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4074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舍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校舍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校舍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校舍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校舍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舍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校舍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舍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舍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校舍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一、编制说明和工程概况

二、确保质量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三、确保工期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四、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五、拟投入的主要物质计划

六、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七、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八、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九、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

十、劳动力安排计划

十一、施工总进度表

 

一、编制说明和工程概况

1.1编制原则

1、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涡阳县2011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施工的设计规模及设计结构形式,按照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要求,经过认真分析,反复比较论证后确立的施工方案。

2、本施工组织设计是从实际出发,经认真、细致的分析,以及经模拟施工论证以后,分析施工中的主客观因素,以及有利和不利条件之后,认真编制的。

3、本方案是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图纸及该工程的规模形式,结合我公司的技术力量,为达到其预定目标,实行项目法,采取科学管理,精心细致的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劳动力和物力,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确保工程质量,按要求工期提前竣工,将积极采取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1.2工程概况:

1、高炉普九学校为砖混结构,三层,加固面积1200m²;

2、结构类型及安全等级:

砖混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3、加固后的内外墙装饰、地面、电器和线路

3-1、内墙装饰:

刷乳胶漆两遍。

3-2、外墙装饰:

刷外墙漆两遍。

3-3、加固后的楼地面恢复原状.

3-4、加固后电器及线路恢复原状.

 

二、确保质量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如下:

(1)总体工程确保达到国家现行的验收和规范标准。

(2)主要分部、分项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一次检验优良率达到95%以上

(4)符合工程合同所确定的质量条款要求。

2、质量责任制

建立建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相应质量措施,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并坚决执行确保工程质量目标顺利实现。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岗位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项目各部门按公司质量手册负有各自质量职能。

在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签订质量保证书,明确岗位的质量职能、责任及权限,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活动,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全面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

3、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认真学习《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在确保基础、主体工程优质前提下,提高观感质量,配合业主进行特色施工设计,力求“细微之处见精神”,不使用已淘汰的建筑产品,消除质量通病,向业主交一个精品工程。

4、主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控制

5、半成品、成品的保护措施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要合理存放,做好保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质量损失。

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确保工序交接时不发生质量破坏。

6、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1)、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岗位练兵,不断组织学习施工规范。

(2)、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组织工人参观学习优质工程和先进工艺,对施工中易碰到的技术问题共同探讨。

(3)、实行逐一技术交底制度,使施工工人心中有底,进度有计划、质量有目标。

(4)、实行“叁级”质量检查制度(即:

班检、队检、项目部检),把不符合标准的项目控制在下道工序施工以前。

(5)、严把材料进场关,力求货比三家,材料采购首先索取厂家的材质书,检验报告等文件,观察材料的外观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进行抽样化验,最终达到各项指标都达到规定要求时方可使用。

(6)、制定奖罚制度,将工程质量与工人、管理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对产品质量和责任奖优罚劣。

 

三、确保工期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1、工期目标:

确保本工程工期为30个日历天。

为保证工程尽快使业主投入使用,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及我公司实际情况,我公司将精心安排,合理组织,确保30天内按时优质的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2、施工部署

(1)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拆除工程→植筋加固→内外装修→水、电预埋安装→交工验收。

(2)施工任务划分

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划分拆除、植筋加固、装修三个任务段,项目经理对各任务段工程施工全权指挥和协调。

(3)工程管理模式

以标准质量管理模式进行该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各个工序、关键部位实行预控和过程控制,控制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进度。

3、组织措施

(1)调集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骨干人员参加本工程的建设,调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及完好的周转材料,群策群力建设好该工程。

(2)建立生产制度,项目部实行每天生产例会制度,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3)加强设备和材料的管理工作。

材料要提前按计划准备好,及时供应。

(4)推广实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缩短工期提高工效。

(5)做好施工配合及前期准备工作。

(6)建立生产例会制度

4、技术措施

(1)采取科学方法,编制施工计划。

(2)发挥计划管理的龙头使用。

5、劳动力调配

调集我公司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骨干人员参加本工程的建设,对急需的各种人员,从公司其他项目部抽调支援,农忙及节假日期间,确保该工程人员充足。

6、农忙及节假日施工措施

(1)在选择专业劳务队时就加以考虑农忙季节的出工率。

对不受农忙季节影响且工人技术水平、操作技能又好的劳务队优先考虑。

(2)农忙季节到来前,事先落实劳务队的最大出工率。

(3)对选好的劳务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交纳不影响农忙季节出工率的风险抵押金,履约时给予奖励,否则加倍处罚。

 

四、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1)测量方案:

1、场区平面控制网:

在进行施工前,应会同甲方、设计单位对原建筑的各主要轴线进行确认记录,并引测至建筑物首层及女儿墙上作为本工程结构改造轴线、标高控制依据,应对其进行校核,其精度要求为:

角度±60″、边长1/2500、点位相对误差5cm。

2、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布设成平行于建筑物外轮廓的多边形,测量等级为二级,精度要求:

测角中误差±12″、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

建筑各轴线控制桩的测设应以平面控制网各边两端的控制桩为依据,并用钢尺校核各桩间距。

3、墙面抗震加固施工测量:

(1)外墙面垂直控制测量:

根据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上的各外墙轴线桩,将外墙轴线投测到屋面女儿墙上,投测的轴线应组成闭合图形,以进行校核。

根据女儿墙上的各轴线,用吊钢丝线坠进行控制外墙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投测精度为:

校差2mm。

(2)内墙墙面垂直测量:

以各轴线桩为测站,将主要轴线投测到施工层,首先应进行校核,闭合合格后,测设细部轴线,将设计墙厚弹在楼地面及两侧墙面上,作为内墙面喷射混凝土施工找方正垂直、平整的依据。

投测精度为:

±3mm

(2)原墙、板裂缝处理:

1、墙板裂缝的处理:

(1)在墙体饰面凿除完成后,对墙板进行全面清理检查,墙板的裂缝部位、宽度、长度应做详细记录,以利于根据墙板实际裂缝大小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墙板上的可见裂缝按设计要求均采用灌注结构胶将裂缝处混凝土粘牢。

(2)施工要求:

1)灌浆法施工。

应将裂缝构成一个密闭性空腔,有控制的预留进出口,借助专用灌浆泵将浆液压入缝隙并使之填满。

2)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裂缝处理→埋设灌浆嘴、盒、管→封缝密封检查→配置浆液→灌浆→封口结束→检查。

3)灌浆前应对裂缝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可分为:

①表面处理法:

对于较细(小于0.3mm)的裂缝,可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白灰、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甲苯、酒精等有机溶液,把沿裂缝两侧20-30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②凿槽法。

对于较宽(大于0.3mm)的裂缝,应沿裂缝用钢钎或风镐凿成“V”形槽,槽深与槽宽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

凿槽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4)封缝应根据不同裂缝情况及灌浆要求确定封闭方法。

5)浆液配置应按照不同浆材的配方及配置方法进行。

浆液一次配备数量,需按浆液的凝固时间及进浆速度来确定。

6)灌浆是施工关键工序之一,应确保灌浆质量:

①灌浆机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时方可使用。

接通管路,打开所有灌浆嘴上的阀门,用压缩空气将孔道及裂缝吹干净。

②根据裂缝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灌浆或分区群孔灌浆。

在一条裂缝上灌浆可由一段到另一端。

③灌浆时应待下一个排气嘴出浆时立即关闭转芯阀,如此顺序进行。

化学浆液的灌浆压力为0.2MPa,水泥浆液的灌浆压力为0.4MPa-0.8MPa。

压力应逐渐升高,防止骤然加压。

达到规定压力后,应保持压力稳定,以满足灌浆要求。

④灌浆停止的标志为吸浆率小于0.1L/min,再继续压注几分钟即可停止灌浆,关掉进浆嘴上的转芯阀门。

⑤灌浆结束后,应立即拆除管道,并洗干净。

化学灌浆还应用丙酮冲洗管道和设备。

7)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下灌浆嘴(盒),再用环氧树脂胶泥或渗入水泥的灌浆液把灌浆嘴处抹平封口。

8)灌浆结束后,应检查补强效果和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补救,确保工程质量。

9)灌浆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①灌浆材料应按其说明要求进行保存,如属易燃品,应封闭储存,远离火源。

②在配置及使用现场,必须通风良好,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必要时戴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和眼镜,并严禁在现场进食。

③工作场地严禁烟火,并必须配备消防设施。

2、工程质量及验收:

①灌浆施工前应检查施工准备是否符合要求。

②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检查灌浆是否密实。

③灌浆及粘结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相关加固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

(3)板墙基础处理:

1、板墙基础处理方案:

(1)外墙板墙基础做至原基础垫层顶。

 

2、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原地面凿除→土方开挖→测量定位→地下墙体钻孔栽筋并锚固→绑板墙钢筋网片→喷射板墙混凝土→土方回填。

3、板墙基础的处理采取分段进行施工,分段开挖、分段加固、分段回填。

4、施工前应认真核查原基础结构图,确认原基础形式、基础尺寸、基础标高,并应查清地下管网的布设情况,为土方开挖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5、应提前做好基准标高的引测及基础边线的测设工作,根据土质情况确定放坡坡度,留出作业面(不小于1000mm)后,弹出开挖边线。

6、沿开挖边线用混凝土切割机将原有地面、原散水进行切割、拆除,并及时将建筑垃圾清

运出场。

7、土方采用人工进行清挖,在接近原墙体及基础大放脚时,要用铁锨轻挖,严禁用尖镐刨挖,以免破坏原基础影响结构安全。

(4)板墙加固钻孔、锚筋方法:

1、加固的混凝土板墙厚80mm,内配双向钢筋网,竖向为Ф10@150,水平向为Ф8@150。

2、单面锚固筋为Ф8“L”形,入墙深度:

墙厚为240mm的为180mm,墙厚大于240mm的为200mm,锚入混凝土面层250mm,锚孔孔径20mm,锚筋纵横向间距物理楼为600mm,数学楼为750mm,呈梅花形布置。

3、数学楼15轴新增过柱与外墙采用1Ф16拉接筋(每层设4道)锚入板墙内700mm。

4、板墙两端沿墙高每450mm锚入Ф12钢筋,入墙深度:

墙厚为240mm的为180mm,墙厚大于240mm的为200mm;

5、穿楼板筋为Ф18,伸出板上下各800mm,间距为600mm,孔径Ф35mm;板墙在楼板上下缘各加Ф12加强筋。

(5)钢筋工程:

1、原材料:

(1)钢筋进场应备有出厂质量证明,物资人员对其外观、材质证明进行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入库。

(2)使用前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抽样试验及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加工配料:

(1)认真做好钢筋图的审图及钢筋料表的计算工作。

(2)钢筋加工前,应将钢筋表面油渍、铁锈、漆污等杂物清除干净。

(3)根据施工部位及钢筋原材的长度合理配料、长短搭配。

(4)箍筋弯钩角度为135°,弯钩平直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3、墙面锚筋及钢筋网绑扎:

(1)在墙面上按纵横间距各750mm、呈梅花形布置的原则,进行排尺放线,弹出锚固筋的布设点后,采用金刚石钻机钻孔,成孔后用压力水清洗洞内灰屑,并用加热管对其进行烘烤,直至无水痕。

(2)对钢筋所生根部分进行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3)用预处理液和处理液对打磨完的钢筋进行表面处理,使其无油污并增加粘接力。

(4)用预处理液和处理液对成孔表面进行处理,使其无油污以增加粘接力。

(5)将计算好用量的结构胶注入孔中进行生根,保证钢筋居于圆孔中心,24小时后初始固化,5-7天后固化完毕。

(6)在清理干净的墙面上,提前弹出门窗洞口的位置线并按设计要求的钢筋网格尺寸,布设绑扎并确定出墙、门窗边缘附近的周边钢筋位置线,其余按设计要求的钢筋间距,均匀分布弹出水平和竖向钢筋位置线。

(7)钢筋混凝土板墙用Φ8“L”形锚筋与原砖墙拉接,锚筋在砖墙内部分的端头应墩粗使其略小于孔洞直径,所用钢筋使用前应将表面清理干净,孔洞内放入钢筋后用JGN结构胶进

行锚固。

锚固钢筋按设计要求锚在板墙内250mm,待绑扎钢筋网片时,弯折后与钢筋网绑扎牢固。

(8)钢筋混凝土板墙与楼板采用Φ18@750的穿楼板筋与板墙钢筋网片进行绑扎搭接、连接。

(9)待锚筋完全固定,并经质检部门检测锚筋外露长度及抗拔力,检测合格后再绑扎钢筋网。

钢筋网片尺寸:

竖向为Φ10@150、横向为Φ8@150,绑扎时应逐点绑扎并做到水平筋在外,竖筋在内,与锚筋、穿楼板加固筋拉接、搭接好。

并利用已固定的锚筋控制钢筋网与墙面的距离,保证保护层厚度。

(6)回填土工程:

1、板墙基础、过柱基础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土的施工。

2、回填用土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

用于灰土的熟石灰应过筛,粒径不得大于5mm。

3、灰土应拌和均匀,并严格控制含水量,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采取晾干或洒水湿润措施。

灰土拌好后要及时回填夯实。

4、采用机械和人工夯实相结合的方法,除靠近基础及墙体时采用人工夯实外,其余部位采用机械打夯。

5、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错,每层(每层为200mm)至少要夯打三遍,并及时进行环刀取样,达到规范要求后再进行上层土的回填。

(7)板墙喷射混凝土:

1、原材料:

采用425#硅酸盐水泥,中砂,石子粒径不得大于15mm,外加剂、缓凝剂必须经试验后确定用量。

2、施工工艺流程:

原墙饰面拆除、清理→原墙面裂缝处理→喷水湿润→钻孔并用水冲刷→安放锚筋、绑扎钢筋网→贴饼、冲筋控制混凝土厚度→门窗口(预留洞口)封闭→刷302界面剂→喷射混凝土→刮尺刮平→喷水养护→抹防裂砂浆→浇水养护。

3、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施工顺序应自下而上。

4、喷混凝土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贴饼或冲筋的方法做好混凝土厚度控制点,控制点间距1.5-2m,并对阳角进行模板支设,根据窗口的具体尺寸加工窗口模板,确保窗口处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准确,阳角方正。

5、先以高压水将预喷混凝土面或砖墙面清洗两遍。

其一是为冲刷表面浮渣、灰尘,其二是为将混凝土表面和砖墙面充分湿润,避免混凝土喷射到原结构后,在新旧结合面处水分很快被吸干,使界面处混凝土不能充分水化而影响混凝土结合力。

在喷射混凝土前刷一道302混凝土界面剂,使新老混凝土结合好。

6、以上工作完成确认合格后开始进行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分前台、后台,后台负责运输、搅拌、上料,保证机器运转正常。

前台喷射手是实现喷射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其职责是:

(1)根据不同喷射面采取不同的喷射方法,如注意阴角无窝料,阳角无缺陷。

(2)掌握喷射厚度,喷射顺序。

(3)调节水量,此间喷射手应注意随时根据料流情况调节水量,以达到最佳水灰比(0.4-0.45)。

(4)混凝土修补工作是保证喷射平整度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缺角,凹陷的地方补平,凸出部分以刮尺刮平,并在混凝土终凝后抹防裂水泥砂浆。

7、混凝土养护,喷射混凝土的养护是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关键工序,该项工作组织专门负责混凝土养护工作作业人员,每层配不小于50m水管2根,水枪2把,混凝土喷射4-6小时即开始喷水养护,每天喷水不少于两遍,保证混凝土充分湿润就行,一般养护7天。

(8)新增构造柱、过梁施工:

1、在数学楼增加钢筋混凝土过梁,新增过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2、新增过梁、柱自下而上逐层进行施工,并在施工前清除上层楼面上所存放的物品,对柱穿楼板处的楼板采取支护措施,确保结构及施工安全。

3、构造柱柱:

(1)新增过柱截面尺寸为:

为240×240mm构造柱配筋为4Φ4/Φ6@150。

(2)构造柱基础底标高(同原砖墙基底标高)与原外墙垫层、基础大放脚分别采用Φ12@600、Φ8@600×600mm锚筋用JGN结构胶进行拉锚。

(3)构造柱与外墙采用1Ф16拉接筋(每层设4道)锚入板墙内700mm。

基础斜面、构造柱均采用模板散拼散支。

沿柱高分步支模、分步浇注混凝土。

其中地面以下分2步,第一步留在基础顶,第二步留在室内地坪处;地面以上每层分2步,第一步留在距楼地面1.5m处,第二步留在距过梁底部600mm处(即留出钢筋的足够的锚固长度)。

(4)构造柱纵筋采用搭接焊连接,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不得超过50%。

(5)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站拌制,手推车水平运输,上料架负责垂直运送,人工入模,机械振捣成型。

(6)混凝土应分层浇注、分层振捣,分层厚度不得大于400mm,并做到振捣密实。

(7)在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1.2N/mm2)后方可拆除墙模,拆模时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敲。

3、过梁:

(1)过梁截面尺寸详见图纸。

(2)过梁底、侧模采用模板散拼散支。

(3)过梁钢筋底、侧面保护层均采用混凝土垫块。

(4)过梁水平筋要锚固在过柱内,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5)过梁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站拌制,手推车水平运输,上料架负责垂直运送,从楼板上凿开的混凝土浇注孔由人工灌入,从浇注孔采用机械振捣成型。

(6)当过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拆除底模和支撑脚手架。

(9)新增横墙锚杆施工:

1、新增横墙锚杆8采用Ф8钢筋,并锚入外墙喷射混凝土内1000mm。

2、新增横墙锚杆的钻孔、锚筋由专业施工人员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3、新增横墙锚杆应在外墙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完成,并确保其锚固长度。

4、锚杆在横墙上端头封闭的细石混凝土要捣实,确保锚固质量。

(10)碳纤维布加固施工方法

认真研究设计图纸,进行放线定位及各种施工准备工作。

2.混凝土基面的处理:

A、用角磨机打磨混凝土表面,并用吹风机吹净,露出干净、结构坚实的表面。

B、清理打磨基面上的粉尘,用吹风机吹干净,确保粘贴基面上干净、无油污并充分干燥。

3.涂底胶

A、根据标准用量,算出所涂布面积的底胶用量,视现场气温等实际情况,确保在使用期内一次用完,按底胶规定的比例把底胶主剂和固化剂置于配胶容器中,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

应注意:

a、配好的底胶如超过使用期后决不能使用;

b、在底胶中严禁添加任何溶剂,含有溶剂的毛刷或被溶剂润湿了滚筒等工具在未干燥之前不得使用。

B、用滚筒刷或毛刷均匀、无遗漏地将底胶涂在需补强的混凝土表面,底胶涂布面边界应不小于所粘贴的碳纤维布大小。

应注意:

施工部位的温度应不低于50C或高于350C,相对湿度应小于70%,遇雨天混凝土表面结雾或有水分,应用电吹风将潮湿部位表面处理至干燥后方可施工。

C、等底胶凝胶至指触干燥(视施工现场气温情况,一般需4小时左右)后,如发现表面有突起毛刺,应用砂布打磨光顺,注意不能将底胶层打磨穿。

如有打磨穿的局部应重复操作步骤。

4.修整找平层

A、底胶指触干燥后,若发现粘贴表面上有坑洼、模板接头处出现的高度差等情况,应用找平胶进行刮填修补,保证模板接头处无明显高度差。

B、等找平胶固化至指触干燥(视施工现场气温情况,一般需4小时左右)后,如发现整平部位表面有突起毛刺,应用砂布打磨平顺。

5.粘贴碳纤维布

A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

应注意:

a、碳纤维布的裁剪数量应保证能在当天用完;

b、碳纤维布一定要作好防潮处理,避免影响质量。

c、碳纤维布在运输、储存、裁剪和粘贴过程中应避免受到弯折,每天施工所用的剪裁好的碳纤维布应妥善保存。

d、碳纤维布为导电材料,使用碳纤维布时应尽量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

B、根据粘接胶的标准用量,计算出所涂布的面积的需用量,视现场气温等实际情况,确保在使用期内一次用完,按粘接胶使用说明规定的比例把粘接胶主剂和固化剂置于配胶容器中搅拌均匀。

应注意:

已配好的粘接胶如超过使用期后不能使用。

C、用滚刷均匀地将粘接胶涂在选定的混凝土表面,粘接胶涂刷面积应大于所粘贴碳纤维布的面积。

应注意:

在模板接头处出现的高度差位置和拐角以及碳纤维布搭接部位处应多涂一些。

D、在已涂好粘接胶的混凝土表面铺覆碳纤维布,碳纤维布的铺覆方向符合设计要求,一层中各张布之间的搭接应在纤维方向进行,并且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cm。

E、用专用胶辊或刮板在碳纤维布上沿纤维方向施加压力并向一个方向或从中间向两个方向滚动碾压,但不允许来回反复滚动,使树脂胶液充分浸渍碳纤维布,形成复合材料,消除气泡,使碳纤维和底层充分粘接。

严禁交叉垂直于碳纤维方向滚动碾压施工,以免出现折丝弯丝现象。

F、应遵循下述自然养护制度:

a、每处施工完成后,自然养护24小时内应确保不受外力硬性冲击等干扰;

b、每道工序过程中及完工后,均应采取适当措施保证不受污染或雨水侵袭;

c、自然养护下至达到设计要求需要5天左右。

G、对粘贴施工完成后的复合材料层,经自然养护至粘接胶完全固化后,对碳纤维布粘贴面仔细检查,如果碳纤维布贴层有空鼓或气泡,可以用刀片将碳纤维布划开(注意不要划断得太长),然后采用注射器针管将调制好的粘接胶注入空鼓或气泡内填充至密实。

应保证密实粘贴面积达到100%。

碳纤维片粘贴的质量标准;

a、粘接胶浸润碳纤维束良好;

b、碳纤维片粘贴密实与混凝土结合达到100%;

c、碳纤维片方向不发生弯曲;

d、顺纤维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各层碳纤维片搭接部位不得位于同一条线上,必须错开至少50cm。

e、碳纤维片材规格、贴片位置、长度、宽度、纤维方向、层数符合设计规定。

6.涂刷表面防护胶

复合材料凝胶固化后,在复合层表面采用毛刷或刮板均匀涂刷表面防护胶,形成防护层。

7.表面涂装

将水泥和107胶混合成的涂料,涂刷于碳纤维表面,使其颜色与混凝土颜色基本一致

(11)预制楼板加固

1、剔除原楼板上没有增强作用的面层,即砼强度小于C15处。

2、用热碱水把新老砼结合面刷洗,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3、用凿子或电钻将结合面凿毛,凿毛点的纵横相互间距不得大于200mm,最好划线进行,凿毛点深度3~7mm,平均5mm。

4、扫清凿毛的碎屑,然后用压力水冲洗干净。

5、在板的跨中部位下面设置顶撑。

6、根据设计计算配置钢筋。

7、用压力水冲洗一次,并将积水扫除,然后浇捣补强砼。

8、精心养护,等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顶撑。

(12)屋面工程:

原建筑的屋面铲至屋面结构层再重做找坡、保温、防水层。

1、找坡、保温层施工

(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找平→管根堵孔固定→弹线找坡→铺设隔气层→保温层铺设→拍平→填补板缝→检查验收→抹找平层

(2)基层清理、找平:

将面层后的结构层表面的杂物、尘土清理干净并抹20mm1∶3水泥砂浆找平层。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