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研产销)协同操作手册.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686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销(研产销)协同操作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营销(研产销)协同操作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营销(研产销)协同操作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营销(研产销)协同操作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营销(研产销)协同操作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营销(研产销)协同操作手册.docx

《营销(研产销)协同操作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销(研产销)协同操作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营销(研产销)协同操作手册.docx

《营销协同管理规范》

营销协同操作手册

2018年1月

一、营销协同的指导思想

为提高对市场和客户的快速响应能力,将营销管理工作向更广和更深层次发展,首先应建立以销售为龙头、“研产销”高度协同的作业模式。

推进“研产销”协同,要打破“研产销”各环节之间的界限,将“研产销”各环节的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共同面向市场、面向客户、服从整体效益。

“研产销”协同是以市场为中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以技术为支撑,以效益为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研产销”工作长效运行机制,动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效益,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和订单交付率,从而有效支撑分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工作目标

分公司可结合产能负荷、当前营销协同中的焦点问题,制定相应“研产销”协同的工作目标。

以下目标仅供参考:

工作指标

当前状态

工作目标

订单预测准确率

订单交期

产销沟通顺畅性

(质量)售后服务

三、推进组织

1.成立“研产销”协同推进小组,负责研、产、销各方面的日常协同工作,促进提升目标的完成。

“研产销”协同推进小组由销售(含内勤)、生产、研发及品管等部门代表组成。

负责营销协同的各部门代表,应选择有沟通协调能力的人员担任,且工作安排上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日常协同工作的推进。

部门

协同负责人

销售部

生产部

技术部

品管部

2.成立“研产销”协同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组织和督导“研产销”协同工作,并对“研产销”推进小组及各部门的相关工作进行检查与考核。

组长

分公司总经理

组员

销售、生产、技术、品管、综合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

3.“研产销”协同各有关单位职责分工

序号

部门

工作职责

1

技术部

负责工艺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2

品管部

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提供产品售后服务

3

生产部

负责合理调配资源,生产组织管理

4

销售部

负责产品销售、服务、市场开拓及信息反馈,并提出市场需求与生产销售计划的差异

5

综合办公室

负责日常协同决策的跟踪、协同数据及信息的汇总、及对各部门协同工作的考核

四、工作内容

1.加强“产销”协同,提升订单预测准确性。

1)“产销”协同的目的是兼顾销售与生产的平衡,着眼点是交期准时及品质稳定,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2)“产销”协同的日常沟通协调流程

(A):

1.订单2.变更单

(a):

1.交期答复2.变更协调

(B):

1.销售目标2.销售计划3.订单变更通知

(b):

1.订单内容不明反应2.交期安排、异常反应

(C):

1.生产计划2.生产日程安排3.制造通知修改

(c):

1.生产日报2.异常报告

3)订单预测管理

i)未来订单流程管理主要是依靠区域客户经理(专员)来执行,通过客服人员与客户对接其订单需求。

ii)客服人员接单必须掌握各项交易条件,符合分公司的营销策略;同时,要了解分公司的产品库存、生产产能、当前接单负荷及生产周期。

iii)区域客户经理(专员)负责汇总本区域的订单,并按照客户分类等级,对区域内的订单按顺序进行排单,交销售部协同负责人审核。

iv)销售部协同负责人汇总销售部当期的所有订单信息,按客户分类等级,对所有订单进行审核排序,统一与生产协同负责人对接订单。

v)生产协同负责人在收到订单信息后,于次日就订单交期及排产计划,提供销售部协同负责人准确答复,并就异常部分协调解决方案。

2.加强“研、销”协同,提升研发的主动性和市场前瞻性

针对重点客户,销售部门应搭建与客户的沟通平台和机制,保持双方包括研发、生产、品管、财务等部门沟通的直接性与通畅性。

研发部应按照客户需求(或潜在需求),完成相关产品或技术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对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和速度。

同时,研发要直面客户、贴近市场,从“被动接单”、模仿竞品,转向主动及富有市场前瞻性的研发。

3.成立客户质量/技术服务部门(或岗位),提升客户满意度

以客户满意为目标,加强研、产、销过程协同,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有条件的单位可在营销体系成立客户质量/技术服务部;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可设立客户质量/技术服务岗位,并选择有技术经验的人员任职(或兼职)。

协助销售人员,至客户现场了解或解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五、工作机制

为保持”研、产、销”协同工作的顺利开展,拟建立“计划协同”、“立项协同”、“例会协同”及“日常协同”四种工作机制:

1.计划协同

1)依据集团及分公司的战略规划,制订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项经营指标。

2)营销部门依据本单位年度经营目标,制订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应在年度计划中,体现对技术、生产、品管等部门的具体协同要求。

3)技术、生产、品管等部门,在制订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时,应将营销系统的需求及相关解决方案,充分体现在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方案,并依次分解到各月度工作计划中。

4)各部门计划工作制订与实施评价的重要依据,即是对营销需求保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2.立项协同

营销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向本单位技术、生产等部门提出立项申请(立项申请表详见附件一),重点解决涉及新品研发、生产工艺改进、产品质量改进等重要工作事项。

产品立项、工艺立项、质量立项应包括明确的立项目的、完成时间与达成效果等。

立项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各责任部门应根据需求,完成立项任务的组织与实施。

每年年终,应对当年立项实施,进行总结、评估与相应表彰。

3.例会协同

1)每月3日分公司组织召开“月度营销协同例会”;

2)由各部门营销协同组员汇报上月协同达成及本月协同工作计划,建议会议需重点讨论、分析以下内容:

a)上月产量报告及产量差异原因分析;

b)本月生产预定活动状况及协调事项;

c)订单发交达成状况及分析;

d)销售部订单预测的准确性;

e)市场业务动态情况及协调事项;

f)其他“研、产、销”协调事项。

4.日常协同

营销系统人员为改善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应保持与研发、生产、质量等部门的日常沟通,协同解决以下问题:

(1)订单计划的执行情况与调整事项;

(2)客户反馈的质量及其它需求的解决;

(3)各立项计划的进展与实施效果;

(4)其他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协同事项。

六、衡量指标

1.销售:

订单预测准确率。

2.生产:

1)订单计划完成率;

2)交付产品不良率;

3)制造成本目标达成率;

4)现场(质量)服务响应及时率;

5)立项计划完成率。

3.研发:

1)研发计划完成率;

2)现场(技术)服务响应及时率;

3)立项计划完成率。

七、考评机制

为保证”研、产、销”协同的高效运作,需要制订相应的奖励与考核机制:

1.设立新品、高附加值产品推广专项奖:

用于奖励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改进或在产品市场推广过程中,做出贡献的部门或员工。

2.设立“营销立项”完成优秀奖:

针对营销部门提出的立项,依据项目实现的经济效益,及各部门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协同贡献,给予相关部门或员工相应的奖励。

3.将“营销协同考核指标”,纳入到部门及员工的月度、年度考核。

4.综合办公室负责依照协同目标,对各部门协同工作进行相关考核。

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