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事业部实施方案共16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525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农事业部实施方案共1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农事业部实施方案共1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农事业部实施方案共1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农事业部实施方案共1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农事业部实施方案共1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农事业部实施方案共16页.docx

《三农事业部实施方案共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农事业部实施方案共16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农事业部实施方案共16页.docx

三农事业部实施方案共16页

中国农业银行合水县支行三农金融分部深化改革实施方案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根据总、省、市三级行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国农业银行深化三农金融部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合水支行作为全国农行深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行之一。

围绕“体制更顺、核算更准、机制更实、单元更活”的总体要求和“高起点、合行情、好操作、能落地”的工作目标,为了进一步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促进“三农”和县域业务快速健康发展,推进三农金融部深化改革有序开展,结合合水县情行情,制定本方案。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

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一、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三级行关于深化事业部改革的总体要求,以“面向三农、商业运作”为原则,以创新搞活为指导,以做实做好为目标,以完善事业部体制机制为核心,以实施“六个单独管理”为抓手,以健全事业部组织架构为保障,下大力气探索事业部“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的有效途径,努力搭建起全行服务“三农”和县域业务新平台,推动事业部改革和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提高效能。

坚持服务“三农”和县域业务与推动组织、机制和流程创新相统一,深化事业部制管理模式,以贴近市场、贴近客户为目标,优化组织体系,创新经营机制,简化业务流程,探索服务“三农”和县域业务的有效模式。

——因地制宜,积极稳妥。

坚持服务“三农”和县域业务与提升市场价值相统一、提高核心竞争力相统一,区分不同区域、不同客户和不同类型的业务,实行差别化的经营策略和服务方式,不断提高“三农”和县域业务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围绕当地经济发展特点、“三农”和县域客户的金融需求,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客户和重点产品,着力解决信贷投向和覆盖面问题,积极拓展“三农”和县域金融业务,确保深化改革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立足实际,量力而行。

坚持服务“三农”和县域业务与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同步提高和互相适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业务发展不同阶段,城乡联动与先易后难相结合,整体推进与梯次发展相结合,集中连片与选优选强相结合,做大做强县域业务,做优做实“三农”业务,决不“包打天下”。

(三)主要目标。

——业务发展目标。

各项存款年均增长20%以上;新增贷款占新增存款的比例达到50%以上,5年内涉农贷款余额占其存款余额的比例争取达到50%以上;中间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拨备后利润年均增长15%以上;资产回报率达到0.8%以上;成本收入比控制在50%以下。

——“三农”服务目标。

县城网点稳定在4个左右,打造综合功能网点3个以上。

3年内,发行惠农卡2万张,对农户的服务覆盖面达到50%以上,3--5年内向其中1万户农户提供贷款;投放县域自助设备不少于150台;培育3个优质中小企业客户;对省级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面分别达到100%以上,对跨越城乡的骨干农资企业、定点批发市场、定点流通企业的服务覆盖面达到50%以上。

——风险管控目标。

当年新增贷款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当年到期贷款收回率在90%(含)以上,拨备覆盖率逐年提高,2019年达到100%,以后年度持续保持在110%以上。

——深化改革目标。

理顺和完善事业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六个单独管理的一整套政策制度,建立起运作高效的事业部组织管理体系;支行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明显增强,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

二、着力推进“三农”和县域业务加快有效发展

(四)因地制宜,突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

根据国办《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三农”和县域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

庆阳等革命老区要依托当地资源优势,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支持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建设;合水位于平(凉)庆(阳)都市经济圈内的县域行,要紧紧依托当地能源建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劳务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

我行要围绕“立足实际、先易后难、集中连片、实现双赢”十六字方针,在发展初期做到“五个先”,即:

特色突出、规模化程度高的先做,离县城近、交通便利的先做,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完整的先做,管理规范、信誉好的先做,有政府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先做;在发展中后期坚持“有选择、有重点地整体推进”策略,在服务能力提高、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服务覆盖面。

(五)分类指导,全面推动支行三农业务率先发展。

支行确定合水县西华池镇、何家畔镇、段家集等5个乡镇重点推进镇。

重点推进主要对接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绘制了服务“三农”金融生态图谱,确定三年、五年、十年业务发展规划和实现路径,为全市县域业务发展作出贡献。

何家畔、段家集、吉岘三个乡镇重点支持苹果种植产业,太白、老城、西华池三个乡重点支持畜禽养殖产业,板桥、固城、老城河川区重点支持蔬菜种植产业,太白、店子两个乡镇重点支持中药村种植产业。

苹果种植产业重点支持何家畔乡,畜禽养殖产业重点支持西华池镇乡,蔬菜种植产业重点支持老城镇,中药村种植产业重点支持店子乡。

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确定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客户,积极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自身盈利水平。

(六)紧扣规划,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

要紧紧围绕市分行制定的全市十大农业产业金融服务方案,重点抓苹果种植、奶业加工、畜禽养殖、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等5大优势产业。

同时,积极支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择优支持定点批发市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县域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各类特色商品流通市场;根据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和市场流通体系,建立详细的客户名录,确定目标客户清单,逐户制定服务方案。

(七)立足优势,大力支持特色资源开发。

在符合国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前提下,大力支持拥有矿权、资金实力强、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摒弃县域行只做“三农”业务的观念,积极营销有色金属、煤炭、石油、水电等资源性开发项目,确定目标客户,在县域业务中发展优势非农产业,有效提升县域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

(八)扶优扶强,提升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认真落实银监会“六项机制”和总行小企业金融服务八项措施,大力培育一批经营效益居前、富有市场活力的县域中小企业优质客户群,力争2019~2019三年间,每年新增县域中小企业客户1户以上,优良客户贷款占比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2019—2019年,合水县纳税前10名的企业服务覆盖面要分别达到30%、40%和50%以上。

(九)积极稳妥,择优支持机构客户、房地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积极拓展机构业务。

按照上级行出台的县域学校和医院两个贷款管理办法,加大对合水县第一中学、合水县职业技术学校和6合水县人民医院的营销支持。

争取2019年内基本实现扶持1所医院和1所学校。

二要努力拓展房地产业务。

房地产客户选择上优选支持资金实力较强、开发经验丰富、土地成本有优势、信用状况良好、业绩优秀的城市房地产公司,以及全市排名前列的房地产龙头企业;项目选择上优先支持地段优势明显、适销对路的商品住房项目和符合国家政策、还款有保证的保障性住房项目。

三要审慎介入基础设施项目。

密切跟踪我县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广“绿色家园”贷款服务品牌,在符合准入标准的前提下,适度支持五类项目:

列入我县年度财政预算的城区道路建设和改造项目、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治理项目;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建设项目;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的土地整理项目、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十)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惠农卡和惠农卡贷款业务。

一是落实总行《2019年惠农卡、农户贷款和新农保营销实施方案》,整体推进惠农卡全覆盖。

以乡镇为基础,在有条件的地区采取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方式实行整体推进。

二是在物理网点辐射范围内惠农卡实行逐乡逐村整体推进,有条件的网点挂牌成立“农户贷款服务中心”,实现网点覆盖范围内的惠农卡贷款广覆盖。

三是灵活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农户”、“专业市场+农户”等服务模式,重点支持有项目、有公司、有基地、有专业合作组织带动的农户,实现批量发卡和授信。

四是农户小额贷款继续支持贷款按期收回的农户,继续支持信用村农户,继续支持乡镇网点和重点乡镇辐射范围内的农户,严禁向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农户发放。

五是稳步做好惠农信用卡业务。

重点支持个体工商户、小型加工运销户、私营业主、规模种植养殖户等高端客户和县域工薪人员临时性和短期信贷需求。

(十一)积极创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服务模式和服务渠道。

一是着力巩固成熟服务模式。

进一步巩固常用的、适用性强的、成效显著的“龙头企业+农户”、“担保公司+农户”、“公司+农户”、“大户+农户”等服务模式,支持有能力、守信用的农户发展规模生产,支持农业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多种经营户发展专业经营,支持家庭工厂和物流运输等个体生产经营。

二是进一步完善其他服务模式。

切实改进“党政+农户”、“项目+农户”、“基地+农户”、“协管员+农户”、“商贸企业(供销社、便利店)+农户”等服务模式,增强其适用性;三是努力拓宽六大服务渠道。

物理网点建设方面,要加大网点改造、网点转型力度,力争每个网点平均服务贷款农户至少在1000户以上。

流动服务建设方面,在没有农行网点的中心集镇,在现有3个流动服务点的基础上,2019年再组建2个流动服务点,通过流动客户经理组人员和协管员的定时、定点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信用村建设方面,按照市分行信用村建设三年规划要求,2019年信用村总量达到9个,努力把信用村建设成为我行服务“三农”的示范点和样板村。

委托代理渠道建设方面,加强与信用社、邮储银行、电信、移动、联通等合作,优化用卡环境,争取未设网点乡镇建立3个不同代理服务点,使惠农卡好用、实用、农民爱用。

骨干企业渠道建设方面,选择信贷支持龙头企业、特色资源项目、优质中小企业、专业批发市场,采取“公司+农户”等模式,给予整个产业上、中、下游客户整体金融扶持,拉长服务链条,产生规模效应。

电子渠道建设方面,大力推广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产品,在乡村商品销售点,加大转账电话、POS机等金穗支付宝的投放,每个信用村至少布放1部转账电话,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办理业务。

(十二)强力营销,努力争取新农合、新农保等代理项目。

一是强力营销新农合、新农保代理项目。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行《代理新农保项目金融服务方案》,以惠农卡为载体,积极介入新农保领域,为发卡农户提供个人缴费、养老金发放、账户托管、基金投资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对争取到的项目要全力做好代理服务,为后续工作提供经验;要与当地党政及时联系沟通,争取代理新农保项目。

同时,努力争取代理家电下乡、农机具下乡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村干部工资及养老基金等项目。

二是积极营销代收代付项目。

充分利用省分行开发的代收代付平台,积极营销电力、有线电视台等单位,争取签订合作协议,做大代收代付业务量。

三是全力推广新代理业务。

争取为全行超过30%的法人客户,办理企业网银、高管网银、保险代理、工资代发以及贷记卡等产品和业务;为贷款农户开通短信通服务,2019年短消息服务力争达到贷款农户的100%。

四是做好县域综合理财产品的宣传推广,以惠农卡为平台,大力营销网银、基金、保险、国债、黄金等综合理财产品,促进中间业务发展。

(十三)加大力度,全面发展高端个人信贷业务。

一是针对农村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经济活跃区富裕农民,积极营销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和个人助业贷款,提供资产、负债与基金、国债、保险等一揽子服务,支持市场意识强、头脑灵活、经营能力强的“能人”和致富带头人发展生产经营。

二是根据市场需求改进完善个人住房贷款产品,加强与对公业务部门协作,实现住房开发贷款与个人住房贷款联动发展,提升县域个人房贷市场占有率。

三是积极掌握国家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建材下乡等政策带来的农民消费融资需求变化,支持富裕农户提升消费水平,推动县域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

四是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拆迁等失地农民和外出返乡创业农民,支持开发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和“农家乐”等休闲服务项目,开展消费信贷和拆迁补偿理财服务。

三、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事业部管理体制

(十四)进一步完善事业部组织体系。

按照“三级督导、一级经营”要求,在支行加挂“中国农业银行合水县三农事业部”牌子,进一步明确支行经营主体定位;通过调整选设部门、成立专业团队、明确岗位职能等方式强化信贷管理职能;支行按照“人随业务走”的原则,加强人员配备,落实岗位职责,配齐、配强“三农”各岗位人员。

(十五)进一步明晰业务边界。

对所有县域法人信贷业务,由客户经理部建立自上而下的客户管理名录,并在信贷管理系统中明确标识。

(十六)进一步做实搞活三农业务。

支行是服务“三农”和客户的窗口和平台,将三农金融部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各网点,是提高支行经营能力、展现经营活力、释放经营潜力的关键,也是此次深化改革的核心。

在深化事业部改革中,要更加注重微观层面支行的改革发展和运营管理。

不断增强支行自主经营、就近决策、精细管理和有效服务的能力。

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事业部信贷管理体制

(十七)建立差异化的“三农”和信贷业务政策。

在认真执行三级行已出台的年度信贷政策指引和行业信贷政策的同时,结合全行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信贷业务发展实际,对余额较大、风险较高、区域特征明显的部分行业制定行业信贷政策。

进一步修订完善流程、授权、授信、担保等综合管理制度,系统梳理“三农”和县域单项产品制度,在全行基本信贷政策制度框架内逐步构建起一整套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三农”和县域信贷政策制度体系。

(十八)整合“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流程。

支行管理客户的授信由支行进行调查;精简法人客户信贷业务环节。

简化个贷业务流程。

“三农”个贷业务实行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取消中间复核和转报环节,调查后直接上报有权审批行信贷业务审查审批中心。

(十九)完善“三农”和县域信贷业务担保方式。

一是根据担保方式、押品特征、用信主体,进一步细化担保管理政策制度,鼓励内部评估,规范外部评估,不断强化第二还款来源保障。

二是对“三农”和县域法人客户,在生产收购旺季,积极推广应收账款质押、非标准仓单质押、库存商品抵押等方式,并探索推行小企业联保、订单质押、机械设备抵押贷款。

对以客户核心资产设定抵押的,可在授信总额内核定可循环使用授信额度,办理最高额可循环使用信用业务。

三是对“三农”和县域个人贷款,不断完善“多户联保”、“公司+农户”、“公务员+农户”、“个体工商户+农户”、农机具抵押、活畜抵押、订单质押、林权抵押等多种抵押担保方式。

五、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事业部单独资本和资源配置机制

(二十)建立单独的资金平衡与运营机制。

一是实行“三农”资金单独管理。

依托全行全额资金管理系统,对支行资金,按市场化原则,进行统一调度、集中管理,通过市场定价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体现资金效益,通过计划控制和分析监测保持资金收支的平衡和合理的流动性,逐步建立在全行资金总体管理框架下自求平衡、相对独立的“三农”及县域资金管理体系。

二是实行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率。

在人民银行和总行政策到位情况下,对“三农”和县域组织资金按照规定准备金率单独计提准备金,单独上缴总行,增加“三农”可用资金。

三是加强备付金管理。

“三农”和县域备付金在坚持“确保支付、适度压降、从严控制”原则基础上,适度提高备付率和库存现金额度,以降低调运频度和成本,体现资金管理的综合效益。

(二十一)优先配置“三农”和信贷计划。

坚持“三农”信贷优先原则,单独计划,优先保证三农贷款投放。

适度倾斜和优先配置。

在信贷规模配置上,确保“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以上。

在具体项目管理上,在信贷规模紧张的情况下,坚持同等条件优先保证“三农”和县域信贷需求。

坚持符合“三农”业务特性的计划执行节奏。

“三农”信贷业务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在信贷投放节奏上,适度放宽均衡投放要求。

(二十二)优先配置财务资源。

根据全市“三农”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对省市分行配置的各类资源,必须全部用于三农业务,不得挪用或挤占。

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事业部单独核算与考评体系

(二十三)施行独立核算。

依托IFAR核算系统,建立健全三农金融分部单独核算体系,提升单独核算水平,按季汇总生成支行财务核算报告,定期拿出完整的三农金融分部单独核算评价报告。

(二十四)建立单独的绩效考评体系。

为衡量服务“三农”和县域的成效,深入推进三农金融分部改革,促进“三农”业务快速健康发展,支行要围绕综合绩效考评的导向和要求,制定经营计划考核、产品计价考核等考核办法,区分网点、部门、个人不同层级和不同岗位分别进行考核,客户经理经营业绩考核要与“三包一挂”、“六包一挂”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业务营销和风险管控的积极性。

(二十五)建立专项激励机制。

为充分调动支行业务经营积极性,鼓励其在系统内争先创优,提升市场竞争力,确保重点业务计划和产品营销目标的实现,支行严格执行上级行产品营销工资计价政策,直接兑现至个人和团队。

七、进一步加强事业部全面风险管控

(二十六)完善“三农”业务风险管控体系。

一是明确“三农”业务风险管理政策。

从客户调查与准入、评级与授信、审查分类与减值、监测与预警、退出与催收、处置与核销等多方面、多渠道落实“三农”业务风险管控职责,实现“三农”和县域业务风险管理从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等方面高效运转,全面提升“三农”和县域业务风险管理水平。

二是构建全员参与的三道风险防线。

在全行风险管理总体框架下,合理界定前中后台部门的风险控制职责。

客户部门和客户经理是风险管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者。

信贷、风险、财务等中台部门是风险管控的第二道防线,也是“三农”和县域业务风险管理的组织者。

内控合规、监察等后台部门是风险管控的第三道防线,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独立验证风险管控效果,促进“三农”业务健康发展。

三是完善风险经理派驻制。

充分发挥风险经理在支行风险管控中的作用。

充分揭示、反映、报告和化解支行的各类风险。

(二十七)构建“三农”风险监测体系。

一是构建客户部门、信贷部门、风险部门三位一体、职责明晰、多管齐下的风险监控体系,充分利用信用风险报告和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等风险管控平台,多渠道、分时段、分品种监测“三农”和县域业务的关键风险点,前瞻性地揭示风险隐患,有效防范“三农”和县域业务风险。

二是强化风险目标监管。

根据“三农”和县域业务不同客户、产品的风险程度和管理特点,合理确定“三农”和县域业务风险管控目标,其中当年贷款到期收回率在95%(含)以上;拨备覆盖率逐年提高,力争在2019年底达到100%,之后保持在110%以上。

三是进一步做好“三农”业务风险数据的收集、整理,不断夯实风险识别、监测的数据基础,提高“三农”业务客户评级、分类、减值、经济资本计量等风险管控水平。

(二十八)突出“三农”信用风险管控。

一是建立“三农”信贷业务风险排查机制。

定期开展“三农”存量业务风险排查,并将信用风险排查与案件排查、专项检查及外部监管等工作有机结合,重点检查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发放对象、资料、程序和贷后检查是否真实、规范,切实防范和化解“三农”信用风险。

二是积极探索“三农”信贷业务风险预警体系。

支行要根据风险影响范围、紧急程度、风险敞口和预计损失等因素,实行红、橙、黄分级管理,确定不同的报告路径,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及时化解“三农”风险。

三是严格法人客户贷后管理。

支行按规定频次召开贷后管理例会,打造贷后管理工作平台,集体会诊客户风险状况,提高贷后管理工作的执行力。

支行客户经理要根据《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办法》规定,定期对客户进行现场检查,对法人客户,正常、关注类贷款客户至少每季进行一次现场检查,次级类贷款客户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现场检查。

四是探索实行个人业务集中贷后管理方式。

各行要确定专门岗位,加大在线监控力度和电话访谈频率,防范个人贷款逾期风险。

在个贷结息前、本金到期前采取发短信、打电话等方式进行提示,告知客户提前准备资金用于归还贷款本息。

对新增个人不良贷款,由客户经理负责在到期后1个月内收清不良贷款,否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果断采取依法诉讼等风险化解措施。

(二十九)建立“三农”风险处置机制。

一是建立“三农”客户退出常规化机制。

根据国家产行业发展政策,加强对“三农”客户的退出管理,遵循“结合风险形势、突出重点行业、强化考核激励、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明确“三农”客户退出标准、退出责任和退出考核安排,逐户制定退出方案。

二是加大风险贷款清收力度。

各行要建立不良贷款台账,实行分类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清收责任,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力度。

积极探索“三农”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协调机制,发挥地方党政、村委会等社会力量作用,创新处置方法和手段,提高清收处置效益。

三是积极运用国家涉农优惠政策,在国家支持、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建立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授权的、常规性的不良资产单独核销机制,及时消化符合核销条件的“三农”风险资产,强化支行的风险补偿和承受能力。

(三十)建立“三农”风险责任追究制。

一是支行要制定“三农”风险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根据“三农”业务流程,重新界定各环节责任边界,明确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和相关操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尽职要求,把控制风险的效果与各环节责任人员的经济利益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合力规避和处置风险,做精、做细、做好“三农”业务。

对收益能够有效覆盖风险、因非道德因素和不可抗力形成的风险,可对尽责履职的相关责任人免除责任。

二是落实风险管控目标责任制。

支行严格执行《“三农”信贷产品停复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超过“三农”信贷产品风险控制目标的网点实行预警提示、问责谈话、上收权限、停办业务等风险管控措施,并对网点主任或客户经理分别采取诫勉谈话、停职清收、下岗清收、损失赔偿等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