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虫害防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2081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病虫害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玉米病虫害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玉米病虫害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玉米病虫害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玉米病虫害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玉米病虫害防治.docx

《玉米病虫害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病虫害防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玉米病虫害防治.docx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干腐病

症状:

地上各部均可发病,以果穗和叶鞘症状最明显。

幼苗受害,幼芽和根部产生褐色干缩病斑,幼苗黄弱,甚至枯死,叶片发病产生5厘米×1~2厘米长形病斑,生长后期在下部4~5节气生根着生处及病穗附近发病,在叶鞘上生有褐色,紫红色或黑褐色病斑,后期中心变灰白,病叶鞘和病茎秆之间密生白色菌丝层。

重病茎秆枯朽易折断,组织死亡产生大量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发病果穗多提前成熟,病穗与苞叶之间充满白色菌丝体以致苞叶包裹很紧密,不易剥离。

病穗僵化变轻,籽粒干缩,灰褐色,籽粒间常有灰白色霉。

发病后期,苞叶上、籽粒基部甚至全部籽粒上,穗轴内侧和护颖上都可产生小黑点。

发病规律:

玉米干腐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

降雨后从分生孢子器里释放出大量孢子,随气流传播。

玉米开花时叶鞘变松,孢子随同花粉落入叶鞘内,萌发生从叶鞘侵入,也可从伤口茎秆基部,不定芽或花丝、穗梗及果穗的苞叶间直接侵入。

玉米开花授粉后最易感病。

病菌适应温度范围广。

高温多雨有利于病菌的浸染和发病,种子带菌,可进行距离传播。

防治方法:

①严格植物检疫,严防带病菌种子调运传病。

②清洁田园,发病秸秆应在第二年雨季到来之前烧掉或深埋沤肥。

③病区实行2~3年的大面积轮作倒茬。

④病区严格选留无病果穗作种子。

并在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2%的50%二氯萘酯可湿性粉剂拌种,消灭种子带菌。

⑤玉米抽穗期用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重点喷果穗及下部茎叶。

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很大,严重时可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玉米粗缩病主要靠灰飞虱传播,灰飞虱有趋绿特性,小麦收获后向玉米迁移。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苗期特别是5叶期前为敏感期,2叶1心时最易感,播种早的夏玉米敏感期因为与灰飞虱重发期正好吻合而更容易感染此病。

由于去年农资价格上涨、粮食价格走低,部分农民不种小麦而只种一茬玉米,今年白地夏玉米面积比往年增多。

现在我县小麦还未收获,玉米播种却已开始。

这些白地玉米播期早,要特别对该病引起重视。

一、发病症状

玉米粗缩病又叫花叶病毒病,病株节间缩短、严重矮化、茎秆粗,叶子像君子兰,叶色浓绿,宽短质硬。

叶背脉上有肿胀白色的蜡泪状突起,有时叶鞘、果穗苞叶上具蜡白色条斑。

病株分蘖多,根系不发达易拔出,轻者虽抽穗,但半包在喇叭口里,雄穗败育或发育不良,雌穗花丝不发达,结实少,重病株多提早枯死或绝收。

二、易发病原因

1.近几年冬季气温偏高,利于灰飞虱安全越冬,带毒的灰飞虱越冬基数偏高。

2.白地夏玉米播种早,造成玉米苗期的易感病阶段与灰飞虱的迁飞盛期相遇。

3.田间管理粗放、草荒重,为传毒媒介的栖息与繁衍创造了条件。

4.施肥比例不当,有机肥用量少,锌铁等微肥较缺乏,土壤养分不均衡,降低了植株的抗病性,利于病害发生。

三、综合防治

玉米粗缩病防治策略应强调预防为主、适期早防的原则,应突出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关键期的药剂防治措施。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完全是由带毒的灰飞虱的传毒所致,因此消灭或避开灰飞虱的传播侵染是预防粗缩病发生的重要途径。

1.清除地头、垄沟以及田间的杂草,压低灰飞虱虫口基数,破坏灰飞虱的生存环境,减少初侵染源。

2.平衡施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调节氮、磷、钾的施用量,增施锌铁等微肥,搞好配方施肥,能有效减轻该病的发生。

3.采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

种子处理试验表明,60%高巧悬浮种衣剂0.4%~0.6%、25%先净悬浮剂按种子量2%拌种,田间试验防效可达70%左右,大田发病明显减轻。

4.玉米出苗后尽快进行喷药防治,可用10%吡虫啉15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30毫升或48%毒死蜱60~80毫升,对水30~40公斤喷雾。

为保证效果,隔7天再防治一次。

5.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病株,以免成为再侵染的毒源。

玉米条纹矮缩病

中文别名:

玉米条矮病

病害类型:

病毒

主要寄主:

玉米

危害部位:

全株

传播媒介:

灰飞虱

危害症状:

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缩,沿叶脉产生褪绿条纹,后条纹上产生坏死褐斑。

植株早期受害,生长停滞,提早枯死。

中期染病植株矮化,顶叶丛生,雄花不易抽出,植株多向一侧倾斜。

后期染病矮缩不明显。

根据叶片上条纹的宽度分为密纹型和疏纹型两种。

叶片、茎部、穗轴、髓、雄花序、苞叶及顶端小叶均可受害,产生淡黄色条纹或褐色坏死斑。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病毒由灰飞虱传播。

蚜虫、叶蝉、蓟马、土壤、种子和摩擦都不传毒。

灰飞虱最短获毒时间为8小时,体内循回期最短5天。

病毒不经卵传播。

气温20~30℃时,潜育期7~20天,一般9天。

该病发生与灰飞虱若虫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3~4龄若虫在田埂的杂草和土块下越冬。

翌年春转入麦田,羽化后成虫有一部分迁飞到刚出苗玉米田为害。

7~8月虫口最大,为害也重。

玉米收割后又转移到田埂杂草上,潜入根际或土块下越冬。

带毒若虫是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

灌溉次数多或多雨,地边杂草繁茂有利于灰飞虱繁殖。

玉米第一水适时浇灌发病轻,过早或过迟发病重。

田间湿度大易招来灰飞虱栖息。

发病因素:

头年秋冬温暖、干燥、雨雪少,翌年春天气温回升早,播种过早,有利于灰飞虱等害虫越冬和繁殖及危害传毒,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发展。

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播种过密、株行间郁闭,多年重茬、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易发病。

防治方法:

  

(1)播种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3)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有机肥中不得含有大麦病残体;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4)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防治好蚜虫、灰飞虱等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防止病菌、病毒从害虫伤害的伤口进入而危害植株。

(5)高温、干旱时应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

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6)在寄主杂草刚返青出土时,及时彻底清除或喷药灭虫,这是防病关键措施之一。

(7)选用抗病品种如群壮101、京黄113、豫农704、2569×获白、西单7号、中单2号、中单4号、农单5号、郑单4号等较耐病品种。

(8)提倡连片种植,避免单一抗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做到播种期基本一致。

避免因插花种植和少部分玉米田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盛发期吻合,造成灰飞虱传毒。

玉米矮花叶病

玉米矮花叶病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病,尤其是幼苗三至七叶期最易感病。

最初在心叶基部沿叶脉向上形成许多虚线状退绿小圆点,以后逐渐形成断续条点,再扩展至全叶,一般第1片病叶失绿,从基部沿叶脉两侧向上扩展,形成倒“八”字形,随着病情的发展,叶脉间叶肉逐渐失绿、变黄,而两侧叶脉仍保持绿色,呈现黄绿相间的条纹状花叶。

感病后的植株表现不同程度的矮化,早期感病植株矮化严重,后期感病植株矮化较轻,一般较正常植株矮化10%~30%,感病较重矮化50%。

重病株早期心叶扭曲成畸形,叶片不能展开,植株明显矮小,抽雄后雄穗不发达,分支减少甚至退化,果穗变小,秃顶严重不结实。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是有效防治玉米矮花叶病的根本途径。

在病害易发区域,用抗病品种取代感病品种。

2、防治蚜虫

在麦蚜大量向玉米迁飞的前期,此时应集中力量消灭传毒介体蚜虫,以减轻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植保部门应做好小麦蚜虫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工作。

3、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

玉米适期早播、种植最好采用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不仅使玉米出苗早,避开蚜虫迁飞传毒的高峰期,而且还有驱蚜作用,使田间病株较常规露地病株降低。

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及时中耕除草,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结合间、定苗拔除杂草、根除毒源,减少侵染源,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

4 药剂防治

玉米矮花叶病是病毒病,用一般的杀菌剂防治效果不佳,宜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在玉米三叶、五叶、七叶期各防治1次,同时可选择喷一些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玉米炭疽病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

病斑梭形至近梭形,中央浅褐色,四周深褐色,大小2~4×1~2(mm),病部生有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后期病斑融合,致叶片枯死。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块在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高温多雨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垦粘2号、渝糯1号、西玉7号、白粘早玉米、黄粘早玉米等优良品种。

(2)实行3年以上轮作,深翻土壤,及时中耕,提高地温。

(3)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

(4)用种子重量0.5%的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5)必要时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玉米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又称尾孢叶斑病、玉米霉斑病,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危害严重。

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

发病初期病斑椭圆形至矩圆形,无明显边缘,灰色至浅褐色病斑,后期变为褐色。

病斑多限于平行叶脉之间,大小(4-20)毫米*(2-5)毫米。

湿度大时,病斑背面长出灰色霉状物。

发病特点:

该病由真菌引起,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玉米尾孢和高粱尾孢。

病原菌随病残体越冬,为初侵染源,进行重复侵染。

7-8月份多雨的年份易发病,个别地块可引起大量叶片干枯。

病原菌在干燥的条件下能够在病残体上安全越冬,但在潮湿的地表层下的病残体不能越冬。

地势和种植形式对其发生有较大影响,而播期、种植密度、地势、肥料对玉米灰斑病的影响不大。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对灰斑病有较好抗性的品种;通过秋翻春耙压低田间的初侵染源;采用间作种植形式来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田间的相对湿度,从而达到控制病害发生和流行的目的;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必须采用化学防治,防病的同时也能有效的减少病原菌后期的越冬数量。

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

进行大面积轮作。

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2、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药,常用药剂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9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

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又名瘤黑粉病,是常见的玉米病害之一,由玉米黑粉菌侵害所致。

该病菌可侵染玉米幼苗、茎节、腋芽、雌穗、雄穗、叶片和根的幼嫩分生组织,形成形状、大小不同的瘤状物。

病瘤初为白色,内部亦为白色,肉质多汁,迅速膨大后逐渐变黑,外膜破裂后散出大量黑粉。

雄穗上部分小花受到侵染,则长出囊状或角状的小瘤,常数个病瘤挤在一起,穗轴上生病瘤后,引起穗轴屈折,呈各种畸形。

防治依据及方法:

(1)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防治黑粉病的根本措施。

(2)玉米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播种前,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越冬菌源。

堆沤有机肥要经过高温发酵。

(3)挢病田实行2~3年轮作,加强肥水管理,特别是抽雄前后不要受旱。

去雄前摘除田间病瘤。

虫害防治

甜菜夜蛾

形态:

幼虫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黄褐色、黑褐色等,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呈粉红色。

成虫昼伏夜出,有强趋光性和弱趋化性,大龄幼虫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入土吐丝化蛹。

虫态:

有成虫、卵、幼虫、蛹,以幼虫为害植株。

识别成虫:

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4毫米。

体灰褐色。

前翅中央近前缘外方有肾形斑1个,内方有圆形斑1个。

后翅银白色。

卵:

圆馒头形,白色,表面有放射状的隆起线。

幼虫:

体长约22毫米。

体色变化很大,有绿色、暗绿色至黑褐色。

腹部体侧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的带粉红色,带的末端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去。

蛹:

体长10毫米左右,黄褐色。

发生规律、危害特点:

初龄幼虫在叶背群集吐丝结网,食量小,3龄后,分散为害,食量大增,昼伏夜出,危害叶片成孔缺刻,严重时,可吃光叶肉,仅留叶脉,甚至剥食茎杆皮层。

幼虫可成群迁飞,稍受震扰吐丝落地,有假死性。

3-4龄后,白天潜于植株下部或土缝,傍晚移出取食为害。

一年发生6-98代,7-8月发生多,高温、干旱年份更多,常和斜纹夜蛾混发,对叶菜类威胁甚大。

防治要点:

(1)结合田间管理,及时摘除卵块和虫叶,集中消灭。

(2)此虫体壁厚,排泄效应快,抗药性强,防治上一定要掌握及早防治,在初卵幼虫未发为害前喷药防治。

在发生期每隔3-5天田间检查一次,发现有点片的要重点防治。

喷药应在傍晚进行。

药剂用:

使用卡死克、抑太保、农地乐、快杀灵1000倍,或万灵、保得、除尽1500倍,及时防治,将害虫消灭于3龄前。

对三龄以上的幼虫,用20%米满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

米满对甜菜夜蛾是一种经济高效的药剂,但该药作用速度较慢,应比常规药剂提前2~3天施药,喷药后虽然害虫暂时没有死亡,但已不再为害,不必担忧防效而重喷。

以除尽、卡克死、米满防效最佳。

可选用5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加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

也可用5%抑太保乳油、5%卡死克乳油,或75%农地乐乳油500倍液或5%夜蛾必杀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5天的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

粟灰螟

  粟灰螟属鳞翅目,螟娥科。

别名甘蔗二点螟、二点螟、谷子钻心虫等。

分布东北、华北、扩肃、陕西、宁夏、河南、山东、安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

   寄主:

北方称粟灰螟主要为害粟、玉米、高粱、黍、薏米等,南方称甘蔗二点螟主要为害甘蔗。

   为害特点:

以幼虫蛀食谷子等茎秆,苗期受害形成枯心苗,穗期受害遇风易折倒形成瘪穗和秕粒。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5—10mm,翅展18—25mm,雄娥体淡黄褐色,额圆形不突向前方,无单眼,下唇须浅褐色,胸部暗黄色;前翅浅黄褐色杂有黑褐色鳞片,中室顶端及中室里各具小黑斑1个,有时只见1个,外缘生7个小黑点成一列;后翅灰白色,外缘浅褐色。

雌蛾色较浅,前翅无小黑点。

卵长0.8mm,扁椭圆形,表面生网状纹。

初白色,孵化前灰黑色。

末龄幼虫体长15—23mm,头红褐色或黑褐色,胸部黄白色,体背具紫褐色纵线5条,中线略细。

蛹长12—14mm,腹部5—7节周围有数条褐色突起,第7节后瘦削,末端平。

初蛹乳白色,羽化前变成深褐色。

    生活习性:

长江以北年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谷茬内或谷草、玉米茬及玉米秆里越冬。

内蒙古、东北及西北幼虫于5月下旬化蛹,6月初羽化,一般6月中为成虫盛发期,随后进入产卵盛期,第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为害。

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入第二代幼虫为害期。

华北地区和安徽淮北越冬幼虫于4月下旬—5月初气温18℃左右时化蛹;5月下旬成虫盛发,5月下旬—6月初进入产卵盛期,5月下旬—6月中旬为一代幼虫为害盛期,7月中下旬为二代幼虫为害期。

三代产卵盛期为7月下旬,幼虫为害期8月中旬—9月上旬,以老熟幼虫越冬。

南方年生4—5代,海南5—6代,世代重叠,主要为害甘蔗,具体情况参见甘蔗二点螟。

成虫昼伏夜出,傍晚活动,交尾后,把卵产在谷叶背面,每雌产卵约200粒,卵期2—5天,初孵幼虫爬至茎基部从叶鞘缝隙钻孔蛀入茎里为害,完成上述过程需时1—3天。

幼虫共5龄,除越冬幼虫历期较长外,一般19—28天。

低龄幼虫喜群集,3龄后开始分散。

在茎内为害15天左右。

4龄后开始转株为害,每只幼虫常为害2—3株,老熟后化蛹在茎里。

该虫发生程度取决于越冬基数和气候条件,越冬后的幼虫遇有雨量多、湿度大利其化蛹、羽化及产卵。

如河南新乡5月份降雨量大于40mm,降雨多于8次,可能大发生。

山东聊城百茬中越冬活虫10头左右,5月中旬—6月上旬气温20—25℃,相对湿度70%,降雨量25mm以上,一代发生重。

相对湿度小于50%则发生轻。

二代遇7月上中旬相对湿度高于70%则发生重。

   防治方法:

(1)预测预报一般可依据5月份的降雨量和降雨次数,对一代粟灰螟作出发生程度的预报或估计。

(2)推广抗虫品种。

(3)秋耕时,拾净谷茬、黍茬等,集中深埋或烧毁,谷草须在4月底以前铡碎或堆垛封泥,以减少越冬虫源。

播种期可因地制宜调节,设法使苗期避开成虫羽化产卵盛期,可减轻受害。

(4)据测报,当谷田每500株谷苗有卵l块或干株谷苗累计有5个卵块时,应马上用50%1605乳油100ml,加少量水后与20kg细土拌匀,顺垄撤在谷株心叶或根际。

也可选用1.5%甲基对硫磷粉剂2kg,拌细土20kg制成毒土,撤在谷苗根际,形成药带,效果也好。

 

粟茎跳甲

分布与危害

   属鞘翅目、叶甲科,别名糜子钻心虫、粟卵形圆虫、粟跳甲、麦跳甲,俗名土跳蚤、地蹦子。

国内分布东北、内蒙古、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国外分布前苏联等地。

粟茎跳甲是谷子幼期主要害虫之一。

在黑龙江、内蒙古、宁夏、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为害严重。

在国内除为害谷子、糜子外,还为害玉米、高梁、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以及狗尾草、稗子等杂草。

据前苏联报道,粟茎跳甲是为害鹅观草等禾本科牧草的重要害虫。

粟茎跳甲幼虫和成虫均为害刚出土的幼苗。

幼虫由茎基部咬孔钻入,枯心致死。

当幼苗较高,表皮组织变硬时,便爬到顶心内部,取食嫩叶。

顶心被吃掉,不能正常生长,形成丛生,华北群众叫“芦蹲”或“坐坡”。

成虫为害,则取食幼苗叶子的表皮组织,吃成条纹、白色透明,甚至干枯死掉。

发生严重年份,常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

 

   形态特征

   成虫呈椭圆形,体长2.6—3毫米,体宽1.2—1.8毫米。

雌体较雄体肥大,体黑色,有强烈赤金反光,体蓝绿,有强烈蓝色反光。

蛹角11节,近基部4节黄色,余为褐色。

头胸部背面刻点的直径比两刻点之间的距离约大1倍,小盾片三角形,平滑。

鞘翅痛面之刻点粗大,整齐排成纵行,惟近小盾片处的三短行与小盾片斜边平行,末端终于鞘翅会合线上。

各足基节及后腿节黑褐色,余为黄色,后腿节极粗大。

腹部金褐色,腹部可见5节,具粗刻点。

卵长椭圆形,淡黄至深黄色,长0.75毫米,宽0.35毫米。

幼虫体长6毫米,宽1毫米,体呈圆筒形,胴部白色,体面有大小不同的褐色椭圆形斑点,足黑褐色,头黑色。

蛹体长3毫米,宽1毫米,体被白色短毛,乳白色,渐变黄褐色或蓝灰色。

腹末端有二叉,赤褐色。

   生活习性

   在黑龙江嫩江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成虫在谷茬中越冬。

成虫大量出土活动在5月中、下旬。

6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

第一代成虫历期约90天,幼虫约50天,卵期20天左右。

在吉林中南部一年发生1代,少数发生2代,以成虫在表土内越冬。

5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中旬开始产卵,6月上旬孵化,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第一代成虫于7月初始见,7月中旬为盛发期,9月初开始越冬。

8月间可见少数第二代幼虫在稗草等杂草上为害,幼虫期和蛹期均较第一代为短,9月中旬羽化为第二代成虫。

在宁夏固原、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山西雁北、内蒙古黄灌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土缝中越冬。

越冬成虫5月上旬在麦田出现,6月中旬迁移谷田产卵。

第一代幼虫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

第一代成虫6月下旬开始羽化,7月中旬产第二代卵,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

第二代成虫8月下旬出现,10月入土越冬。

在河北衡水地区一年发生3代,越冬成虫于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开始产卵,第一代幼虫为害成盛期在5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于6月上、下、中旬出现,第一代成虫产卵盛期在6月中、下旬。

第二代幼虫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第二代成虫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成虫产卵期在8月上、中旬。

第三代幼虫盛期在8月中、下旬。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现第三代成虫,10月中、下旬陆续在田间枯叶、杂草根际或土块下越冬。

成虫能跳会飞,跳起落地常翻身假死,以每日上午9时至下午4时最活跃,中午烈日或阴雨天,多潜伏于叶片背阴处,心叶中或土块下,成虫咬食叶面呈不规则纵条纹,严重的造成叶片枯萎或折断。

清晨或傍晚交尾,产卵多在午后3—8时。

卵散产或2—3粒一起,多产在谷子根际地表土中1—2厘米深处,谷苗基部和叶鞘产卵较少,卵期7—11天。

幼虫孵化后,沿地面或叶基爬行,由谷茎接近地面部位咬小孔钻入。

一般一株有虫1—2头,多者可达十余头。

幼虫蛀入谷茎内,3日后植株萎蔫出现空心。

以苗高6—7厘米幼苗受害较重,40厘米以上谷苗不再发现枯心。

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1头幼虫为害谷苗3—4株。

对较大谷苗,茎秆组织比较坚硬,幼虫便爬至顶部潜入心叶为害。

早期蛀入,破坏生长点,使植株矮化,叶片丛生,不能抽穗结实;后期侵入,植株虽能继续生长,但有的叶片卷曲破烂或穗部畸形。

幼虫老熟后入侵谷苗附近土壤中1.5—4厘米深处作土室化蛹,蛹8—12天。

第二、三代幼虫发生期,谷子已拔节抽穗,幼虫极少蛀茎,大部分在叶鞘或心叶丛里潜藏为害。

在甘肃地区,成虫多为害谷子,幼虫则多为害春麦。

粟茎跳甲一般对播期早的春谷为害较重,适期晚播的为害较轻。

重茬谷田受害重,轮作谷田受害轻。

高岗地受害重。

杂草多的地虫口密度大,为害重。

在成虫发生盛期,气候高温干燥,为害较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1)清洁田园,清除杂草、残茬等越冬潜藏地,减少来春虫源。

2)根据虫情,调整播种期,适当晚播,躲过成虫盛发期;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3)结合疏苗、定苗拔除并烧毁枯心苗。

 

   2.药剂防治1)产卵盛期前用2.5%敌百虫粉或1.5%乐果粉进行喷粉,每亩3—4斤。

2)同上时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雾。

另外,还可试用50%杀螟松乳油。

 

叶蝉

叶蝉同翅目叶蝉科昆虫的通称。

因多为害植物叶片而得名。

全世界共有1万多种,中国已发现1000多种。

形态特征:

1.成虫:

体长4.6~4.8毫米,外形似蝉。

黄绿色或黄白色,可行走,跳跃。

头部宽于前胸背板,复、眼大而斜置;喙甚长端部膨大而扁平,雄虫呈红色而雌虫呈黑褐色。

小盾片大,呈三角形,基部赭黄色而端部乳白色,两基侧角区各有一黑色三角形斑纹,基部中央亦有一呈三角形或似方形的黑色斑纹,此斑纹的端部具2条约呈"八"字形的黑线纹,线纹外侧上方有一呈乳白色长形的斑块,其上具一似肾形小黑斑,小盾片端部乳白色,两侧各有一小黑点。

前翅端前室3个,体的腹面及足均为赭色。

雄成虫阳茎侧突外缘无小刚毛。

2.卵:

乳白色,长椭圆形,两头较细,顶端稍平,一侧平直,长1.0毫米,最宽处0.3毫米,顶部具一白色棉絮状毛束。

3.若虫:

共五龄,第5龄体长5.1~5.4毫米,头宽1.6毫米,前胸背板宽1.4毫米;前胸背面具淡黄色纵中线,线的两侧各具一个淡黄色小点,中胸背面具呈倒"八"字的淡黄色线纹,翅芽达腹部第3节;第1腹节背面中央具横置的半圆形黑褐色斑,第2腹节背面中央具一横置的长方形黑褐色斑,第3、4腹节背面中央黄白色,两侧黑褐色,第5腹节背面前部黄白色,其余黑褐色,足的腿节、胫节中部及爪为黑褐色,其余为黄白色。

常密生短细毛。

发生规律:

以成虫在侧柏等常绿树上或杂草丛中越冬。

若虫或成虫用嘴刺吸汁液,使叶片出现淡白色斑点,危害严重时斑点呈斑块状,或刺伤表皮,使枝条叶片枯萎。

该科昆虫均以植物为食,很多种是农林业的重要害虫,如大青叶蝉、黑尾叶蝉、白翅叶蝉、小绿叶蝉、菱纹叶蝉等。

有些种类还传布植物病毒病,如稻普通矮缩病、桑萎缩病、小麦红矮病等。

通常以成虫或卵越冬。

在温暖地区,冬季可见到各个虫期,而无真正的冬眠过程。

越冬卵也产在寄主组织内。

成虫蛰伏于植物枝叶丛间、树皮缝隙里,气温升高便活动。

成虫和若虫均刺吸植物汁液。

叶片被害后出现淡白点,而后点连成片,直至全叶苍白枯死。

也有的造成枯焦斑点和斑块,使叶片提前脱落。

成、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