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制度思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197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会计制度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会计制度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会计制度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会计制度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会计制度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会计制度思考.docx

《我国会计制度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会计制度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会计制度思考.docx

我国会计制度思考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本科毕业论文

 

对我国既有会计准则的思考

 

分校(站、点):

宁化电大

*******

学号:

*********

*******

完稿日期: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对我国既有会计准则的思考

 

写作提纲……………………………………………………………………

(1)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3)

正文…………………………………………………………………………(4)

一、绪论…………………………………………………………………

(2)

二、新会计准则的出台背景……………………………………………(4)

三、新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5)

四、新旧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差别………………………………………(6)

五、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将给会计工作带来的问题……………………(9)

注释………………………………………………………………………(10)

参考文献……………………………………………………………………(11)

 

对我国既有会计准则的思考

写作提纲

一、绪论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北京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施行。

新会计准则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既吸收了国际先进的会计理念,又充分保留了中国特色。

新会计准则体系发布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认为是会计史上的里程碑,也必然对我国的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本论: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分析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

1、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2、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会计理念、内容的创新

3、新会计准则体现了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

(三)新旧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差别

1、基本准则方面的变化

2、具体准则方面的变化

(四)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将给会计工作带来的问题

1、新会计准则的运用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可能进一步降低

2、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将面临极大挑战

3、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导致会计的监管成本提高

4、会计准则的学习成本增加,会计教育的浪费与不足并存

三、结论:

新会计准则的发布是我国会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理念创新。

于此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作为企业更应该积极的学习和理解并努力的去适应。

 

对我国既有会计准则的思考

阴春元

【内容摘要】: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同时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正式建立,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会计职业判断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确立的背景分析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起步于1988年,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国对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又进行了深刻而重大的改革。

1992年至1993年相继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分行业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简称“两则、两制”)。

之后,企业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从1997年1月1日逐项颁布实施,1998年1月财政部颁布《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1999年10月九届人大十二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会计法》明确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2000年6月21日国务院发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规范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经过7年的快速发展,“两则、两制”及其补充规定对现实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逐渐显现出来。

为此,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之后,财政部于2000年12月颁布了各行业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2001》,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同时鼓励其他企业先行实施;《企业会计制度2001》的发布实施,在总体上打破了所有制、行业的界限,对于各行业企业专业性较强的会计核算,将陆续以专业会计核算办法的形式发布。

然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国际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日臻完善,这便要求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法规规范要顺应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能够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促进中国企业在境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需要也日益迫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2003年,财政部完成了会计准则委员会的重大换届改组,正式启动新会计准则的建设工作。

2003年、2004年,会计准则委员会主持了20余项会计准则研究课题,形成了数百万字的研究报告。

2005年,新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进入提速阶段,先后修订了17个原有会计准则,制定了21个新的会计准则,并先后分五次向业内发布征求意见稿。

我国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充分协调之后,于2005年11月发表了联合声明,之后财政部王军副部长明确表示中国一贯积极支持和参与会计国际趋同。

2006年,经过各方多年努力,我国终于构建起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外)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会计准则体系由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

至此也标志着此前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存的局面即将得到改变,会计准则的作用和地位将得到全面加强,有关的会计制度将被逐步弱化,乃至最终取消。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和原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要求。

从体系结构看,国际会计准则中,通常都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我国在新会计基本准则中加以体现;从项目构成看,除个别项目未被纳入外,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涵盖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大多数项目;在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内容上,除个别项目外,充分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所有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在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

(二)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会计理念、内容的创新

首先,新会计准则体系体现了理念的创新,体现了面向市场经济的理念。

新会计准则强化给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充分和有用的信息,以便使其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新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体系上的创新。

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形成了一个体系,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领域。

最后,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还体现在形式上。

对国际会计准则中包含的举例等解释说明性材料,我国把这些内容写入应用指南中,以帮助使用者正确理解和运用会计准则。

(三)新会计准则体现了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

第一个特色是关联交易。

国际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即政府所有的企业作为关联方,要求详细披露。

在我国,不把国有企业都作为关联方。

第二个特色是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

关于已经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但是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于已经确认的减值损失不得转回。

第三个特色是对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规定。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除了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做权益处理的,均做收入处理。

而国际准则规定所有的补贴按收入处理。

因此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既顺应了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理念,初步做到了与国际核算准则趋同,又在一定程度上根据我国的实情保留了自身的特色,从而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又一次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新旧会计准则体系的主要差别

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三个部分:

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

其中,“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原则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做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

和旧的会计准则体系相比,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无论是基本准则还是具体准则,都作了非常大的改动和修订。

(一)基本准则方面的变化

(1)对基本会计准则适用范围及财务报告目标的修改。

首先是对适用范围的修改,原基本准则第二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财务报告”,其适用范围包括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新准则调整为“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其次是对于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修改。

原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规定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新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对基本会计准则依据会计基本原则的修改。

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

公允价值应用是新会计准则修改的重点。

新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的实质是客观价值,公允价值会计在本质上是强调对资产客观价值的计量。

公允价值会计的真正创意有两点:

一是资产计价必须坚持客观价值计量,价格要能真正反映资产客观价值;二是资产计价必须立足于现在时点,坚持动态的反映观。

公允价值会计是会计反映从静止观点向运动观点转变的开始,是科学的会计反映观的开始。

公允价值的运用能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

(二)具体准则方面的变化

(1)《存货》准则的调整。

新准则中,取消了存货流转的“后进先出”法,主要考虑成本流与实物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

同时新准则规定允许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资本化,计入存货价值,而不再计入损益,也就是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也就是某些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

(2)《资产减值》准则的调整。

按照新准则,“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和“无形资产跌价准备”,从2007年开始,计提后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一些以前年度通过计提跌价准备来操纵利润的公司,以及迫切需要通过转回跌价准备来达到某些经济指标的公司,很可能会在新旧准则交替的一年空白期内,集中于2005年、2006年转回部分资产减值准备。

新的资产减值准则实施后将有效地遏制利用减值准备作为“秘密储备”调节利润的情况。

准则实施后,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将变得越来越小,利用计提手法调节利润将越来越难。

(3)《债务重组》准则的调整。

新的《债务重组》准则重新界定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定义中强调了“让步”的概念,新准则明确了只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的前提条件,才可以对获得债务的让步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

债务重组的结果计入当期损益,原《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对债务重组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而债务重组收益则计入资本公积,而新准则改变了这种做法,将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

以非现金资产方式清偿债务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而原准则规定采用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方式清偿债务时,采用账面价值计量。

(4)《所得税》准则的调整。

目前所有的A股上市公司,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方法只有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

但是,新准则将规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将改变所有企业的所得税费用,并导致净利润的改变。

新准则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原来的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要求企业在取得资产或负债的时候,除了在会计上根据付出价值确认资产的入账价值之外,还需要同时确认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并将差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然后每个会计期末,根据资产或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来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再根据当期应交所得税来确认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5)无形资产准则的调整。

新准则修订了准则的适用范围,修正了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不再区分可否辨认,也排除了商誉。

取消了原准则中第10条的“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规定。

对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修订,对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但是对于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在符合相关条件的前提下,允许资本化。

增加了有关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规定。

四、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将给会计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的运用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可能进一步降低

财政部在发布会上称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

换言之,除了上市公司必须执行新会计准则外,对于新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存在差异的地方,其他企业仍然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由此可见,新会计准则的运用仅限于上市公司,与同行业的非上市公司相比较,二者提供的会计信息可能基于不同的核算标准,导致其可比性进一步降低。

如《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已于2001年11月27日发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而与金融工具有关的金融资产确认与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和金融工具的列报与披露等数项会计准则发布后,上市金融企业2007年1月1日起必须采用新准则。

上市金融企业在采用新准则的同时,非上市金融企业仍然可以沿用原来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同样作为指导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标准,二者所导致的会计信息质量与数量差距增大,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可能进一步降低。

(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要求也很高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主观性活动,往往会影响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各方的经济利益。

这次发布的新会计准则新增了生物资产、职工薪酬、资产减值、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政府补助、所得税、外币折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具体准则,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的空白,但与此同时会计准则的技术难度系数加大,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如何选择计提折旧的方法、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何确认当期费用、如何使企业资产计量更有效、利润更真实,这都更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此次出台的金融工具四个系列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完全接轨,顺应了金融工具和金融交易日益复杂的发展趋势,但也给金融工具的会计核算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需要会计人员做出更多的职业判断。

因为国际会计准则基本是原则导向的,它比准则导向更依赖判断,而且很多规定非常复杂,大量业务需要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判断。

当市场交易不活跃,缺乏市场价格时,需要会计人员利用其他信息和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这在操作上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导致会计的监管成本提高

不难看出,强化和规范企业信息披露是本次会计准则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如何强化和规范企业信息披露又是会计工作的难点。

由于新会计准则赋予企业在会计处理上更多的职业判断,相应地会计监督的水平也必须相应提高,财政部同时发布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目的不言而喻:

为提高事务所审计质量,进一步强化专业监督提供有力支持。

然而,由于新会计准则给予企业更多的“会计空间”,提高会计监督水平必然要求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监督成本相应也会增加。

(四)会计准则的学习成本增加,会计教育的浪费与不足并存

我国会计准则自90年代发布以来,已经成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内容,此次发行新准则,学生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会计的学习成本明显增加。

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会计人员占了绝大多数。

由于新会计准则并非面向全部企业,中小企业仍然适用《小企业会计制度》。

因此,一方面绝大多数会计人员在进行业务处理时不需要使用新准则,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所学知识大多被遗忘,造成会计教育的浪费;另一方面,现有的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后续教育,对于一部分想要提高专业水准的会计人员来说,如果无法系统学习新会计准则,很难提升他们的会计专业水平,也无法适应未来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虽已出台,但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

同时也并不意味着企业会计制度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企业会计制度仍将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发挥作用。

结论

此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有利于“走出去,请进来”,有利于世界其他国家了解中国。

对于新准则的变化,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加强业务学习,从而带动财务会计行业的发展,这样又会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引发整个社会的发展。

但是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很多理念和做法与中国目前的会计规定和实务有相当大的差异,有的可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因此,要在一年之内实施所有这些准则,对中国各企业来说,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新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刘泉军、张政伟:

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会计研究.2006.

3、迈克尔•杰宾斯、阿里斯特•K•梅森:

财务报告中的职业判断.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聂兴凯,高永国:

对执行具体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探讨.财会月刊.2004

5、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4

6、汤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财务与会计》.1998.12

7、应唯:

《提高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信息的重大举措》.《会计研究》.2000.9

8、陈箭深:

《完善我国财务会计规范的思考》.《会计研究》.2001.1

9、陈国辉:

《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财务与会计》.1998.8

10、葛家澎:

《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会计研究》、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