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五试题第一单元.docx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五试题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五试题第一单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五试题第一单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试题第一单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战战兢兢滑稽可笑听信谗言分庭抗礼
B.哀声叹气沽名钓誉噩梦连连推心置腹
C.没精打采通霄做梦安然无恙哄堂大笑
D.立竿见影性情孤癖心神不定周济穷人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________,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
②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③契诃夫生活在俄国农奴制崩溃和无产阶级革命________兴起的时期。
④这人总想把自己________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
A.通知 以至 逐步 装B.通知 以致 逐渐 装
C.通告 以至 逐步 包D.通告 以致 逐渐 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二致的茶话会,向返乡过节的流动党员们通报了本镇一年来经济发展的喜人形势。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W高考ww.ks资源5u.co网m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B.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C.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
B.沈从文,现代小说家。
其作品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
长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
C.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
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巴尔扎克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D.契诃夫的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
“怎地好?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开破壁子,()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床上()时,只()得一条絮被。
林冲()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
“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
”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
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
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
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
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
7.文中“”处应填的句子是()
A.只得叫苦B.只叫得苦C.只苦得叫D.只叫了一声苦
8.文中括号处应填的动词是()
A.搬探摸拽钻B.挪侧找取闪
C.移探找拽钻D.拉侧摸取闪
9.选段中画横线的两处描写表明林冲()
A.谨小慎微忍辱负重B.忍辱负重安分守己
C.忠于职守安分守己D.忠于职守忍辱负重
10.以选段中的有关内容为例,说说风雪的描写如何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二)阅读《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回答问题。
11.对“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别里科夫责任心强,极力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B.说明别里科夫多管闲事,惹人讨厌。
C.说明别里科夫心胸狭窄,墨守陈规。
D.说明别里科夫思想保守,观念陈旧。
12.对“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别里科夫这类人顽固地维护旧制度、旧思想,限制人们的言论、行动自由。
B.从反面说明城里人缺乏斗争精神,只能是屈服高压,战战兢兢地生活。
C.影射沙皇专制制度对自由思想的禁锢和高压。
D.用的是反语,讽刺别里科夫这类人的虚伪与虚弱。
13.本文运用讽刺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下面分析不恰当的是()
A.开头对别里科夫肖像和生活习惯的描写,使人感到滑稽可笑而令人憎恶。
B.用“千万别出乱子”“只求不出什么乱子”等口头禅描写别里科夫套子式的论调,讽刺他谨小慎微的性格,令人可笑。
C.“这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差点结了婚”,这“差点”二字是对别里科夫的批判。
D.“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一句,深刻表现了对别里科夫的轻蔑、鄙视。
14.文章结尾指出,别里科夫死了,“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
这个结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罗永才被第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
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
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①。
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
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
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
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
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
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
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
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
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
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
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
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呜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
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
惟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
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
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
“你找俺?
”罗永才递了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
“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
”匠人道:
“洗块什么样的?
”“要两米的,青白石的料子。
什么时候能成?
”“打今儿个算,要十日。
”罗永才交了押金,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
那纸片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
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一字一顿念了一遍,然后折叠成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
“十日后你来拉呗。
”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
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
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
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
“时候还没到呢。
”顿了一下,又讲:
“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
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
”罗永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
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
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
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
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
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
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草捆上还搭了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
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
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
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
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
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下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
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
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
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
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
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
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
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
天气很晴朗,空气却有凉意。
罗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
(原作发表于《芒种》,作者许辉,有删改)
【注】①洗碑:
刻碑。
15.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
16.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17.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18.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
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
三、语言表达
19.给下面这组漫画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分别解说每幅画面。
要求:
标题不得为“无题”,画面解说应符合情景,每幅画面的解说不得超过12字。
(1)
(2)
(3)(4)
四、写作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的精神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将会越来越淡化、冷漠,人们将会有更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叹。
也有人认为,在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人们更需要自我调剂,更需要温情与关爱,因而将更注重亲情、友情,努力去构筑美好温馨的“精神家园”。
二者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激烈的竞争真的影响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体贴和关爱吗?
请以“竞争与人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A
2.A
解析:
B项中“哀”—“唉”;C项中“霄”—“宵”;D项中“癖”—“僻”。
3.D
4.D
解析:
A项,褒贬不当。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此处为英雄事迹。
B项,“别无二致”意思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指两者完全一致,但语境中只有“一场”茶话会,表意错误。
C项,对象不当、不合语境。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捡垃圾不能用“信手拈来”。
D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
此处修饰“院士的一番话”正确。
W高考ww.ks资源5u.co网m
5.B
解析:
A项“受惠”的对象不正确。
可修改为“为了让这项住房政策真正使低收入家庭受惠”;C项“来自”“慕名而至”杂糅,可改为“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或“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D项句式杂糅,去掉“组成”或者将“分”改为“由”。
6.C
解析:
“巴尔扎克”错,应为“莫泊桑”。
二、阅读理解
(一)
7.B
8.A
9.C
10.参考答案:
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振、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直到暗中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促使他杀敌复仇,在性格上出现了重大的转折。
(二)
11.D
12.C
13.C
14.参考答案:
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是禁锢社会、束缚人们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
另外还有许多“套中人”活着,别里科夫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
阻碍社会进步变革的,是专制政府和僵化陈腐的思想。
要想让生活有新的气象,必须变革社会,革新思想。
(三)
15.参考答案:
技艺高超,讲究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16.参考答案:
特点:
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
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17.参考答案:
示例:
(1)《碑》,理由:
①“碑”是贯穿情节始终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了罗永才的心理及其转化(由“悲”到“洗悲”)过程。
(2)《王石匠》,理由:
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3)《转变》,理由:
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的心情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18.参考答案:
示例一:
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
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
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
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
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三、语言表达
19.参考提示:
标题符合画面内容,画面解说符合情景,有创意。
图文转换的题目要注意图中突出、夸张的部分,也要注意图中变化的地方。
四、写作
20.参考提示:
可如下立意:
①现实生活中,激烈的竞争确实淡化了人情,这一现象令人担忧。
②竞争,并不排斥人情。
③身处充满竞争的工作环境中,人们理应更加注重亲情、友情,理应构筑起美好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