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散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366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里坤散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巴里坤散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巴里坤散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巴里坤散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巴里坤散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里坤散记.docx

《巴里坤散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里坤散记.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巴里坤散记.docx

巴里坤散记

巴里坤散记

巴里坤散记杜雪巍下午四点,我们才从乌鲁木齐出发,沿着阜康、吉木萨尔、奇台、木垒一路向东飞驰。

车达到木垒时,天空阴云密布,下起了小雨。

也许是快要进山了,气候也骤然发生了变化。

车子穿越过并不崎岖但还算是陡峭的山谷,直奔向巴里坤。

到达巴里坤县城时,已是子夜时分。

在巴里坤的县宾馆安顿停当后,我们便去宾馆门前马路对面的夜市宵夜。

虽然已是深夜,但此处似乎是小城最热闹的一个去处,依然还是灯火辉煌。

几年前,我曾来过一次巴里坤,那次时值初冬,我陪几位内地客商来考察这里的煤炭及芒硝资源,因事情紧急没有来得及去四处走走。

此次正值盛夏,我们可以很从容的看看巴里坤了。

巴里坤古时曾是西域三六国中的蒲类国,后随着历史的嬗变又成为巴尔库勒、镇西,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才用上“巴里坤”这个名字。

“巴里坤”是蒙古语“老虎的前爪”的意思。

这倒未必是说,这里曾有老虎出没,而是说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但对于当地人大多数人来说,则习惯地称呼它另一个响亮的名字——甘露川。

巴里坤草原巴里坤草原地处新疆东北部的哈密地区,是新疆的第二大草原。

巴里坤草原的海拔是1650米,雪山上晶莹剔透,山上是松林青翠,云雾缭绕。

人们称这种美丽景色为“天山淞雪”。

传说,天山淞雪是远古时期黄帝开国后,唐尧、夏禹、周穆王西巡“西王母之国”时,在“瑶池欢宴”上赠赐的一幅中原丝绣,后来西王母把丝绣化成了“天马”牧场。

所以巴里坤草原又有“天马故乡”之称。

翌日清晨,我们漫步国道一侧的天然的草场公园,回望那座不大的小城。

小城整个也就三条街道,南面不到10公里就是天山。

小城西面是巴里坤湖,湖边是茂密的草场,县城周边有大片农田。

背倚雄伟的天山之下的巴里坤小城,城区几乎没有什么工业污染,没有高层建筑,显得是那样的静謐和安详。

天空很蓝、很蓝,阳光下得巴里坤小城,有一种清新、明亮的透明感。

草场公园中,用木板搭成的走廊曲曲弯弯,几尊用现代工艺立成的大小的石人守护着那广袤的草原。

脚下是没脚的草丛,犹如一幅绿色的锦缎,徐徐展开,直到天边。

远处草场上点缀着几顶洁白的毡房,几缕炊烟淡淡的飘向远方。

巴里坤草原是个盆地,极目远望,四周与蓝天相接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巅。

巴里坤草原的牛羊肥硕,牧草丰美,空气清新,绿草如茵,是一处夏季避暑冬季休闲的好去处。

几条山谷里流出的水,便成了山前冲击扇平原上农田的灌溉用水。

在冲击扇平原的下面,是地下水的溢出地带。

巴里坤盆地的面积并不大,南北也就三四十公里。

因此南北两山的地下水溢出带也就集中在了盆地中间,有的地方也有十几公里宽。

这里的无数泉眼涌出的泉水竟然汇聚出了一条条小河,自东向西流入到巴里坤湖。

这十几公里宽的地方植被都很好,形成了大片大片很好的草甸。

巴里坤草原的有效使用面积近20万面。

每年绿草如茵,野花竟放的季节,牧民们便纷至沓来。

游牧湖畔,羊群像飘动的朵朵浮云,点缀在绿茵上的毡房。

炊烟袅绕,奶茶飘香,哈萨克牧民在草原上表演赛马、叼羊、姑娘追等各种活动。

夏日的巴里坤草原,永远都是那么的热情而奔放。

正因为巴里坤草原水草丰美,这里的牛羊骏马均非常有名,也有天下粮仓的美誉。

所以也难怪,历史上它就是乌孙等游牧民族的乐园和大月氏人的王庭所在地。

西汉时任尚、裴岑就是在蒲类海边与乌孙人联手,大败了匈奴人,从而把整个西域纳入到了中华版图。

唐代的姜行本也是由此出发制造了各种军用器械,平定了高昌,统一了西域。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

“伊吾军、伊州西北三百时罗曼山甘露川,管军三千人,养羊马四百匹”。

当时的伊州考证就是现在哈密三堡,而甘露就是指巴里坤古城的大河唐城。

清代的岳钟琪还是在这里挫败了准噶尔部的叛乱,确保了西部边陲的安宁。

站在大河唐城的遗址上四下眺望,北面是莫钦乌拉山,南面是一片沼泽地,昔日大军只有东西一条道路通过,别无选择。

极目望去,古老的城墙虽然已经是饱经了世代沧桑,但仍然显得巍峨壮观。

走近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大河唐城”,如同看到了古老厚重的历史画面。

历史记载,当年的“大河古城”曾驻扎3000士兵,屯垦耕地约5000亩,战马300多匹。

过去几十年间,当地的人们经常能够在此地采集到许多遗物,主要为陶器和铜器,有铜镜、护身铜佛、钱、铜棒等,均是典型的唐代遗物。

唐城四周是丰茂的大草原,是大军理想的屯粮之地。

“镇西庙宇冠全疆”巴里坤是进出西域的咽喉要道,更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商埠重镇。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巴尔库尔(巴里坤古城)是发展的最繁荣时期,嘉庆至清末,镇西(巴里坤古城)是丝绸之路北新道发展的鼎盛时期,康熙五十八年后就开始出现大批的军屯、商屯、犯屯。

在雍正七年后又出现了大批的民屯、军屯、回屯、旗屯,随之巴里坤古城开始广建庙宇,商家云集,修筑城池,汉城和满城。

这一时期巴里坤古城成为新疆军事、文化、商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它在新疆的军事战略地位和商贸发展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巴里坤古城的庙宇最早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由靖逆将军吏部尚书兼管总督仓场事务富宁安所建。

他率大军进驻巴里坤古城剿抚准噶尔汗策阿刺布坦后,建了一座碑亭,现名富宁安记功碑,还修建了关帝庙一座。

此庙是巴里坤古城建庙的开始。

巴里坤古城的庙宇在清代先后修建有近200年的历史,在汉满两城东西长7里半的范围内,就有57座。

当时在两城的人几乎是每50人有一座庙,而三乡加起来的庙宇竟有近百座。

这些庙宇连同城池形成了西域的一道奇观。

这里的最后一座庙宇修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是为纪念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功绩而建,庙内塑有左宗棠站像一尊。

各种庙宇的兴建,接踵而至的就是学堂四布。

一时间,诵读之声响遍了西部小城。

所以在巴里坤,文化的积淀十分深厚。

在清末,镇西被誉为“庙宇冠全疆”和“教育甲全疆”。

而时下,我们看到的就仅剩下一座地藏寺、仙姑庙了。

地藏寺、仙姑庙,久经风雨,现仅保留有地藏寺大殿、厢房、仙姑庙日光楼、月光楼主体框架。

地藏寺是供奉地藏王菩萨的寺庙。

地藏寺是甘肃民勤客商建于嘉庆二年(1797年),历时二百多年。

仙姑庙与地藏寺一墙之隔,是甘州商会出资兴建的,所以又称为甘州庙。

仙姑庙修建于嘉庆五年(1800年)。

地藏寺地处汉城南门外,整体院落座南观北,占地十几亩,山门极其雄伟,上下结构,上为该庙戏台,下为进出山门,山门两侧又各置一面石鼓。

进山门便是看戏广场,也是一个贸易交流的场所,往里走是一座壮观的凉亭,抬级而上,过凉亭左右是东西厢房、厢房门柱上雕刻有楹联:

“姑息堂前受姑息姑息姑息,奈何桥上叫奈何奈何奈何”;还有一幅在西厢房上写道: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地藏寺是甘肃民勤客商捐资修建的,也称民勤会馆。

据说,地藏王原本是一位朝鲜王子,因信佛离家修行,在九华山修成正果。

地藏王菩萨是佛教供奉的四大菩萨之一。

地藏寺南毗观音阁、西邻仙姑庙和孙膑庙、北观无量庙。

据介绍,仙姑庙目前在全国只有两处,一处是在今天的甘肃张掖地区,叫香姑寺:

一处便是在巴里坤。

每年的阴历五月二十九日是这里的庙会,届时唱戏三天,有时是和地藏寺同会。

古时稼穑堆云集在汉城南街的县粮食局院内,是一条饱经风雨侵蚀但依然保存完好的小巷。

小巷南面应该是当地几位富户的宅邸,对面便是保存完好的清代粮仓。

因巴里坤自古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是战胜敌人和保住城池的重要基础。

据《巴里坤县志》记载,乾隆24年至37年间,巴里坤粮食连年丰收,乾隆38年(1773年),巴里坤屯田面积达到88890亩。

粮价之低,在当时也是全国少有。

清政府为了储备粮食和稳定粮价,从国库拿出银两购买粮食储存。

如今,这些粮仓都完整地保存着。

两排共8座乾隆年间建造的古粮仓,墙面显得有些斑驳。

这些古粮仓为土木结构,冬暖夏凉,隔寒防潮。

仓顶有通风楼,地下铺着约20厘米厚的木质地板,每座粮仓长21.6米,宽11.3米,高约6米,内有8根木柱支顶,总库容量为28.8万公斤。

在清代的古粮仓里,都有一尊面相英武,身穿盔甲龙袍的塑像,这就是传说中的“廒神”。

廒神在有的地方也被叫做仓神。

廒神的主要作用是防鼠。

在看守粮仓的人离开时,便请廒神代为看管。

尽管清代古粮仓如今已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但它在巴里坤人眼中,它还是一座粮仓。

所以在廒神像周边摆放的,都还是用大小斗装着的面粉、玉米粒、麦粒等粮食作物。

得胜楼前忆名臣雍正王朝为使西域能够稳定,祖国统一,雍正七年(1792年),派宁远大将军岳钟琪领兵36500屯兵巴里坤古城,于雍正九年(1773年),平定准噶尔叛乱后,修建“绿营兵城”一座,使清朝政府在新疆的统一大业得以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为使汉满官兵能够共同击败外来侵略者,又在汉城东500米处修建满城,住满族兵旗二千多人。

现巴里坤古城汉城城墙和满城城墙是自治区境内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两座土建城池。

为纪念巴里坤古城各族军民同舟共济,不畏强暴,力挽危局,英勇斗争的精神,于民国七年(1918年)在岳公台下凿刻“保安碑”。

(巴里坤古城人称“干爹碑”)。

该碑记载了1865年,阿古柏侵占南疆后又侵略北疆一些地区,白彦虎卖国求荣,与阿古柏狼狈为奸,使天山南北大部分国土落入外国侵略者之手,只剩下东疆部分地区尚处在我国军民的坚守之中。

到1876年,清政府派兵西征,击溃阿古柏侵略军,收复失地,巴里坤古城各族人民英勇奋战,守住了汉、满两城,保卫了祖国的疆土。

在巴里坤城东的古城墙连接处,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得胜楼。

它是为了纪念清代著名大将军岳钟琪而兴建的。

岳钟琪是清代著名的将军,四川成都人,他是南宋将军岳飞的第21世孙。

他曾平西藏、征青海,屡屡获胜,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川陕总督、宁远大将军,是清朝前期唯一官拜大将军的汉族大臣,被雍正皇帝誉为“当代第一名将”,乾隆皇帝称其为“三朝武臣巨擘”。

清雍正五年(1727年),准噶尔汗王策妄阿拉布坦死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后制造叛乱。

1729年,雍正决定出兵征讨,下令分两路进军。

川陕总督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屯驻巴里坤,为西路军。

内侍卫大臣傅尔丹为靖逆大将军,屯驻阿勒泰,为北路军。

此时,噶尔丹派使议和,雍正即令岳钟琪、傅尔丹进京商议军情。

岳钟琪离开军营,由副将军纪成斌暂代理职务。

纪成斌之副参领查廪玩忽职守,擅自放牧于库石图(今天山北坡口门子一带),他却畏惧严寒,置马驼于不顾,率众在山谷中避雪,饮酒作乐。

被噶尔丹两万大军偷袭,掳去牲畜十余万头。

查廪见事不妙,竟悄悄逃遁。

清军几路救援,才夺回大部分被掠去的牲畜。

事发后,纪成斌将查廪推出斩首,正当此时,岳钟琪返回军营,免查廪一死。

纪成斌却背着岳钟琪向朝廷谎报大捷,雍正未及详查,便遣使来哈密奖赏劳军。

不久,雍正闻知纪成斌谎报军情,将纪成斌斩首军前。

同时牵连岳钟琪,雍正对其削职夺权,监视居住。

1731年,噶尔丹策零率兵两万东征北路军营,傅尔丹有勇无谋,误中敌人奸计,兵败和通泊(今蒙古国和布泊),损失惨重。

岳钟琪乘敌人获胜后松懈,自哈密发奇兵突袭乌鲁木齐,沿途歼敌无数,凯旋回师。

岳钟琪获胜后,雍正却反而袒护傅尔丹的失败是因为岳钟琪没有及时接应所导致,并进一步革除了他的大将军职务。

雍正派查郎阿代理川陕总督,并宁远大将军。

查郎阿等人对岳钟琪是嫉贤妒能,无中生有捏造出许多罪名,岳钟琪遂被捕下狱,判为斩监侯。

雍正死后,乾隆则释放了岳钟琪,保全了他的性命,并且重新予以重用。

地在乾坤内,人居朔漠间。

日寒川上草,松冷雪中山。

铁骑嘶沙碛,金戈拥玉关。

楼兰诚狡黠,不灭不生还。

岳钟琪写了如上豪迈诗句,记叙他在西域的艰苦生活。

他在新疆哈密和巴里坤约三年时间。

他治军严谨,秋毫无犯,公平买卖。

在平时,岳钟琪还救助贫困、抚恤孤寡。

岳钟琪命骑兵所到之处,开渠、修路、架桥、扩街、造屋,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岳钟琪的功绩,就把他当年阅兵的地方建做成了当地八景之一的“岳台留胜”,供人们瞻仰。

岩画的诉说出巴里坤县城往东数公里,有一条蜿蜒逶迤的古牧道,掩映在野草丛中,这就是兰州湾子。

在通往兰州湾子的道路两旁,立着上千块的石头,上面刻着上千幅岩画。

那些画多为动物、植物和人物。

动物有北山羊,盘羊,羚羊,马鹿等食草动物;也有狼,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还有一些牛、马、狗、骆驼等家畜。

这些岩画大都凿刻在深灰或灰蓝色的岩石上,凿刻或磨刻的图像斑驳、粗犷、简洁。

有的人物体态纤细,在两腿间垂有硕大的雄性生殖器,夸张而不失真。

生动地表现了先民祈求繁育的原始生殖崇拜。

这些岩画充分说明,这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新疆考古研究所、东疆考古队在1981年至1982年间在巴里坤古城还发现了一大片古墓群(据今3100-3900年),发掘出新疆最早的丝绸残片。

这个发现要比人类记载的汉代通商早一千多年。

哈密地区不是养蚕最早的地方,也没有养蚕的历史记录,那些丝绸残片,无疑是丝绸之路带来的产物。

不但如此,更为惊奇地是,巴里坤古城还发现了一处史前人类活动的王都,即兰州湾子古遗址群。

考古发现这里有古建筑遗址11组,100余座,有古墓藏200余座,岩画1000余幅。

考古人员说,这样的古遗址群,不要说在新疆,就是在全国也是十分罕见的。

该遗址东西长5公里在,南北宽3公里,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商代人类在西域的活动中心。

这里最终被确认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古代游牧文化聚落遗址,并被初步认定是我国汉代北匈奴的夏季王庭。

王庭是指封建社会少数民族的统制中心。

三塘湖边听煤海我几年前曾经来过的巴里坤县三塘湖,现在也不再静默了。

2009年初春,新疆煤田地质局轰鸣在戈壁深处的钻机,揭开了三塘湖拥有特大型整装煤田的神秘面纱。

据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提供的数据表明:

三塘湖煤田预查达到了550亿吨的资源量。

新疆煤田局的领导曾评价说,“这个勘探项目刷新了区域最广、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等多项新疆煤田地质勘探纪录,也创下了全国煤田地质勘探之最。

”据介绍,三塘湖煤田煤层厚度最大达到65.4米,从三塘湖地下600米深处取出的煤心热量可达到6000大卡,是优质的工业用煤和动力用煤。

地质资料显示,这里在一亿年前曾经是一片海,但古生代剧烈的地壳运动把沧海变成了荒漠。

之后,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可是,清脆的驼铃却没有惊醒地下沉睡的宝藏。

亿万年过去了,大自然在浩瀚的三塘湖盆地,馈赠给了人类一个特大整装煤田。

流人的脚步如果说唐代骆宾王戍边西域,驻守巴里坤时曾写下《夕次蒲类海》让巴里坤凭添了些许的人文色彩的话,那么让巴里坤在人文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倒反而是那些众多放逐西域的流人们。

在清以前,朝廷惩罚罪臣流放最多的区域是岭南和东北,而在清代,朝廷发配罪臣的则主要是西域。

那些敢于直言甚至冒犯天庭的又都是一些早已把生命置之度外的人,相对于写惯了歌德文章或阿谀奉承的文人们,流人们永远都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作为时代的先知先觉者,流人们都承载着更多的酸楚和苦难。

因为朝庭政令的变化调整,或者时过境迁,皇帝的怒气渐消,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也都能够得到昭雪平凡,很少有人会客死在放逐的路上。

所以历史又往往是公平的,人们那些敬仰抑或赞许的目光又都投向了那些流人们。

当然我们这里所推崇的,并不是那些罪有应得并理应得到惩处的官员,而是那些因言获罪的流人们。

我们历数从我们眼前走过的那些流人们,赵钧彤、王大枢、洪亮吉、颜检、韦佩金、史善长、杨炳堃、雷以诚、纪晓岚、张荫桓、洪亮吉、林则徐、邓廷桢、刘鹗……这些流放文人无一例外的是通过河西走廊,再翻越过天山后来到巴里坤小城的。

但他们初到此地时,尚不知前路还暗含了多少凶险,也不会有多少书写诗情画意的那份心境。

所以能够留下诗篇的,大多是在放逐期届满时返回关内的途中。

他们在这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逗留、小憩或修整。

在苍凉的背景下,他们面对天山白雪、松涛草原,对早已经凉透了的心境,多少都带来了一些精神上温暖的慰藉。

文化的进步总是需要人付出代价的。

在此当中,“流人们”便首当其冲的成为了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角色。

前仆后继的流人们在踏上西域的土地,除了留下了许多诗句,却什么都没有能够带走。

更抑或他们中,只有少数人能够幸运地踏上返乡之路。

你看,史善长走来了,他在西域仅仅三年,淡定地将两袖清风挥洒在了山间。

他在镇西时吟道:

“到此疑无路,群山裹一城,光分太古雪,未及半天晴,鼓角重关壮,风雪百战平(《到巴里坤》)。

”因言获罪,却百日释还的洪亮吉也来了。

相对于那么多流放日久的流人来说,洪亮吉应该是幸运的。

他在巴里坤的松树塘下停住了脚步,他不是累了,而是满山的松翠迷住了他的双眼。

于是,一首荡气回肠的《松树塘万松歌》蓬勃而出:

“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

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

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

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迎赤日。

无峰无松松必奇,无松无云云必飞。

峰势南北松东西,松影向背云高低。

有时一峰承一屋,屋下一松仍覆谷。

天光云影四时绿,风声泉水一隅足。

我疑瀚海黄河地脉通,何以戈壁千里非青葱?

不尔地脉贡润合作天山松,松干怪底一一直透星辰宫。

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

看峰前行马蹄驶,欲到青松尽头止。

”纪晓岚流放新疆三年。

在三年中,他没有写过一首诗。

只是在得知自己被赦免回京的途中,才昼夜不停的写下他的《乌鲁木齐杂诗》。

先是在任期间被指办案不力,且担有筑坝坍塌之责,后又有对犯人量刑过宽的嫌疑。

这种种罪名在当时足以让他受死,但他还他福大命大,只是被流放西域。

颜检有诗:

“背郭岭嵯峨,环城海不波,镇西新府治,拱北旧沙陀。

事纪唐贞观,碑留汉永和,裴公遗迹在,悔未一摩挲。

”流人们的魅力诗篇,为巴里坤的人文增添了许多亮丽的色彩。

也使今天的人们难以释怀,流连忘返。

在巴里坤,我们享受了一顿异常饱满的精神盛宴。

巴里坤的草原、巴里坤的寺庙、巴里坤的粮仓、巴里坤的古岩画、古遗址、古墓葬均构成了她的古文化遗产。

那些多元内涵和独特内容的新疆传统汉文化,那些有着丰富多彩和鲜活生动的哈萨克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存,相互融合。

短短两天的游历,使我对这片土地是刮目相看。

在西去伊吾的途中,我们再一次停下来,回望这片多情的土地,很有些依依不舍。

我们在伊吾小憩之后,便穿过山谷,直奔哈密而去。

2012年8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