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油知识及机油等级识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331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机油知识及机油等级识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汽车机油知识及机油等级识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汽车机油知识及机油等级识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汽车机油知识及机油等级识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汽车机油知识及机油等级识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机油知识及机油等级识别.docx

《汽车机油知识及机油等级识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机油知识及机油等级识别.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机油知识及机油等级识别.docx

汽车机油知识及机油等级识别

【汽车机油知识】①机油的型号和含义;②机油型号及分类;③机油型号解释

(阅读后会基本理解机油型号与使用规程了:

①机油的型号和含义;

机油的型号和含义

(内部培训资料)

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大家能看见机油罐上会有SAE40,SAE50 或SAE15W-40、SAE5W-40这样的标记,它代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等级。

W代表冬季使用的机油,前面的数值越小,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一横后面的数值则代表非冬季使用系列,数值越大,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高。

象SAE40,SAE50这样只有一组数值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

象SAE15W-40、SAE5W-40这样两组数值都有,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粘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

一般说来,可依据车辆所在地常年气温选择机油,具体推荐如下:

多级油的优点:

1.全年使用,延长发动机寿命,减少磨损(减少冷启动引起的磨;

2.提高燃油经济性;

3.降低润滑油消耗;

4.减少磨损;

5.提供良好低温润滑性;

6.更长的换油期;

7.大多数重负荷发动机制造商推荐。

   API是美国石油学会的英文缩写,API等级代表发动机油质量的等级。

它采用简单的代码来描述发动机机油的工作能力。

API发动机油分为两类:

"S"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C"系列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当"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

如"S"在前,则主要用于汽油发动机。

反之,则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

从"SA"一直到"SJ",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

从“SA”一直到“SL”,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

字母越靠后,质量等级越高,国际品牌中机油级别多是SF级别以上的。

目前市场上的发动机机油分为矿物机油和合成机油。

两者区别在于基础油不同。

矿物油的基础油是从原油中提炼的,合成油的基础油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与矿物油相比,合成油的抗高温氧化、抗粘度变化、抗磨损能力更强。

  合成油的粘度变化受气温影响很小,所以既能在低温环境中流动顺畅,也能在高温环境中,保持适当的粘度,减少发动机磨损。

另外,合成油提炼纯度高,在发动机持续高温运作下,不易氧化分解产生油泥和积碳,其劣化速度比矿物油慢50%,使用时效也更长,一般使用矿物油的车行驶5000公里就必须换油,而合成机油,其换油里程可延至8000-10000公里。

机油的组成 

机油主要可分为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

基础油:

 

(1)矿物油—Mineral

   从原油中提炼而成的,此种基础油因受限于原油先天性质,原油的来源,炼制技术,成本等等,在黏度指数,流动点和氧化稳定度方面便有一定的限制要靠添加剂来改善。

(2)合成油—Synthetic

   就是把矿物基础油用酯类(Easter)或聚烯类(PAOPoly-Alfa-Olefine)来取代,再和添加剂参配,就是合成机油,而若是基础油全用酯类或聚烯类取代,便称为全合成机油(Fully-Synthetic Oil)若只有用部分则称为半合成机油(Partial-Synthetic Oil)。

(3)植物油--Vegetable 

  顾名思义就是从植物所提炼而成的,如黄豆油(Soybeam Oil)篦麻油(Castor Oil),而castor oil使用较广泛,因为它能够在铁或钢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现在有些试验性的赛车用油即采用植物油。

(4)动物油—Animal

  通常用在齿轮的润滑上,如抹香鲸油(Sperm Oil)有非常良好的抗磨和抗压的特性,它用于多数的有限度滑动的差速器。

至于真正发挥机油功能的添加剂,则为了配合不同的基础油的化学特性而稍作调整外,其功效是完全相同的。

添加剂:

(1)清净剂--Detergent 

发动机在高温操作时会产生结胶(Vanish)和积碳(Carbon)的现象,这些必须靠机油中的清净剂来清除,其成分为金属盐类。

(2)驱散剂--Dispersant--或称分散剂 

发动机在低温操作时,如非高速长时间行驶,会产生所谓的油泥(Sludge)为防止其产生,机油中必须添加驱散剂,将油泥均匀的分散在机油中避免油泥沉积在机油滤清器,汽门推杆及活塞环上,造成润滑油路不顺而致使未被润滑的部分造成磨损。

(3)抗氧化剂--Anti-Oxidant

机油在发动机的高温下,特别容易与空气造成氧化反应,机油氧化之后颜色会加深,黏度会提高,因而增加机油泵及发动机的负荷,同时氧化之后产生的有机酸也会腐蚀发动机的零件,因此保持机油的氧化稳定性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极高温的涡轮发动机。

(4)防锈添加剂--Anti-Rust Additive

为防止引擎的金属零件生锈,理所当然必须添加防锈剂,此种添加剂的成份均含有一极性基(Polar Radical),利用分子间的极性吸附于金属表面,保护金属免受空气,水分及盐分侵蚀而生锈。

(5)抗腐蚀添加剂--Anti-Corrosion Additive 

与防锈添加剂一样,但前者用于保护铁族金属(Ferrous Metal)之零件而后者则用于保护非铁金属(Non-Ferrous Metal)和合金(Alloy)零件免于硫份和有机酸之腐蚀 。

(6)黏度指数改善剂--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基础油受限于原油之本质,其黏度指数只能藉提炼制程改善至一定程度之后便须靠黏度指数改善剂了,也因为黏度指数改善剂的发明才有复级黏度的机油产生。

(7)流动点抑制剂--Pour Point Depressnat--又称流动点下降剂

所谓流动点就是测定某一特定油料,当其开始不能流动的那一点温度,便是流动点,机油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蜡的成份(蜡虽然在基础油炼制时已经用溶剂消除,但仍然不能达100%),而这些蜡在低温一旦成为晶体固结时,会阻止机油的流动,为了使引擎在冬天能够顺利启动,必须在机油中添加抑制剂使流动点降低,阻止蜡份结晶,而适应寒冷的气候。

(8)抗磨损添加剂--Anti-War Additive

引擎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会出现所谓的接口润滑(Boundary Lubrication)的情况,也就是金属活动面在高热膨胀的情况下,将油膜挤开,而形成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直接摩擦,为防止这种情况产生,必须添加抗磨损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在接触金属时,便发生化学作用,而产生一层保护膜来保护金属使之在彼此接触时免于磨损。

(9)消泡剂--Anti-Foaming Agent

机油在发动机内被反复的搅动,自然会产生泡沫,而有泡沫的地方就是没有油膜的地方,发动机便失去保护,而另一方面,有泡沫的地方,同时也代表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大了,也加速其氧化,因此需添加消泡剂以避免泡沫之产生。

(10)染色剂--Dye 

其功能有二:

1.识别用,如汽车之自动变速箱油(AT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均染成红色,以便漏油时有利辨识维修; 2.行销广告用,例如日本的二行程机油大部分都染成淡蓝色或红色除了美观外,并可用以广告其润滑油中之基础油精练程度高,颜色淡,才有可能染色。

(11)碱性添加剂--Alkaline Additive

又称总碱价提升剂(Total Base Number Booster)其作用在于提高润滑油中碱性物质的剂量其功效即是中和燃料(汽,柴油)中所含之硫份因燃烧后产生的酸性硫化物免的汽缸内壁(Cylinder Wall)及活塞环(Piston Ring)等被这些酸性物质所腐蚀。

(12)极压添加剂--Extreme Pressure Additive

多为硫化物,氯或磷之添加剂,在发生接口润滑时,能给予金属良好的保护其能防止金属面发生镕接(Welding),崩蚀(Spalling),及咬痕(Galling)等等,如市面上常有些润滑油或油精的广告宣称在转动的金属上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此类便多半是靠极压添加剂的功用。

(13)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

乳化剂的目的在使润滑油中的水分产生乳化现象,防止水分和金属表面接触而产生腐蚀作用,常用的乳化剂有菜仔油,牛油,金属皂盐等等。

(14)中度极压添加剂--Mid Extreme Pressure Improver

一般为极性化合物,对金属表面不起化学作用,但分子的一端附着于金属表面极难分辨,所以能承受的负荷比纯矿物油来的高,也可以称为油性剂(Oiliness Agent)。

(15)完全极压添加剂--Full Extreme Pressure Improver

大多数完全极压添加剂多含有硫磺,氯化磷的化合物适合添加在负荷高而且摩擦速度快的润滑油上,但是只有在遇到重负荷的时候极性油膜被破坏产生高温,而此高温时完全极压添加剂才会发生作用而形成化合物,在摩擦面之间形成一层固体润滑剂,代替已经破坏的液体油膜,一般极压添加剂都有缓和液体油膜被破坏的效果,故亦称为油膜增强剂。

 

②机油型号及分类;

机油型号及分类

比如:

 SG 10W/30 含义分解如下:

       SG 是美国石油学会(API)的汽油机油质量标准的一个等级:

等级      使用对象                油品性能

SA    一般低负荷汽油机   不要求添加剂提供保护的老式发动机

SB    中负荷汽油机         加入某些抗氧剂与抗磨剂

SC 用于1964—1967年生产的汽油车加入清静分散剂与抗氧抗腐剂,要求防锈抗磨及抗高温沉积性能

SD 用于1968—1971年生产的汽油车具有更好的减少低温油泥与防锈性能

SE 用于1972年以后生产的汽油车具有更好的高温抗氧化及抗低温油泥性

SF 用于1980年以后生产的汽油车 具有比SE更好的抗氧化及抗磨性能

SG 用于1989年以后生产的汽油车 具有比SF更好的分散性及抗氧化性能

SJ 用于1994年以后生产的汽油车具有比SG更好的性能,试用于近年出厂的小汽车,着重节省燃料,降低油泥生成

注意:

SC→SD→SE→S→SG→SH→SJ随着机油的级别增高,它的添加剂的加入量也会随着增加。

       10W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J300—1984机油粘度分级的冬季级别:

       0W5W10W15W20W25W

       30 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J300—1984机油粘度分级的夏季级别:

       2030405060

二、象这种机油(SG 10W/30等)也称为多级油,多级机油其油品的粘温性能好(润滑油的粘度大小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成为粘温性),在温度范围跨度大时粘度变化小,可在一定地区冬夏通用,是一年四季都可使用的油品。

如5W/30 10W/30等。

多级有具有良好的低温启动性能,气温较低能使发动机顺利启动。

防止发动机的磨损,且节约燃料。

三、多级油中的W表示含义:

机油牌号中W是英语冬天(winter)的第一个字母,因此即表示冬天的意思。

凡是在机油中有“W”适合在冬季使用。

四、既适合冬季使用,又能夏季使用,是全天候使用的机油,故称为多级油。

五、多级油中的W 前的数字表示机油的低温流动性,数字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分数下的数字则表示机油高温粘度即100℃时的粘度。

数字越大,机油的高温粘度越大。

六、各种油品温度的适用范围:

          SAE 5W/30  -35——+30℃ 5W/30中的30表示的不是温度,是级别,但30#级别的机油适用的范围是自然环境 温度30℃以下,以下的各点温度同上

         SAE 10W/30 -25——+30℃

         SAE 15W/40 -20——+40℃

         SAE 20W/40 -15——+40℃

         SAE 30-10——+30℃

         SAE 40  10——+40℃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汽车润滑油和摩托车润滑油使用一个标准,同一标号的油品(即使不是一个同一个牌子的产品)在相同的温度下,它们的粘度等各项指标完全相同,不存在谁比谁稀与稠的问题(高温下油品粘度变稀会对发动机有很大危害,下面会有解答)。

汽车和摩托车的水箱温度都是不能超过100℃(SAE粘度标准测定也为100℃环境下进行)即保证了两者发动机的温度,也保证了的油箱温度,为发动机提供正常的润滑。

当然摩托车与汽车的工作环境确实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API的分级和SAE的粘度测定包括很多内容,如酸值、倾点、灰分,总碱值、闪点等项目,一个级别有一个级别的标准,而现在摩托车润滑油与汽车润滑油使用的是一个标准,这说明同一厂家、同一牌子、同一标号、同一级别的摩托车润滑油与汽车润滑油的厂家相同、牌子相同、粘度相同、级别相同。

七、机油的粘度大小对车的影响:

机油的粘度越大越好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粘度过大会造成:

1、发动机低温启动困难,在发动机低温启动是上油太慢,油压虽高,但机油的通过量并不多,油的泵送性差,是发动机自启动到机油进入摩擦面这段时间的磨损量增加。

2、清洗作用差,机油粘度大,油的循环速度慢,通过滤清器的次数也就减少,不能及时的把磨损下来的金属磨削、炭粒、尘土等杂质从摩擦面带走。

3、冷却作用差,机油粘度大,流动性差,循环速度慢,从摩擦表面带走的热量的速度也就慢,易使发动机过热。

4、残炭高,粘度过大,它的残炭颗粒就大,凝固点就高,容易堵塞油路。

  机油粘度过小的危害:

1、油膜不够,容易破坏,在高温摩擦表面上,不易形成足够厚度的油膜,油膜的承受力差,在载荷作用下容易别破坏,使机件得不到正常的润滑,增加磨损。

2、密封不好。

粘度过小,密封性就差,汽缸容易漏气,不仅会使功率下降,还易使废气窜入油箱,使机油稀释和污染。

3、增大机油消耗量,机油粘度小,密封不好,容易使汽缸壁上的机油窜入燃烧室,造成机油燃烧,不但增加了机油的消耗量,还造成燃烧室积碳增加,发动机功率下降。

   因此要选择适宜的粘度,在零件摩擦表面上能够形成足够厚度的油膜。

八、更换机油:

  要进行彻底的更换,因原来的机油含有微小的杂质或质量下降,以及新加的油品和原来的不是同一牌子、同一标号的机油,因两种油品使用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可能不同,因此会造成机油过早的变质,失去作用。

还有即使是同一厂家,同一牌子,不是同一标号的机油,也会有基础油和添加剂的不同,彻底更换机油的步骤如下:

1、放油:

应趁热放出旧油;

2、清洗:

放净旧油后,加入新机油,数量相当与油面的1/3,然后急速运转3分钟左右,将油放净;

3、加油:

加入新机油的规定的刻度。

希望以上内容能给同样骑小驴代步的朋友们使用机油带来方便 

另外:

10W-30和10W-40都能适用-18摄氏度以上的温度,但在在零下5-10摄氏度以下,确实已能感觉10W-40比10W-30要明显地“稠”些(虽然10W这个低温参数是一样的)。

 

③机油型号解释

机油型号解释

首先,简单地说,可以这样理解……

15表示冬天时,机油黏度为15号,40表示夏天机油时相当于40号机油的黏度。

1.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

0W、5W、10W、15W、20W、25W,

符号W代表冬季是Winter(冬天)的缩写,

W前的数字越小,低温粘度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适用的最低气温越低;

2.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

20、30、40、50,数字越大其粘度越大,适用的最高气温越高;

3.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

   5W/20、 5W/30、  5W/40、 5W/50、

   10W/20、 10W/30、 10W/40、 10W/50、

   15W/20、 15W/30、 15W/40、 15W/50、

   20W/20、 20W/30、 20W/40、 20W/50,

代表冬用部分的数字越小,代表夏季部分的数字越大者粘度越高,适用的气温范围越大。

复杂地说,是这样的……

润滑油的黏度多使用SAE等级别标识,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

例如SAE40,SAE50 或SAE15W-40、SAE5W-40,

“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

“W”后面(一横后面)的数字则是机油耐高温性的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机油在高温下的保护性能越好。

较高黏度的机油对运动系的阻力也相对较高,

不但耗费功率、增加油耗,而且机油温度会升高,容易氧化、影响冷启动的保护。

象SAE40,SAE50这样只有一组数值的是单级机油,不能在寒冷的冬季使用。

象SAE15W-40、SAE 5W-40这样两组数值都有,

15表示冬天时,机油黏度为15号,40表示夏天机油时相当于40号机油的黏度。

这就代表这种机油是先进的"多级机油",适合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区域,

黏度值会随温度的变化给予发动机全面的保护。

 

 

(SAE) 适用的环境温度(°C) 

  5w -30°C 

  10w -25°C 

  15w -20°C 

  20w -15°C 

  30 30°C 

  40 40°C 

  50 50°C 

 

多级油的优点:

 

1.全年使用,延长发动机寿命,减少磨损(减少冷启动引起的磨损); 

2.提高燃油经济性; 

3.降低润滑油消耗; 

4.减少磨损; 

5.提供良好低温润滑性; 

6.更长的换油期; 

7.大多数重负荷发动机制造商推荐。

市场中现有的机油按SAE法分类,单级机油:

冬季用油有6种,夏季用油有4种,多级机油:

冬夏通用油有16种。

冬季用油牌号分别为:

   0W、5W、10W、15W、20W、25W;

夏季用油牌号分别为:

   20、30、40、50;

冬夏通用油牌号分别为:

            5W-20、5W-30、5W-40、5W-50、

                                 10W-20、10W-30、10W-40、10W-50、

                                 15W-20、15W-30、15W-40、15W-50、

                                 20W-20、20W-30、20W-40、20W-50。

最后,附上一些关于机油指标的出处:

在机油罐的卷标上可以看到各种标示,一般来说较常见到的有APl.ACEA和CCMC”等等认证。

另外,较少见的也有ILSAC,以及各车厂自订的认证。

对于油品.每个人比较好奇的重点在于哪种油比较”优”,这问题的答案是不一定,机油品质的好坏是靠上述机构所通过的认证来判别,每种认证都有不同的规范和等级上的区别。

而测试方法就是在特定的地点,以特定的引擎进行各项代表实际行车状况的仿真试验.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后将引擎分解,然后检测积碳、油污、腐蚀及磨损等’情况,再与标准样本做比较。

说了这么多,其实各厂牌基础油的技术与品质相差不远,而各加添加剂的成分配方就变成油品好坏的指针,各大油厂会将生产的油品送到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测试与认证,所以这些机构的认证标志就成了机油品质优劣的指针。

(1)API:

    API是最常见的机油国际认证规范标示,是American Petroleum lnstitute“美国石油工程学会”的缩写.通过APl测试认证的油品可以在机油瓶身标打上API的双环标志,它区分机油等级标准主要依据油品的低温流动性、高温清净性,扩散过滤性,氧化稳定性、耐磨耗性,防腐蚀及防锈性.触媒兼容性以及环保要求(这个部分后面会再提到).目前共有SA、SB、SC、SD、SE、SF、SG、SH、SJ、SL、SL这11种等级,以SL等级为最新。

S所代表的是汽油引擎.后面的英文字母为其等级区别,一般在罐身上所看到的标示方式为SJ/CF.斜线后的C所指的则是柴油引擎,分级方式与亦同,即字母顺序越后面所代表的等级越高。

(2)CCMC

    原本的欧洲油品认证规范组织CCMC在1996年正式改组为ACEA。

CCMC为Coremittee OfCommon Mar—ketAutomobi,eConstructors,亦即"欧洲共同市场汽车制造委员会”,由CEC负责开发燃料与润滑油性能的试验方法,再由CCMC进行分级。

CCMC所制订的规格从最低级G1起一直到最高级的G4。

G5,G代表汽油引擎.PD代表柴油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G4所认证的油品局限于低温流动指数10W、15W与20W,但是W后面的高温黏度指数则没有限制,而G5所认证的油品只包括5W与10W。

(3)ACE

    ACEA为Association des Constructeurs Europeens Automobiles,为原来的CCMC改组,于1996年1月1日正式称为ACEA,分为A1.A2,A3三级.ACEA的认证规范标准是由BMW。

FlAT,FORD、GM、MERCEDS-BENZ、PORSCHE,RENAULT、SCANA、VW、VOLVO等车厂共同制订,1996年取代CCMC,不过目前ACEA与CCMC的认证标示仍然并行使用,在许多油品的罐身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两种认证规范的出现。

(以上文章及数据来自互联网,本人做个收集整理,没有进行删改,有错误之处请及时纠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