝌蚪叫它的妈妈(),如果小蝌蚪光听乌龟的话,那(),应该()。

  这样设计旨在以学生读顺、读懂课文为前提,培养础解课文的能力。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6

  活动目标:

  1.体验游戏的快乐及表演的乐趣。

  2.培养幼儿动作的创造性。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青蛙妈妈、鲤鱼妈妈、鸭妈妈、乌龟妈妈头饰各一个;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重难点:

重点:

  体验表演的乐趣。

难点:

鼓励幼儿创造蝌蚪游的动作,学说各角色的话。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学蝌蚪游。

  1.师:

小朋友,老师带来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

你们想听吗?

(弹奏唱)

  2.提问:

小蝌蚪长什么样子?

小蝌蚪在水里怎样游?

谁来学小蝌蚪游泳?

有谁想出的小蝌蚪游的动作是不一样的?

(请幼儿来学一学小蝌蚪游泳)

  3.教师示范游。

师:

小蝌蚪游得真好看,看蝌蚪姐姐是怎样在水里游的。

  二.在音乐伴奏下学蝌蚪游,吃食。

  

(1)[1~8]小节:

在音乐伴奏下重复三遍。

师:

蝌蚪姐姐请蝌蚪弟弟妹妹一块儿来水里游。

  

(2)[9~12]小节:

老师带领在__x处咂嘴表示吃东西。

师:

蝌蚪弟弟妹妹游了那么久肚子饿了,我们来吃点东西吧。

  (3)重复[1~8]小节两遍:

师:

吃饱了,小蝌蚪一起游来游去做游戏吧。

  (4)[9~12]小节:

师:

吃饱了,姐姐带你们去找妈妈吧。

(音乐[13~16]上)

  三.蝌蚪姐姐带小蝌蚪找妈妈。

  

(1)音乐[13~16]结束,鸭妈妈出现,蝌蚪姐姐带小蝌蚪上前问:

“你是不是我们的妈妈?

”鸭妈妈{配班老师扮}说: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2)音乐再起,蝌蚪继续游,到最后一句“妈妈,妈妈在哪里”时鲤鱼出现,蝌蚪上前问:

“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鲤鱼说: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到别的地方去找找吧。

  (3)音乐起,蝌蚪游。

音乐结束,乌龟出现,蝌蚪上前问,乌龟回答,同上。

  (4)音乐起,蝌蚪游。

音乐结束,青蛙妈妈出现,叫“呱呱,我就是你们的妈妈。

”小蝌蚪快速游到妈妈身边,一起拍手说:

“妈妈找到了!

妈妈找到了!

  四.学说角色的话。

  1.学说蝌蚪的话及其他角色的话。

提问:

刚才去找妈妈时第一个遇到谁?

小蝌蚪是怎么问的?

(学说小蝌蚪的话)它是怎么回答的?

(学说鸭妈妈的话)

  2.学说鲤鱼、乌龟的话同上。

  五.游戏重新开始。

  请四位幼儿来做鸭妈妈、鲤鱼妈妈、乌龟妈妈和青蛙妈妈(配班老师在一旁帮助)其他幼儿做小蝌蚪,老师做蝌蚪姐姐。

  六.结束。

  师:

小蝌蚪们,我们在小河里快乐地游泳、找东西吃、做游戏,还找到了妈妈,你们高兴吗?

那我们下次再来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好吗?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7

  学情分析: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师应根据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3、能用已经练习说话。

  4、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以识字、写字,让学生认识蝌蚪和青蛙,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他在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对农作物有好处,是我们捉害虫的好帮手为重点。

  教学难点:

  懂得应保护青蛙,并能向他人宣传保护青蛙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图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变化,知道它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保护青蛙。

  2、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老师:

小朋友我们来猜谜语好吗?

  小朋友;好

  老师:

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去了细尾巴。

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你知道它是谁吗?

  小朋友:

青蛙

  老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青蛙的故事。

  (课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在水里的动画图片,同时板书课题:

34.小蝌蚪找妈妈)。

  二、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老师:

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

怎么找的?

找到了没有呢?

让我们看看动画就知道了。

(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

  老师:

找到没有

  学生:

找到了

  老师:

我们来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1)巡视自读情况,发现学生读文中困难,及时解决。

(不会读的拼拼音,问老师和同学)

  

(2)组织学生分小组互助学习,看谁认字多,达到初学生字的目的。

  (3)汇报学习结果。

(每组评出认字大王)

  (3)认字大王在全班读生字条中的字(读后鼓励)

  三、师生合作互助,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让学生起来说自己是怎样记住某个字的,说得好的让全班同学给他掌声)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老师:

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住?

  学生:

我觉得姨迎鼓最难记住

  老师: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让学生读这几个字)

  3.课件再次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教师让学生开火车检查识字效果。

  4.巩固识字

  

(1)找朋友:

阝辶女丁扌支火

  可页支(让学生把有这些偏旁的字找出来)

  

(2)老师设情景,让学生在趣味中巩固字

  老师:

我也编了一个小故事让你巧妙地记住这些字,你喜欢吗?

  学生:

喜欢.

  老师用课件打出下列内容:

  huiyingayizhuidingpig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