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747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0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某县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新建日处理1000吨小麦及面粉深加工建设项目

(二)项目性质:

新建

(三)项目选址:

某县产业集聚区

(四)项目承办单位:

某县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五)项目法人代表:

(六)项目编制依据

1、国家粮食局《“十二五”粮食基础设施规划》

2、国家粮食局《“十二五”粮油加工业发展规划》

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豫政〔2009〕76号

4、《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1)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9、《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建设部、环保总局、科技部、建城(2001)120号;

10、《城市污染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建设部环保总局科技部建城(2002)124号。

11、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二、项目单位简介

某县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

2011年度销售收入9240万元,现有固定员工74人,其中面粉加工27人,豆制品加工车间47人,生产高峰人员有140人以上,主导产品为中原磨坊、某牌系列通用粉、食品专用粉。

产品主要销售区域为河南、湖南、湖北、陕西、广州等省市和地区,2011年7月,公司通过ISO9001:

2000质量体系认证,以及ISO20002(HACCP)安全体系认证,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放心粮油示范企业”。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质取胜,诚实守信,共同发展”的企业宗旨,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完善的服务、精益求精的科学管理,服务社会,发展自我的导向,凭借货真价实的产品和优质完善的服务占领市场。

公司领导班子政治坚定,团结一致,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强烈的改革和开拓进取精神,具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和领导决策水平,总经理梁桂珍同志品行良好,清政廉洁,能吃苦耐劳,在企业界有良好的口碑。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为延伸面粉加工的产业链,完善企业产品结构,满足人们对健康、保健食品的需求,调整人们膳食结构,合理规划小麦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生态效益,某县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计划在某县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化面粉、馒头和小麦深加工生产线。

1、建设规模

项目计划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61650平方米,具体建设规模如下:

①面粉生产体系:

新上2条生产线,日处理小麦1000吨;

②馒头生产线:

新上馒头生产线3条,日加工30万个馒头;③配套小麦仓容:

新建小麦房式仓、浅缘仓,仓容量10万吨。

2、建设内容

①面粉生产体系:

新建加工车间1座,总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引进2条500吨成套面粉生产线及其他面粉生产配套设施;②馒头生产体系:

新建生产车间5000平方米,引进3条馒头生产线及配套设施③配套小麦仓容:

新建小麦房式仓、浅缘仓,仓容量10万吨,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④仓库:

新建原料和成品仓库5000平方米。

⑤办公楼及职工宿舍:

新建办公楼、职工宿舍2400平方米;⑥质量检测体系:

新建质量检测中心250平方米,并引进先进检化设备,并配套仓储办公设备、电料、变配点、给排水消防系统、环节设施、道路、绿化和变配电等设施。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218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0865万元;设备及安装费用6382.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05.6万元,预备费1378.5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68.37万元。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16800万元,贷款5000万元。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某县是农业大县,资源丰富。

粮食、畜牧产品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县级前列。

但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却一直提高缓慢。

造成这种反差的根本原因是。

缺乏科学的大农业发展观念,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尚在初始阶段。

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就地增值的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较少,农副产品大都以原料形式外销。

增产不增收、高投入低收益现象,在全县农业生产中已存在十多年。

因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之所在。

实施该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1、是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的需要。

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指出:

大力开发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与设备,开发粮食、油料、果蔬、肉类、奶类等大宗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与设备,发展农产品专储、专运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效力,依靠科技,建立新经农产品加工业,采用“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农业产业模式,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培育大宗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全面发展是最近十年农业科技的主要任务。

2、加快农业主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之间发展却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

从全国范围看,除个别省份外,大多数农业主产区往往也是欠发达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

这些省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地转化增值,即农业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事实上,农产品每一次深加工都较大幅度提高其附加值。

因此,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战略,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把农业主产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变为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主产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增加就业渠道,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某县拥有76.5万人口,平均年剩余劳动力在30万-40万左右。

为缓解就业压力,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大批青壮劳力外出务工。

2010年外出务工人员达24万人,2011年增至27万人。

就业压力仍然巨大。

农产品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创造就业方面是有很大的空间。

以食品工业为例,2010年我国食品工业企业就业人数达503.7万人,是工业企业就业人总人数最多的产业,也是整个工业中为国家吸纳城乡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在美国,直接从事初级农产品加工及相关产前、产后服务的从业人员却高达180%左右。

可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一项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为就业创造更多的空间,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可推动小城镇建设,统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提高农产品加工档次,创名优品牌的需要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的后续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人类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无公害、高营养食品成为当今社会人类的主要追求。

本项目的实施,通过产前优质品种推广,产中科学管理,产后深精加工,实现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生产社会所需求的优质食品、创造优质农产品品牌。

该公司在拟建实施该项目中,坚持围绕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升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达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由传统工艺向现代工艺转变,提高加工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带动和促进项目区农业经济和农业协调发展。

5、是开发优质小麦资源的需要

小麦是某县农作物中一项主要越冬品种。

以其抗灾能力强、产量高、投入成本低等特点,在某县大部分乡镇广泛种植,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年产小麦淀粉90多万吨。

但由于加工技术薄弱,加工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收益少。

本县所产小麦80%以上仅以原料形式外销。

小麦资源附加值未能开发出来。

6、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需要。

小麦种植是某县农业一大优势。

近几年来,某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注重发挥优势,把发展农业尤其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做为顾上农业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不断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项目的提出正是响应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延长产业链,增加农副产品副加值计划而提出,对某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起到科技示范和引导作用。

7、发展生态农业需要

某县是农业大县。

通过科技兴县战略,某县业已进入中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之列。

部分农产品已达到或接近绿色食品标准。

做为年种植200万亩以上的小麦,按绿色食品生产规模种植,要求种植过程环保化无公害化,通过定单种植和“公司十基地十农户”模式全力推进优质小麦种植,必将加快小麦种植科学化进程。

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使之就地加工增值,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企业增效的最佳途径。

通过“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经营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生产定单化,能够加快绿色种植进程,尽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因此,该项目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第二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市场分析

(一)面粉市场分析

以小麦粉为载体制成营养强化面粉,作为改善公众营养的措施之一,是解决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以及铁、钙、硒、锌、叶酸、烟酸等微量矿物质和生物索缺乏症的有效途径。

食用营养强化小麦粉消费微营养素缺乏症是许多国家的成功经济,它的效果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明。

20世纪40年代以来,已有近80个国家采取国家立法或国家倡导等方式对面粉进行营养强化,采用面粉营养强化改善公众营养不良状况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通用做法。

美国、加拿大正面粉中添加微营养素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食品营养强化小麦粉消除微营养素缺乏症的效果也被我国的试点实践所证明。

2001年7月,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提出小麦营养强化的建议配方。

从消费来说,以营养强化面粉消除微营养素缺乏症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实施方案,营养强化面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是把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战略方针和供应营养强化面粉结合起来,可以一举两得地解决粮食供应和消除微营养素缺乏这两个问题;二是把营养强化面粉与地方病的防治结合起来;三是把营养强化面粉作为军粮供应给部队;四是把营养强化面粉和城镇中、小学生营养餐结合起来;五是随着人们对营养强化面粉功能的认识,营养强化面粉的消费量将会大大增加。

从生产来说,国家将会强制性地实施面粉营养强化,对面粉生产厂家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加上营养面粉对于一般规模的面粉厂来说不需要增加多少设备,加上费用也不会增加多少;由于面粉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散落性,添加营养索的工艺简单易行。

目前,市场上占绝大部分的面粉是高精度粉。

面粉清度的高低对面粉营养成分的含量有直接影响,一般说来,加工精度越高,其营养成分就越低。

高精度的面粉虽然口感和色泽都很好,但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了大量的营养成分。

而据我国的一项营养调查显示:

铁、碘、钙、锌、叶酸、维生素B1、B2,尼可酸及维生素A的缺乏在我国居民中较为普遍。

因此,通过对主食面粉进行营养强化,既可以回添在加工过程中损失的营养素,又可以额外补充为我国居民所普遍缺乏的某些营养素。

二、市场预测

(一)面粉市场预测

营养强化面粉的优点之一是在现有面粉中添加营养素,并没有改变人们的饮食消费模式,也无需像片剂那样要求消费者依从。

营养强化面粉很容易融入已有食品生产和流通体系中,因而被经常实施产业生较的效果并长期保持。

因此,营养强化面粉的市场开发应至力于改善和提高公众的营养水平,充分考虑不同地区。

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营养需求。

营养强化面粉在我国起步较晚,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因而市场认知度很低,但人们又急需廉价的、长效的营养来补充身体所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膳食营养知识的不断普及,营病养强化面粉这种廉价、长效的营养产品会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再加上国家有关部门、科技界和企业界的共同推动,营养强化面粉这种适宜我国国情的营养产品市场前景一定非常广阔。

(二)馒头市场预测

传统主食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据统计,我国每年小麦的产量和消费量均为0.9~1.1亿吨,产用基本平衡、略有缺口,均居世界第一位;每年传统面制主食消耗小麦占总产量的80%以上;馒头消费所用小麦占总产量的30%,每年耗用小麦约3000万吨,折合面粉约为2000万吨。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馒头是多数家庭一日三餐的必需食品,是一种传统的、不可替代的代表性食品。

面制主食,尤其是馒头,在中国食用人数之多、食用地域之广、食用频度之高、食用数量之大,均说明主食市场巨大。

三、营销模式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转型,我们建议采取虚拟运作,由生产型企业转向市场营销型企业,主要以馒头、面粉营销为主,“某”为产品的主要品牌,整和某县内面粉厂作为产品后盾,整合经销商为市场运作,以特许经营作为销售渠道,以销售累计分红激励特许经销商作为主要市场推广经营模式,以合理的定价、有效的促销手段为目标市场达到最佳销量,形成规模优势,进而使利润倍增。

四、营销策略

一是从馒头、面粉的发展趋势和细分的角度来看,需要加强对品种系列化和口味系列化的开发,如开发不同口味的(实馒头、花卷等),包装方面,挖掘面的文化,改变某当前没有统一CIS的现状,将包装生动化和形象化;在品质方面,为了进一步突出特色,在原材料方面严格把关,突出某馒头的卫生和面的筋道。

二是在营销目标方面,2014年底达到销量目标年销售馒头9亿个、面粉250000吨;销售毛利润率达到6%,以某为样板市场,辐射豫南、湖北、安徽,然后以驻马店为中心,辐射漯河、周口、南阳等地,进一步整合一级批发商的销售模式,突围中端市场,从点到线、再到面,逐步突破,不断赢取市场。

三是对营销策略优化,打组合拳,为了进一步激发市场的购买,针对终端进行促销,采取的方式主要有:

其一是在每筒挂面里面放小卡片,卡片上标注一些常见面的做法,如炒面如何做?

煮不同口味的面如何配物料?

蒸面如何控制时间?

同时丰富面条的文化,在每张卡片上置入不同的图案,消费者累积就有机会获得有意义的奖品;其二是开展互补促销,与相关调料、餐具等捆绑进行促销;其三是培育和引导市场消费,宣传面粉就是“味道好一点”,通过系列的低成本宣传和促销去撬动市场。

总之,面粉、馒头作为快速消费品,虽然单一的利润空间较小,但由于周转周期快,其市场空间也非常巨大,随着行业的进一步洗牌和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面粉市场的生存将更加艰难,要想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和拥有竞争优势,需要的是快速出击,整合资源,抢占终端和赢取人心,抢占消费者的心智。

五、市场风险

产生市场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技术进步加快,新产品和新替代产品的出现,导致部分用户购买转向,减少了对项目产品的需求,影响项目产品的预期效益。

2、新竞争对手加入,市场趋于饱和,导致项目产品市场占有份额减少;

3、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产品市场买方垄断,项目产品的价格急剧下降;或者出现投入品市场卖方垄断,项目所需的投入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这种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项目产品的预期效益减少;

4、国内外政治经济条件出现突发性变化,引起市场激烈震荡,导致项目产品销售锐减,或者项目主要投入品供应中断等等。

本项目承建单位实力雄厚,项目在资金、技术、资源等多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足够形成威胁的竞争对手较少,而且项目产品的市场缺口较大,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只要抓好产品质量和生产经营管理,本项目的市场风险就会较小。

第三章建设规模、内容及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及内容

1、建设规模

项目计划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61650平方米,具体建设规模如下:

①面粉生产体系:

新上2条生产线,日处理小麦1000吨;

②馒头生产线:

新上馒头生产线3条,日加工30万个馒头;③配套小麦仓容:

新建小麦房式仓、浅缘仓,仓容量10万吨。

2、建设内容

①面粉生产体系:

新建加工车间1座,总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引进2条500吨成套面粉生产线及其他面粉生产配套设施;②馒头生产体系:

新建生产车间5000平方米,引进3条馒头生产线及配套设施③配套小麦仓容:

新建小麦房式仓、浅缘仓,仓容量10万吨,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④仓库:

新建原料和成品仓库5000平方米。

⑤办公楼及职工宿舍:

新建办公楼、职工宿舍2400平方米;⑥质量检测体系:

新建质量检测中心250平方米,并引进先进检化设备,并配套仓储办公设备、电料、变配点、给排水消防系统、环节设施、道路、绿化和变配电等设施。

3、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218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0865万元;设备及安装费用6382.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05.6万元,预备费1378.5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68.37万元。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16800万元,贷款5000万元。

二、产品方案

本项目建成后,正常经营年份可处理小麦30万吨,小麦出粉率按75%计算,年产各种优质营养强化面粉22.5万吨(其中加工馒头自用1万吨)。

企业根据豫南市场状况,将产品的目标市场主要定位于中低档消费的农村和小城镇工薪阶层的广大消费群,根据区域的文化生活特性与特点,提供价廉物美、品种繁多的大众系列,以高、特、优系列产品,特色产品抢占城市市场,创建某品牌。

根据市场需求,拟在高档产品、中档产品、低档产品中均推出4-5个系列。

在销售策略上以优品质,低价格和灵活多变的促销手段迅速占领豫南市场,同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的开发新产品,做到开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使某品牌不为延伸发展,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

 

第四章项目区概况

一、自然条件

1、基本概况。

某地处河南省驻马店市东南部的淮汝之滨,南沿淮河45公里,北依汝河75公里,辖19个乡镇,294个行政村(居委会),1421个村民组,总人口76万,其中农业人口68万,有18个民族,其中汉族最多,占99.25%,回族次之。

县境总面积19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0万亩,农民人均耕地3亩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花生、玉米、水稻、西瓜等,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也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河南省优良生猪生产第一大县、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农业综合开发和畜牧业发展重点县、河南省生态示范县。

2、区域位置。

某地处淮北平原,南与罗山、信阳隔淮河相望,东邻新蔡、息县,北靠汝南、平舆,西与确山接壤,处于北纬32°16′至32°47′,东经114°12′至114°53′之间,县境东西长64.5公里,南北宽57公里。

县城东距大广高速、106国道和京九铁路40公里,西距京港澳高速25公里、107国道、京广铁路和石武客运专线37公里,南北距沪宁高速、新阳高速均为40公里左右,形成了高速公路环绕四周的格局。

中共某县委、某县人民政府驻真阳镇。

3、气候地貌。

某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186.5小时,平均气温14.9℃,无霜期228.7天,年平均降水量933.4毫米,土地肥沃,平畴百里,物产丰富,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花生、玉米、水稻、西瓜等。

史书上曾这样记载淮河岸畔、汝水之滨的某县,“土旷而沃,是以他郡邑,民无业者,多趋之”。

老人回忆几十年前的某县有四多:

来要饭的多,来买淮草的多,来逮鱼的多,来打猎的多。

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亚热带向北温带的过渡带,适宜的气候、丰沛的雨水和阳光,两千多年建县沉淀的田园牧歌式的农耕文化,淮汝之滨好耕田的独特优势,加之千百年来的辛勤耕耘,使某形成了史书上记载的“膏粱丰腴之地”,素有“一半米一半面,掏钱难买某县”的美誉。

某县地处大别山前倾斜平原区。

西部有缓坡、低岗,其余为淮河冲击湖平原。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县西北宋店岗地势最高,海拔102米;县东部岳城地势最低,海拔40米;平均海拔78.8米。

县境南临淮河,北靠汝河、文殊河,境内有闾河、清水河、黄大港、慎水河、田白河等,可利用水资源总量3.6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2亿立方米,地下水(浅层)2.3亿立方米。

二、社会经济条件

1、优越的自然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名优农产品基地众多。

某县植被保存完好,工业污染程度低,具有生产加工绿色食品的自然条件。

耕地面积230多万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棉花、大豆、玉米、水稻及花生等。

花生、生猪等名优农产品种养基地闻名全国。

2、深厚的文化底蕴

某历史悠久,夏代为古慎国,商为挚国。

周初,县本部为慎国,南部属江国,北部为沈国。

春秋属蔡国,后复为慎国。

战国属楚国,秦朝属楚郡。

后改属颖川郡。

西汉初年置慎阳国,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废慎阳国降为慎阳县,属汝南郡,此为某设县之始。

魏、晋仍为慎阳县。

南朝·宋改为真阳县。

直至清顺治年间,几经易名撤置,仍名为真阳县。

雍正元年(1723)为避雍正皇帝名胤禛讳改称某县,属汝宁府。

民国3年(1914)改属河南汝阳道。

民国十七年(1928)道废,属河南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河南省行政第八督察区。

民国38年(1949)3月12日,某解放。

先后隶属于中共豫皖苏第八专区、确山专区。

1949年8月属信阳专区,1965年6月改属驻马店专区。

自西汉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设县至今已有2127年的历史。

3、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生产生活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

某县民风淳朴,社会治安稳定,邮电通讯发达,医疗卫生、环保、广播电视和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旅游、物流、金融、商贸、房地产等行业全面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

4、经济条件

全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08亿元,增长10.4%。

其中一产增长3.8%;二产增长17.7%;三产增长11.7%。

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增长3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4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50元,分别增长14.6%和10%;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全县限上工业完成总产值96.5亿元,同比增长43.4%;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4亿元,增长24.1%;主营业务收入94.9亿元,增长65.5%。

实现利润12.1亿元,增长51.2%;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节能减排完成了目标任务。

 

第五章工艺技术、设备方案

一、面粉加工技术设备方案

1、设计原则

本项目以高技术含量为主要特征,选用成熟、可靠的生产工艺及先进设备。

做到人、物流分开,并注意工艺合理、运输方便,路线短捷。

室内装修、水、电、管道严格遵循面粉生产车间的有关规定,设计施工高起点、严要求,使企业硬件达到和起过国内同类企业水平。

并严格遵循国家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消防、节能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2、劳动强化原则

(1)强化的营养素和强化工艺成本低和技术简便。

(2)在强化过程中,不改变食物原有感官性状。

(3)在进一步烹调加工中营养素不发生明显损失。

(4)注意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防止由于食品强化而造成营养素摄入的不平衡。

3、面粉中营养素检测方法见下表:

项目名称

国标号

检测方法

VA

GB/T5413.9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

VB1

GB/T5413.11

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

VB2

GB/T5413.12

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检测器)

烟酸

GB/T5413.15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器)

叶酸

GB/T5413.16

微生物法

GB/T5413.21

原子吸收法(火焰法)

4、工艺流程图

(1)面粉加工工艺流程

①清理工艺流程图

 

②制粉工艺流程图

 

③营养添加工序图

 

面粉营养强化的工艺比较简单,在面粉加工过程即将结束时把营养素直接按比例与面粉混合。

因为复合营养素的添加比例都很小,在进入混合机器之前,增加预混合设备,将复合营养素按一定的比例预放大,以保护最终产品(面粉)的均匀度。

二、馒头加工技术及方案

1、和面将一定比例的小麦粉倒入和面机,开动和面机,将已用温水调成糊状的老面或溶化的酵母加入,在和面机中搅拌5-10分钟,至面团不粘手、有弹性、表面光滑时投入发酵缸,面团温度要求30℃。

2、发酵影响发酵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