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第三章第六章知识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1638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8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 第三章第六章知识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三章第六章知识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三章第六章知识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三章第六章知识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必修2 第三章第六章知识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 第三章第六章知识复习.docx

《必修2 第三章第六章知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 第三章第六章知识复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2 第三章第六章知识复习.docx

必修2第三章第六章知识复习

必修2第三章至第六章详细复习

第3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一、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

(一)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S型细菌:

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小鼠致死

R型细菌:

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

2、实验过程:

分别注射

R型活细菌→不死亡,分离出R型活细菌

S型活细菌→死亡,分离出S型活细菌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不死亡,

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死亡,分离出R、S型活细菌

3、实验证明:

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

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特别提示】

①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其活性。

②R型细菌转化S型细菌的原因是S型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内,与R型菌DNA实现重组,表现出S型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设计思路:

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分别单独观察各种物质的作用,体现了实验设计中的对照原则。

2、实验过程:

如右图

3、实验证明:

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

DNA是遗传物质)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设计思路:

把DNA和蛋白质区分开来,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

2、实验材料:

T2噬菌体

(1)结构:

没有细胞结构,只有DNA和蛋白质外壳。

(2)生活习性:

必须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

3、实验过程:

(对比实验)

(1)用35S标记噬菌体:

让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搅拌并离心,离心可以将细菌外的噬菌体和细菌(细菌里面有子代噬菌体)分离。

结果:

①上清液中含35S,即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②沉淀中无35S,即子代噬菌体。

(2)用32P标记噬菌体:

让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搅拌并离心。

结果:

①上清液中无32P,即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②沉淀中有32P,即子代噬菌体。

4、实验结论:

在噬菌体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即:

DNA是遗传物质。

【特别提示】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包括:

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5个步骤。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所需的原料——氨基酸全部来自细菌,场所——核糖体来自细菌。

而组成子代噬菌体的DNA既有来自侵入细菌的亲代噬菌体的,也有利用细菌体内的原料——脱氧核苷酸新合成的。

(四)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

1、实验过程:

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别感染烟草,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蛋白质不能使烟草感染花叶病,但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RNA却能使烟草感染花叶病。

2、实验证明:

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二、生物的遗传物质

1、作为遗传物质必需具备的4个条件

(1)在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使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2)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

(3)具有贮存大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

(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后还能继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

2、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判别

细胞生物(真核、原核)

非细胞生物(病毒)

核酸

DNA和RNA

仅有DNA的病毒

仅有RNA的病毒

遗传物质

DNA

DNA

RNA

举例

细菌、蓝藻、真菌、动植物等

T2噬菌体

烟草花叶病毒、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劳氏肉瘤病毒等

【特别提示】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不能说人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3、本节判断题

1.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

2.R型菌体表面粗糙,S型菌体表面光滑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

4.肺炎双球菌菌株一共只有两种,即S型菌株和R型菌株,其中S型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类型

5.R型细菌转化S型细菌的这种变异是不稳定的

6.体外转化实验中用DNA酶处理DNA样品后,DNA被降解,不能再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7.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效率,与DNA的纯度无关

8.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均需要利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9.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的DNA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

10.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1.烟草花叶病毒的成分与染色体相似,而噬菌体的成分与核糖体相似

12.人的遗传物质是DN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一、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一)DNA分子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

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内容是: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

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T;G≡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特别提示】

①单链上的两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②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A和T之间两个氢键,G和C之间3个氢键。

(二)DNA的特性:

1、多样性: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从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也决定了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2、特异性:

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储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就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3、稳定性:

指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原因有:

a.DNA分子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从头至尾没有变化。

b.碱基配对方式始终不变,即A=T;G≡C

(三)DNA的功能:

携带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双重功能。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四)与DNA有关的计算:

1、在双链DNA分子中:

①A=T、G=C

②任意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且等于全部碱基和的一半

例:

A+G=A+C=T+G=T+C=1/2全部碱基

2、在DNA的两条单链之间:

一条链的A等于另一条链的T,即A1=T2;T1=A2;G1=C2;C1=G2

(5)本节判断题

1.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它是由脱氧核糖、磷酸、碱基组成,连接时磷酸在中间。

2.组成脱氧核苷酸的碱基有4种,即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4种。

3.DNA的立体结构是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中每条链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作为DNA的基本骨架。

4.碱基对由磷酸二酯键连接排列在内侧。

5.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分子中,A=T,G=C,A+C=G+T,A+T不一定等于G+C.

6.DNA、RNA、ATP所含的化学元素相同,都是C、H、O、N、P

7.脱氧核苷酸是核苷和磷酸连接起来的结构单元,核苷又是是含氮碱基和脱氧核糖结合成的单位

8.DNA是粗短的多核苷酸链,如果把一个人体细胞的全部DNA分子连起来,其总长有2米。

9.细胞内的DNA全部被包成染色体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的复制)

1、概念:

产生两个跟亲代DNA完全相同的新DNA分子的过程

2、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Ⅰ前的间期

3、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4、过程:

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子、母链盘绕形成子代DNA分子

5、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子代DNA=母链+子链)

6、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条件:

①模板:

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

②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③能量:

ATP

④酶:

解旋酶(破坏氢键)

DNA聚合酶(形成磷酸二酯键)

8、结果:

形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DNA分子。

9、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10、意义:

(1)遗传:

DNA分子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确保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2)变异:

复制时出现差错——基因突变。

11、与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复制出DNA数=2n(n为复制次数);含亲代链的DNA数=2

第四节遗传信息的表达

一、RNA的结构:

1、组成元素:

C、H、O、N、P

2、基本单位:

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

一般为单链

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

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注:

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过程(看书)

(3)条件:

模板:

DNA的一条链(模板链)

原料: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能量:

ATP

酶:

RNA聚合酶

(4)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5)产物:

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

2、翻译:

(1)概念: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附:

密码子:

(1)概念:

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

(2)实验:

遗传密码是怎么破译的?

(看书)

1、密码子共有____个。

起始密码子有___个。

是否决定氨基酸____。

终止密码子有___个。

是否决定氨基酸___,所以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____种。

2、一个密码子只能决定____种氨基酸。

一种氨基酸是否只有一种密码子?

______

3、当某DNA碱基发生改变,是否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_______

4.转运RNA上与mRNA上密码子配对的3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共_______个

5.反密码子是AUC,则密码子是UAG

答案:

1、641是3不决定612、1不是3、不一定4、61

(2)过程:

(看书)

(3)条件:

模板:

mRNA

原料:

氨基酸(约20种)

能量:

ATP

酶:

多种酶

搬运工具:

tRNA

装配机器:

核糖体

(4)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产物:

多肽链

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1)DNA中模板链与mRNA之间:

A=U,T=A,G=C,C=G

(2)基因中碱基数:

mRNA分子中碱基数:

氨基酸数=6:

3:

1

三、基因:

1、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基因与DNA的关系:

(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NA分子中存在不是基因的片段)

(2)每个DNA分子含有多个基因。

(3)基因主要是细胞核中在染色体上。

(细胞核中DNA上的基因称核基因,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上的基因称质基因。

2.以RNA为遗传物质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3.从本质上讲,基因就是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核酸分子片段

四、中心法则:

五、复制、转录、翻译判断题

1.三种RNA都是转录而来。

转录形成的mRNA是成熟的,不需要加工

2.翻译:

在核糖体进行的,核糖体认读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密码,由对应的tRNA转运选择相应的氨基酸,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

3.翻译时,在一个mRNA分子上有若干个个核糖体同时工作,大大增加了翻译的效率

4.细胞的遗传信息在DNA上,遗传密码在mRNA分子上,mRNA分子上的3个相邻碱基是一个密码,反密码子在tRNA上

5.DNA复制的原料和转录一样,但酶不同,产物不同。

6.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基因在DNA分子双链上成对存在

7.在线性DNA分子和细菌质粒中,每个磷酸基团都连接2个脱氧核糖,每个脱氧核糖也连接着2个磷酸基团

8.基因的本质就是一段包含一个完整的遗传信息单位的有功能的DNA分子片段

9.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之间碱基序列、碱基数目和碱基种类都是相同的

10.ATP、ADP、腺苷、RNA聚合酶、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核糖体、拟核、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中都存在核糖

11.tRNA是单链结构,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每个tRNA只有组成反密码子的三个碱基;rRNA及核糖体的合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12.只有在RNA病毒中,RNA才是遗传物质;RNA病毒均有逆转录现象

13.T2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大肠杆菌和果蝇体内嘌呤和嘧啶数目都相等

14.把15N标记的某精原细胞培养在14N的培养基中,在四分体时期每条染色体的任一条染色单体都15N和14N

15.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每个tRNA会重复搬运同一种氨基酸

15.DNA复制、RNA复制、转录、翻译和逆转录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转录和翻译的碱基配对的方式相同

17.RNA聚合酶既能使DNA分子解旋,又能使核糖核苷酸聚合成RNA;R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18.翻译过程中,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19.信使RNA上起始密码子在DNA对应的位点是RNA聚合酶开始结合的位点

20.RNA聚合酶与相应位点结合后,只能使一个基因转录

21.真核细胞转录形成的初始mRNA须在细胞溶胶中加工成成熟的mRNA后,才能作为翻译的模板

22.一个DNA的碱基数是60,则转录形成的mRNA有30个碱基,翻译形成的蛋白质有10个氨基酸

23.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分子决定的

24.分裂间期的细胞能进行复制、转录和翻译,而分裂期的细胞只能进行翻译

25.原核细胞内,核糖体结合在DNA上,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26.劳氏肉瘤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都是只有RNA进入宿主细胞

27.逆转录酶的合成是在逆转录病毒里

28.可以蛋白质为模板,合成RNA

29.细胞在间期的G1期和G2期,DNA不打开双螺旋

30.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在核糖体上合成,都要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细胞核

 

第四章第一节生物变异的来源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畸变

二、可遗传变异

1.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型

(1)、基因重组的概念:

指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导致后代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基因重组的来源 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3)、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

(4)、基因重组的意义:

基因重组的结果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2、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

(1)、基因突变的概念:

由于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包括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

(2)、基因突变的类型:

形态突变、生化突变、致死突变。

(所以突变都是生化突变)

(3)、基因突变的原因

物理因素:

如紫外线、X射线

①诱发突变(外因)化学因素:

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生物因素:

如某些病毒

②自然突变(内因)

(4)、基因突变的特点:

①普遍性②多方向性③可逆性④稀有性⑤有害性

(5)、基因突变的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可以遗传给后代)

(6)、基因突变的意义: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进化的原材料

(7)、事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3、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变异类型:

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注意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叉互换是减数分裂前I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体之间】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二)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转基因技术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方法

杂交

射线或化学药品处理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后,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基因的剪切和拼接

优点

可集中优良性状

时间短

器官大和营养物质含量高

缩短育种年限

针对性强,不受生物亲缘关系限制,可按人的意愿改造生物

缺点

育种年限长

盲目性及突变频率较低

动物中难以开展

成活率低,只适用于植物

技术复杂,可能破坏生态

举例

高杆抗病与矮杆感病杂交获得矮杆抗病品种

高产青霉菌株的育成

三倍体西瓜

抗病植株的育成

转基因大豆

【秋水仙素作用:

抑制纺锤体形成】

 

第五章生物进化

(一)、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

1、生物多样性及统一性的实例

人与大猩猩骨骼的比较;结构相似,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比较(见课本P91)

2、达尔文进化论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解释

1)由于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物种发生显著变化,由一个物种演变成另一个物种

2)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不同的变化来适应各自的环境。

3)种群之间发生性状分歧,一个物种可以发展出多个物种,一种类型可以发展处多种类型。

4)不同的物种由一个祖先发展而来,遗传的力量使它们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统一。

因此生物界存在不同层次上的高度统一。

(二)进化是怎么发生的变异不是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1、基因库:

一个种群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

2、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其相关计算

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

①突变②迁移③遗传漂变④非随机交配⑤自然选择

3、适应

(1)概念:

生命的机构及功能、行为、生活方式使该生物适合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延续,是生物特有的一种现象。

(2)实例:

如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华尺蠖颜色由白色进化为黑色的过程。

总结:

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

2、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3、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

4、生物进化的本质:

基因频率的改变

5、物种形成的标志:

生殖隔离

★随堂练习

第四章生物变异和育种

一、可遗传变异的三种来源

1.性状改变,遗传物质不改变的变异不能遗传。

2.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所引起的变异则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3.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会发生基因重组。

5.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6.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上碱基对的增加、缺失、重复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7.白化病、色盲、血友病、多指等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8.基因突变的特点:

普遍性、随机性、稀有性(低频性)、多方向性(不定向性)、可逆性、有害性。

9.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后,性状相应改变。

10.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一个新基因,且是原基因的等位基因,但基因的数量不变。

11.A和a的根本区别是: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12.基因突变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可观察到。

13.猫叫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等属于染色体变异导致。

14.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在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

15.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包括缺失、倒位、重复、易位。

这些变异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和基因排列顺序改变

16.染色体的易位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交叉互换是相同的。

17.21三体综合症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

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幼苗得到的四倍体,不属于染色体变异。

18.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只有体细胞的一半,两者受精后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是它们的两倍,所以受精作用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19.一般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其中包含了该种生物的全套遗传物质,这组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各不相同,是一组同源染色体

18.单倍体是细胞内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19.由配子如精子、卵细胞、花粉、花药等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二、生物变异与育种

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将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

一般通过杂交、自交、纯化,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即可留种。

2.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可提高基因的突变率

3.诱变育种可以通过控制变异方向得到想要的性状。

4.单倍体植株小而弱,一般高度不育,但可诱导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成为可育的纯合子。

5.单倍体育种的特点有:

缩短育种年限。

原理:

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6.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是单倍体育种的两个重要环节.

7.用杂交法获得F1(AaBb),将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形成幼苗就是单倍体,基因型为ABAbaBab。

8.用秋水仙素处理基因型为ABAbaBab的单倍体幼苗或萌发的种子,得到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

9.用多倍体育种法获得无籽西瓜,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10.秋水仙素作用是在有丝分裂间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11.使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只有秋水仙素。

12.转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13.转基因技术的特点:

定向改造生物性状,该技术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很安全。

三、人类遗传病

1.红绿色盲、血友病、多指和白化病都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2.单基因遗传病是单个基因突变引起。

3.唇裂、原发性高血压都属于多基因遗传病,涉及多个基因,受易多种环境因素。

4.先天愚型(21三体综合症)属于常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猫叫综合症起因于5号染色体缺失一段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5.患遗传病的个体一定含致病基因。

6.优生的措施有适龄生育、婚前检查、遗传咨询,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妊娠,禁止近亲结婚等。

7.人类基因测序一共测了23条染色体上的基因。

8.选择放松不会使致病基因频率提高。

四、生物变异和育种综合判断题

1.DNA分子上缺失了若干个基因,属于基因突变(错)

2.基因突变中缺失了若干个碱基对,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错)

3.基因突变中的缺失和染色体结构畸变中的缺失是一样的(错)

4.等位基因之间的碱基数目一定相同、而碱基种类可能有差异(错)

5.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畸变、染色体数目畸变、交叉互换、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均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检查(错)

6.交叉互换时,交换区段的基因一定是等位基因;交叉互换不会导致DNA分子结构(遗传信息)的改变(错)

7.交叉现象是基因交换的结果,交换是原因

8.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和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交换均能导致基因重组(错)

9.同胞兄妹间和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均是基因重组导致的(错)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