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260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1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1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1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1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1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1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

2006-11-15 来源:

作者:

 

序  言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在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基础上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常州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共常州市委关于制定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总结经验、调查研究、分析形势、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编制的。

本规划纲要主要阐述“十一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和目标、发展重点和方向、主要任务和措施,集中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取向和施政方针,是我市未来五年实现科学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我市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引导市场主体发展方向的总纲;是编制专项规划和辖市、区规划,以及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年度发展目标、确定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

专栏1: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划的功能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划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出的战略谋划、具体部署或远景展望,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是约束社会行为的第二准则,它给社会以信心、给企业以信息、给政府以导向、给人民以承诺。

发展规划具有阐明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基本功能,是战略性、政策性、指导性和约束性的规划。

从“十一五”开始,在我国延续了50多年的中长期发展“计划”首次改为“规划”,反映了我国将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注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政府职能转变将迈出新步伐。

第一章   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为总目标,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主线,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深入实施“经济国际化、科教兴市、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常州实际的发展新路,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千方百计抓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市总体上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十五”时期是常州发展经历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快、改革开放成效好、城乡建设面貌变化大、老百姓得到实惠多、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时期,为我市“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十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跃过了千亿新台阶,在全省的位次跃升一位,综合实力继续位居沿海城市第一集团军行列。

到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00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以上,年均增长16.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50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29.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5亿元;五年累计投入超过2200亿元,年均增长36%。

2、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制造业基地建设初显成效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到2005年,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接近96%,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

  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我市已成为国内变压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中高档牛仔布等的主要生产基地;新兴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全市初步形成了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新型涂料、“三药”、新材料、精细化学品、软件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超过32%。

  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就业富民的重要渠道。

商贸流通、金融保险、市场建设、旅游开发等均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培育壮大了月星家居等一批品牌企业;新增天目湖等5个4A级景区,旅游年收入、年接待旅游人数分别突破100亿元、1000万人次大关;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11个市场年成交额超10亿元;“数字常州”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五年累计完成信息基础管线集约化建设1261孔公里。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基本建成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集聚度提高,培育形成了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和江苏晨风集团等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3、城市建设拉开新框架,城乡面貌显著改观

  “十五”时期,我市城市建设、改造、管理、经营力度进一步加大,拓展了城市空间,提升了城市功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五年累计完成城乡基础设施投资950亿元。

完成了沪宁高速扩容工程,建成了锡宜高速常州段、宁杭高速常州段、宁常高速常澄段和龙江路、青洋路等城市南北通道以及312国道改线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完善了城乡路网,建成了全长110公里的城市大外环公路,基本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环城快速干道为连接的骨干交通网络。

全面完成了民用燃气天然气置换工程,建成了江边污水处理厂一期等一批市政公用设施;敞开和新建了20多处城市绿地,五年新增绿地面积近千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8%,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

  4、沿江开发揭开新篇章,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明显加大

  启动实施了录安洲开发一期、通用码头二期、国电常州电厂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建成了高新区海关“直通点”,常州港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园区建设态势良好,经批准新建了省级钟楼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常州出口加工区,培育形成了环保产业园、软件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专题园区。

招商引资工作强力推进,2005年,全市年进出口总额突破80亿美元,出口超过60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分别达50%以上、18%左右;实际到帐注册外资接近9亿美元,累计已有3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我市;外经营业额超过2亿美元。

  5、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经济发展内在动力显著增强

  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基本完成了国有集体企业及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初步实现了企业股权多元化;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全市私营企业接近5万户,户均注册资本超过100万元,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超过90万。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实施政府招标采购、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拍卖出让等制度,开展了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代建试点,实行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建设。

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确立了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和运行体系逐步建立并进一步完善。

  6、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人民更多享受到发展成果。

到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14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左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6%左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覆盖面均超过90%。

相继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保障,重视改善低收入居民生活条件,完成了惠及千家万户的农村改水等5件实事。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7%;高水平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和十二年基础教育,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建成了高职教育园区;加强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扎实推进了诚信常州、法治常州、平安常州、学习型城市建设。

专栏2:

我市主要指标在全省的排位

  2000年 2005年

  位次 占全省的比重 位次 占全省的比重

地区生产总值  6 7 5 7.1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高于全省平均13900元

4 高于全省平均5935元 4 高于全省平均13900元

财政总收入

4 6.9 4 7.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6 5.6 5 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 高于全省平均1740元 4 高于全省平均248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 高于全省平均835元 3 高于全省平均1800元

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 4 高于全省平均指数23点 4 高于全省平均指数26点

  虽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五”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根本性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经济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水平不高,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税源经济增势不强,大企业、大项目缺乏;开放型经济滞后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开发区、园区等载体建设不适应新一轮竞争的需求;创业创新创优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扩张、企业做大做强的机制体制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土地、资金、能源和高素质劳动力等发展要素紧缺的问题突出,环境承载力下降;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仍不够协调,农民持续增收、就业持续增长难度加大,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

  二、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互动并进,推动经济和社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纵深发展。

与“十五”时期相比,“十一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重要的新趋势和阶段性变化特征:

  1、“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是我市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4000美元向8000美元的跨越阶段;同时也是产业升级、资源配置激烈竞争期。

由于我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外延式规模扩张,传统产业比重偏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服务、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要求我们注重自主创新和扩大内需,进一步加大有效投入,尤其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有效投入,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发展。

  2、“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是我市在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基础上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

面对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三农问题、公共安全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要求我们在注重维护和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益的均衡与协调;在注重提升整体社会福利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和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

  3、“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融入全球化、直面外部挑战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将向纵深推进,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给我市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接受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机会,基于市场基础上的合作共赢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国际贸易摩擦多发期和资源约束凸现期。

由于我市开放型经济落后于全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沿江开发、园区建设未能从根本上取得突破,这就要求我们更加突出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强化产业分工与合作,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跨国企业本土化、本土企业国际化。

  4、“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强化特色、优化功能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我市在区域发展中还面临着原有优势相对弱化、新的优势尚未形成的压力,长三角城市都在加快发展,调整结构、强化特色、提速升位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常州要在全面、主动接轨上海中准确定位,在加快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中进一步强化现代制造业、临江开发开放、地理区位、基础科教、山水资源等特色优势,要在初步拉开城市框架、明确功能分区的基础上,着力形成有效的引导机制,促进城市发展战略重点向南北两翼转移,在注重增强整体服务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外向服务功能的扩展和空间布局的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和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主题,落实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在更高起点上实施四大战略,增创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优势,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和文化旅游名城,早日把常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城市。

  二、战略重点

  “十一五”时期,在战略重点上要坚持继承、创新、提高、发展,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动力,突出抓好六个带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

  1、加快全面创新。

把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努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全力打造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和社会化创新平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推进环境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文化创新,着力破除影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2、加快产业升级。

针对新时期结构升级的严峻挑战,把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构建现代服务业高地作为加快发展的重点任务。

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紧密结合起来,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牌,确立现代制造业竞争优势;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支撑工业化和争创常州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确保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质量在省内位居前列,总量位次前移。

  3、加快对外开放。

牢牢把握国际产业转移和长三角城市更高层次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战略机遇,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高端制造环节的转移,全面突破利用外资的规模、质量和重大项目。

把沿江开发和园区建设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合理确定园区定位,加强园区商务服务功能,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使沿江地区和各类园区成为吸引外资的密集区、现代制造业的集聚区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区。

  4、加快城乡统筹。

贯彻“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继续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注重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形成完备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搞好乡村布局规划,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金坛、溧阳两市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5、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富民优先,使全市人民能够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妥善调节社会各方利益,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努力营造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的发展环境,加快构建经济繁荣发展、活力迸发,社会稳定有序、安全文明,人民富裕安康、诚信友爱,法制健全民主、公平正义,环境生态优美、自然宜居的和谐常州。

  6、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

坚持节约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促进能源、资源单位消耗全面下降,着力推进集约发展,科学支撑率先发展。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着眼于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公共服务均衡化、城乡发展一体化、资源配置市场化,保持全市经济既快又好发展;基本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走在全省前列。

在全省率先建成具有较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1、经济发展。

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左右。

  2、人民生活。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逐步缓解,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000元,年均增长1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年均增长8%左右;恩格尔系数低于30%;实现城镇每户家庭居住成套住房的目标,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度明显提高;每百户拥有电脑50台左右;就业相对充分,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3、结构效益。

以高新技术企业、优势产业和特色基地为支撑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到2010年,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7%以上;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到10%左右,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实现“三二一”排序;全员劳动生产率上升到12万元/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5%,中心城市能级迅速提升,基本构筑一体化发展格局。

  4、科技创新。

到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左右,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提高到8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952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5、改革开放。

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健全的现代市场体系、合理的所有制结构、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民营经济比重达到70%左右。

全方位对外对内开放进一步深化,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外商投资结构显著优化,实际利用外资年增长30%以上,到2010年进出口总额力争达到200亿美元。

  6、人口资源环境。

到2010年,市域总人口按国家调整数控制;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5年力争下降20%左右,达到0.89吨标准煤/万元左右,耕地保有量按国家批准数执行;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超过10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40%,森林覆盖率超过20%,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超过80,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示范区。

  7、公共服务。

着眼于公共服务均衡化,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

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十二年教育,高中教育普及率达96%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5%以上,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5年。

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更加优化,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超过90%,建成一批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预警应急体系,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达9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0%,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8、精神文明。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继续推进平安常州、法治常州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民主程度和法治意识显著提高,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0%以上;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显著提高,“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和新时期常州市民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专栏3:

“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分类

根据国家统一要求,我市“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主要分为导向性目标、预期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

导向性目标体现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主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尽可能与政府的希望相一致。

预期性目标体现政府的战略意图,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政府将通过有限的资源配置来引导和干预市场行为,引导市场按政府的战略意图方向发展,并努力实现。

预期性目标是在导向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实现的意愿。

约束性目标是政府向人民作出的承诺,体现政府的公共职责,是政府对各地和各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将主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如期实现。

自2006年起,国家将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耕地保有量、主要污染物(COD、SO2)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考核。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预期 目标属性

经济发展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美元 比2000年翻两番 预期性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160 预期性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5000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10000 预期性

 恩格尔系数 % <30 预期性

 每百户拥有电脑 台 50 导向性

 年新增就业岗位 万个 10 约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5 约束性

结构效益 

二、三产业比重 % 97 导向性

 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 10 导向性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12 导向性

 城市化水平 % 65 导向性

科技创新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 预期性

 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 % 80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 % 45 导向性

 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 人 952 预期性

改革开放 

民营经济比重 % 70 导向性

 实际利用外资年增长率 % 30 导向性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200 导向性

人口资源环境 

市域总人口 万人按国家调整数控制预期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5年下降20%,

到2010年达到0.89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5% 约束性

 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 平方米 >10 预期性

 城市绿化覆盖率 % 40 预期性

 森林覆盖率 %20预期性

 全市污水处理率 % >90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 万亩 按国家批准数执行约束性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80 约束性

公共服务 

高中教育普及率 % >96 预期性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65 预期性

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 年15预期性

 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 >90 约束性

 三大社会保障覆盖率 % 98 约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 % 90 预期性

精神文明 

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 % 90 约束性

第三章   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

  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促进产业协调联动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

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高效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制造业

  坚持以自主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用信息化、国际化促进优化升级,做强优势产业,壮大新兴产业,优化布局结构,推动集约发展。

立足现有优势,加快国际化合作,提升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输变电设备、专用机械等我市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和水平;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继续调整优化制造业布局结构,引导现代制造业基地化、集群化发展。

  1、做强优势产业

  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制造业。

整合戚墅堰及周边地区产业资源,建设轨道交通车辆及部件制造产业基地,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引进吸收先进技术与提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水平并重,积极开发重载高速内燃机车、轨道车辆及关键零部件,发展车辆配套项目,形成轨道交通产业链。

  输变电设备制造业。

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设计和制造能力,依托重点企业加快开发超高压大容量变压器等先进产品,加快发展高性能电力、电气、电缆等产品,使我市成为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输变电产业基地,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系列产品。

  专用机械制造业。

进一步做强农用机械、工程机械、精密机械等产业,提升纺织机械、电机产品档次,有效推进对外合作,注重提高自主研发设计水平,注重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