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通关于颜色的问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1660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潘通关于颜色的问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潘通关于颜色的问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潘通关于颜色的问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潘通关于颜色的问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潘通关于颜色的问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潘通关于颜色的问答.docx

《潘通关于颜色的问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潘通关于颜色的问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潘通关于颜色的问答.docx

潘通关于颜色的问答

潘通关于颜色的问答

1、PANTONE256C同PANTONE256U、PANTONE256M或PANTONE256matte的区别与联系是什麽?

答:

他们都表示同一种专色墨,即PANTONE256,是唯一的,就是PANTONE256。

区别:

尾号为"C"的:

PANTONE256C表示把PANTONE256印在光面铜版纸上的效果,它对应的标准应是光面铜版纸(coated)的专色指南色卡;以此类推PANTONE256U表示把PANTONE256印在胶版纸或特种纸上的效果,它对应的标准应是胶版纸(uncoated)的专色指南色卡;PANTONE256M或PANTONE256matte是相同的,都表示把PANTONE256印在亚光铜版纸效果,它对应的标准应是亚光版纸(matte)的专色指南色卡.

2、用四色墨即CMYK印PANTONE专色与直接使用PANTONE标准专色墨印有何不同?

答:

CMYK是通过最多四种墨以网点形式叠印而成;使用专色墨是通过一种墨以平涂(实色印刷,网点为100%)形式印刷。

由于上述原因,前者明显发灰不亮;后者鲜艳亮丽。

因专色印刷是实色印刷并且规定为真正的专色,所以CMYK印专色只能称之为:

模拟专色,显而可见同一个专色:

如PANTONE256C其色相肯定是有一定差别的。

因而他们的标准是两个标准请参照“潘通四色模拟专色指南-铜板纸(PantoneSolidToProcessGuide-Coated)”。

若通过CNYK印专色请参照模拟版为标准。

3、“专色墨”在设计、印刷全过程中的协调关系?

答:

这一问题主要是针对印刷设计师的。

通常设计师只考虑设计本身是否完美,而忽略了印刷过程能否实现你的作品的完美性。

设计过程与印刷厂沟通少或完全没有沟通,使你的作品减色不少。

同样,对于专色墨可能考虑就更少,或根本没有考虑,举一例说明这类问题,大家可以举一反三领会其用意。

例如:

A设计师设计了一张招贴宣传画,用到PANTONE专色:

PANTONE356,其中一部分是标准专色印刷即实地(100%网点)印刷,另一部分需要挂网印刷,是90%的网点。

都是用PANTONE356印刷。

印刷过程中如果实地专色部分达到了PANTONE专色指南要求的标准,则挂网部分就“糊了”,反之,减小墨量挂网部分合适了,专色实地部分就浅了,达不到PANTONE356的专色指南标准。

所以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或应该知道专色墨实地印刷与挂网印刷存在的盲点,要避开盲点设计挂网的数值。

可参照:

潘通色阶-铜板纸/胶版纸(PantoneTims-Coated/Uncoated)指南,挂网数值应符合PANTONE挂网的数值标准(.pdf)。

或者凭你的经验那些数值的网能挂那些不能。

也许你会问,产生这种矛盾现象是不是印刷机的性能不行,或操作工的技术不行,或者操作方法不对,这就需要事前与印刷厂沟通,了解印刷机的最高性能,操作工水平等等。

一个原则:

要让你的作品通过印刷完美实现,尽量避开印刷实现不了的工艺,从而完美实现你的创意。

以上的例子不一定特别恰当,只是想说明设计师设计时要考虑专色墨的使用、与印刷厂商的沟通问题。

如谁有更好的经验请及时发信,我们会及时上传,供大家共享。

4、如何使用专色墨:

答:

这个问题主要针对印刷过程。

无论使用国产或是进口机器,都要使橡皮布平整,若要大面积平涂专色且均匀度要求极高,最好使用新橡皮布。

第二,不要急于上墨,上墨前,先要将墨涂在你所要印的纸上观察是不是所要之色相,与色标(或印样)比较后在决定是上墨。

如果差距较大要求退换,如果拿不定或感觉还可以,请上墨印一两张确定。

因为专色墨较贵,纸张更贵,这样可以避免产生严重的浪费,争取时间。

第三注意印刷用纸要与PANTONE专色指南用纸一致

5、现代油墨配色技术同国际标准-PANTONE标准的区别与联系

答:

相同点:

二者同为电脑配色;区别:

现代油墨配色技术是已知色样求色样的油墨配方;PANTONE标准配色是已知油墨配方求色样。

问:

如果用现代油墨配色技术求PANTONE标准配方可比PANTONE标准配色法准确否,回答是:

已经有了PANTONE标准配方何必再去求一个配方,肯定不如原始配方准。

另一区别:

现代油墨配色技术可配任何专色,PANTONE标准配色仅限于PANTONE标准专色。

6、如何印刷才能印出与PANTONE色卡的色相一致的印刷品?

答:

在保证使用标准的PANTONE专色墨的前提下,一定要有一本PANTONE色卡作标准(客户提供的印刷色样也可参考,但要注意与客户沟通),印刷过程中不停的进行比较,通过调整墨膜的薄厚达到与PANTONE色卡一样的专色。

千万不要在没有PANTONE色卡作标准时盲目试印,这样将难以达到PANTONE色卡标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切记。

无论以PANTONE色卡或客户提供的印刷色样作标准,都要将印出的印品先让客户审查通过方可批量印刷。

沟通很重要!

7、打样、印刷与PANTONE标准专色墨关系如何处理?

答:

当前印刷程序基本是对要印刷的作品首先进行打样,来观察其最后印刷效果。

所以在打样时就必须使用标准的PANTONE标准专色墨进行打样,凭此让客户签单,然后印刷出成品。

如果打样使用的专色墨不是标准的专色墨就会给印刷环节带来极大影响:

墨色追不上。

正确用法:

打样、印刷都要使用标准的专色墨且必须是同一厂家的标准专色墨。

8、如何印刷金属专色墨

答:

金属专色墨必须现用现做,不能长时间搁置,否则颜色会改变。

印刷时如果施印时间较长,需要随时搅拌,防止印到最后印品无金属光泽。

一般PANTONE标准金属专色墨要印刷两遍才能与色卡颜色一致,否则颜色显浅,金属光泽度也不够。

但是有时考虑到印刷成本,印刷两边成本较高赚不到利润;或是同时既有实地又有挂网,印两边套不准或者很难套准,这时可以印刷一遍,不过不要强求与PANTONE金属色卡一致,因为一遍根本达不到色卡要求。

只可尽可能墨大一些,别无他法。

油墨配色技术

(1)  作者:

师父仔    转贴自:

《印艺》第231期    文章录入:

mscn

传统配色工艺,一直依赖作业人员长年累积下来的技巧与经验,一个可信赖的专色油墨调配员,最少需要8至10年时间,才能完全掌控调墨时色彩之变化。

假如印刷厂用上2-3个品牌的油墨,那就要花更多时间去适应它们的色彩特性。

以四色的蓝为例:

当然,不同地区出产的油墨亦有不同,欧美等地区生产的油墨中黄墨成分浓度都较高,相反日亚地区出产的油墨都较为骄艳。

这些不断变化的因素,都影响着配色人员对油墨色彩的判断。

以今天印刷业而言,可靠而富有经验的配色人员亦可谓买少见少,越见罕有。

加上现在印刷厂聘请或雇用的都是能立即配合工作岗位的熟手工人,又怎会再花十年、八年时间训练配色人员?

传统配色

师父一般会以过往经验或从专色色辨中找出大概的油墨种类,有部份更只靠个人感觉取出份量,再利用电子磅把需要的份量测量,把油墨放在调色盘上混合。

混合完成后,取出少量以刮刀于承印物上刮出色带,以检视色彩的正确与否。

发现偏色时,再加入少量油墨作微调,完成后于记录咭上仔细记录用墨份量和种类,以备调制大量专色油墨。

对于上面所述之偏色时要加入之油墨与份量,请看下方之图表

倘若现需要调配一个鲜蓝色(标准),经第一次之混合,结果发现该蓝色有少许偏红,此时应加入少量的绿或黄以使油墨向绿色的方向移动,如此类推。

当发现该蓝色暗淡时,可加入适量之纯蓝色油墨,增加其色彩纯度;相反,加入黑色或灰色油墨会使该蓝色变回深沉。

利用以上之方法调配专色,是最简单及直接,但有两个不能控制的缺点:

(一)加入更多不同种类的油墨时,油墨会变脏,鲜艳程度大大下降。

(二)份量难以控制,往往比预期调配之份量多出数倍。

(三)加入大量白墨,虽能增加遮盖力及能即时检视色相,但已减低了耐印度和印刷适性。

(四)不能利用纸张本身的颜色,去调配专色油墨,增加白墨应用。

(五)印墨厚度难以控制。

(六)水准不稳定,往往因配色人员的技术偏差而出现问题,缺乏客观的判断。

刚才所提及的缺点,利用传统方法配墨时经常发生,相信对老板而言,这是浪费金钱的做法。

既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又浪费时间和资源。

假若客人要求重印,相距一至两星期,可不是问题,但是相距一至两年的话,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原因有很多(其中):

1)印刷厂已转用别的品牌油墨,颜色和浓度都大大不同。

2)若用相同品牌油墨,油墨厂所用之配方可能已有所改变,因此未能用同一份量调合油墨。

3)若用旧有油墨印刷,油墨经长时间存放,颜色及印刷特性,如干燥、光泽度等亦有所改变。

以上三种情况都使我们难以复制出相同颜色,很多时候为了达到客户要求,不断浪费油墨,最后都是把它们存仓,有时候更用上三至四星期也调配不好。

到了真的是无计可施,大份量的还可找油墨供应商代办,小份量应用如4、5公斤,供应商又怎会理睬我们呢?

那么我们不就守株待兔吗?

现代配色

相信大家都知道能解决上述传统印刷技术带来的问题,不论成本、时间和信心都能大大提高。

近年来才发展成熟的电脑油墨配方系统(InkFormulationSystem)可能是个不错的方案,但很多人都误解其真正含意,说到底,我们要的都是一个准确,符合要求的成品,那么我们今天又该怎样调墨和配色呢?

试用一点时间,看看今次的介绍。

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们当然要预备必要的器材:

(一)毫克电子秤--能测量小数点后三个位重量的电子秤。

(图四)

(二)调墨刀--与厂房应用的差不多,要预备大小不同种类的较适合。

(图五)

(三)玻璃--视乎调墨量多少,一般测试可用18"x36"。

(四)打样机--能把油墨平均印在承印物上的仪器,能以着墨份量来控制厚度的如IGT(图六)、RK(图七)。

(图六)

(图七)

(五)电脑油墨配方软体--能计算油墨资料及配方,建立资料库等功能如GretagMacbeth(InkFormulation)、X-Rite(ColorMaster)。

(图八)

(六)分光密度仪:

测量原理应用

0/45(图九)一般印刷品测量用

d/8(图十)球体型散射式原理,能计算印刷品镜面反射含量

      (图九)                                 (图十)

(七)底材--建立资料库用,建议选择不含荧光增白剂的纸张,分涂布与非涂布两种,能把油墨颜色充分表现。

  

      (图十一)                                   (图十二)

(八)油墨--以印刷四色为基本,再配以常用之专色CMYK、透明墨、白墨、紫墨、绿墨和橙墨等等,务求以最少的油墨种类,调配最多之专色油墨。

(日后将以此12种油墨为主要配色色种)

(九)标准对色灯箱--可配合紫外光灯、D50、D65及A光源的为最理想。

这样可同时观测在不同光源下,印刷品同色异谱的情况。

下期将会继续介绍整个工作流程及其他有关配色问题。

油墨配色技术

(2)

上期已跟大家介绍了一系列所需设备,及传统人工配色的优劣,是期会以新一代配色原理分享电脑配色的优胜劣败。

新一代配色理论

资料库的建立

事实上,很多人都认为,购买大量设备回来,就能马上应用,这都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因为软件本身只是一个预设了算式的计算机,算式没有代入数字又怎能计算答案呢!

这些数字,就是我们用以配色用的油墨资料。

首先,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油墨数据资料库。

资料库是整套配色系统的核心,所有日后计算用的数据,都会从这◆寻找。

我们把数十种油墨的颜色利用分光光度仪输入电脑,电脑便将之转化成可见光谱数据,数据的稳定性及准确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假如现实物料与所输入的资料不符,那就没意义可言。

因此,这套资料库必须根据公司日常应用的物料而建立。

上期曾提及过,油墨由不同公司或不同地区出产,其颜色变化及印刷特性都有不同,加上每家印刷公司所用的印刷条件亦有所分别,换言之,我们做的可说是度身订造的资料库。

例如:

公司有大量订单及经常要做过光油的后工序处理,从前师父们在生产时要考虑2个因素:

1)印刷品干燥后的色调变化

2)印刷品经过油后的色调变化

师父们为了平衡这些因素及控制生产质量,经常花大量时间和浪费大量物料去调节印刷品的色调。

其实,当我们利用电脑配色时,已可把这2个因素考虑在内,在建立资料库时,输入一个有光油效果的数据。

这样,每当需要有光油效果,电脑便会计算含有光油效果资料的配方,从此师父便不会再花掉大量资源去调节油墨色彩。

假若用家或客户对直接生产没有信心,可预先进行试稿,利用IGT印刷适性仪作印前测试。

由此,衍生到另一个问题,既然可预计光油处理的效果,那么是否可以把纸张的颜色也计算在内呢?

当然可以。

把纸张的颜色、油墨的渗透程度计算在内,因为在配色软体内已考量了用家所用的油墨/颜料是否透明,若印刷方法是依靠承印物才能显色,那么在计算配方同时,便会考虑承印物的底色。

另一方面,不同的纸张都有不同的吸收性。

然而,这个变数影响我们最后印刷的结果。

尤以书纸为例,师父们在印刷此类纸张时,经常顾虑油墨干燥后色彩的变化,往往比刚生产出来的印张,颜色深沉许多。

因此,配色系统亦考虑到这一点,就是于建立资料库的同时,以两类纸张分别处理(见下图)。

分别为涂布纸资料库及非涂布纸资料库。

总括而言,我们建立的资料库,一定要配合厂房所需:

油墨种类

承印物种类

后工序种类

当完成整套资料库后,便可投入生产。

生产的同时当然亦需考虑合适的资料库,以配制目标油墨。

生产

万事俱备,这次以一个实例与大家分享整个配色流程。

这一回,我们选择了调配一个草绿色系的颜色(图1)。

首先把该样品利用分光光谱仪把颜色资料输入软件内,再点选配色功能。

此时,电脑要求我们选择资料库(图2,A)。

根据样品所用的纸张,选择涂布纸不加处理的资料库(图2,B)。

再选择所用之颜色数量(图2,C),进入配方视窗,输入生产用纸张资料。

 

(利用分光光谱仪测量)

完成后,再点选配方运算。

不一会,电脑便把利用不同颜色油墨来配制目标的结果显示出来。

若可行,电脑会运算出最多50个配方。

因为利用不同油墨组合都有可能配制出目标颜色,那么我们可凭甚么选择最合适的配方呢?

选择配方

以柯式印刷而言,我们可凭:

1)DeltaE(DE)──颜色容差

2)MetamerismIndex(MI)──同色异谱指数;

3)CurveFitIndex(CFI)──曲线吻合指数;

4)Cost──成本这四个因素来考虑如何选择配方。

颜色容差是指电脑计算的配方与目标标准的相差,以单一照明光源下计算,数值愈小,准确度则愈高。

但是要注意,它只代表某一光源下的颜色比较,未能检测于不同光源下的偏差。

同色异谱指数代表两个样品于不同光源下色变的情况。

以数字表示,数值愈低则色变的情况愈少,配合△E颜色容差来考虑,是个很有参考价值的品质检定数据。

曲线吻合指数。

颜色其实和人类一样,有其独有的指数,而光谱曲线就是他们颜色的指数。

若两样品光谱曲线一模一样,就可说成是相同的颜色,CFI=0。

CFI就是指两样品的光谱曲线重叠时,其包围面积的总和是多少。

成本是我们于输入油墨资料时可同时输入的一个参考指数,当电脑计算配方时,会一同计算配方成本,这样客户便可考虑一个成本低而合乎要求的配方去生产。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四项参考数值之外,其实还有多项值得考虑的因素,如CorrectabilityIndex(CRI)──修改指数、Opacity(%OP)──遮盖力等。

当然,电脑是一同时显示多项指数供用家参考,令用家能找寻一个最合适的配方。

白墨与透明墨

一般而言,传统配色方法,师父们都会加入大量白墨来冲淡颜色的浓度,或于调墨时更易掌控颜色变化;另一目的是增加油墨遮盖力,常见的就是加入大量白墨配粉色或乳化色系色彩,但事实上并不需要经常加上白墨。

电脑配色的另一好处,就是可减少用白墨的份量,甚至可以不用亦可。

这全赖配色时依靠底材颜色的结果。

灭少白墨的使用量对印刷厂而言,的确有不少好处,由于白墨颜料都比一般油墨颜料的粒子粗和硬,生产时会增加印版的损耗,有时更会降低油墨本身的印刷适性,如耐磨擦、干燥时间等等。

另一方面,白墨一般都比透明墨贵,成本亦因此会提高,所以我们都建议尽可能利用透明墨代替白墨进行配色。

今期已为大家简略介绍配色的流程,相信大家亦对电脑配色有了初步了解,下期会把电脑配色的其余特点和功能作最后的总结,敬请留意。

上回跟大家谈到如何选择配方的技巧,在最后的连载中,笔者会示范整个配色的过程及投资电脑配色系统的可行性,并作一总结。

油墨配色技术(3)

上回跟大家谈到如何选择配方的技巧,在最后的连载中,笔者会示范整个配色的过程及投资电脑配色系统的可行性,并作一总结。

电脑配色加人工调墨

从上期测量的一个绿色作为演示,从电脑运算得出的配方(图一),所选择的配方其△E为0.28、MI为0.73、CFI为1.67。

因为是试验关系,笔者只调配20g油墨(表一)。

利用电子天秤,抽取所需分量(图二),注意分量的比重,因为分量少,所以要准确至小数点后3个位。

若分量超过10kg,可把误差值退至个位数。

把油墨彻底调匀,完成后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印制色样(图三),从目视在三种不同的光源下判定专色复制的重现性,以及是否有同色异谱的情况发生。

(图四)於5000K的光源下(图五)於6500K的光源下(图六)於A光源下

表一

油墨          百分比           20kg分量

维力油         0                  0

四色蓝        59.4229%         11.885g

四色黄        37.7173%          7.543g

四色黑         2.8598%          0.572g

对客人及印刷厂而言,在三个不同的光源下判定是十分重要的工序,因为考虑同色异谱的问题,能减低色彩於不同色温环境的差异,减低日后争辩的机会,这是传统配色方法不及的好处。

等待色样乾燥至7成左右,我们便可把色样测量,输入实际调色资料到电脑,然后比对最初由电脑计算出来的配方,从颜色容差△E观察双方颜色的不同(图七)。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更改颜色

(图七)

电脑得出的结果是否合格,当然要视乎我们原来设定的色差范围。

一般而言,我们建议合格的色差范围为△E1.5-2.0之间。

合格的话,固然不用再顾虑其他事情。

但是,利用人工调墨及秤墨,始终给予我们某程度上的误差,如秤重的方法和调墨技巧等等,作一次微调是十分正常的。

倘若从第一次完成的结果於△E=2.2以内已算是很理想,那么真有差异的话,我们要怎么办呢?

这时候电脑已知道色样的资料,然后比较电脑原来配方的资料,透过配方改正功能(FormulaCorrection),输入所剩的分量,便自动计算我们还需加入什么分量才能达到我们要求的专色。

而该加入多少,则视乎刚完成的色样与标准的误差。

据经验所得,若△E与合格相差0.5以内,只需加百分之三至五左右分量的油墨,便可到达合格范围。

同时各位要注意此功能的真正含意,并不只是改变由电脑所得出的配方,而是把旧有油墨循环再用。

旧墨重生

相信各位厂内必库存大量弃之可惜的旧墨,一直以来大家都在想法子把它们处理掉,要如何应用也是一大难题。

究竟透过配色系统又可以帮助我们如何安置这些旧存货呢?

上文提到系统中的配方更改功能,其实处理方式很简易,先把专色样办资料测量,再把旧墨经由油墨打样机制作色样,再测量旧墨色样的资料及所剩分量进入电脑,此时电脑便把这库存已久的油墨与专色样办比较及分析双方的光谱数据,然后电脑便会在我们的油墨资料库内找寻相应油墨,并计算出该加入什么种类、什么分量的油墨才能达到专色样办的色彩。

这方法的好处是可减少新油墨的应用,减低生产成本,更可减少储存旧墨的空间。

从此,大家便不用再把它们拿去调黑调灰。

不过当大家利用旧墨配色时,要留意一点,尽可能把近似色相的油墨作调配之用,即是说以蓝配蓝,以红配红,不能以绿色旧墨去配黄墨,这样便可减少更多油墨的浪费。

预测油墨浓度

其实於传统配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忽略了油墨浓度的重要性。

例如,在传统配色作出色彩检查时,多是利用人手先取少量油墨,放在纸张上,透过纸与纸之间的平面加压作为打样。

这种检查配色的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但往往忽略了油墨浓度,缺乏稳定性。

另一方面,就是不能准确知道,在真正生产时所需的油墨浓度是多少。

利用电脑计算的配方,就可清楚掌握这些数据。

在实际印刷生产中,浓度是影响印色深浅的重要一环,在利用电脑配色的同时,可先输入最低的墨层厚薄要求,一般建议1.0μm、1.2μm...等等,此时在墨层厚度的限制之下,电脑未必能计算出所需的配方,因此我们要尝试不同厚度,以求找出最适合之墨厚,根据墨层厚度与印刷浓度的关系,我们便可知道生产所要之印色浓度。

当然,墨层愈厚,代表印刷中所用之油墨分量便愈多,利用最低浓度生产出最近似的色彩,是最理想的。

不过有时候,因为纸张的底色影响,我们便需增加浓度,增加油墨的遮盖度,若然效果仍不理想,更可要求电脑加白墨或黑墨,再重新计算配方。

理想与不理想

笔者不断在文中提及电脑配色的好处,其实作为印刷厂老板、技术部或采购部的您们,应否引入这种系统呢?

我们给你们一些参考意见。

订单百分比

订单中用墨量

生产时间

首先是考虑专色订单的百分比,占厂内的工作量多少。

另一方面,就是订单中专色用墨的分量,假若是10kg左右,以人手调墨再配合电脑配色,在时间及成本上是可有大幅下降的,因为在油墨种类方面可自由控制,可以每次先用四色,再考虑加入其他较贵的油墨。

另外,就是不用再花大量时间给师父去试验,电脑出来的配方,其实已是一捷径,已把所用油墨的大概带出。

还有,就是不用再花时间把色样送到墨厂,再等待墨厂的回覆及价钱。

最后,就是能准确控制墨量,因为配方给10kg的分量就是10kg,不同以往以人手配色时,由3kg货量,出来是8kg等等,所剩的5kg亦变成损耗。

然而,以个人看法,一般印10kg以下专色的厂家,选择以人手调墨再配合电脑配色,最能发挥最理想的功效。

在笔者心目中,一个理想的配色系统,其实不是电脑加人手的配合,因为最快最准确的方法,是利用电脑计算配方,再透过小型分漏器(Dispenser)(以20kg以下为主)把所需墨量自动调节,后送到油墨调混器,把油墨混合。

这样便可直接送往生产,直接上印刷机。

此时,师父只需在印刷机调节墨匙,控制浓度及水墨平衡,便可得到理想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