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瑞亭医林五十年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0939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瑞亭医林五十年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麻瑞亭医林五十年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麻瑞亭医林五十年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麻瑞亭医林五十年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麻瑞亭医林五十年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麻瑞亭医林五十年WORD版.docx

《麻瑞亭医林五十年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瑞亭医林五十年WORD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麻瑞亭医林五十年WORD版.docx

麻瑞亭医林五十年WORD版

上篇总论

一、阴阳五行

天地未分,一气混茫。

气分清浊,清气浮升而亲上,是为天,浊气沉降而亲下,是为地。

浮升之清气为阳,沉降之浊气为阴,于是阴阳始分。

天地之间,化生万物,而万物皆阴阳之所变化,所以万物之生长、变化、消亡,皆取决于阴阳。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阴阳之间,是为中气,中气为阴阳升降之枢轴。

枢轴旋转,清阳半升于左则为木,木性升发,故其气温,清阳全升于上则为火,火性上炎,故其气热,浊阴半降于右则为金,金性收敛,故其气凉;浊阴全降于下则为水,水性蛰藏,故其气寒。

水、火、金、木,名曰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

分而言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明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升降浮沉之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

阳升于岁半之前,半升为春,春之气温,属木,全升为夏,夏之气热,属火,阴降于岁半之后,半降为秋,秋之气凉,属金,全降为冬,冬之气寒,属水。

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火令之后,名曰长夏,其时湿盛,故土之气湿。

土合四象,是谓五行。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有制化。

相生之义,为滋生,相克之义,是制其太过,制化是生克之间,相互协调,以维持前进中之平衡。

其生克制化,皆以气而不以质,成质则不能生克制化矣。

阴阳五行,相辅相成,合而主宰宇宙间万物之生长、变化、消亡。

二、天人相参

天有六气,风、火、暑、湿、燥、寒,为阳;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为阴。

天之六气化地之五行,地之五行生天之六气。

人与天地相应,两精相搏,合而成形,成形之前,先有祖气,祖气之内,含抱阴阳,上秉天气而生六腑,下秉地气而生五脏。

脏腑既生则神化,生阳气以卫外,产阴精以内守,开五官为门户,骨以立其体干,筋以束其关节,脉以通其营卫,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肤。

日迁月化,潜滋默长,形完气足,十月而生,是为人。

故《灵枢·经脉篇》云: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阴阳之间,是为中气。

中气即中土,位居中央,处阴阳之交,清浊之间,为气机升降之枢轴。

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在脏为脾;中气右旋,则为戊土,在腑为胃。

脾属足太阴而主升清阳,胃属足阳明而主降浊阴。

脾土左旋,则阴升而化清阳,清阳升于左,则为肝与胆,肝属足厥阴乙木,胆属足少阳甲木;清阳升于上,则为心与小肠,心属手少阴丁火,小肠属手太阳丙火。

胃土右转,则阳降而化浊阴,浊阴降于右,则为肺与大肠,肺属手太阴辛金,大肠属手阳明庚金,浊阴降于下,则为肾与膀胱,肾属足少阴癸水,膀胱属足太阳壬水;是为人身之五行。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

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相火在脏为手厥阴心包,在腑为手少阳三焦。

所以,中气实为交济水火之枢,升降金木之轴,是化生五脏六腑之源。

故清·黄元御曰: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之内,含抱阴阳。

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土也。

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已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

戊土为胃,己土为脾。

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浊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

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

三、脏与腑

脾与胃

脾胃属土,位居中央,互为表里,官拜“仓廪”,为人身气机升降之枢轴。

土分戊己,脾为己土,属足太阴,为生血之本,其性喜燥而恶湿,胃为戊土,属足阳明,为化气之源,其性喜润而恶燥。

脾主升清阳,胃主降浊阴。

脾升,则肝肾随之亦升,因而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随之亦降,所以火金不滞。

火降以温癸水则下温,水升以济心火则上清,上清下温,是为平人。

胃主受盛,脾主消磨。

脾以湿土主令,故其性湿;胃从燥金化气,故其性燥。

平人燥湿不偏,相互既济,所以中气健旺,胃气顺降则善纳,脾气升运则善磨,水谷精华,化生气血,养五脏而灌四旁,精盈神旺,身体健强,病无由生。

内外感伤,多致燥湿偏胜,偏胜则不能互济,致使中气衰而升降失司。

脾之清阳不升,则运化迟滞,而病食纳不消,脘肤胀满;脾之清阳下陷,则脾家虚寒,而病脐腹隐痛,下利不收。

脾土不升,则肝肾也郁。

肝木左郁,则失其疏泄之常而血病,症见脘腹痛坠,月事不调;肾水下润则下寒,下寒则肾失统摄之权而精病,症见遗精宫寒,腰膝冷痛。

胃之浊阴不降,则气滞胸脘,而病厌食纳差,胸脘胀闷;胃之浊阴上逆,则其气上冲,而病恶心呕吐,噫气呃逆。

胃土不降,则心肺也滞。

肺金右滞,则失其清肃之常而气病,症见咳逆痰喘,痞塞不通;心火上炎则上热,上热则宗气不固而神病,症见心悸心烦,多梦失眠。

所以心肺肝肾之病,多因脾胃燥湿之偏胜,气机升降之逆乱所致。

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之既生,多赖后天,根本既病,焉能不旁及四维?

!

犹如树之根干既瘁,未有枝叶之不摇者也。

脾以湿土主令,胃从燥金化气,化气谓之从令。

从令不敌主令之强,因而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所以人之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

湿气旺,因而病于脾阴旺而胃阳衰,症见纳差运迟,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虚烦懒言者,比比皆是,而病于胃阳胜脾阴虚者,除伤寒阴阳承气证外鲜见之。

至于温热、疫疠诸疾,邪异而途殊,阳气恒长而阴气恒消是其常,自当另作别论。

肝与胆心包与三焦

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清阳半升于左,则为肝与胆。

1

肝胆属木,互为表里。

木分甲乙,肝为乙木,属足厥阴,胆为甲木,属足少阳。

木之气温而主升发,所以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为“将军之官”而主营血。

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若水土温暖,则肝气左升而木荣,生发之令畅,木静而风恬。

而人之生气不旺者,十之八九,皆因水寒土湿,不能生长肝木,木陷水中,生意幽沦所致。

所以然者,五行之理,土生于火,而火被水克,水能灭火而火不能灭水,因而水常旺而火常衰。

火衰则不能生土以镇水,因而水泛土湿,木气郁陷,生气不旺。

天人一也,人身亦然,故人之生气常不旺。

肝主生,其气为风,生气不旺,一旦外为六淫所感,或内为七情所伤,势必郁怒而克伐脾土,风动而行其疏泄,因而协肋脘腹作痛,下利、亡血、失精渚症作。

风者,善行而数变,及其变化乘除,千变不穷,则诸症丛生。

所以百病之起,十之八九因为生气不旺,肝气之郁。

故前人谓:

风为百病之长,肝为五脏之贼。

心包为相火,属手厥阴。

肝木不郁,则心包从令而化风,木静而风恬则不病。

手厥阴为病,必因肝木抑郁,心包不从风化,而自现其相火之本气所致。

肝木郁而克土,则中焦壅塞,阻遏水火交济之路;心包相火上炎,则弥漫于上,而散在于外。

水不能上承以济火,故手厥阴病在上、在外,症见风热兼作;火不能下潜以温水,故手厥阴病在下在内,症见寒湿俱盛。

手少阳三焦以相火主令,胆以足少阳甲木而化气于相火。

平人相火蛰藏,以温癸水,水得此火温暖,所以内温而外清。

内温则肾脏温暖,肾温则藏,因而滑遗不作,外清则胱膀清凉,行其藏令,因而闭癃不生。

内温外清,所以水道通调。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即是此意。

手之阳清而足之阳浊,清则升而浊则降。

手少阳三焦为病,因其不升,相火泄露,陷于膀胱,实则膀胱热涩而闭癃,虚则肾脏虚寒而遗溺。

所以《灵枢·本输篇》云:

“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足少阳胆为病,因其不降,相火逆升,弥漫于上,而作胸胁胀闷疼痛,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心烦诸证。

三焦相火之泄露,多因脾湿肝木郁陷,风动行其疏泄,冲动相火,因而相火不秘,陷泄于膀胱;胆火之逆升,缘于肺胃不能降敛,胃土不降,碍胆之降路,肺金不敛,收令不行,因而相火不能下潜而上炎。

胆虽从相火化气,而本属甲木,病则兼现其本气。

甲木横冲,则贼戊土;相火逆升,则刑肺金。

手足阳明,其气本燥,木火双刑,故见肺胃燥热诸证。

但少阳之气,阳方长而阴方消,其火虽旺而也易衰,所以病于相火之衰者,也非鲜见。

内伤惊悸之证,即因相火之衰所致。

心与小肠

脾土左旋,清阳全升于上,则为心与小肠。

心小肠属火,互为表里。

火分丙丁,心为丁火,属手少阳,小肠为丙火,属手太阳。

火之气热,共性亲上为阳;阳气清虚之极,则神明出焉,故心主神明,统领十二脏腑。

平人君火下降,以温癸水,所以肾脏温暖而下寒不生,肾水上承,以济君火,因而心家清凉而上热不作。

上清下温,阴平阳秘,神旺而精盈,所以健康无病。

心者,君主之官,不受邪侵,病则心包代其受邪。

心包为相火、因内外感伤而病上热者,多因相火升炎,燔灼宫城,心液消亡所致,实非心君之病。

心君为病,多因横暴之疾,或病至危笃而累及心神所致。

病机多属阳气虚败,下不根水,上浮外越,宗气不固;或因阳虚不能行血,而致阴血凝瘀不通,濒于阴阳离决。

阳气虚败,则症见心悸不能自持,油汗如珠,面色晄白,口鼻气冷,危笃欲脱。

血瘀不通,则真心作痛,痛剧欲死,唇青舌紫,真脏脉现,甚则死于反掌之间。

前人谓:

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心君为病,既因阳气虚败所致,所以预后不良,死者多而生者少。

所以然者,火虚不能生土以镇水,因而水湿泛滥而灭火,火灭灰冷,生气全无,焉能不死?

!

心君为病,阳气欲绝,自身难顾,无力施恩于它脏,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云:

“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小肠以丙火而化气于寒水膀胱,为“受盛之官”,功能“化物”,泌别清浊。

平人小肠从寒水化气、所以内温而外清。

内温则肾阳充旺,气化蒸腾,因而小肠功能“化物”,泌别清浊;外清则水腑清利,水道通调。

小肠为病,则不从寒水化气而现其本气。

病于小肠丙火旺者,则热陷膀胱,致使水腑郁热不清,而病溺下赤涩;病于小肠丙火虚者,则肾寒不能气化蒸腾,因而小肠受盛无权,清浊不分,同趋大肠,而病泄泻。

肺与大肠

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浊阴半降于右,则为肺与大肠。

肺大肠属金,互为表里。

金分庚辛,肺为辛金,属手太阴,大肠为庚金,属手阳明。

金之气凉而主收敛,所以肺金清肃而恶燥热,为“相傅之官”而司卫气。

平人胃气顺降,相火蛰藏,肺气右降而金肃,收敛之政行,所以不病。

内外感伤,多致脾家湿旺而肝气郁滞。

脾湿肝郁,则胆胃必逆。

胆以甲木化气于相火,上逆则刑肺金。

肺为华盖,其脏娇嫩,一被火刑,则失其清肃降敛之常,其气逆升,而病肺热。

症见咳嗽上气,喘促痰鸣,黄稠难出,口燥咽干,重则热伤肺络而鼻衄,是为热痰。

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手太阴肺从令化气于湿土。

若脾湿素盛,则肺家从令而化湿,脾湿胃逆,肺无降路,势必上逆而病肺寒。

症见咳痰清稀,气短虚烦,咳逆倚息不得卧,是为寒饮。

脾为主令,肺为从令,从令不敌主令之强,所以肺家为病,多从湿化,因而病寒饮者多,面病热痰者少,内伤咳嗽,多系寒饮为患。

大肠属手阳明,以燥金主令,故其气燥。

因而大肠为病,燥伤津液,不能濡润,症见便坚而尿利,甚则痞满燥实俱见,承气证悉俱者有之。

然人之阴气易长而阳气易消,故

2

病于大肠湿寒者亦属多见。

证见大便溏薄,少腹冷痛,迂寒则痛泄愈加。

即使大便初干后溏,或老年性便秘,也系脾湿肝

郁,疏泄不利所致,非因大肠燥热所为。

肾与膀胱

胃土右转,浊阴全降于下,则为肾与膀胱。

肾膀胱属水,互为表里。

水分壬癸,肾为癸水,属足少阴,膀胱为壬水,属足太阳。

水之气寒,其性闭藏而为阴,所以肾主藏精,为“作强之官”,主水而生髓。

平人水敛于外,火秘于内,所以内温而外清。

内温则精血温暖而秘藏,力能“作强”而出技巧,滑遗不生,外清则膀胱清利,水道通调,癃闭不作。

然肾之温,实赖君相二火下潜于肾以温暖方温。

心肾同属少阴,心为君火而肾为癸水。

少阴君火虽为主令,但水能灭火而火不能灭水,所以君火多虚而癸水多寒,肾寒者居多。

一旦内外感伤而病作,多系阳虚不能蛰藏,浮越于上,症见心悸虚烦,健忘失眠,头目晕眩。

或是夜热毛蒸。

虚阳不蛰而致肾寒,则症见腰膝冷痛,痠软无力,滑精遗溺,阳事不用,神疲畏寒,少腹冷痛。

相火亢旺而致水亏,症见肾阴虚者也有之,但较之阳虚肾寒者比较,则为少数。

膀胱属足太阳,以寒水主令,所以其性喜凉而恶热。

其气清凉,则水腑清利。

而水腑之清利,全赖君相二火秘藏于肾脏。

一旦因内外感伤而致相火相火泄露,陷于膀胱,实则水腑热涩而闭癃,虚则水脏虚寒而遗溺。

相火泄露,必致肾寒,无论属实属虚,其本均属虚。

水腑闭癃,故当清利,但须适可而止,以免因过用寒凉,虚其虚而重伤肾阳。

人之阳气,只宜内藏,不宜外泄。

藏则内温而外清,泄则外热而内寒。

外热则溲尿不通,内寒则滑遗兼作。

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所以肾家为病多寒而膀胱为病多热。

四、脉象

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化生气血,游溢经络,现于气口,是为脉。

气口,即手太阴肺经之动脉,在太渊之分。

气血周流,内而灌溉五脏六腑,外而煦濡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肉毛发。

所以五脏六腑之坚脆,五官九窍之通塞,四肢百骸之刚柔,皮肉毛发之荣枯,无不形之于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此乃至理明言。

天地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人之脉象与四季相应,随四季气候之变化而变化。

阳气主生长,故脉见升浮,所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阴气主收藏,故脉见沉降,所以秋之脉降,冬之脉沉。

升降浮沉,随时令而变化,毫发不爽。

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

“天地之变,阴阳相应……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

”仲景日:

“春弦、秋浮、冬沉、夏洪”亦然。

弦者,浮升之象;洪者,浮之极;浮者,金气方收,微有降意,而未遂沉;沉者,降之极。

概而言之,春脉沉而微浮,夏脉全浮,秋脉浮而微沉,冬脉全沉。

肺主气而朝百脉,故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故气口为脉之大会,十二经气血之盛衰,悉见于此,所以独取气口,可察五脏六腑。

故《灵枢·经脉篇》云:

“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所以气口独为五脏主也。

气口即寸口,分寸、关、尺三部。

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为阴阳之中气。

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与胆,候于左关;脾与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予两尺;三焦、心包,均属相火,随水下蛰,所以亦候于两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五脏属阴在里,六腑属阳在表,属性不同,故脉象亦异。

浮取而得之者为腑脉,多见数象,沉取而得之者为脏脉,多见迟象。

所以然者,阳外而阴内也。

仲景日:

“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即是此意。

腑气内交,脏气外济,则阴平阳秘,脉象调匀,不浮不沉。

寸脉本浮,一交秋冬,则见沉意,尺脉本沉,一交春夏,则见浮机。

腑病则其气不内交,故脉象但浮面不沉,脏病则其气不外济,故脉象但沉而不浮。

五脏皆禀气于脾胃。

五脏之气,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附之于胃气乃能至。

有胃气之脉日常脉,或日平脉。

常脉之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来去从容,细长和缓,有神有根,呼吸定息,脉来五至。

肝脉弦,脉来软弱轻虚以滑,端直以长。

心脉洪,脉来浮大,来盛去衰。

肺脉涩,脉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

肾脉沉,脉来沉细以搏。

脾脉缓,脉来濡缓,不疾不徐,来去从容。

如是者均谓之常脉,得常脉者为平人。

若邪气盛而精气衰,胃气败竭,四维失养,脉无胃气,则真脏脉独见,或弦、或钩、或毛、或石而坚。

真脏脉见,病多危笃,难以救挽。

所以然者,脾胃为后天之本,四维之母,母气亏败,子气必虚,故脉见真脏。

脉以胃气为本,故前人谓: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细脉为肾之本脉,濡脉为脾之本脉,肾为先天,脾为后天,先后天之气旺,则脉见细濡。

换言之,细濡脉为有胃气之脉,亦即常脉,所以平人之脉,均见细濡之象。

脉见细濡,虽病也较易治,预后亦佳。

若先天之气衰,则脉之细象不显;若先天之气绝,则脉之细象全无;若后天之气衰,则脉之濡象不显,若后天之气绝,则脉之濡象全无。

脉不见细濡,即是无胃气之脉,真脏之脉,多属危候,或为不治之症。

五脏之脉,心肺均浮,肝肾均沉,脾胃居浮沉之问。

所以然者,心肺属阳,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肾属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胃居中,处阴阳之间,阳浮而阴沉,故其脉居浮沉之间。

人身之阳主潜降,阴

3

主上承,故阳脉虽浮而内含降意,所以浮中带沉,阴脉虽沉而内含升机,所以沉中带浮。

沉而微浮,所以阴不下走;浮而微沉,所以阳不上越。

若寸脉但浮丽不沉,为阳气上逆而不下交于阴;若尺脉但沉面不浮,为阴血下陷面不上交于阳。

如此则水火分离,上热而下寒,诸症丛生。

升降阴阳之权,全在中土,土气冲和,则脾土升运,肝肾随之温升而化清阳,胃土顺降,心肺随之清降而化浊阴。

阴阳交济,所以寸脉浮中带沉,尺脉沉中带浮。

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而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

风为百病之长,肝为五脏之贼。

内外感伤,多致土弱不能达木,致使术气郁遏,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

木邪横侵,克伐中土,致使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则两关之脉见大象。

肝脾郁而不升,则大脉见于左关;胆胃滞而不降,则大脉见于右关。

戊土不降,碍甲木下行之路,胆木势必逆升,化生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刑,清气郁蒸而生上热,致使肺失清肃降敛之常,则右寸脉大。

己土不升,碍肝木升发之路,生意抑遏,势必下陷,癸水澌寒而不温,则左尺脉大。

肺金上逆而不降敛,致使君火失根而上炎,则左寸脉大。

肝木下陷而行疏泄,致使相火泄露而不藏,则右尺脉大。

大为有余之象,有余则病,故《素问·脉要精微论》云:

“大则病进。

”黄元御云:

“大则病进,正虚而邪旺也。

”《素问·评热病论》云:

“邪之所

凑,其气必虚。

”病进则正气必虚,虚则脉当见不足之象,故于脉之有余之中,当见不足之意。

若能知此,则脉理之精蕴,可得之也。

概而言之,两寸关大者,为浊阴上逆而上热作;两尺关大者,为清阳下陷而下寒生。

两关寸大者,为气滞不降,两关尺大者,为血瘀不升。

右关寸大而滞者,为肺胃气滞不降。

右关寸大而弦短者,为甲木克伐戊土,胆胃气滞不降。

左关尺大而涩者,为肝脾郁而不升。

左关尺大而弦长者,为乙木克伐己土,肝脾郁陷不升。

左关尺右关寸大者日“格”,系脾陷而胃逆,上热下寒之诊。

右关尺大左关寸大者曰“关”,系肺家虚弱,不能清肃降敛,因而心火无制而上炎,金弱不能制木,肝木旺而行其疏泄,致使三焦相火不秘而陷泄,胆木过旺,化生相火而上逆。

仅见寸脉,而关尺脉全无,为阳气外脱;仅见尺脉,而关寸脉全无,为阴精下竭。

上脱下竭,均为阴阳离决之诊……。

更参脉之稍大、略大、略显等微细差别,以察邪正之消长,病势之浅深。

寸、关、尺之大小,以中取得之。

浮脉沉脉

浮取而得之者,谓之浮脉,属阳,主表。

沉取而得之者,谓之沉脉,属阴,主里。

心肺居上,属阳,主表,所以心肺之脉俱浮。

肝肾居下,属阴,主里,所以肝肾之脉俱沉。

脾居阴阳表里之间,所以其脉不浮不沉。

故仲景日:

“浮为在表,沉为在里。

阳盛则脉浮,阴盛则脉沉。

浮取损小,沉取实大,为阳虚于表而实于里。

沉取损小,浮取实大,为阴虚于里而实于表。

昼阳而夜阴,所以脉见浮大,其病昼重夜轻,甚则昼死,脉见沉细,其病夜重昼轻,甚则夜死。

迟脉数脉

一息脉来不足四至者,谓之迟脉,属阴,主脏。

一息脉来五至以上者,谓之数脉,属阳,主腑。

经脉之动,应乎漏刻。

一呼再动,一吸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谓之平脉,过则为数,不足为迟。

脏阴而腑阳,故数则阳盛而为腑,迟则阴盛而为脏。

故仲景日:

“数为在腑,迟为在脏。

”但迟数可以察脏腑,不能定寒热,因迟

脉不尽为寒,数脉不尽为热。

当参脉之虚实方可言病之寒热。

凡脉或迟或数,乖戾失度则死。

人之将死,脉迟者少而脉数者多。

所以然者,阳气绝根,浮空欲脱,故脉见疾数。

概而言之,一息脉七八至以上,便不可挽救;若一息十至以上,为死期迫近之诊。

虚劳之家,最忌此脉。

滑脉涩脉

脉来流利,如盘走珠者,谓之滑脉,属阳,主肝。

脉来艰涩,如轻刀刮竹者,谓之涩脉,属阴,主肺。

肝主升发,升发为阳,肝藏血,血属阴而抱阳,滑者生长之象,故滑脉属阳,主肝,为血盛气虚之候。

肺主收敛,收敛为阴,肺藏气,气属阳而含阴,涩者收藏之象,故涩脉属阴,主肺,为气盛血虚之诊。

故仲景日:

“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

脉涩为气盛血虚,气盛则血病,脉滑为血盛气虚,血盛则气病,所以滑脉涩脉非为平脉,而系病脉。

故仲景日;“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日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寸脉应滑而尺脉应涩。

肺脉之涩者,尺脉之始基,肝脉之滑者,寸脉之初气。

尺脉应涩而反滑,则精遗而不藏,寸脉应滑而反涩,则气痞而不通。

寸脉滑甚,则肺金不敛而痰嗽生,尺脉涩甚,则肝木不升而淋痢作。

但脉滑不尽为血盛,脉涩不尽为气盛,当参脉之虚实,方可言气血之盛衰。

内伤杂病,脾湿重者,脉必见涩象。

气盛之脉,多见滞象。

妊娠脉滑为平脉。

脉见虚滑多系血虚。

大脉小脉

脉之振幅大于常脉者,请之大脉,属阳。

脉之振幅小于常脉者,谓之小脉,属阴。

阳盛则脉大,阴盛则脉小。

寸为阳而尺为阴,故寸脉偏大而尺脉偏小,是为常脉。

但不可过大,亦不可过小,寸脉过大则上热,尺脉过小则下寒。

概而言之,术火泄露则脉大,金水敛藏则脉小。

阳泄则上热而下寒,阳藏则上清而下温。

劳伤虚损,最忌脉见浮大,因脉浮大为阳根下断,浮越无归,将死之候。

故黄元御日:

“大则病进,小则病退。

小脉未可以扶阳,大脉未可以助阴,当因委而见源,穷其大小所由来也。

长脉短脉

脉形首尾端直,超过本位者,渭之长脉,属阳。

脉形首尾俱俯,不能满部者,谓之短脉,属阴。

木火为阳,肝属木而心属火,故肝脉沉滑而长,心脉浮

4

滑而长。

金水为阴,肺属金而肾属水,故肺脉浮涩而短,肾脉沉涩而短。

阳进则气治而脉长,阴进则气病而脉短。

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所以病多发于阴进而愈于阳进。

但脉不宜过长,过长则木旺而金衰。

木为中气之贼,木愈郁而气愈盛,脉也但见肝脉之长,不见肺脉之短。

缓脉紧脉

脉来从容和缓,一息四至者,谓之缓脉,属阳,主脾胃。

脉来紧急,如牵绳转索者,谓之紧脉,属阳,主肾,主寒,主痛。

脾为已土,属足太阴,胃为戊土,属足阳明。

土居四象之中,万物所归,为后天之本。

土俱木火之气,而不至于温热,含金水之体,而不至于寒凉,雍容和畅,所以脉来从容和缓,刚柔相济,是为缓脉,亦即平脉。

病人脉来和缓,为邪退而正气渐复之征。

肾为癸水,水之气寒。

水为冬之气,冬时寒盛,冰坚地坼,故寒则脉来紧急,如牵绳转索,是为紧脉。

紧脉主寒,寒有内寒、外寒之分。

概而言之,阳旺则脉缓,阴盛则脉紧;缓则生热,紧则生寒;寒愈盛则脉愈紧,热愈盛则脉愈缓。

阳性发泄而阴性闭藏,发而不藏则脉缓,藏而不发则脉紧。

石脉芤脉

脉来沉实,按之坚硬如石者,谓之石脉,属阴,主阳虚肾寒。

脉来浮沉俱见,中诊独空,如按葱管者,谓之芤脉,属阳,主血脱气散。

阳体虚而阴体实,阳虚不蛰,水中无气,凝冱沉结,则脉采外虚内实,按之坚硬如石,是为石脉。

冬月天寒地冻,脉也应之而现沉实之象,故脉来沉缓较石为平脉。

石多缓少为肾病,但石不缓则病危笃。

坎中之阳,生气之原。

阳根下蛰,温暖和畅,而吐阳魂,生气充旺,则脉来柔弱冲和而主生;阳根下断,坎中澌寒,阴魄徒存,生气全无,则脉来坚硬如石而主死。

所以老子日:

“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谓。

”见石脉者,多系沉寒积冷。

阴体实而阳体虚,阴血脱亡,火中无血,消减浮空,则脉来浮大,外实内虚,如按葱管,是为芤脉。

脉芤为营血亡脱,血中温气随之亦亡之候。

离中之阴,收气之原。

血为阴而生于阳,阳生则化火,故温暖和畅,而吐阳魂。

阳虚血寒,阴根上断,阳魂徒存,虚浮空洞,收气全无,故阴血凝瘀而亡脱,血脱则火泄而寒增。

所以见芤脉者,多系营伤失血之候。

脉见石芤,均属正虚。

石为一片阴寒,芤为阴血虚而致阳气亦虚。

促脉结脉

脉来疾数,时一止复来,止无定数者,谓之促脉,属阳,主阳盛热实。

脉来缓慢,时一止复来,止无定数者,谓之结脉,属阴,主阴盛气结。

阳性清虚而阴性重浊,阴阳不相既济,阳盛而阴不能济,所以脉现促象;阴盛而阳不能济,所以脉现结象。

故仲景日:

“脉来缓,时一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