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769406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pdf

《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pdf(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pdf

1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地方标准DBXX/TXXXXXXXX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发布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海宁市水产技术服务站、嘉兴市秀洲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平湖市渔业技术推广与海洋资源服务中心、嘉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海宁市鸿海养殖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钱伦、徐卫国、高培国、姚振海、杨卫明、王甘翔、陆珠润、钱豪杰、周家升等。

3红螯螯虾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红螯螯虾人工繁育、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红螯螯虾的人工繁育、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SC/T1009稻田养鱼技术规范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红螯螯虾学名四脊滑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隶属甲壳纲、拟螯虾科、滑螯虾属。

3.2红螯螯虾稻田养殖以经过工程改造的稻田为生产场所,进行水稻种植和红螯螯虾养殖。

3.3环沟占比田块四周环沟占田块总面积的比例。

4人工繁育4.1环境条件生态环境良好,周围无污染源;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

水源水质及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44.2亲虾培育管理4.2.1池体条件单个水泥池面积24m2、深度100cm、蓄水70cm。

使用钢制骨架结构搭设保温大棚,采用锅炉、太阳能或空调等加热方式。

池中铺设钻孔塑料管,采用充气机增氧,并配备排灌设施。

4.2.2池体消毒培育池在亲虾放养前(1015)天进行消毒,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池体,使用浓度为5mg/L。

4.2.3进水培育池在虾苗放养前(23)天进水,水位70cm。

进水时应严格用100目筛绢网过滤,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水体,用量为1mg/L。

4.2.4亲虾选择亲虾要求四肢完整、甲壳明亮、身体强壮、健康、活力好,雌虾个重80g以上,雄虾个重130g以上。

4.2.5亲虾暂养11月中旬亲虾入池暂养,暂养密度按每平方米45尾,雌雄比2:

1。

入池后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用量为1mg/L。

池内用瓦片、竹筒等搭建人工巢穴,搭建密度按每平方米水体5个。

4.2.6饲养管理投喂饲料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

日常采用配合饲料和动物性饵料,早上6点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量按虾体重5%;下午5点投喂动物性饵料,投喂量按虾体重5%。

每隔三天投喂一次植物性饵料,如南瓜、番薯、玉米,投喂量按虾体重15%。

4.2.7水质管理暂养初期,种虾池水温控制在18。

保持池内水质良好,(23)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30%左右。

池水保持溶解氧4mg/L以上、氨氮0.8mg/L以下、亚硝酸盐0.06mg/L以下。

4.2.8病害防治每10天用溴氯海因消毒水体,用量为10mg/L,并在饲料中拌入23的五黄粉复合粉剂、Vc。

发现病害,应及时对症下药,用药应符合NY5071的规定。

4.2.9催产2月初开始催产。

水温逐渐升至25,每天升温幅度不超过2。

加大投饲量,在暂养期间投喂量基础上增加20%。

4.2.10交配产卵严格控制人为干扰,投饲等日常操作尽量快速,保持棚内较暗光线,让虾自然交配。

4.3幼体孵化培育4.3.1设施要求挑选空池作为孵化池,水位及水质条件同亲虾培育。

池内用2cm左右孔径的塑料筐作为孵化箱。

孵化箱长60cm、宽40cm,按每平方米水面3个。

4.3.2孵化管理5水位降低至10cm,用网兜轻轻将抱卵虾捞出,转移至孵化箱中进行孵化。

放养密度按每平方米水面45只。

等卵全部脱落后,将亲虾移出孵化池。

4.3.3水质管理水位及水质条件同亲虾培育。

4.3.4投喂管理幼体孵化后至第7天投喂丰年虫,每天投喂2次,早、晚5点各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按每平方米水面80g。

从第8天开始投喂红螯螯虾专用开口料,每天投喂2次,早、晚5点各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按每平方米水面300g。

4.3.5病害防治每10天用溴氯海因消毒水体,用量为10mg/L。

定期镜检虾苗,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对症下药,用药应符合NY5071的规定。

4.3.6出苗运输幼体培育12天后即可出苗销售。

出苗时,水位降至10cm,用80目网兜捞取虾苗。

捞取的虾苗用容量为5L的塑料水包冲氧包装,每袋装水3L,密度按每袋2000尾。

长途运输外加泡沫箱和冰块,运输时间不应超过24h。

5池塘养殖5.1环境条件生态环境良好,周围无污染源;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

水源水质及养殖用水应分别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规定。

5.2池塘条件以(13336667)m2为宜,池塘长宽比3:

1,池底平坦、淤泥深度不超10cm,坡比1:

2,水深(1.21.5)m。

每667m2水面配备水车式增氧机功率为0.5kW。

5.3池塘清整经干池晒底,放苗前(1015)天进水,每667m2水面用(12)kg氨基酸肥肥水,之后每立方米水体用0.13kg漂白粉消毒水体。

消毒水体第7天,用过硫酸锌钾、有机酸等解毒,过硫酸氢钾用量1mg/L、有机酸用量2mg/L。

放苗前1天,可在环沟内设置一小网箱,投放虾苗(3050)尾,观察24h,检查是否有非正常死亡以判断水体是否适宜放养。

5.4水草种植利用池塘浅滩移栽轮叶黑藻,苗长10cm,间距20cm20cm。

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10%左右。

5.5苗种放养5.5.1虾苗放养每年3月底之后,水温达19以上。

每667m2水面放养虾苗(500010000)尾。

放养时将氧气包整个放入池塘,待调平内外水温后,打开氧气包将虾苗徐徐放入水中。

放养后及时用二氧化氯消毒水体,使用浓度为0.35mg/L。

65.5.2围网标粗为提高虾苗存活率,可通过围网标粗培育虾苗。

按每公顷水面配备750m2的尼龙围网。

虾苗在围网内经25至30天,虾苗培育达2cm至3cm后撤去围网再进行全池放养。

5.5.3鱼类混养虾苗放养时,可同时放养白鲢,放养密度为每667m2水面30尾,放养规格为250g/尾。

5.6饲料投喂以投喂红螯螯虾专用饲料为主,适当补充投喂植物性饵料。

每日投喂一次,投喂时间为春秋晚5点、夏季高温晚6点至7点。

投喂量如下:

1)放苗后至第30天,投喂量为虾体重10%,每天投喂量递增5%;2)第31天至第60天,按此时存塘虾体重5%投喂,每日投喂量递增3%;3)第61天至第90天,按此时存塘虾体重5%投喂,每日投喂量递增3%,之后保持不变。

具体投饲量根据天气、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为更好观察摄食情况,塘内用网片设置食台,食台面积按水面积1设置。

5.7水质管理定期换水,保持透明度为(3040)cm,稳定水体藻相。

每隔半个月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

5.8增氧管理刚放苗及夏季高温晚8点至第二天早上4点开增氧机。

保持水体溶解氧4mg/L以上,(23)cm苗期水体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

5.9病害防治以防为主,每隔半个月用二氧化氯消毒水体,浓度为0.4mg/L。

发现病害,应及时对症下药,用药应符合NY5071的规定。

常见病害及治疗方法见表1。

5.10生长检查每隔(710)天检查食台上成虾生长和摄食情况,测量虾体长、体重指标,以此作为调整投饲量的依据。

5.11起捕一般养殖4个月后,平均个重可达50g,达到上市规格时可起捕。

采用地笼起捕,一般(45)次可基本捕尽。

表2红螯螯虾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病名流行情况主要症状防治方法病毒病暴雨、倒藻等水质因子变化后易发生。

病虾无活力,趴在水边不动,可以用手捉起来,捉起来后两大螯无力、下垂;空肠,肠中部有出血点;肝胰脏(虾黄)肿胀,颜色发生变化。

死虾捞出深埋,器具消毒;用0.3mg/L的二氧化氯或其他氯制剂、碘制剂全池泼洒,连用2次,2次使用中间间隔(12)天。

纤毛虫病主要在水温下降的秋季发病。

纤毛虫附着在成虾、幼虾、幼体和受精卵的体表、附肢、鳃等部位,形成厚厚的一层“毛”。

用漂白粉清塘,杀灭池中病原;用(35)%的食盐水浸洗虾体,(35)天为一个疗程;用70.3mg/L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投喂退壳饲料,促进退壳,脱掉长有纤毛虫的旧壳。

甲壳溃烂病常见于养殖中后期初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颜色较深的斑点,后斑点边缘溃烂、出现空洞。

避免损伤;饲料要投足,防止争斗;用(1015)kg/667m2的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或用(23)g/m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生石灰与漂白粉不能同时使用。

细菌性烂鳃病水温1830容易暴发。

虾行动缓慢,全身发黑;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严重发黑。

全池泼洒亚硫酸氢钠甲奈醌(12)ug/L。

2h后,全池泼洒(35)mg/L大黄液或五倍子药液,连用(23)天。

5.12尾水排放养殖尾水排放应符合SC/T9101的规定。

5.13记录做好日常生产用药等投入品记录和销售记录并保存二年以上。

6稻田养殖6.1环境条件生态环境良好,周围无污染源;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田块底质自然结构保水能力强。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和SC/T1009的规定。

水源水质及养殖用水应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规定。

6.2田块面积单个田块面积以(2001033350)m2为宜。

6.3田间工程6.3.1开挖环沟6.3.1.1沿田块四边开挖环沟,环沟占比在10%以下。

详见图1。

6.3.1.2环沟坡比以1:

11.5为宜,沟底宽2m以上,沟面宽(46)m,田面到沟底深度(1.01.2)m为宜。

田块一边留出4m左右的机械便道,下埋涵管确保水流环通,便于农机设备进入田面。

6.3.2筑埂6.3.2.1田面四周设置高(1525)cm,宽(2025)cm的田坎。

6.3.2.2加固加高田块四周田埂,逐层夯实,四周田埂高于田面80,埂宽(12)m,保证环沟蓄水深度1.5m以上。

6.3.3防逃防盗田埂四周用网片等设置防逃设施,高度在30cm以上,并在主要路段安装防盗监控设施和防盗铁丝围网。

86.3.4进排水改造进排水设施,对进水渠道及排水沟渠进行加固加高,进水管口设置在高处,需挑出沟面宽一半以上,用80目网袋过滤;排水口建在田块最低一侧,用200mm口径的PVC管调节水位,排水管需装200目网袋或防逃网罩。

6.3.5增氧设施在田块对角设置两台水车式增氧机,亦可增设底增氧设施。

增氧功率按每667m2田块面积配置功率(0.30.4)kW。

6.4虾苗放养6.4.1注水注水至(7080)(新建田块需提前泡田1个月)。

6.4.2清野除杂注水后,按每667田块使用茶籽饼50kg,化水泼洒。

6.4.3培水消毒放苗前(1015)天,每667m2田块面积用(12)kg氨基酸肥肥水,之后每立方米水体用0.13kg漂白粉消毒水体。

消毒水体第7天,用过硫酸锌钾、有机酸等解毒,过硫酸氢钾用量1mg/L、有机酸用量2mg/L。

放苗前1天,可在环沟内设置一小网箱,投放虾苗(3050)尾,观察24h,检查是否有非正常死亡以判断水体是否适宜放养。

6.4.4放苗每年(45)月晴天上午放苗,避免阳光直射。

每667m2田块面积放养体长1.0cm左右的虾苗(45006000)尾。

放养后及时用二氧化氯消毒水体,使用浓度为0.35mg/L。

6.4.5围网标粗同池塘养殖。

6.5水稻移栽6.5.1品种选择选择高杆、抗倒伏、抗病害能力强的水稻品种。

6.5.2种植时间5月下旬6月初移栽。

6.5.3移栽采用人工移栽或机插方式,每丛(34)本,种植间距以30cm25cm为宜,保留较宽的行株距。

6.6水草移栽4月中下旬后移栽水葫芦、空心菜或水花生等浮水植物,移栽时草面占环沟总面积(68)%左右,随水温增高,增加水草面积,至10月(养殖后期)占环沟总面积(1520)%。

6.7日常管理6.7.1水稻日常管理9水稻日常管理应按NY/T5117的规定。

6.7.2水质管理放苗40天后注入新水,每天提高水位1cm,逐步提高至满足水稻移栽要求,在养殖中后期及高温季节保持沟内水深1.5m以上。

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透明度(2030)cm,(610)月每日定时开启增氧设施,每隔半个月使用一次底质改良剂。

视水质情况进行换水,高温季节水温30以上时,及时加注新水。

6.7.3投饲管理同池塘养殖。

6.7.4巡田检查日早晚巡田检查,观测记录水质、水位、虾摄食和生长等情况。

6.7.5施肥管理水稻肥料使用应按SC/T1009的规定。

6.8病虫害防治6.8.1水稻6.7.1.1水稻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等,虫害主要为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灰飞虱等。

6.7.1.2优先采用昆虫诱捕器、显花作物等物理、生物防治法进行防治,不得使用菊酯类、有机磷等农药和除草剂。

6.7.1.3水稻病虫害防治与农药使用按SC/T1009的规定执行。

6.8.2红螯螯虾同池塘养殖。

6.9收获6.9.1水稻收割收割前一周,将稻田排水至干涸状态。

采用机械或人工收割。

6.9.2红螯螯虾起捕同池塘养殖。

6.10记录同池塘养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