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总结.docx
《春季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总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季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总结
2022年学校双减工作总结汇报
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双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优化“学校教育”关,打破“应试焦虑”关,抓实“日常监督”关,坚决把"双减”工作落实到实处。
一、坚持减负增效并举,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一是严格减负政策规定,建立学生作业总量控制和作业检查制度,加强作业统筹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科学布置作业,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
二是强化作业总量控制,学生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严禁布置重复性各惩罚性作业。
通过微信等方式传导学习和作业压力,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三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教师探索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及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围绕优化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等,推出举措,建立教学视导制度,优化学校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做到优质轻负。
二、持续加大监督力度,有效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一是严格监管制度,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
二是形成监管合力,做到监管全覆盖、无盲点,有效强化了日常监督。
三是推进长效治理,重点检查,集中整改。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家长会、家访、教育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成才观念,理性对待校外培训。
下一步学校要认真学习借鉴他校经验做法,进一步提高站位,把“双减”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切实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不断深化课堂教改,完善教学视导工作,抓实课堂教学常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强化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等全过程管理,强化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设计。
同时常态化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021年秋季学期落实“双减”政策实行课后服务工作总结
近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坚决贯彻“双减”决策部署,xx学校积极行动,加快推进“双减”工作。
一、作业管理,减负增效
学校自办学以来,始终要求全体教师做到作业布置科学合理,学科之间相互兼顾,让学生在学业上能做到轻负担、高效率。
“双减”政策的落地更促使学校在作业管理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各学科组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制定了新学期班级周课后作业布置计划和备课组周课后作业布置计划,作业布置涵盖了语、数、英、音、体、美全学科,做到年级进度统,类型丰富多样,时间总量合理,作业分层,提质增效。
此次作业管理的调整,推进落实了“五项管理”,进一步压减了学生作业的总量和时间,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发展个性、锻炼身体,全面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发展”双提升。
1.完善作业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
2.分类明确作业总量。
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
3.提升作业设计质量。
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4.落实作业完成指导。
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教师批改作业应做到认真、及时,详细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
5.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用手机布置作业。
二、课后服务,五育并举
20XX年春学期,学校开始实施课后服务,教师参与率达到100%,学生参加率达88.4%。
全校教师对课后服务工作都能排除万难,积极配合,认真组织,有序开展,也因此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秋季学期,我校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新模式,紧扣“扩面”“提质”两个关键词,强化课后服务的内涵建设,在开设保障学生在校完成家庭作业的自主学习课程的基础上,又开发了依托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新生活”课程,通过整体设计、综合实施、全面浸入、多元评价等策略,将所有课程整合梳理成六个系列,开设了二十多个校级社团课程、三十多个年级走班课程、以及形式多样的班级特色课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开发、参与课程的权利,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同时,学校还将构建1-6年级“新生活主题实践周”系列课程,丰富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知、情、意、行的统。
最终培养出能够适应新生活的“六者”:
健康的生活者、真诚的生活者、勤劳的生活者、智慧的生活者、勇敢的生活者、优雅的生活者。
三、三级课程,满足发展
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将自主学习课程、班级兴趣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等相融合,不仅减轻学生回家做作业和家长辅导作业的负担,还提供了更丰富的课程内容、更优质的服务。
1.自主学习课程。
保证小学生在校完成作业,由多学科老师轮流看护,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引导学生质疑,帮助学生释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真正做到“作业不回家”“知识盲点不累积”,帮助不同层次学生学足学好。
2.班级兴趣课程。
班级兴趣课程涉及传统文化、科学技术、体育运动、视听艺术、生活技能、创新创意、阅读写作、语言思维、国际理解、人文历史十大类。
各班自主开展阅读、书法、绘画、手工、劳动实践等兴趣小组活动。
3.个性发展课程。
个性发展课程以培养文明有礼、好学上进、健康活泼、情趣广泛的“xx少年”为目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社团以学生兴趣爱好为纽带,由学生自主管理,设有羽毛球、足球、合唱、舞蹈、珠心算、围棋、心理健康社团等,学生在缤纷的社团活动中提升综合素养,历练成长。
四、五育并举,着眼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课后服务“5+2”模式的推行,为五育融合提供了实施路径。
学校进一步提出了“XXXX”育人目标,构建了主体的框架体系,尝试开辟五育并举的新途径,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其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落实“双减”政策,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是办满意教育之必须,我校定将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工作到位,责任压实,让教育规律发挥应有的作用,让教育质量更有保证。
2021年秋季学期教师“双减”工作总结
推行“双减”政策,是要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协同育人的共同体,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为国育才的总目标。
如何积极推进这一目标的实施?
我认为,科学规划,持续不断提升课堂效率是落实“双减”最重要的落脚点。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如项目式学习、跨学科研究、单元式教学等。
在“双减”背景下重新审视这些教学模式,单元式教学是课堂提质增效最切实可行,最容易为多数教师接受和掌握实施的方式。
所谓单元式教学,即根据单元目标,选择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外显知识进行组合,在充分深入研究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调整安排课时分布和内容,更上位地整体规划单元任务,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围绕单元式教学,作为特级教师和教学主任,首先,我带领老师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专家讲座与自己理解领悟相结合的方式,讨论如下问题:
为什么要做单元教学?
如何进行单元教学?
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单元教学?
单元教学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XX如何开展?
我和学科团队的教师们认真研究,仔细分析单元式教学与传统分章节教学的区别:
传统分章节教学以学科知识为体系,教学内容按照章节进行,这种组织方式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散点式的,很难上下贯通成为珠串;单元式教学是按照一定逻辑整合、重构章节,以主题统领、以任务呈现,学生通过对复杂信息的深入加工,实现理解的深刻性、思维的高阶性以及认知技能的发展。
第二,我们借鉴优秀课例进行分析、交流、研讨,总结出单元式教学五大关注点:
单元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兼顾知识性、多样性、差异性;单元中知识的关联要有思维逻辑关系;单元设计要在解决真实的问题中形成;要处理好学科概念、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的不同;处理好教学活动、单元活动、探究活动与实践的关系。
第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先进行自我选材组合,设计单元内容,备课组讨论之后,组内说课、评课;然后在所教学段内进行单元教学实践探索,组内听课、再交流,进行自我反思、再完善、再实践。
以初中物理“密度单元”教学为例,谈谈我和学科团队将相关知识进行组合设计,对单元教学开展了实践研究。
一、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物理问题
这是学生在课后活动课中编织的铜丝自行车。
围绕着这俩自行车,同学们开始了这个单元的学习。
在交流研讨中,同学们提出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在不破实物的前提下,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自行车是用了多长的铜丝编织成的”?
以上问题是同学们基于课后活动课的作品而提出。
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物理问题,有助于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获得感性认识,进而提升思维能力。
二、基于实验,在经历探究过程中建构物理模型、领悟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围绕要解决多长的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解决办法:
找体积V,利用v=sL就可以得到长度。
学生在现实情境下发现自行车的体积是不易测量的,此时又引起了新的思考:
根据已有的经验能知道这辆自行车的什么呢?
从小学科学课和生活经验中知道:
可以称出自行车的质量。
如何称出自行车的质量?
学生从生活中的杆秤,想到了家里用的电子秤,想到天平。
课堂上,如何使用天平测质量?
国际单位制用什么单位描述质量?
生活中的质量单位和国际单位有什么关系?
在测量过程中发现物体的形状改变而物体的质量并没有变化,是不是质量还有什么特点?
有关质量的问题一一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这些自然生成的问题,是我们解决核心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也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即发现问题。
之后,回到了最初的问题:
质量和长度有关系吗?
质量和体积有关系吗?
在学生测量自己手中自行车的质量后发现,体积不同,质量也不同。
于此,新的问题生成:
物体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如果它的质量和体积有关系,我们就很容易解决铜丝长度的问题。
随着问题逐渐清晰化,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形成一个一个新的认知。
为了寻找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从设计实验到进行实验,从收集证据到进行论证,从体验得到初步结论再到进一步从实验测量数据得到定量的数据关系,分析、处理、结论:
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质量相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同种物质质量和其体积比值一定,不同物质质量与其体积比值不同。
这个比值可以反应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物理上把这个比值叫密度。
由此,建立密度概念,测量物质的密度并认识其特征,学生始终是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发现,自主研究,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认识了质量m、密度p,并建立联系:
v=sL,铜丝长度的问题得到解决。
然而,学生的思考并没有结束。
学生将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和问题建立起进一步的联系,发现如:
冰为什么漂在水面上?
暖气为什么安装在房间的靠下的位置?
热气球的上升和密度有关吗?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孔明灯升空的原理是不是也基于此?
学生感慨密度与社会生活联系如此密切,真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学以致用,同时也为后续继续学习浮力的有关知识做了铺垫。
上述内容原本按节学习,应该有质量、密度、测物质密度、密度与社会生活四节内容,应该是4-5节的新课学习时长,学完之后还要再将散点的知识进行整合、接受、领悟、迁移、运用。
虽然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这样处理,知识深层次的内在结构没有充分体现,时间长了,学生的思维就会停留在表面和割裂状态中。
我和学科团队的教师们将相关内容整合重组,采用单元式教学的问题引领,不仅真实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能让学生在思辨中形成物理的观点和结论、形成终身受用的学科必备品格,而且也让思维的深度学习成为可能。
通过单元教学,学生学习的时长减少为3课时。
学生的兴趣始终是在问题引领下探索、发现、再探索,直至向着目标行进。
这样的研究真正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看到的是亮丽的风景和美丽的远方。
在“双减”背景下,就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是三分教学、七分研究设计。
教在课上,研在课下。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设计好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要站在学科角度,抓住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从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遵从现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知识为载体,设定贴近生活实际、具体可行的活动与任务。
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学生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在提升能力与学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让课堂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在“双减”背景下的教改路上,特级教师有责任、有能力和学科教师一起,深入研究“减”什么,通过多样化探索如何“减”。
我们坚信,基于创新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有效落实“双减”,我们携手前行!
小学“双减”工作总结
自“双减”工作启动以来,XX小学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尝试探索、彰显特色,持续发力,念好“严、细、深、实、活”五字诀,奏响“双减”最强音。
健全机构,“严”字当头履职尽责。
为严格落实“双减”工作政策,XX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把任务分解到人,压实工作责任,分别负责课程安排、数据统计、表格报送、后勤保障、督查整改等工作,明确分工,夯实职责,形成“日监测、周研判、月小结”工作机制,定期汇报总结,分析研判,整改问效。
严格各项工作要求,靶向施策,确保“双减”工作减出成效。
强化宣传,“深”入普及营造氛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双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营造理解“双减”、支持“双减”的浓厚氛围,唱响“双减”好声音。
紧盯教师、家长、学生三个主体,通过召开校委会、教职工大会、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宣传“五项管理”、“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利用校园广播、电子显示屏、微信群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家长及社会告知“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的具体内容。
明确“双减”工作是减轻负担,在有效的时间内提质增效,而不是降低标准图轻松。
狠抓常规,“细”化要求跟踪问效。
如何提升“双减”工作成效?
这是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难题。
我校全体教师主动作为,将难题转化为教师校本研修的课题,坚持“校长包联、处室包抓”工作机制,将学校管理团队成员下沉教学一线,担任“指导员”,细化管理制度,明确“备、讲、批、辅、研”各环节工作要求,推门听课,了解并掌握教师工作情况,现场交流,精准指导,“向40分钟要质量”;上好“入职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观摩课、教学能手示范课”,老、中、青年教师合作探究,教学相长。
定期邀请业务主管和教育督导部门专家现场督导,综合研判,明确问题清单,跟踪整改问效。
丰富载体,“实”处着力全面发展。
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细化课后服务方案,深化课后服务全覆盖,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及时有效完成作业,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指导,培养学生在特定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充分利用部室、教室、操场等场地,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发挥教职工特长,开设足球、舞蹈、非洲鼓、书法、绘画、剪纸等20个特色社团,聘请专业教师或校外辅导员予以指导,丰富活动载体,为学生搭建快乐学习、发展能力的平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大课间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强化保障,“活”用政策提质增效。
根据文件精神,学校各分管领导定期指导培训,真正实现“减负”目标;学期初,召开家长会议,通过“一事一议”,公示课后服务收费标准、教师绩效考核、资金管理办法、脱贫户学生免费等内容,严格收支管理,严明工作纪律;同时,开放家长学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组织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观看专题片,座谈交流,实现“培训一名学员,带动一个班级,影响全体家长”的目标,引导学生家长与教师共同发力,以身作则,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要求,提升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质量,立足规范,提质增效,从根本上实现师生“减负增效共赢”。
做好“双减”工作是一场久久为功的攻坚战、持久战,下一步,学校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全面规范“五项管理”,做好“课后服务”,切实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真正让教育回归本真,切实办好满意的教育。
双减政策下开展“双减”工作总结
今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出台。
“双减”意见明确提出,禁止一切校外辅导机构组织进行学科培训,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等。
我校按照上级部门统安排,抽调多名骨干教师分成6个组,对辖区内校外辅导机构进行排查,分包人员每天蹲点值守。
一、我校采取的措施
(一)、是作业评价的5种方式
1、三至六年级大、小楷由老师批改,大楷必须要求学生临帖。
练习册可采用老师批改、组长批改等多种形式,但教师至少要批改一半以上。
2、亮点评价。
评价以激励当先,尊重学生及其学习成果。
3、定量性评价。
对学生实践性作业进行过程性评价,使老师、家长及社会相关各方参与评价。
4、一、二年级所开设作业必须由老师全批全改。
5、等级性评价。
评价采用评分或优、良、差(或A、B、C)等级制以及加符号等。
(二)、是全面深化评改,抓住减负“突破点气”
评改是当前教改的重点,也是实现学生减负的“突破点”。
我校将持续以评改为抓手,推进中小学减负工作。
强化监督指导,不得将升学情况与考核、绩效和奖励挂钩。
加快建立健全科学教育评价体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
(三)、是落实作业指导。
学生书面作业应尽量在学校完成,教师要认真批改。
小学生书面作业需要全批全改,初中各学科也需要批改大部分学生作业,并注意对不同层次学生作业批改情况进行覆盖,从中反馈学情。
鼓励教师对学生作业面批,在课堂帮助学生完成释疑解惑的要求。
(四)、是干部督学
督学进校园,督导促示范。
学校紧握教育方针,组织干部重点督查落实“五项管理”工作情况以及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情况。
教师深入班级随机抽选学生,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教师作业批改情况、以及学生课间休息活动情况,同时与教师做了细致交流,提出了具体化的要求。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落地式家长学校家委会、班级微信群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科学教育理念和“双减”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合理引导预期,增进社会共识。
及时总结、宣传,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
(六)、是按步实施、落实工作
校长传达文件精神,落实文件具体内容,承诺书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作业管理等方面进行落实:
(1)“放”就是把教育教学的自主权还给学校教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观;
(2)“堵”就是持续开展专项治理,构建规范有序发展的长效机制;
(3)“宣”就是通过公众号、校园广播等方式进行宣传;
(4)“疏”就是校内提质减负,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坚持“零起点教学”;
(七)、是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提质增效
学校提前做好方案,有序开展教研组长会、学科教研会、学科树标课展示等活动,做优分层教学、纸条化小测、师友合作、学习任务单等一系列举措,其目的就是聚焦常态课堂教学质量,让师生真正畅享有生命力的课堂四十分钟。
校长从“基于规范办学前提下的教学深度发展”的角度做了多次强调。
首先要在“减法”中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减”去不必要的、无实效的、随意的教学环节。
同时,还做好“加法”,形成目标引领、问题牵引下的教、学、评一体化的新格局。
(八)、是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服务
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托管服务“1+X”行动:
1即第一课堂,学生自主作业,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作业辅导,让学生在学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
2为第二课堂,重点以学校特色为依托,发掘教师潜能,提供“菜单式”服务,开放学校优质社团场所,内容指向阅读、美术、体育、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位学生每天或能学习一项体育技能,或能学画一幅图画,或能唱一首动听的歌,或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
学校第二课堂充分体现了技能、智力、趣味等相融合的多元化体系,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为学生的课后生活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
(九)、是“私人订制”解决家长“三点半”之忧
我校按照“有需求,均满足”的要求,严格落实“5+2”的课后服务要求,17:
30之后,如家长有延时托管需求,学校继续提供延时托管服务。
探索实施“三段式”课后服务模式:
第一时段由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对学生提供精准帮扶,做到“固本+培优”,缓解了家庭辅导作业的焦虑。
第二时段以社团活动为主要服务内容;第三时段以静心阅读等为主要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
(十)、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保证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进一步作业教研质量。
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进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
做好备、讲、批、辅、研工作,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处理好“减负”和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轻负担,搞质量。
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把提高质量的重点放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效果好起来。
真正做到了“高效轻负”。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上还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相关手机保管设施未配齐,学校内无公用电话供学生使用。
学生在家期间的手机管理,虽然学校通过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对家长进行了教育,但因为部分家长监督缺失的原因,效果不大。
(二)学生的近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学校的宣传教育,学生懂得了科学用眼的重要性,但不良的用眼习惯,短时间内仍然无法改变。
(三)在学生睡眠管理工作中,有个别班级的学生存在私自早到校、在宿舍中写作业等现象。
(四)读物管理开展的工作尚不全面,学生自己的读物也应当纳入管理对象。
三、下一步打算
严格按照“五项管理”工作相关制度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相关要求,完善、细化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工作主体负责人,不折不扣地完成“五项管理”工作,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争创百姓满意学校。
顺势而为,借势而上,造势而起,乘势而上。
在“双减”大背景下,我们也应顺势而为,在效率、方法上下功夫,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
县落实“双减”工作总结
为落实好“双减”政策,县就“双减”工作进行多次周密部署,打好“双减”组合拳,推动“双减”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近期我县开展了“双减”落实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近期相关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落实情况: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初,县依托“万师访万家”活动,向家长宣传“双减”政策。
广大教师的家访宣传,让家长们普遍认识到“双减”政策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时,县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施办法》,通过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规范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保证学生充足睡眠,强化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强作业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县组织教科体、消防、市监等多部门,进行了多轮集中整治。
目前,县排查整治35家校外培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