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69397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docx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届高三一模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2020年10月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星空观测、星空摄影等天文观测站点对纬度、地形、气象、人类活动有较高的要求。

下图为某摄影师在非洲西南部沿海平原一天文观测站,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空星轨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南极天文观测站相比,该天文观测站()

A.海拔高,视野更开阔B.观测范围更广

C.大气透明度更高D.信号干扰更少

2.星空图中星轨的运动方向()

A.逆时针方向B.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C.顺时针方向D.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

3.该地最适合拍摄星空的月份是()

A.6-8月B.9-11月C.12-次年2月D.3-5月

城市通风走廊能加快空气流通,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构建宜居城市有重要意义。

下图为贵阳市花溪区(位于贵阳市南部)南部通风走廊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该通风走廊要发挥最优通风作用,其最适宜走向为()

A.东南—西北B.东北—西南C.南—北D.东—西

5.新鲜空气补偿空间布局于山坡上的目的是()

A.减少占用土地B.降低市政管理成本

C.利用山风带来新鲜空气D.提高通风走廊通风效率

6.结合材料推断,该地地势最低处规划建筑高度最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低洪涝灾害的损失B.防止建筑物对流动空气造成阻挡

C.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D.让地势高处建筑获得良好采光

下图为我国黑龙江省某跨河桥梁路面及河谷剖面图。

桥梁路面长30米,甲、乙为谷坡。

受冻融作用影响,为了保证桥梁支柱的稳定,甲地立柱埋藏深度比乙地立柱深1米,两个立柱底部出露地面的部分堆积了2米多厚的大块碎石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若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主要受坡向影响,则最符合当地指向标

是()

A.北←B.北↑C.北↓D.北→

8.甲地立柱埋藏较深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甲坡植被覆盖率低B.甲坡季节性冻土层较厚

C.甲坡地质结构不稳定D.甲坡坡度较陡

9.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A.减轻洪水侵蚀B.反射太阳光C.防止坡面塌方D.隔热保温

在分水岭两侧,侵蚀力强的河流会切穿分水岭,袭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发生袭夺后,河系重新组合,出现倒淌河、断头河、袭夺湾等地貌形态。

茨坪村以上甲河段曾经为鱼泡江源头。

如下图。

茨坪村附近古分水岭以玄武岩为主,岩石风化严重。

溪沟河在茨坪村附近袭夺鱼泡江后,鱼泡江水量减少,M盆地灌溉用水不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溪沟河能袭夺鱼泡江的主要原因有()

①溪沟河河床高于鱼泡江②溪沟河上游侧蚀和溯源侵蚀作用强

③分水岭岩石抗侵蚀能力较弱,易侵蚀④溪沟河水量大于鱼泡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1.发生袭夺后,有关河流发生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段水量增大B.乙河段水量减小

C.丙河段可能形成断头河D.乙河段河流倒淌

12.为满足M盆地的用水需求,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从甲河段自流引水至M盆地B.从乙河段自流引水至M盆地

C.

鱼泡江下游修建水库拦水D.提高M盆地水价

某地质队对一处沉积岩山地勘探在①、②、③、④、⑤五地垂直于海平面向下钻探(如下图所示),表中为某沉积岩埋藏深度。

该山地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岩层走向一致),山麓东西两侧各有一河流流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沉积岩层形态是()

A.

B.

C.

D.

14.若山地东、西两坡降水量相当,在植被覆盖率提高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两侧河流径流量均增加

B.东、西侧河流径流量均减少

C.西侧河流径流量增加,东侧河流径流量减少

D.西侧河流径流量减少,东侧河流径流量增加

2020年8月13日,山东省上空出现西南-东北走向的强对流云系,并发展形成飑线系统,飑线所过之处带来雷暴、短时强降水以及7到8级的阵风。

山东博山1小时降水量超40毫米。

飑线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

它来临时会出现风向突变、风力急增、气压猛升、气温骤降等强天气现象,有气象记录显示夏季午后该天气系统经过大型湖面时,强度会减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根据材料推测,山东博山8月12日的天气特点最可能是()

A高温、高湿B.低温、干燥C.高温、干燥D.低温、湿润

16.下列关于"飑线"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飑线常常与暖锋相伴发生B.飑线通常形成于热气团的边缘

C.飑线前方多为强劲

偏北风D.飑线降水都发生在前方

17."飑线"天气系统过境大型湖面,其强度减弱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摩擦力小B.空气对流减弱C.水汽得到补充D.热量得到加强

自然界中特殊条件下的光影组合,会呈现神奇的景观。

下图为2011年10月26日北半球某山地日出时的光影图,山体的影子投射在天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山体影子在天空中的朝向是()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

19.上图景观拍摄时,太阳位于地平线下,但天空是亮的,原因是()

A.地面辐射B.大气辐射C.大气散射D.大气逆辐射

20.拍摄出该景观需要的条件有()

A.太阳高度较大B.日出时为阴天,天空有云

C.太阳自上而下照射山体D.日出时大气透明度高

奥里诺科河(如下图)是南美洲重要的河流,全年水位变化大,流城内大部分地区雨季在4-9月,10月至次年3月为早季。

甲河段一年有两次沙峰。

汛期时河水倒灌进入乙支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汛期时河水倒灌乙支流现象成因,正确的是()

A.汛期乙支流与干流比降增大B.下游水量大,流速快

C.下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干流顶托D.下游干流泥沙淤积严重

22.甲河段两次沙峰的泥沙来源分别是()

A.干流洪水携带、南侧山地水土流失B.干流洪水携带、海水顶托

C.南侧山地水土流失、海水顶托D.干流洪水携带、支流退水输送

23.甲水文站测得奥里诺科河含沙量逐渐变小的时间段是()

A.1-3月B.5-7月C.7-9月D.9-11月

在冰川覆盖的山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山坡向下方运动,迫使山谷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这种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称作冰川风。

受冰川风的影响阿尔卑斯山的克维尔塔尔谷地出现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冰川风对克维尔塔尔谷地山谷风的影响有()

A.延长谷风时间,增强谷风强度B.延长山风时间,增强山风强度

C.山谷风强度都增大D.山谷风的强度都减小

25.关于冰川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川风使河谷温度低于谷坡B.白天冰川风较强

C.山顶昼夜温差加大可增强冰川风D.坡度增大可减弱冰川风

2、综合题∶共三题,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2分)

根河市(120°12'E—122°55'E,50°20'N—52°30'N),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全市海拔高度多在700—1300米。

它是我国出现-40℃以下的天气时间最多(最多69天),出现-40℃的天气持续时间最长(可达27天)的严寒地区,由此被称为"中国冷极"。

与该市同名的根河地处断裂带,存在无数不冻河段,从早到晚不断蒸发水汽。

2019年1月根河河面拐角处上出现了一个直径约为2米,缓缓旋转的冰圆盘。

为了揭示根河市寒冷的原因,2020年1月《地理中国》摄制组,在专家的带领下对当地进行了实地科考。

专家考察的当天下午,该地气温极低、在无风的情况下出现了冰雾景观。

(1)结合材料分析根河市气候寒冷的原因。

(8分)

(2)简述根河旋转冰圆盘的形成过程。

(6分)

(3)说出冰雾形成的条件。

(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陕西省宁陕县地处秦岭中段南坡一狭长的河谷地带,森林覆益率高,有“南山老林”之称。

该地长安河河心洲上有一座城隍庙,海拔低于附近的老城村,在洪水来临时,老城村饱受洪涝之苦,而城皇庙却不受洪涝之灾。

在河心洲北侧有一块巨石,与河心洲的形成密切相关。

(1)分析巨石对河心洲形成的作用。

(4分)

(2)推测城隍庙不受洪涝之灾神奇现象的成因。

(6分)

(3)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宁陕县森林覆盖率高的原因。

(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南关洲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造就南美洲独特的自然景观。

森林被火山灰掩埋后形成化石,后出露地表,即为石化森林,巴塔哥尼亚地区保存有大面积石化森林。

化石能源是由生物遗体沉积后,经没长地质作用形成。

智利矿产资源丰富,但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极为短缺。

近年来,为了摆脱能源依赖进口的局面,积极开发本土能源资源。

(1)描述巴塔哥尼亚地区“石化森林”的形成过程。

(8分)

(2)推测智利化石能源缺乏的原因。

(4分)

绝密★启用前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2020年10月

一、单选题

1.B2.C3.A4.B5.C

6.B7.A8.B9.D10.C

11.C12.A13.C14.D15.A

16.B17.B18.D19.C20.B

21.C22.D23.D24.B25.A

二、非选择题∶

26.

(1)根河市纬度较高,气温低;位于大兴安岭西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同时位于背阳坡,日照时间短,不易升温;根河蒸发水汽,要吸收巨大能量,使得温度持续降低。

(2)河面的拐角处外侧较内侧水流速度快,冲蚀力强,将河道外侧冰块切断;河道内外侧流速不同导致冰块发生旋转;旋转的冰块和周围的冰块相互摩擦、碰撞,逐渐成为正圆形。

(3)极低的气温;较高的空气湿度;无风或微风;出现逆温,大气稳定。

27.

(1)巨石将水流分成两股,巨石后形成缓流区;河流携带的石头和泥沙沉积,形成河心洲。

(2)河心巨石阻挡洪水,减少对城隍庙的正面冲击;河心洲西侧为凹岸,河流洪水来临时,弯道水流产生巨大的离心力,使凹岸一侧水位高于河心洲一侧;洪水流量越大,流速越快,倾斜的现象越显著,从而使城隍庙不受洪涝之灾。

(3)地处秦岭山区,山地面积大,宜林范围广;位于山地南坡,水热充足,适合林木生长;山地海拔高,垂直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适合多种林木生长。

28.

(1)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演变成化石;外力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

(2)智利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以抬升为主,缺乏沉积地质环境;地质时期可能生物生长量少,缺少形成化石燃料的原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