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444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园地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语文园地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语文园地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语文园地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语文园地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园地四.docx

《语文园地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园地四.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园地四.docx

语文园地四

单元

第四单元

总课时

4

课题

语文园地四

分课时

1

一度备课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3.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

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

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

分组: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出示要求:

a)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b)表达真情实感;

c)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汇报提示:

1形式:

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2内容:

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单元

第四单元

总课时

4

课题

语文园地四

分课时

2

一度备课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3.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作文

一、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二、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

明确要求:

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三、精彩回放

1回忆自己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

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四、习作与评议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出示学生习作片段,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3四人小组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

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4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

五、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l展示优秀习作

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单元

第四单元

总课时

4

课题

语文园地四

分课时

3

一度备课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3.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

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

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1)自主发现;

(2)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单元

第四单元

总课时

4

课题

语文园地四

分课时

4

一度备课

二度备课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

3.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的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

成语接龙

5竞赛。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

看看谁是胜者。

九()一毛对()弹琴如()得水()死狐悲

杯弓()影()毛蒜皮()立鸡群指()为马

为()作伥车水()龙万()更新门可罗()

()()点水顺手牵()哀()遍野抱头()窜

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板书设计

 

三度备课(教学反思)

 

单元

第五单元

总课时

2

课题

长城

分课时

1

一度备课

二度备课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

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长城。

一起来读。

2、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

(二)自读感知,反馈交流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

(师生交流,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2、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接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相机板书)

远看长龙

近看高大坚固

设计巧妙奇迹

血汗智慧

3、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和作者相同的感受。

(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的魅力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品读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带着感受读读这个词语。

(2)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那是一种怎样的形态?

所以作者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

带着感受齐读这句话。

(3)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

(播放录像)

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

让我们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

(4)欣赏了远处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过渡:

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

  

 

单元

第五单元

总课时

2

课题

长城

分课时

2

一度备课

二度备课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

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品读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

你对长城又有了怎样的印象?

(2)感受高大坚固的特点

学生汇报划出的相关语句,交流体会。

补充资料:

八达岭长城建于海拔约六百米高度之处。

城墙的平均高度为约为八米,上宽约六米,下宽近七米,其墙基全由千余公斤重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采用大型城砖砌筑,内填泥土和石块,因此墙身高大坚固。

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

(3)感受构思巧妙的特点

刚才我们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你还有什么感受?

学生汇报交流,随机学习理解“垛口、瞭望、屯兵、堡垒”等词语。

你能在图中找到长城的这些部位吗?

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出示长城近景图)

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样依靠长城来作战的?

(播放城台场面录像,进一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目的。

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

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

过渡:

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了长城的雄伟壮丽,领略了它的精心设计。

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石砖,摸着巨大的条石。

他想到的又是什么?

2、品读第三自然段

(1)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

(2)品读体验: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凝结是什么意思?

凝结的是什么?

(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生汇报。

(课件出示第2句)仔细地品读这句话,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谁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感受?

谈感受,体会重点词语。

A“没有……没有……”有的只是什么?

(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

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这巨石压在了一双双肩膀上,这是怎样的肩膀?

怎样的手?

B“一步一步”“陡峭”

八达岭有多高?

相当于300层楼高!

C.“数不清”“两三千金重”

(没有现代化的工具,人们怎样把巨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谁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

(3)补充文言文《孟姜女寻夫》及故事。

想一想,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

齐读第三自然段。

(4)历经风风雨雨,历经种种磨难,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民族。

它不仅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样说:

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课件出示)

长城不但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

让我们一起自豪的对全世界……

(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

1、同学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

然而强大国力的本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

老师有这样一个想法:

希望长城永不再发挥它的战斗作用,希望和平之花永远盛开,也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新时代的长城。

2、作业:

面对长城你们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老师希望你们能把它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三度备课(教学反思)

 

单元

第五单元

总课时

2

课题

颐和园

分课时

1

一度备课

二度备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正确认读7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学习作者按照观察顺序,抓住每处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收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以测代检 预习引路

  1.精彩一分钟:

  小组同学相互展示浏览搜集的相关资料及图片。

  2.教师谈话导入并检测预习情况:

  课下同学们都通过资料了解了“颐和园”这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要想饱览名胜,就要先认识她的名字(板书)《颐和园》(边写边说“颐”字的写法)。

不知大家在预习中是不是也像老师这样仔细观察,老师想先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分发测试卷)。

《颐和园》课前检测

  一、看拼音,写汉字

diànlángzhùdiāozhù

大()长()()子()刻建()

dīshīgé

()岸()子佛香()

二、读解释,填词语(可以查阅课文)

 1、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2、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

 3、样子各不相同。

()

 4、青翠茂密。

()

 5、往远处看。

()

3.小组自我对照、检查,请正确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生字和理解词语的。

4.教师表扬预习好的同学。

二、画图通络 初识名园

1.提出自主阅读的要求,弄清作者游园的景点与路线。

(1)课文主要记叙了哪几个景点?

(读后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找出课文中有关作者游园路线的词语。

(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

  2.边读边想,尝试画出《“颐和园”旅游示意图》。

  3.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画出的旅游图。

  4.师生共同阅读课文中有关旅游地点变换的语句,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旅游图(见板书设计中图示),学生对照,选出最相似的表扬。

  5.多媒体播放颐和园画面,学生按图看景。

  6.作业:

选出你最喜欢的景点,有感情地朗读。

  

 

单元

第五单元

总课时

2

课题

颐和园

分课时

2

一度备课

二度备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正确认读7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学习作者按照观察顺序,抓住每处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赏美、爱美的情趣,收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猜字游戏导入,揭示课题,齐读课题,并板书。

2、介绍颐和园有关资料,指名朗读课件。

3、检查复习字词。

⑴课件出示生字。

⑵全班分别齐读两次。

二、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

1、初听课文。

(配乐老师朗读)

⑴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颐和园走一走,看看这个美丽的大花园到底有多美。

请大家打开书,边听边思考,并用笔在书上划记出关键词来:

课文是先写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这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写全文的。

⑵指名回答,老师板书游览顺序。

三、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出示有四张风景图片的课件,进行导入:

⑴作者写了颐和园这么多美的地方,你们最喜欢哪里呢?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次。

读完之后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那一段呢?

(自由读)生答

⑵师:

老师最喜欢的地方是长廊,我想请也喜欢长廊的同学帮我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好吗?

(出示长廊的图片)

⑶请同学们找出长廊美的句子,点名读一读。

⑷品析句子:

(出示课件)

深绿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间。

师总结板书:

廊长、画美

(出示课件)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分成273间。

这条长廊有很长,分成很多间。

这两个句子哪个比较好?

为什么?

师总结:

第一个句子比较具体,这是运用了列数字的写作方法。

⑸师:

作者把长廊写得这么美,全班一起来欣赏一下美丽的长廊吧。

(老师范读,同学们欣赏有音乐的图片。

2、学习第3自然段。

⑴我们继续出发去哪里呢?

——生:

万寿山(随机出示万寿山的课件图片)

⑵师:

我们请女同学来读一读,找找看,到了万寿山又能看到什么样的美景呢?

(女生齐读)

⑶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点名读一读。

并要同学们找出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的词——耸立金碧辉煌。

师总结板书:

佛香阁、排云殿、雄伟

3、学习第4自然段

⑴接下来请男同学爬山,陪老师登上万寿山,又能看到什么样的美景呢?

(男生齐读第4自然段)

提问:

请找出站着佛香阁的前面看,颐和园美在哪里?

(指名回答)

随机出示课件第一句话: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品析:

这句话写出了颐和园的颜色美。

出示课件第二句话:

★正前面,混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①齐读。

②师问:

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

(用比喻的方法,突出了混明湖的静和绿)老师板书:

静、绿

出示课件第三句话:

(用昆明湖做背景)

★慢慢地滑过,不留一点痕迹。

慢慢地划过,不留一点痕迹。

师问:

能不能替换呢?

生回答。

师总结:

上面的滑过,是很轻很轻的,下面的划过,要重一点力气才能划。

上面的“滑”没有痕迹,下面的“划”会留下痕迹。

⑵从东远眺,还能看到什么呢?

(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⑶请一位同学站起来,把这两个自然段来读一读。

⑷师:

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读,老师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昆明湖畔,用掌声谢谢她。

4、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⑴接下来,我们要去哪里了呀?

请全班同学把第5自然段齐读,找找接下来能看到什么?

读完之后在书上画出来。

(出示十七孔桥的画面)

⑵用课文的话来回答看到了什么?

⑶老师总结:

最重点描写的是哪张图片呢?

(出示图片十七孔桥)

它的特点是洞多、狮子多。

⑷拓展训练:

①出示课件:

练一练

你能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石柱上的狮子吗?

()的狮子()的狮子()的狮子

生答:

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姿态不一栩栩如生

让回答的学生读一读:

这么多的狮子(形态各异),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②拓展训练:

说一说

节选《赵州桥》: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练——练: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

有的狮子();有的狮子();还有的狮子()。

这么多的狮子(),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四、学习第1、第6自然段。

1、今天,我们是怎样游览颐和园的呀?

从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让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板书:

美丽的大公园)

2、老师总结:

这两个段落说出了颐和园的美丽,这种写作方法叫做“首尾呼应”。

3、请同学们把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齐读一遍。

五、全文总结:

1、师总结:

这么美丽的大公园,我们读过之后,惊叹她的美,老师觉得更应该感谢我国的劳动人民,靠他们的智慧、勤劳的汗水,凝结成这样一个人间奇迹,我们应该为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2、全文写颐和园这么美,想不想亲眼目睹去看看呢?

请认真欣赏视频,感受其中的美景。

(播放视频朗读文件)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去了美丽的颐和园,饱览了她的美好风光,请各位同学准备好导游词,下周我们的班队活动将现场选拔颐和园优秀小导游的活动,请各自做好准备,好吗?

板书设计

 

三度备课(教学反思)

 

单元

第五单元

总课时

2

课题

秦兵马俑

分课时

1

一度备课

二度备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C、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的特点。

  2、情感目标:

  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标:

  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C、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释疑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文章不仅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怎样表现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便是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当然类型和个性是重中之重。

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释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能力,便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八大奇迹,是哪八大奇迹?

  生讲述世界八大奇迹。

  2、介绍秦兵马俑的发现。

  生齐读课题。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去了解一下秦兵马俑吧!

  学生一起浏览阅读秦兵马俑及有关背景资料。

  4、点击视频观赏秦兵马俑录像。

  学生看录象后谈初步印象。

  (设计意图:

通过世界八大奇迹的介绍引入新课内容,让学生浏览数字化教学平台初步了解秦兵马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个大概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1、根据学习要求,初步感知,了解梗概。

  学生点击“课文内容”浏览课文,结合相关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2、交流。

  3、通过自主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自学收获。

  (设计意图:

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让学生上平台广泛浏览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源,初步了解秦兵马俑恢弘的气势和精巧的工艺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信息。

  三、再读课文,大胆质疑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和有关秦兵马俑进行质疑,帮助学生整理质疑内容。

  2、学生在初学文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并针对课文内容和有关秦兵马俑进行质疑。

  3、学生把自己的疑问发表于BBS。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将自己的问题发表与BBS。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归类问题,让学生的探究学习有明确的目标。

  四、激发鼓励,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课文及秦兵马俑的其他方面进行了质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