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科目练习题库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707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科目练习题库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公共科目练习题库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公共科目练习题库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公共科目练习题库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公共科目练习题库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科目练习题库二.docx

《公共科目练习题库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科目练习题库二.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科目练习题库二.docx

公共科目练习题库二

公共科目练习题库

(二)

一、判断题(每题1分,20分)

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分为警官职务、警员职务和警务技术职务。

(√)

2.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机构警员职务由高至低为:

一级警长、二级警长、三级警长、四级警长、一级警员、二级警员、三级警员。

(√)

3.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时,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停止调查。

(×)

4.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应当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

(×)

5.执法为民是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

6.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

7.所有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

(×)

8.人民警察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可以进行安全检查,发现管制刀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应当立即予以扣押。

(×)

9.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其他行动不受限制。

(×)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

11.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后,应当向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

12.犯罪分子已停止实施犯罪服从人民警察命令的,人民警察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

13.督察机构可以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督察。

(√)

14.当代中国法的形式,除法律、法规外,还包括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和国际条约等。

(√)

1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勾结,利用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将该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论处。

(×)

16.甲想杀乙,就故意向乙挑衅,乙被激怒,上前殴打甲时,甲掏出准备好的匕首将乙刺死,甲的行为是故意犯罪(√)

17.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对伤害程度有争议的,公安机关应当进行伤情鉴定。

(√)

18.管理国籍事务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

19.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后,应当向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

20.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

“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之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法律调整人的行为。

(√)

21.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22.人民警察遇有以暴力方法阻碍其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形,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警棍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

23.防卫过当,从其性质上讲,应该是防卫行为,只是超出了防卫的必要限度。

(√)

24.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

(√)

2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文明执勤、文明执法和遵守警容风纪规定的情况不属于督察机构现场督察的范围。

(×)

2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派出机构、内设执法勤务机构和不设区的市、县、自治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可以设置主管政治工作的政治委员、教导员、指导员等警官职务。

(√)

27.公民的隐私权应当受到保护并不容侵犯。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都不能了解、查询公民的个人隐私。

(×)

28.法作为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调整人的行为。

(×)

29.人民警察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

(√)

30.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涉及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

31.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

32.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

(√)

3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

34.2011年1月7日晚,刘某酒后与某饮食店老板徐某发生争执,将店内桌椅砸坏,恰逢民警赵某和孙某巡警至此,两人遂将刘某带至当地派出所。

在所内,刘某态度恶劣,并大吵大嚷,该所所长王某经过,便踹了刘某一脚,致刘某跌倒,头撞在暖器片上,造成颅内出血死亡。

本案中赔偿请求权的时效应当是从王某行使职权行为被依法确认违法之日起2年内。

(×)

35.在侦查的过程中,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负责法医鉴定工作的民警王某如需回避,该公安机关负责人有权作出决定。

(√)

36.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

37.公安机关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开具的检查证。

(×)

38.督察机构有权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处置公民控告、申诉的情况进行现场督察。

(√)

39.重新鉴定以2次为限。

(×)

40.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

41.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应当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

(×)

42.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承担依法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责。

(√)

43.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可以构成叛逃罪的犯罪主体。

(×)

44.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观需要,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45.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人民警察认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可以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

(×)

46.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后,应当向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

47.当代中国法的形式,除法律、法规外,还包括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和国际条约等。

(√)

48.公安机关负责人、侦查人员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

49.在水上、旅客列车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或者到站之日起2日内,交至上级公安机关。

(×)

50.李某参与赌博,输给王某万元,输光后,当场要抢回这笔钱。

王某为了防止钱被抢走,打伤了李某,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

51.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执行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员职务序列。

(√)

52.赔偿义务机关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53.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

(√)

54.对雇凶伤害他人的案件,不适用调解处理。

(√)

55.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56.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有法定回避情形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

57.督察机构有权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处置公民控告、申诉的情况进行现场督察。

(√)

5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

59.人民警察按规定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不致违法犯罪行为人伤害为限度。

(×)

60.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一般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

6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1)

6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涉及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

6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已被明确写入我国宪法。

(√)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

65、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只要没有着制式警服,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可以不履行职责。

(×)

66、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人民警察一律不得使用武器。

(×)

67、一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

(√)

68、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

69、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

(√)

70、凡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

71、赔偿义务机关赔偿后,应当向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

72、执法勤务机构实行队建制,称为大队、支队、中队、小队。

(×)

13、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规定使用武器、警械以及警用车辆、警用标志的,可以没收其武器、警械、警用车辆、警用标志。

(×)

74、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

75、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76、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

77、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不可能包括国家工作人员。

(×)

78、只要犯罪嫌疑人供述了犯罪事实,即使没有其他证据,也可以认定该犯罪嫌疑人有罪并处以刑罚。

(×)

79、对同一犯罪嫌疑人可以同时采取保证人担保和保证金担保两种方式办理取保候审。

(×)

80、侦查人员讯问时,对犯罪嫌疑人表述不清的,可以根据自己理解的意思进行记录。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的质询案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权在任何时候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D.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

2.“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D)原则的具体内容。

A.合法合理

B.平等对待

C.程序公正

D.及时高效

3.人民警察对上级的决定和命令,(A)。

A.必须执行

B.可以变通执行

C.可暂缓执行

D.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就不执行

4.杜某因涉嫌侵占罪被受理后,侦查过程中发现鉴定人员李某与自己打过架,并且矛盾很深,遂请求李某回避,对李某的回避应当由(D)决定。

A.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B.人民法院院长

C.办案部门负责人

D.公安局局长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的是(D)

A.组织、实施消防工作

B.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

C.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D.管理劳动教养执行场所

6.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C)。

A.公安机关不管理国籍事务

B.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不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职责

C.指导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是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D.公安机关在认为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行使其他执法机关的职责

7.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经过侦查,发现不应对其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B)。

A.变更强制措施

B.立即释放,并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C.将案情通报人民检察院并建议对其不起诉

D.继续羁押至逮捕期限届满再予以释放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督察机构可以进行现场督察的是(D)。

A.重大社会活动的秩序维护和重点地区、场所治安管理的组织实施情况

B.重要的警务部署、措施、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

C.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立案、侦查、调查、处罚和强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D.民警日常收支情况

9.公安机关履行(B)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官职务序列。

A.警务管理

B.警务指挥

C.警务协调

D.警务执行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使用武器,无须警告

B.对于怀孕妇女实施犯罪的,一律不得使用武器

C.对于儿童实施犯罪的,一律不得使用武器

D.聚众械斗,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11.A市B区公安分局对刘某违法行政拘留,刘某向B区公安分局要求国家赔偿,B区公安分局逾期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刘某应如何处理?

(C)

A.向A市公安局申请复议

B.向A市公安局申诉

C.向B区人民法院起诉

D.向A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12.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对(C)负刑事责任。

A.自身的犯罪行为

B.犯罪集团的一切犯罪活动

C.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

D.其本人的犯罪活动

13.对处于群众聚集场所的犯罪分子使用武器的前提是(D)。

A.能够确保不伤及他人.

B.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会使犯罪分子逃离

C.具备有利地形等条件

D.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

14.张某晚上经常做噩梦。

某晚,张某又梦见自己被一头恶狼追咬,被狼追上后不得不奋力与之搏斗,最后竭尽全力扼住狼颈才将其制服。

第二天清早醒后,发现其妻已经死亡,急忙向公安机关报案。

经调查验证,其妻系外力扼住脖子致机械性窒息死亡,凶手为张某本人。

是否应当追究张某刑事责任?

(D)

A.张某属故意杀人

B.张某属故意伤害

C.张某属过失犯罪

D.张某缺乏意识和意志的支配,不属于刑法中的危害行为,不构成犯罪

15.下列(A)是要坚决纠正的错误做法。

A.党政领导干部对案件事实和处理下达指令

B.党委督促政法机关依法公正处理案件

C.坚持党的领导与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相统一

D.党总揽大局,协调各方

16.行政机关制定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在设定行政处罚上(D)。

A.对较轻微的处罚有设定权

B.对警告与一定数额的罚款有设定权

C.经国务院授权后有设定权

D.没有设定权

17.刘某因故意伤害被A市B区公安分局拘留7日,并处200元罚款。

刘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A市公安局认为处罚偏重,遂变更为拘留5日。

刘某如果申请国家赔偿,该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A)。

A.B区公安分局

B.A市公安局

C.A市公安局和B区公安分局

D.A市公安局或B区公安分局

18.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D)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A.不满14周岁

B.已满10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D.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19.下列关于刑事责任年龄说法正确的是(A)。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因不满14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公安机关收容教养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当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的能力时,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B.民警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之前,必须先予以警告

C.民警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D.对于正在实施犯罪的孕妇,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得使用武器

21.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因同一违法事实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

限制人身自由1日,折抵行政拘留(B)。

A.半日

B.1日

C.3日

D.2日

22.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需要继续盘问的,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将继续盘问时间延长至(A)小时。

A.48

B.24

C.72

D.12

23.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C)

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

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24.“提高时间效率,减少工作拖延;提高物质效率,降低经济消耗;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减少不合理制度的负面作用”是(D)原则的具体内容。

A.合法合理

B.平等对待

C.程序公正

D.及时高效

25.下列选项中被处罚人均以保证金的方式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请问:

出现下列哪种情形,公安机关可以作出没收或部分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并恢复执行行政拘留?

(D)

A.张某提出复议申请后,立即找到案件的证人孙某,要求孙某改变其证词

B.李某起诉后,贿赂了主审法官,用假的法医鉴定将其案卷中的鉴定调换过来

C.刘某因急事要到外地去,在临走时让本村村主任王某给公安机关报告一下,但王某将此事遗忘

D.赵某在未告知当地公安机关的情况下,将房子卖掉后全家迁往外地

26.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中发现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可以(A)。

A.当场予以纠正

B.给予行政处分

C.立即带离现场

D.对违规人员实行禁闭

27.马克思曾说:

“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

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D)

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

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

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28.公安机关对扣押的物品,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及时退还;经核实属于他人合法财产的,应当登记后立即退还:

满(C)无人对该财产主张权利或者无法查清权利人的,应当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年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安机关内设执法勤务机构警员职务的是(A)。

A.大队长

B.一级警长

C.二级警长

D.三级警长

30.公安机关作出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后,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不服本决定,可以在收到《驳回申请回避决定书》后(C)内向()申请复议一次。

决定机关应当在()内作出《复议决定书》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A.①3日;②原决定机关;③5日

B.①5日;②上级公安机关;③3日

C.①5日;②原决定机关;③3日

D.①3日;②上级公安机关;③5日

31.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

在下列表述中,符合《国家赔偿法》规定的是哪一项?

(A)

A.自被侵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的期间不计算在内

B.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的期间不计算在内

C.自违法具体行政行为停止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的期间不计算在内

D.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出违法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的期间不计算在内

32.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B.甲、乙双方签订一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

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

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

33.甲市公安机关需要询问居住在乙市的违法嫌疑人张某,下面在(C)进行询问不符合法律规定。

A.在张某住处

B.在张某单位

C.将张某传唤到甲市公安机关

D.将张某传唤到乙市公安机关

34.《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关于回避的规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A.公安派出所人民警察的回避应当由其所属的公安派出所决定

B.在行政案件调查过程中,关于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回避的规定同样适用于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C.在公安机关作出回避决定前,办案人民警察不得停止对行政案件的调查

D.被决定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进行的与案件有关的活动有效

35.公安机关履行(B)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官职务序列。

A.警务管理

B.警务指挥

C.警务协调

D.警务执行

36.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对犯罪嫌疑人所作的(C)时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A.法医鉴定

B.刑事科学技术鉴定

C.精神病鉴定

D.人身伤害鉴定

37.公安民警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是(B)。

A.执法为民

B.坚持党的领导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38.行政机关制定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在设定行政处罚上(D)。

A.对较轻微的处罚有设定权

B.对警告与一定数额的罚款有设定权

C.经国务院授权后有设定权

D.没有设定权

39.人民警察认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C)。

A.可以中止执行决定和命令

B.可以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

C.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

D.可以暂缓执行决定和命令

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只要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人民警察就不得使用武器

B.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人民警察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C.犯罪分子劫持人质的,人民警察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D.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人民警察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41.甲购得警服一套,并身穿警服在公路上拦截过往的外地车辆收取罚款共计2万余元。

甲的行为构成(A)。

A.招摇撞骗罪

B.敲诈勒索罪

C.诈骗罪

D.抢劫罪

42.下列可以适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对象是(B)。

A.应当逮捕,但患有一般疾病的犯罪嫌疑人

B.已被拘留,但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

C.应当逮捕的,但哺乳自己已满1周岁的婴儿的妇女

D.已被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且有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

43.人民警察对违反公安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可以实施(A)。

A.行政处罚

B.刑事处罚

C.经济处罚

D.管制

44.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D),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审判权

B.检查权

C.监督权

D.检察权

45.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政府选举产生,对政府负责,受政府监督

B.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产生

C.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D.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