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6周.docx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6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6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6周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执教者刘平聪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诗歌常识,把握象征手法。
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3、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4、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品味语言,领悟诗歌主旨。
2、“山”、“海”的象征意义。
难点:
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观察人生、感悟人生。
【教学课时】2课时
【学法指导】
“找悟疑读练”自学五法,逐渐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个性化的阅读。
【学习过程】
一、导学预习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痴( )想 隐秘( ) 凝( )成 喧( )腾 一瞬( )间
2.学生查阅资料与工具书,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下来。
3.孩童时代,谁都有过美好而朦胧的“梦”――梦想(幻想、理想),相信你也不例外,请用一句话勇敢地写出来。
二、理解探究
1.听读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
2.请学生说出对诗歌意旨的理解。
三、合作释疑
1.学生研读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诗句,小组合作探究:
⑴“隐秘的想望”指什么?
为什么说“隐秘”?
⑵怎样理解“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⑶“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⑷“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
⑸“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
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⑹“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
2.再探
⑴ “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⑵ 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
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⑶ 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⑷ 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
⑸ 有人说,这首诗在艺术上波澜迭出,紧扣人心,结合阅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
在山的那边,_________?
是的!
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________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________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______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_______你的眼睛……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_________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_______在远方为____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四、课内精读
1.依据课文为上文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2.解释画线词语的含义:
⑴ 一座座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一次次表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何理解?
⑴ 诱惑着我的山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漫湿我枯干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文意思说一说要想实现理想应具备怎样的精神?
5.你心中的希望是什么?
你是如何追求希望的?
五、感情朗读:
注意语调、语速、轻重音、停顿,读出情感,理解文意。
六、拓展延伸
乡愁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练习:
《乡愁》以、、、分别构成四节诗的核心,而这一切无不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出了“乡愁”的底蕴,最难抑、最伤感的“乡愁”,莫过于这“一湾浅浅的海峡”。
作者以、象征祖国,又充分运用了强烈的手法,含蓄、委婉地把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切自然。
七、练笔:
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附:
一、文学常识1、诗歌,是与散文、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
它最集中、精练、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特点是语言凝练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节奏美、意境美、主题美,形式上一般是分行排列(其他文学样式多为句子)。
朗读诗歌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读准词句;二要读出节奏停顿;三要读懂内容;四要读出情感。
2、作者简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
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读书。
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
1985年借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
1992年去英国。
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工作。
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等
二、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略)
理解探究:
2、(略)
3、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表达的是一种人生感悟和坚定信念:
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合作释疑:
1、⑴王家新创作谈中说:
“诗的开头两句,正是我‘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我想,几乎在每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有一些‘隐秘的想望’,而诗中的这种对‘山那边’的遥望和幻想,构成了我小时候特有的秘密──在今天看来,它还隐秘地影响到我的一生。
”作者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愿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
⑵“铁青着脸”是拟人手法。
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
“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是“铁青着脸”。
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⑶“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追求新的天地。
⑷“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⑸“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
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
⑹ 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
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
2、⑴小时候理解的山是指具体的、可见的、实实在在的山,是自然界的山。
今天,随着阅历的增长和体验的增加,“山”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是重重困难。
⑵“我”虽然多次失望,但在爬上一座座山顶之后,又坚持不懈地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海在远方召唤着我,鼓舞着我。
诗人相信,不停地翻越,一次次地战胜失望,就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海。
而达到这个目标,依靠的正是信念,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海”终将展现在你的眼前。
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就是“信念凝成的海”。
⑶“而我偏偏又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的少年”
⑷由“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
照亮前后的心情是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让人兴奋、惊喜。
⑸诗人富有坚韧的信念,但语调并不总是高亢的。
他没有回避生活的真实,在诗歌第一部分,他以一个孩子的语调写出,“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从负面描写的挫折感,反过来从感官和情绪上增进了“山/海”对立的真实性,使诗歌得以在一种强有力的冲突中,饱满地完成了最后的“海”与“山”的逆转。
同时,这种情感的起落,也使全诗获得了一种恰当的节奏。
四、课内精读
1、深根 依然 喧腾 是海吗 翻 攀 海呀 照亮 2、⑴ 追求信念的路途坎坷遥远⑵ 执著追求3、⑴ 翻过山顶是“我”幻想成真正的必然,因而具有诱惑力⑵ 执著的追求变失望为希望4、① 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② 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学习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借助于工具书解决相关的字词。
2、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3、学习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4、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和运用恰当的方式去战胜困难。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比比谁知道的多。
莫顿•亨特:
2、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嶙峋 ( )( ) 啜( )泣
迂( )回 训jiè( )陡qiào( )
nà hǎn ( )( )
3、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纳罕:
迂回:
训诫:
小心翼翼:
啜泣:
头晕目眩:
4、熟读课文,圈出课文中一些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关键词句。
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1)文章脉络:
(一)起因()
(二)经过()
(三)结果()
(四)启示()
(2)复述故事情节,要求:
①要复述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②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可采用课文原句,也可适当加入自己的联想。
5、把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课堂学习】
一、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二、精读课文,合作学习。
1.当“我”被弃于悬崖时,“我”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的词句。
2.分角色朗读“我”爬下悬崖这一部分内容,并概括出“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
请注意示范内容,按照这样的格式概括。
最初
毫无信心(我不下去!
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
继而
随后
最后
3.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三、合作探究
1.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何深刻含义?
2.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3.谈谈你对文中父亲这一形象的理解和认识。
【拓展提升】
一、文本拓展
如果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或挑战,你会怎么做?
山田本一的故事或许会给你许多启发。
1.山田本一的故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名不见经传的日本运动员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冠军。
当记者采访他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时,山田先生只说了“凭智慧战胜对手”一句话。
人们对此就是不理解,马拉松比赛凭的就是体力耐力,个子不占优势的山田本一岂不是故弄玄虚?
过了两年,山田本一又参加了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他还是一路领先轻松摘取桂冠。
同一个记者采访他时问了同样的问题,性情冷谈、木讷寡言的山田先生还是只回答了同样一句话:
“凭智慧战胜对手。
”十年后,山田本一退役当了教练,在其自传中首次披露了其成功的秘密。
原来山田本一每次比赛前自己先驾着车沿着比赛的线路走一圈,并把沿途醒目的标志记下来。
比如第一处是银行,第二处是红房子,第三处是一棵大树……一直记录到终点。
比赛时,他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第一段,然后信心百倍地向下一个目标冲去。
这样,全程四十几公里被他分成若干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
以前比赛,他总把目标锁定在彩旗飘扬的终点,只跑到十几公里他就全身疲惫,被后面遥远的路程吓倒。
我们人生,事业,健康何尝不是这样的,既要确立这一大目标,也重视小目标的确立,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2.名人名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鲁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
上天在给人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人一份智慧。
——雨果
二、写作提升
你有过自己脱险的经历吗?
请告诉大家你是如何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摆脱险境的。
(300字左右)
3、《短文两篇》
《蝉》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课文温婉细腻的文风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小事物引发哲理思考的写作方法
3、体会文章主题,学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导学达标】
1、自由朗读课文《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反复朗读课文。
2、给字词注音并解释:
收敛( ) 聒聒( )
宽恕( )
课堂研讨:
(1)作者写蝉,先抑后扬。
抑在哪里?
扬在何处?
一抑一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3)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我们能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导疑案例】
1、“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这句话中的“秋风的颜色”是指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秋风为什么有颜色?
风怎么可以用视觉形容?
2、自学生成问题——
【导练达标】
1、课文中朋友说:
“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请问“这样”指什么?
结合你的体验,你觉得它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2、仿造下列句子,写几句激励人心的话。
例句:
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
造句:
生命就要,即使,也要。
【点睛达标】
1、学生归纳本课学习内容,进一步明确复习要点
2、落实本课的学习目标
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比较蝉这一意象与课文的不同之处。
《贝壳》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蕴含的哲理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导学达标】
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读出散文的韵味
2、小组谈论问题:
3、作者为什么说贝壳“实在是一件艺术品”?
4、《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
5、“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导疑案例】
1、“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这句话说明了作者对生命持有怎样的态度?
2、自学生成问题——
【导练达标】
1、课文中以小见大的地方体现在哪里?
2、作者从贝壳中感悟出什么人生道理?
【点睛达标】
学生自己回顾课文内容,课后进一步复习。
拓展提升:
比较《蝉》和《贝壳》两篇散文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下节课课堂讨论、解答。
3.短文两篇《蝉》《贝壳》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有具体细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朗读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3、就课文不理解的地方质疑
二、展示、反馈
1、读一读,写一写
收敛聒聒宽恕短暂卑微上苍把玩一丝不苟
2、字词
收敛(liǎn):
本课指收拢。
聒聒(guō):
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shù):
宽容饶恕。
短暂(zàn)颤(chàn)动
一丝不苟:
(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卑(bēi)微:
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
上天。
把玩:
拿在手中玩赏。
三、导学:
下面我们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吐字清晰,融入感情,同学们仔细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变化。
(全班齐读。
)
问题预设:
在读的过程中,请注意这样一个问题:
作者对蝉的感情有没有变化?
有什么变化?
作者通过哪些语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呢?
(小组讨论)作者对蝉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目光首先停留在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首先作者表达了对蝉的一种什么感受?
一个字来概括。
是“烦”。
具体是什么呢?
它的“知知不休的叫声”。
就在我们记忆中涌现知知不休的叫声出现的时候,并试图带着这种感觉读到结尾时,却发现作者感情发生了变化,这时他对蝉的情是什么呢?
用一个词概括,是宽恕。
从哪里能看出来呢?
“忘却恼人的聒聒”。
四、导疑:
1、在对蝉的独特的生命经历的思考,似乎让我们看清了作者要讲述道理,能够看出文章的主旨,那么《蝉》主旨是什么呢?
大家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一些标志性的句子。
2、席慕容对贝壳是种怎样的感情?
(展示、反馈)
《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语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五、导练:
1、如何理解《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这句话的含义?
作者心灵震动,思想转变,对蝉有了好感甚至敬意。
2、《贝壳》—“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
此句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长一点儿,空间要多一点儿,因此用反问句表达自己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更好的思想感情。
3、《贝壳》最后一段说: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
“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
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着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
4、扩展阅读
席慕蓉精美片段积累:
(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任它
绿草如茵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
(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
板书设计
知知不休的叫声抑
↓烦
蝉特殊的生命经历
↓思考
忘却恼人的聒聒
↓宽恕扬
艺术品、宝贝 喜爱 贝壳
脆弱卑微的生命 赞叹
贝壳 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我”自己
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 立志 人生
4、紫藤萝瀑布(宗璞)
东山三中许荣平
学习目标:
1:
扫清文字障碍、熟读课文、理清结构、感悟主旨
2:
揣摩品位优美语句、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知识链接:
宗璞,当代女作家。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作者的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一、课前自学:
(1)给加点字读音
伫立( ) 依傍( ) 伶仃( ) 忍俊不禁( )
酒酿( ) 沉淀( ) 迸溅( ) 仙露琼浆( )
(2)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①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
②形容孤独没有依靠。
()
③长时间的站立。
()
④忍不住笑。
()
⑤爆发,往外溅散。
()
(3)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体裁是( ),作者是( ),原名冯钟璞,是著名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
(4)读课文,理清情节
全文围绕“花”抒发感情,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
____花(1—7)繁花似锦
第二部分:
____花(8—9)思绪万千
第三部分:
____花(10—11)振奋精神
(5)读课文,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
二课堂探究
1、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2、朗读课文1---7段,然后思考回答问题: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进行描写?
(色、形、态)
3、按照“我最欣赏的佳句是 ,它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 ”的方式品味文章中第一部分中精彩的描写。
请同学至少举一例。
4、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
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
5、“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是一种什么观念?
6、“生死谜、手足情”透露出作者遭遇到什么不幸?
7、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
8、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三课堂阅读
阅读下8.9.10段,回答文后问题。
1.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几种?
试举例说明。
2.十多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有什么遭遇?
3.写紫藤萝花的稀少实际上是写作者对什么的回忆?
4.描写眼前紫藤萝茂盛的句子是哪一句?
5.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四、拓展提高(部分学生完成)
那条河流
我怀念那条河流。
①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
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
以为这柳荫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鹏鸟的啼鸣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
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
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我在河湾里学会了游泳。
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
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
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的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我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
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
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淋淋地走了。
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年前回家,我愕然了。
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
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堆上,有人在埋头挖坑淘金;三五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