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9427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docx

《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docx

高中生物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

学考近5年大题知识点整理

题型一:

分泌蛋白

1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共涉及4种细胞器)

核糖体(脱水缩合成肽链)→内质网(初步加工和运输)→囊泡→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和包装)→囊泡→细胞膜(胞吐)→细胞外*线粒体提供能量

2.生物膜系统:

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囊泡、嵴、类囊体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3.分泌蛋白和细胞内蛋白的区别:

 

分泌蛋白

细胞内蛋白

作用部位

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细胞内起作用

合成部位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游离的核糖体

举例

抗体、消化酶和一些蛋白质类激素

有氧呼吸酶、光合作用酶、血红蛋白、各种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分子等

题型二:

细胞膜结构及跨膜运输

1.生物膜的镶嵌流动模型:

①磷脂双分子层(膜基本支架)②蛋白质③糖蛋白,又称糖被(具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的作用)有糖蛋白的一侧为细胞外侧。

2.(生物膜)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功能特点:

选择透过性

3.细胞膜的流动性实例:

变形虫的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受精作用、质壁分离与复原、分泌蛋白的释放等。

4.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物质出入细胞

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低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图例

 

 

举例

O2、CO2、H2O、N2、

甘油、乙醇、苯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无机盐等

影响运输的因素

物质的浓度差

①浓度差

②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①载体数量

②能量(O2浓度、温度)

题型三:

呼吸作用

1.有氧呼吸的过程总反应式:

 

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

水淹植物根部缺氧,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毒害作用。

2..无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

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第二阶段:

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化成乳酸。

总反应式

C6H12O6

2C3H6O3+能量

题型四:

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

2..光合作用的过程分光反应阶段Ⅰ(场所:

基粒的类囊体上)和暗反应阶段Ⅱ(场所:

叶绿体基质中):

①光合作用过程能够吸收光能的是:

叶绿体中的色素。

②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水。

③暗反应阶段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④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

ADP、Pi

⑤能量变化:

光反应阶段把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把活跃的化学能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⑥突然遮光则短时间内:

O2↓、[H]↓、ATP↓(ADP↑)、C3↓(C5↑)、(CH2O)↓   

⑦突然减少CO2则短时间内:

C3↑(C5↓)、[H]↑、ATP↑(ADP↓)、(CH2O)↓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光照强度:

应用:

阴雨天适当补充光照,及时对大棚除霜消雾

(2)CO2浓度:

应用:

在农业生产“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增大CO2浓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3)温度:

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应用:

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从而达到增产目的。

题型五:

有丝分裂

1.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各时期特征: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染固数晰赤道齐;后期点裂数加分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子细胞

3.染色单体形成、出现、消失的时期分别是间期、前期、后期。

4.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是中期;染色体数加倍时期是后期。

(染色体数=着丝点数)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一是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不同;二是末期,两个子细胞的形成不同。

6.无丝分裂的特点:

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无丝分裂与蛙的红细胞形成有关;有丝分裂与体细胞的形成有关;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卵子)的形成有关。

7.DNA含量相同,而染色体数目不同的时期:

前期和后期或中期和后期。

8.复制前,分裂后(单线型染色体):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1:

1:

0。

9.复制后、分裂前(双线型染色体):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1:

2:

2。

题型六:

一对相对性状

1.豌豆做材料的优点:

(1)自花授粉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2.人工杂交试验过程:

去雄(留雌蕊,作母本)→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再次套袋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

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高:

矮)=3:

1,基因型(AA:

Aa:

aa)=1:

2:

1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如狗的长毛与卷毛不是相对性状)

6.孟德尔是运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7.纯合子自交后代仍为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8.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是:

(1)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

(2)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9.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结论:

测交后代分离比1:

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产生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

1

10.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若甲(♀)×乙(♂)为正交,则乙(♀)×甲(♂)为反交

题型七:

基因的表达

1.转录: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信使RNA的过程。

(1)转录场所:

细胞核

(2)转录模板:

DNA分子的一条链(3)转录原料:

四种核糖核苷酸

(4)转录条件:

模板、原料、ATP(能量)、酶(DNA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5)转录时的碱基配对:

C-GA-UT-A

2.翻译:

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分子。

(1)翻译的场所:

细胞质的核糖体

(2)翻译时的模板:

mRNA(3)翻译的原料:

游离的氨基酸(4)肽链由各相邻的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形成(5)翻译的条件:

模板、原料、能量、酶、工具

(6)翻译时的碱基配对:

C-GA-U

3.遗传密码的特性:

(1)简并性:

一种氨基酸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的情况。

(2)共64个密码子,其中有3个终止密码,没有对应的氨基酸。

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个。

(3)通用性: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表。

4.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细胞中的tRNA有61种。

5.每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

一个mRNA分子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

6.DNA上的碱基:

RNA上的碱基:

氨基酸=6:

3:

1(因为有终止密码,所以是约等于)

7.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5.克里克提出完整的中心法则:

6.基因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结论1: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例一:

豌豆的圆粒与皱粒;例二:

白化病)

结论2: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例一:

囊性纤维病;例二: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题型八:

遗传病及伴性遗传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果蝇眼色、女娄菜叶形等遗传)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属于交叉遗传(隔代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

2.伴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如抗VD佝偻病)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世代连续现象。

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为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

4.系谱图的判定:

无中生有为隐病。

看病女:

若女病父必病,母病子必病,则为X隐,否则为常隐。

有中生无为显病。

看病男:

若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则为X显,否则为常显。

题型九:

DNA分子结构及复制

1.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元素组成:

C、H、O、N、P。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4种)(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空间结构:

反向平行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双链碱基配对方式为A与T,C与G。

4.相关计算。

(1)A=T,G=C所以A+G=T+C=50%

(2)

 

5.DNA的复制发生时期: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6.

(1)模板:

亲代DNA的两条母链

(2)原料:

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

ATP

(4)酶:

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7.特点: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8.例题:

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片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2次,需游离

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个。

9.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题型十:

反射弧

1.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2.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3.反射弧的组成包括: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稍

神经中枢:

在脑和脊髓中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兴奋的传导过程: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

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

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方向:

双向

6.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题型十一:

激素调节

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CO2对呼吸中枢的刺激属于体液调节)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调节水平衡、血压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多种促激素

控制相应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胸腺

胸腺激素

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

肾上激腺

肾上腺激素

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

胰岛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调节血糖动态平衡

卵巢

雌激素等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睾丸

雄激素

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

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

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4.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见右图

5.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三来三去

6.血糖平衡的调节:

(负反馈)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促糖原分解)

题型十二:

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3.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题型十三:

群落的结构及演替

1.群落的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种内关系分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3.种间关系有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4.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垂直方向上的分层。

植物—光的分布不均;动物—不同层次的食物和栖息环境。

(2)水平结构:

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镶嵌分布。

影响因素:

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6.初生演替:

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裸岩、沙丘、火山岩、冰川泥等)

过程:

如:

裸岩→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7.次生演替:

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农田等)

题型十四:

食物网及能量流动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成分:

无机盐、阳光、温度、水等

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也包括化能合成的细菌。

消费者:

主要是各种动物,也包括寄生菌

分解者:

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食物链、食物网

3.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是构成能量金字塔的塔基;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是第四营养级……

4.青蛙、蛇、鹰三者关系中,蛇与鹰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5.能量流动的起点: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6.特点:

单向流动:

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可根据能量的多少推知营养级的高低)

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8.能量传递效率=

×100%

9.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帮助人们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如农田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题型十五: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碳循环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②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③碳的循环形式是CO2

④途径:

右图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必修1、2、3中的重点实验

一、显微镜的使用:

1.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之乘积。

3.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4.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5.视野调暗的方法:

缩小光圈,用平面镜。

(调亮则增大光圈,用凹面镜)

6.显微镜下的成像为倒像,若细胞在视野左上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移向左上方。

7.低倍镜下观察物象十分清楚,直接转换成高倍镜,应微调细准焦螺旋。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材料:

藓类的叶或菠菜叶等)

1.实验原理:

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制作临时装片时,一定要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慢盖上盖玻片,以免临时装片中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3.临时装片中的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以保证叶绿体正常形态并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

4.显微镜观察顺序:

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后,再换上高倍镜观察。

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原理:

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实验材料:

新鲜的黑藻)。

6.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应注意观察两种细胞器:

叶绿体和液泡。

观察叶绿体,是因为叶绿体呈绿色,易于作参照物;观察液泡,是因为细胞质的流动都围绕着液泡进行。

7.细胞质流动可朝一个方向,也可朝不同的方向。

细胞器随细胞质基质一起运动。

8.细胞质流动是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的表现,呼吸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

二、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1.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加热);脂肪+苏丹Ⅲ溶液→橘黄色(显微镜),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冲洗浮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2.实验材料:

还原糖—苹果、梨;脂肪—花生种子;蛋白质—大豆种子(或用豆浆)、蛋清

3.可溶性还原糖:

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半乳糖。

4.鉴定还原糖的关键:

斐林试剂现用现配。

鉴定脂肪的关键:

子叶削成理想薄片。

鉴定蛋白质的关键步骤:

先加NaOH再加双缩脲试剂B。

5.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区别

三、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1.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

活体——紫色洋葱(便于观察)

2.药品:

质量分数为0.3g/mL(30%)蔗糖溶液。

3.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越来越大,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4.原生质层的组成、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四、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1.2H2O2Fe3+2H2O+02(慢、气泡少);2H2O22H2O+02(快、气泡多)

2.药品材料:

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铁溶液;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

五、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材料:

新鲜的绿色叶片。

2.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3.药品:

提取液:

丙酮或乙醇。

分离液:

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

4.实验方法:

研磨法和纸层析法(是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

5.二氧化硅的作用:

为了研磨充分。

6.碳酸钙的作用:

防止叶绿素受到破坏。

7.此实验的注意事项:

要防色素带重叠、不能让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层析装置要加盖、实验后要洗手等。

六、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

洋葱根尖(2~3mm)。

2.药品:

染色液——0.01g/mL龙胆紫溶液;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l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1:

1);漂洗液——清水。

3.染色的目的:

使染色质和染色体与细胞其他部分区分开,便于观察。

解离的目的: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的目的:

洗去多余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

4.装片制作: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5.分生区的特点: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6.使细胞分散的步骤:

解离;弄碎;压片。

七、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