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石门黄煤矿采掘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170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采掘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采掘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采掘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采掘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采掘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采掘方案.docx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采掘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池区石门黄煤矿采掘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采掘方案.docx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采掘方案

池州市贵池区石门黄煤矿

二0一一年度

 

编制单位: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

编制时间:

二0一一年元月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

二0一一年度采掘方案说明书

 

生产规模:

6.0万吨/年

矿长:

洪友寿

技术负责人:

汪振志

编写人员:

高贵生、方汉锋、郝加贵、汪振志、刘金平

刘光华、陈满来、方汉超、伍宏启、储旭明、陈登宝

 

编写单位: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

编写时间:

二0一一年元月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矿井基本情况

1.交通位置

贵池区石门黄煤矿位于池州市东南30公里的梅村镇南冲村内,矿区有简易公路与贵(池)梅(街)公路相连,交通方便。

2.地形

矿区位于低山丘陵地带,地形标高+150m-+400m之间

3、资源储量

煤炭资源量为55.1万吨,可采储量为45.42万吨。

4、井田边界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为:

1、X:

3370200Y:

39551625

2、X:

3369880Y:

39551585

3、X:

3369750Y:

39550880

4、X:

3369975Y:

39550585

井田面积为0.2642km2。

(2)生产规模

矿井生产能力为6万t/a。

5、开拓方式

(1)开拓方式:

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三个井筒。

主斜井担负全矿井提煤、提人、下放设备、材料,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副斜井担负全矿井提矸和辅助材料,为矿井的另一个安全出口。

回风斜井担负全矿井回风。

(2)生产规模

矿井生产能力为6万t/a。

(3)水平、采区

矿井开采水平为东采区+180m、西采区+160m,回风水平为+200m。

矿井布置二个采区,即东采区和西采区。

(4)工作面布置及采煤方法

采煤工作面为+180m一煤中央采区工作面,走向长度125m,倾斜均长度40m,煤层均厚1.8m,倾角30°~70°;+180m三煤东采区采走向长度250m,倾斜均长度40m,煤层均厚1.9m,倾角30°~70°。

均采用单一走向短壁后退式采煤方法,放炮落煤,冒落法管理顶板。

二、矿区地质概况

本矿区位于皖南山区的低山地带,煤系地层分布在山坡及山脚,第四系覆盖层较薄,部分被植被覆盖,出露较为完整,现根据地表出露和井下巷道揭示,将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1.二迭系下统栖霞组:

主要以灰色、深灰色厚层状石灰为主,岩质不纯,含沥清质,夹燧石结核,产大量腕足类化石,溶洞发育,本组分布在矿区北部的高山上,厚度不详。

2.二迭系下统孤峰组:

由灰-深灰色硅质灰岩、硅质页岩组成,细品质,致密坚硬,产较多腕足类动物化石,页岩中多含锰质。

本组厚度85米左右,与上履地层呈假合接触。

3.二迭系上统龙潭组:

本组为区内含煤地层,上部含煤段主要以浅灰-深灰色粉细砂岩、砂质粘土岩、炭质页岩、煤层组成,富产大量羊齿类植物化石。

一般含煤3层,自上而下为1、2、3、煤层。

含煤段厚约40米。

下部不含煤段主要以浅灰-灰白色细、中粗粒砂岩和砂质粘土岩、粘土岩组成,砂岩多为泥质胶结,较坚硬。

全组总厚80米左右,出露于山脚、坡地,与上覆地层呈假合接触。

4.二迭系上统大隆组:

主要以深灰-灰色硅质灰岩、硅质页岩组成,致密坚硬,下部含燧石结核,裂隙发育。

5.第四系:

分布在山脚及沟谷中,主要由原岩风化的砂砾、砂土组成。

6.火成岩:

本区内地踏勘和现有井下巷道末发现有火成岩出露或侵蚀煤层,对煤层开采没有影响。

三、构造

矿区内地层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NE60°~70°,倾向北西,倾角为40°~47°,局部倾角达60°,区内仅有一条倾向斜切逆断层(F1),走向NE45°~50°,倾角70°,落差大于200m,造成煤系地层在走向上不连续。

目前所开采的煤层为断层的上块段根据现有井下揭露资料,区内末发现大的断层,但是受到北西、南东感应力作用,区内小的褶曲较发育,并造成煤层滑动,局部煤层增厚、变薄较普遍,沿走向和倾向有变化,给开采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开采中应注意收集资料,掌握其变化规律,合理布置工作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工效。

四、煤层特征

1.一煤层:

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0.20m—2.10m,均厚1.2m,结构较简单,顶板为黑色岩质页岩。

少数相变为薄层的粉砂岩,距大隆组底部灰岩0.1-2m,其大隆组灰岩顶板为本区标志层,底板为灰黑色砂质泥岩或深色砂质页岩、薄层粉细砂岩。

煤层走向45°—75°,倾向西北,煤层倾角30°—45°。

2.二煤层:

为不稳定煤层,属不可采煤层。

3.三煤层:

煤层赋存较稳定,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0.3m—2.5m,均厚1.5m,东部较稳定,西部变化较大。

该组煤层结构较为复杂,一般含矸1—2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砂质页岩或粉细砂岩,底板为深灰色中细粒砂岩、泥岩。

距二煤层15—20m,煤层走向45°—75°,倾向西北,煤层倾角30°—75°。

4.煤质:

一煤层为黑色粉末状、块状、金属光泽;三煤层为黑色粉末状或块状,金属光泽。

均属中灰分、高发热量的无烟煤,发热量在5000千卡/千克以上。

主要可用于地方小型建材工业和民用。

五、开采条件

1、水文地质:

矿区地处山区,矿井不受地表水威胁,矿区内主要含水层为裂隙含水层,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中等。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8m3/h,最大涌水量为15m3/h。

2、矿井瓦斯

2010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453m3/mln,相对涌出量为3.72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343m3/mln,相对涌出量为2.82m3/t。

经省经信委批准为低瓦斯矿井。

3、煤层自燃性与煤尘爆炸性

根据安徽省煤矿安全参数测定站对本矿区煤尘爆炸及煤层自燃鉴定结果,本矿井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

第二章二0一一年度矿井采掘方案

第一节二0一0年度开采情况

1、二0一0矿井安排了“两掘一回”的三个作业面,即:

+180m一煤东采区回采工作面和+200m三煤及东采区回采工作面,以及副井延深至+140m工程。

2、2010年东采区+180m一煤回采工作面、东采区+200m三煤回采工作面已回采结束,其回采率为95%;副井沿深工程设计延深至140m,实际只延深至+160m。

(由于副井延深至+140m与以后主井延深入至+140m间距不足100m,所以决定副井不再延深至140m,因此,副井2010年延深至+160m)。

第二节依据和目的

2011年度,矿井根据生产能力为年产6万吨的规模及上年度采掘布置情况及井巷揭露情况和2011年度采掘计划,为合理有序组织生产、保持采掘平衡、合理的利用资源,减少浪费,达到矿井安全生产,同时也能使采煤工艺,采掘顺序,生产系统完善,在此基础上编制矿井2011年度生产采掘方案。

第三节、矿井年度采、掘作业面和储量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2011年度采掘工程及采区的划分为:

矿井+180m一煤中央采区(生产采掘范围在+180m至+200m水平,上限为+200m水平);+180m东三煤准备采区沿+180m井底车场向东沿煤层掘260m,掘回风巷形成+180m三煤东采区;主井延深工程120m为主斜井、车场及水仓(矿决定2011年三季度进行主井延深,年初请设计单位进行主井延深设计),副井+160m水平开拓待主井深设计时同时进行设计,该水平开拓暂不列入采掘计划。

+180m一煤中央采区,煤层走向长125m,运输石门留设10m煤柱,煤层可采走向长115m,回采上限为+200m,倾斜均长40m,煤层均厚1.8米,容重1.4吨/立方米,其地质储量为11500吨,可采储量为11000吨。

+180m三煤东采区,煤层走向长260米,运输石门留10米煤柱,煤层可采走向长250米,回采上为+200m,倾斜长40米,三煤厚度1.9米,容重1.4吨/立方米,其地质储量为26600吨,可采储量为25200吨。

此储量作为接替储量。

中央一煤采区切眼可掘进产煤170吨;在掘进东采区三煤进、回风巷,形成东三煤采区负压通风的短壁采面可掘进产煤2700吨;主井延深可掘进产量1200吨。

综上2011年年共合计可开采原煤40270吨。

 

第四节工作面布置及回采工艺

一、工作面布置及回采顺序

1.为了保持采掘平衡,井上同时按排三个作业面:

即两个掘进头,一个回采面。

2.回采时先回采+180m中央采区一煤,后采+180m水平东三煤。

3.回采+180m一煤中央采区时,同时安排东采区+180m三煤东巷掘进和主井延深工程掘进。

4、副井+160mI水平开拓计划在主井延深设计时同时进行设计,并根据设计进行布置、施工安排。

此开拓工程暂不列入采掘计划。

二、采掘工程及工程量

+180m中央一煤采区,开切眼40m。

东采区+180m三煤东运巷250米,回风巷250米,开切眼40米。

主井延深工程120m。

三、工程进度安排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及矿技术力量,巷道掘进进度指标为全煤巷100米/月,半煤巷90米/月,岩巷60米/月,上山75米/月,工作面回采进度为30米/月。

附:

采掘工程进度安排表

四、采煤方法

+180m水平一煤中央采煤工作面、+180m水平三煤东采煤工作面均采用单一走向短壁后退式采煤方法,放炮落煤,冒落法管理顶板。

五、回采工艺

1.工作面采用一日一循环的作业方式,日进尺1.0m从上到下依次回采。

2.工作面打眼出煤架棚时工作地点应架好脚手架和护身板。

3.工作面回采时采用一次采全高,保持工作面平进,不得留煤垛,留伞檐。

4.采煤工作面放炮时采用分段爆破的方法,一次装药必须一次同时起爆,禁止一次装药分次起爆。

六、顶板管理

1、顶板管理采用垮落法管理,工作面采用一梁二柱的顺山木棚支护,尾径不得小于10cm,顶板压力大,比较破碎时,应视现场情况分别在顶柱之间采取加密支护;特别在工作面的安全出口,如果处在破碎地带,应及时架设木垛支护。

支柱必须打在坚硬的底板上。

2、工作面支护排距0.9m,柱距为0.8m,打顶柱时带线作业,保持采面的排距、柱距成直线。

木材料规格小头直径不小于10公分。

3、回采时采用“见6回2”的原则进行回柱方法,最大控顶距为4.5m,最小控顶距为2.7m,放顶步距为1.8m(2排),放顶前在放顶线上打好木垛及单排密集支柱后回柱放顶。

回柱时,采用木垛及单排密集支护控制顶板。

4、回采时,每次回采步距一定在控制距离以内,工作面顶柱,排距为0.9m倾斜柱距为0.8m,严禁超柱回采。

5、采煤作业时要编制作业规程。

6、回柱采用回柱绞车,回柱时由下至上,由老塘到煤壁逐根回柱。

回柱前应打好双排密集切顶支柱,管理好上下安全出口。

7、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必须加固,上出口采用抬棚和木垛支护,下出口采用密集支护和木垛。

上出口的木垛距回风巷向下1米处。

下出口的木垛距进风巷上1米处。

中间每间隔3—4米的打一个木垛。

8、工作面上方的安全煤柱应保留3-5米。

9、工作面回柱时,采用回柱绞车,回柱放顶前,必须管理好上、下安全出口,并将木垛及密集支护打好,由里向外、从老塘向煤壁逐根回柱。

七、顶板管理安全措施:

1、上、下出口必须由当班安全员检查出口的支护、抬棚、木垛、顶柱和手、脚架的情况。

如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严格监督施工作业人员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2、上出口采用抬棚和木垛支护,下出口采用密集支护和木垛。

上出口的木垛距回风巷向下1米处。

下出口的木垛距进风巷上1米处。

中间每间隔3—4米的打一个木垛。

下出口必须有供人员上、下的梯子,所有出口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3、支护质量要求:

采煤工作面支护规格质量标准为排距900毫米,柱距800毫米。

4、采面支柱必须打成直线,偏差不超过100毫米;排、柱距符合规程要求,排距偏差不大于100毫米,不小于100毫米;柱距偏差不大于100毫米,不小于100毫米。

5、支柱迎山角3~5度;支柱必须支在坚硬的底板上,严禁支在浮矸、浮煤上。

6、采面支柱必须架设牢固,无缺柱、失效柱,顶梁联接稳固。

7、密集支柱必须打成直线,柱子偏差不超过(正负100毫米),数量齐全,打紧打牢。

8、木垛各层接点要成一直线且紧、牢,支在实底上,用木楔楔紧。

9、放顶线以内至巷道20米范围内支架完整无缺,工作面端头采用特殊支护措施。

10、老塘内不得留有木垛和顶柱。

不得回收时,全部拉倒。

11、控顶距符合要求,上下顺槽与采面放顶线齐。

12、回采时,煤壁背帮,采用花帮。

回柱放顶时,先架切顶线处的木垛,后撒除回柱内的木垛。

13、做好“三防”工作,防漏顶、防片帮、防冒顶。

八、掘进工作面:

1、东采区+180m三煤运输巷250m,+200m三回风巷250米。

其运输巷断面积:

上宽1.3m;下宽2.1m;净高2m;净断面为3.5m2,梯形断面,工字钢支护。

回风巷断面积:

上宽1.2m;下宽2.0m;净高1.8m;净断面为3.0m2,梯形断面,工字钢支护。

2、主井延深工程巷道断面积:

上宽1.6m;下宽2.6m;净高2.5m;净断面为5.2m2,梯形断面,工字钢支护。

九、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1、严格“敲帮问顶”制度,重点是放炮后应及时清除浮、危矸石、岩石等。

2、煤破后,班组长清除危浮岩后。

在迎头攉煤时要有安全人员注意观察顶板,同时临时支护要跟上。

3、打眼放炮工序要注意布眼准确,药量适宜,防止超柱,防止崩倒棚子。

4、放炮前加固距工作面10m以内支架,防止崩棚。

5、坚持掘一棚架一棚,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按作业规程规定架设支护,控棚距离,满帮满顶,严禁空帮漏顶。

6、开叉门及贯通作业,实行少装药、少放炮,防止引发冒顶。

7、经常检查维修巷道,发现有断梁拆柱,应及时维修更换。

8、工作面应正确使用前探梁支护,每根前探梁配足二个卡钳式吊环,正常情况下两个起作用,施工过程中交替前移,前探梁组间距为600mm,前探梁末端距迎头端面距不大于0.3m。

最大控顶距600mm,最小控顶距100mm,如果顶板破碎时就不存在最小控顶距离。

十、生产工具:

1、采煤工作面:

手镐、风镐、煤电钻、铁锹、斧子等。

2、掘进工作面:

手镐、风镐、煤电钻、凿岩机、铁锤、铁锹、扒了、斧子等。

第五节劳动定额及工作量安排

一、劳动定额

(一)依据

1、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等;

2、生产规模为6.0万吨/年和年初制定的开采方案;

3、本矿“两进一回”斜井开拓方式即:

两个主提升斜井(其中主斜井提升人员),一个井回风;

4、2011年初制定的年产4万吨的产量和井下实际现状;

(二)作业实行“三八”制作业,井下同时安排“两掘一采”的三个作业面,为搞好生产期间的人员接替安排工作,特安排规定井下劳动定员。

1、安全管理人员10人:

分别为矿长1人,安全副矿长1人;生产副矿长1人;机电副矿长1人;技术负责人1人;通风副总工程师1人;通风科长1人;安全科长1人;生产科长1人;机电科长1人。

2、特种作业人员33人:

分别为安全员5人、瓦检员7人、绞车工11人、通风监测工3人、电钳工3人、爆破员4人。

3、生产人员:

井下同时安排“两掘一采”作业点,三班作业,人员安排分别如下:

1)采煤工作面根据实际需要每班生产工人6人(其中班组长1人、正副大工各1人、运煤工1人、推车工1人、运料工1人)。

三班合计18人

2)掘进工作面根据实际需要每班每个掘进头生产工人5人(其中班组长、正副大工各1人、运输工2人),两个掘进头三班合计30人。

3)生产辅助人员每班9人:

分别为井口打点工1人、倒车工1人、井底打点工1人、充电工1人、监测工1人、通风司机1人、巷道维护工3人,辅助人员3人,合计30人。

综上,石门黄煤矿2011年劳动定员人数为121人。

最大班下井人数为31人

 

2011年劳动定员表

项目

序号

别人员类

额定

人数

每天出勤人数

备注

早班

中班

晚班

合计

 

1

管理人员

10

1

1

1

3

2

专职安全员

5

1

1

1

3

3

瓦检员

5

1

1

1

3

4

爆破员

4

1

1

11

3

5

电钳工

3

1

1

1

3

6

通风监测工

4

1

1

1

3

7

井下打点工

3

1

1

1

3

8

采煤工

18

6

6

6

18

9

掘进工

30

10

10

10

30

10

维修工

3

3

/

/

3

11

其它下井人员

5

5

管理人员、上级检查人员下井

井上辅助人员

12

绞车工

11

3

3

3

9

主井2人副井1人

13

充电工

3

1

1

1

3

14

井上打点、运输工

6

2

2

2

6

15

其它辅助人员

10

10

合计

120

 

二、二0一一年度采掘产量计划按排

时间

产量(吨)

2011年

+180m一煤中央采区

+180m三煤东采区

主井延深工程

合计

掘进

回采

掘进

回采

掘进

1月

170

450

620

2月

1500

450

1950

3月

4000

600

4600

4月

4000

600

4600

5月

1500

600

2700

4800

6月

4500

4500

7月

4500

4500

8月

4500

4500

9月

4500

4500

10月

4500

4500

11月

600

600

12月

600

600

170

11000

2700

25200

1200

40270

 

劳动作业循环图表

序号

巷道名称

支护形式

工程量(m)

净断面

(m2)

工程进度(月)

工程进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80M一煤切眼

支护

40

3

0.5

2

+180m三煤运输巷

支护

250

3.5

2.5

3

+180m三煤回风巷

支护

250

3

2.5

4

+180M三煤切眼

支护

40

3

0.4

5

主井延程深工

支护

100

5.2

2+

说明:

5-10月份工程量根据主井延深工程设计进行布置、施工安排

 

第三章各生产系统布置

一、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风井安装2台风机型号为FBCDZ№—12×2×18.5,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功率为(2×18.5)KW,主井进风量为570立方米/每分,副井进风量为450立方米/每分,安排“两掘一采”三个作业面分别如下:

1、采煤工作面:

全风压通风,进风流为:

新鲜风经主井→+180m运输石门→+180m一煤运输巷→采煤工作面。

乏风流:

采煤工作面→+200m一煤回风巷→+180m二煤集中回风巷→+200m回风石门→风井→地面。

工作面配备风量为250立方米/分。

2、掘进工作面:

(1)+180m三煤东采区运输巷掘进时在+180m三煤东运输巷进风流中安装2台11KW的局扇,双风机自动切换,采用400mm的风筒供风到掘进迎头。

配备风量320立方米/分。

回风流从+200m一煤东巷回到+210m回风石门到+200m回风石门到+200m一煤集中回风巷到+200m回风石门到风井到地面。

(2)主井延深掘进时在主井+180m上10m进风流中安装2台11KW的局扇,双风机自动切换,采用400mm的风筒供风到掘进迎头。

配备风量320立方米/分。

回风流从+180m二煤回风巷到+200m回风石门到风井到地面。

二、运输方式及运输设备

矿井提升运输系统简单,主井担负全矿井的提煤,提矸,运输物料、设备以及行人和全矿进风等任务。

副井提升采用自制斜井箕斗,不提升人员,因此,主井安装JTK-1.6×1.2提升绞车担负主井提升任务。

钢丝绳直径为21mm,电机功率90KW,提升容器为0.5吨串车,主提升绞车安装了KHT-11kw后备保护装置。

矿井井下大巷运输采用人力推车运输。

副井采用JT800/630的绞车。

各工作面运输情况如下:

1、采煤工作面:

采用自溜槽自动溜煤或人工攉煤,将煤炭从溜槽运到+180m一煤运输巷的0.5吨的矿车内,由人力推矿车至+180m井底车场后,集中由主绞车提出地面。

2、掘进工作面:

东采区+180m三煤东运输巷掘进所掘的煤、矸由人力推车推至+180m井底车场后,集中由主绞车提出地面。

三、排水系统

矿井为一级排水,在主井+180米设立水仓并安装三台80DF30×5的多级泵,电机功率为30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两趟管路。

副井不设排水系统。

副井+160m水平的水由潜水泵抽至+180m水平后由集中排水沟流入主水仓中排除地面。

四、供电系统

矿井采用独立的双回路供电,井下采用S9-160/10/0.4的中性点绝缘的变压器向井下供电,在主井+180m水平设机电硐室,分别对各工作面进行供电,井上采用S9-250/10/0.4的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向井上供电。

并且水泵房、通风机房、绞车房、监控室实行双回路供电。

五、监控系统

矿井监控系统为KJ91N型,设分站两台。

1、采煤工作面安装两个瓦斯探头(工作面的上隅角和工作面的回风口)。

2、掘进工作面除安装风筒风量、风机开停、馈电传感器外,在掘进迎头和一翼回风巷中分别安设瓦斯探头共两只(一只在掘进工作面迎头距工作面迎头不大于5m的巷道内,另一只在掘进工作面的回风流中,距工作面回风口10m-15m的巷道内)。

六、与劳动组织及循环

井下安排:

“一采两掘”三个作业面。

采煤工作面:

劳动组织采用单班制循环作业,边采边打点柱、回柱绞车放顶、见六回二控顶,放炮落煤、自溜槽自动溜煤或人工攉煤、垮落法管理顶板,每班作业人数为6人,计划产量每班每人5吨,共计30吨/班。

两个掘进工作面:

劳动组织采用三八制循环作业,边掘进边支护,掘进方式采用爆破法,人工装煤(矸),每班作业人数为5人,计划产量每班每人2.5吨,共计12。

5吨/班。

第四章安全措施

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开采龙潭组煤层,煤层无自燃倾向,煤尘无瀑炸性,今后开采中要制定完善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杜绝“三违”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第一节粉尘灾害防治

为减少粉尘飞扬,改善井下劳动卫生条件,保证安全生产,设计采用以防为主的综合防尘,降尘措施。

1.建立完善的井下消防及防尘洒水系统,凡有可能产生煤尘,岩尘的地点,如采掘工作面,溜煤眼,煤仓上下口,地面储煤场等处设置喷雾洒水降尘设施,以消除粉尘的产生。

2.煤巷掘进头采用外喷雾方式,岩巷掘进头采用湿式打眼,放炮喷雾,装岩洒水等措施。

3.回采工作面采用外喷雾方式,坚持打眼喷雾,放炮喷雾,装载喷雾。

4.在相邻的采区间,相邻煤层间的联络巷道内以及回采工作面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