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901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docx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docx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

论乒乓球的击打与摩擦

打乒乓有两个基本的发力,一个是撞击球的力,称为击打;另一个是摩擦球之力,称为摩擦。

除近网大高球,可以用单纯的打外,打其它的球,都必须是击打与摩擦相结合。

细究起来,这里面还有另外两层的意思。

 

  1、快抽时,以打为主,摩擦为辅。

打,可增加球的速度和力量;摩,可使球产生上旋,上旋有利于制造合理的击球弧线。

  2、制造旋转时(如拉弧圈球),应以摩擦球为主。

但是一味追求摩擦,势必物极必反。

擦球太薄,反而用不上力,自然难以打出旋转强烈的球来。

应先打后摩,即以打的动作将球近似粘于拍面,然后再加力摩擦。

调节意识。

无论哪种技术动作,在还击不同性能的来球时,都必须自觉地调节动作。

 

  具体可细分为:

 

  1、力量调节意识:

根据来球情况,适当调节自己的发力。

来球慢且高,发大力;攻对方搓过来的下旋球,自己发力为主,稍借对方来球之力;对方拉冲不特别凶、球略向前拱时,借力中发力;对方发力抽或冲时,自己应借力挡一板或对付一板,不宜发大力。

 

  2、拍形调节意识:

应视来球旋转与高低,适当调节拍形。

来球低或带强烈下旋时,拍形稍后仰;来球不转或与网高时,拍形与台面垂直;来球上旋或高于网时,拍形前倾。

 

  3、引拍调节意识:

应视来球的快慢、高低、旋转等变化,相应调整引拍动作的快慢、大小和高低,切忌习惯性引拍(即不看来球,打完一板球后就习惯地将球拍引至原来位置)。

如,对方拉过强烈上旋的弧圈球来,应高手引拍,并及时向前迎球(不要等球,更不能有向后的拉拍动作);对方来球下旋且低,应低手引拍;对方来球很快,应减小引拍动作幅度,加快引拍速度;来球慢且高,应适当加大引拍幅度,以利加力抽杀。

 

  4、手指调节意识:

打乒乓球,无论身体何部位发力,最后都要通过手指作用于球拍。

手指是身体发力时离球最近的部位,感觉最敏锐。

在发力时,手指有如长鞭之梢儿,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尤其是在发球时,触球瞬间的技巧全在手腕、手指的发力上。

 

  5、调节用力方向意识:

打球时,应视不同来球,注意调节用力方向。

如,攻下旋低球,应多向上用力;攻不转球,以向前打为主;攻打上旋强烈的加转弧圈球时,应向前并稍向下用力。

 

  还原意识。

每打完一板球后,应迅速调整重心,将身体尽量还原至接近准备姿势,以为还击下一板球做好准备。

有些人因缺乏此意识,打完一板球后,身体重心、手臂和球拍较长时间地停留在结束动作上,待对方将球还击过来,往往有来不及的感觉。

体会击球动作的意识。

每打一板球,都要对整个击球动作有清晰的肌肉感觉和表象,尤其是拍触球瞬间的发力情况应该清清楚楚。

打丢一板球,应立刻回忆动作,哪儿错了?

怎样才算正确?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动脑筋还应越来越细。

如攻球出界了,出界多少?

刚才的击球动作为什么把球打出界这么远?

有了这种意识,练技术才会有收获。

否则,一点体会没有,技术怎么能进步?

掌握击球动作实质的意识。

研究技术动作,要注意它的外形,但尤为重要的是应分析击球动作的实质。

摆速快、能发力、打摩结合好、命中率高、适应来球的范围广(即能依打不同来球的要求相应调整动作),这样的动作,就是好动作。

 

  击球动作的时空意识。

分析技术动作,应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时间节奏方面,如快带弧圈,上升期击球;攻打弧圈球,上升后期击球;拉下旋球,下降期击球。

二是空间位置(或几何图形的变化)。

如挥拍路线、拍形、用力方法等。

在时间节奏上,还要特别讲究从引拍到向前挥拍击球这段时间与来球的节奏合拍,这样才能打出又快又狠的球来。

即在自己发力的同时,又充分借用了对方来球之力。

研究与掌握这个节奏非常重要。

动作不断分化的意识。

在技术训练中,应不断将对方的来球总结分类,并明确回击每一类来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不少运动员乐于打顺手球,来球突变,失误一球,甚为不快。

其实,这时应好好想想,此球与顺手球有什么不同,长了、短了?

旋转强了?

还是节奏变了?

弄清楚此球特点,继而明确打此类球的方法。

这样不断将对方来球区分、归类,并明确打每一类球的不同方法,就可以使自己的技术越来越精细,水平亦越来越高。

教你一招:

正手拉球的击球部位

正确的击球部位,是保证拉球质量的重要因素。

最近,在给一些业余爱好者和少年儿童运动员进行辅导时发现,由于对击球部位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准确,影响到拉球力量发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时还带有很强的普遍性。

对于业余运动员来说,拉弧圈球容易产生的第一个误解是,认为摩擦球越薄越好。

大家都知道,摩擦力量由正压力和摩擦系数两个因素构成的。

如果在拉球时过分强调摩擦效果,易对撞击力重视不够的话,势必要影响球的前进速度,同时,也很难发挥出摩擦效果,拉出又冲又转的弧圈球。

有鉴于此,在练习拉球的最初阶段,要控制板形不要过于前倾,球板与球接触的最初瞬间,球板与地面保持约90度的半横状即可。

这样,可多接触球的后部一些,保证球板对球有足够的正压力,为发挥拉球过程中的摩擦效果创造条件。

拉球的击球点过多地在球的侧面是另一个容易犯的错误。

有些初学者和业余爱好者,看到一些优秀运动员经常拉出很拐的侧旋弧圈,进而进行模仿。

久而久之,不管拉什么样的球都是侧旋,已很难再提高拉球的质量了。

还有些人是因为动作本身有毛病,影响击球的准确部位。

正确的击球部位应是球的后中部,向中上部摩擦。

要做到这样,首先要端正对拉球的认识,先掌握好拉前冲和加转两个基本的弧圈球后,再学习拉侧旋及其它种类的球。

否则,将会影响拉球的进步潜力。

其次要注意拉球的动作要领。

在进行重心交换时,不要使髋关节在垂直轴上左右转动。

拉球毕竟不是扔铁饼,这样会分散向前的力量,同时,也难以做到接触球的后中部。

准备拉球时,重心平动,能够移到右脚即可(以右手为例)。

手臂运动的轨迹也是影响击球部位的重要环节。

拉球时,肘关节不要过分后拉,使手臂前后运动;要适当打开前臂与上臂之间在肘关节处的夹角,在身体的整体作用下,收前臂;击球瞬间手腕有一快速内收动作,使球板对球产生较好的摩擦效果。

最后一点是,拉球过程中,重心不要下蹲。

这样会因为击球点过低,怕影响拉球的准确性,不敢接触球的后中部,代之以拉球的侧部作为权宜之计。

从而影响拉球力量。

适当提高重心,不仅有利于调整击球部位,也符合高重心拉球的当代乒乓球时尚。

掌握乒乓球弧圈球技术中相关步伐练习如何掌握乒乓球弧圈球技术中的步伐练习,是很多喜欢使用弧圈技术朋友最为关心的问题,而且他们对于自己老是掌握不好这技术而烦恼。

特别是对于步伐上的配合,也是对于这弧圈球技术有着直接的相连。

在与很多球友的交流中,发现很多乒乓球爱好者在练习的时候弧圈球的质量很高,但是一到比赛就拉不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来,经过总结发现这些朋友的主要问题在于步伐问题。

首先我们温习一下拉定点弧圈球的要点,若想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正确的扭腰和小臂的发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拉弧圈球时一定要将重心下移,腿蹬地,扭腰,然后用腰带动小臂进行发力,拉完弧圈球后迅速回复等待下一板弧圈球。

简而言之就是:

蹬地、扭腰、挥拍、收小臂。

上面几个步骤一定要按照顺序做完整,如果是顺序颠倒则很难打出高质量的弧圈球来。

在练习中,球的落点一般都是固定的,采用上面的方法便会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但在比赛中对方的回球落点一般没有规律,这时便要学会移动中进行拉弧圈球。

弧圈球的基本动作是固定的,所以如果仍然想拉出练习时的高质量弧圈球,就必须通过灵活的步伐进行位置的调整,调整的方法一般是自己的反应速度和对球的预判能力以及平时步伐的练习。

在乒乓球步伐中包括六种步伐单步、跨步、并步、跳步、交叉步、小碎步。

具体步伐细节请参考我在前面给大家总结的如何认识乒乓球基本步法技术这篇文章,也可以重点关注一下我在阿邦网的乒乓球专栏。

乒乓球实战中弧圈球步伐练习中注意事项:

1、预判性:

人的反应速度是有限的,而对于高速的乒乓球运动而言,在比赛中更注重于对于球的预判。

在乒乓球比赛中,一定要培养乒乓球路线判断的好习惯,当判断完毕根据自己所在位置与球的落点,采用适合的步伐到达适合的击球位置。

 

2、稳定性:

在武术中下盘功夫一定要稳,乒乓球运动也是如此,即便有凌波微步的步伐,如果在击球时双脚无法扎稳,回球的质量也不会很高。

当采用预判并采用合适步伐到达合适击球位置时,一定要注意身体的稳定,尽量在击球的瞬间不要使身体有重心左右的移动。

3、重心的顺势移动:

当根据来球调整好身体的重心位置后,然后按照蹬腿扭腰收小臂的发力机制予以回球,此时重心也会顺势前移。

在击球过程中一定要感觉腿使得上劲,如果感觉腿使不上力,无法给腰一个良好的支撑,速度再快也无法打出高质量的回球。

总之,步伐在乒乓球实战中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基本功,但这项基本功对于提高乒乓球实战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所以希望广大乒乓球迷朋友能够多加练习。

技术的掌握程度如何,就必须要把正确的动作先纠正。

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把握好乒乓球弧圈球技术,所以必须从步伐上开始着手改正过来。

乒乓球发球中体现国家队员前臂加速作用效果业余球友都习惯于把球发转而忽略发球的速度,对发球的速度理解不够,以为发球就是发旋球,其实发球的速度同样重要,对于直板单面攻的球友,直线急球不但可以限制对手的侧身而且有时候可以发球直接得分,打乱对手的心理。

限制对手的技战术发挥在,这一点上大家都会深有体会。

但有时意识到要发快球了但做不到,发出的球不快反而让对手直接上手自己把自己弄被动了,如何加快发球的速度呢?

前臂的作用是加速作用,发球的速度不快,多数是前臂的力量运用不好或者根本不用前臂。

发球时从挥拍到触球前臂的摆速一定要快,利用前臂的摆速加快来加快发球的速度,尤其是发长球时运用前臂的加速发力效果会更好。

像我国优秀运动员王励勤,马龙的正手侧身半高抛发球前臂的发力作用十分突出,大家不妨模仿学习一下,或许会有不错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手腕的顺势发力,这样力量的传递才依次顺利。

当然,最终触球是靠手指来传递力量,在球拍触球瞬间手指要有握紧球拍的感觉,从而把所有的力量传递到球拍上。

运用好小臂和手腕的力量,不但可以加快发球的出球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发球的旋转,这同样重要。

对于发球的旋转不好的朋友,比如说发不出下旋球,那么就要注意提高小臂和手腕摆速去触球和摩擦球就可能发出较转的球了。

拉弧圈球易犯的毛病有哪些?

如何纠正?

1.在引拍过程中,前臂和上臂在肘关节处的夹角没有打开,而是靠拉肘向后引拍,影响拉球的发力。

在训练中有意识地把前臂放下来,配合脚部的转动和重心移动,引拍效果会好些。

2.击球前,腰部向后转动过大,形成掷铁饼式的准备姿势,影响向前发力。

在实践中,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能够移至击球一侧脚时即可。

3.击球时,球拍过于前倾,摩擦球过薄,使拉球的力量减小,准确性降低,容易打在拍边,出现人们常说的"飞碟"现象。

击球时球拍不要过于前倾,同时注意手腕向内向前的转动,这样方可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

4、拉球过程中,手臂由后直接向前挥动,成近似于直线型,难以制造拉球的弧线。

正确的挥动方法是手臂由右后下方,以肘关节为轴,向左前上方挥动,其挥动轨迹近似于"小弧型",这也部分地体现了弧圈球这一技术术语的内涵。

5.肩部过于紧张,动作僵硬。

由于弧圈球的动作比一般攻球动作稍大些,因此要做到拉后手臂,尤其是肩部要迅速放松还原,以利于连续拉和提高拉后扣杀的命中率。

业余直拍初学者如何纠正正手攻球的错误动作很多业余的学习乒乓球的朋友,由于各种原因,都没有经过比较专业的教练的指导,又因为打球的时间有限,所以没有注意动作的正确性而只是发力打而已,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非常错误的攻球动作。

这些错误动作的害处自然很多,而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妨碍打球者技术的进步和身体健康,相对于我们锻炼身体的初衷而言,有些背道而驰了。

也可能是中国人的拿筷子的习惯动作的影响,直拍是我们业余选手经常使用的一种打法,所以我们这里来分析一下直拍的一些正手攻球的问题。

最常见的直拍正手攻球(也不排除横拍)的错误是不会收缩小臂,只是架起肩膀,在大臂的发力和带动下大小臂成固定夹角的击球,腰部的力量也没用上。

不会收缩小臂,将来拉球和退台以后都不会打出很有力量的球,也不能控制击球点,所以直拍选手必须学会慢慢收小臂击球。

如何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呢?

经过我的实验发现,可以通过几个方面同时改动,第一,基本动作和标准的正手击球一样,要求击球者放松大臂,不要发力,身体靠近球台。

然后,持拍手持拍将拍形前倾与桌面成80度置于球台边线附近或者线内略高于球台,准备击球。

第三,自己不要发力,在来球的高点或者上升期(高点前)轻轻向左转腰带动上身也转动带动手臂持拍去碰球,基本是借力的动作,这样练习者就会发现自己根本不用发力,球就很容易的回去了。

保持身体放松,体会这样转腰的感觉,然后慢慢加力,为了固定大臂不动,可以要求练习者始终保持肘部指地。

找到这种用身体的重心和腰控制手臂和球拍的感觉是最重要的,只要有了就马上多重复以便于积累,然后尽快地多练习以形成动力定型。

第四,这一练习中练习者除了体会腰部的作用外还需要注意击球的节奏,要明白击球时如果要借力通常必须在高点前多迎球,不能等球,这样主动的还原和引拍就出来了。

通过足够量,一般至少两小时的练习后,击球者大都能有一种对腰部转动的体会,然后才会放松大臂而不用大臂发力,在近台,蹬地转腰之后就可以快速收缩小臂击球了。

总结:

正手发力的支点在右脚,很多业余练习者多用大臂发力也跟发力支点认识不清有关,只有用来源于腿脚的腰部力量发力,练习者才能体会到用腰腿发力,而不是抡胳膊发力.

突破正手攻球的四道关卡

(1)职业球友的练习,是从脚、腰开始才是手,而业余的,却行不通。

试了很多次,难度太高,学习时间较长。

我最后实验出的方法,会是从手开始,再来是腰,最后才是脚.

先让我来整理整理近台技术、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的三大关卡。

正手攻球第一关——借力击球

说真的,这真的是正手攻球的精随所在。

学会借力击球之后,正手攻球就已经学会了百分之八十。

不会借力击球,谈再多“以腰带手、小臂不要主动发力、重心转移”……都是白谈。

而真正体会到借力击球之后,小臂动作就会很自然地温和起来,腕部也会自然相对固定,拍子跟球的撞击就会打透,声音就清响,不再会胡乱磨擦。

再快的来球,都能轻易“快速截击”。

学会借力击球,自然也就懂得控制最佳击球点。

这些都对了,你就再也不会把手后拉去引拍,也不会总是要等球出台才能击球……这就是为何我说,借力击球,是通过正手攻球技术的第一关了。

这是多么重要啊!

提醒一点,云兄跟我也都是先从借力击球的体验才被启发的。

正手攻球第二关——以腰带手

小臂动作正确了,不乱发力了,腕部、大臂都固定住了,再谈以腰带手,就变得非常轻松容易。

这是第二个关卡。

运用转腰击球的真正涵义,就是不让你乱发大臂力量。

转腰速度快,柔和稳定,可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也可以以快制快。

就如楼上WHNWJG网友所言,以腰带手来“截击”弧圈球。

呵呵,这是轻松无比的事情。

各位可能没想到,克制弧圈球的技术之一,“快带弧圈球”,就是近台正手攻球的变化型。

七早八早就解放大臂?

解放腕部?

那肯定是大绕远路,事倍功半。

打起球来,累啊!

正手攻球第三关——重心转移

学会借力击球,以腰带手……正手攻球的基本要义,就剩下重心转移这回事了。

这关就简单多了。

重心转移就是讲腿的动作。

除了腿腰发力的配合,正手攻球也要借助重心转移的方式来控制击球方向。

转腰带手之余,让身体还有往击球方向前迎的力量。

对以上要义都能体会之后,接下来我会引导大家,如何实践。

请大家先放空自己,跟着我的方法练习看看,只要几小时的时间,保证会让您有所收获。

借力击球练习

许多文章都提到,正手攻球必须借力使力,利用反弹力量来击球。

怎样才算是借力呢?

听起来容易,但是一上台,身体不听使唤,手臂太早发力,或者,击球点太晚。

明明是台内的球,却等它弹出台外才去击球。

知道要去借力,身体就是不能配合。

我示范给很多朋友看,他们就是看了一百遍也做不出来。

原来关键不是他们不知道要去借力,而是不知道怎样才能借力击球。

想借而借不到。

后来我想出一个办法,来让球友们轻易就能体会借力击球的要领。

1.预备姿势:

身体靠近桌台边缘。

越靠近越好。

就算贴着桌边也没关系。

勇敢靠近桌台!

2.身体稍微前倾,肚子内收(是彎腰哦可不是叫你駝著背),两脚与肩同宽,两脚站立要左脚稍前、右脚稍后。

3.把手伸入台内,小臂与大臂夹角约110度,控制拍子的高度越低越好,比网子低更好。

拍面竖起垂直于地面(小臂一定要伸入台内)。

4.请朋友在桌子对面发球,过来你的正手位置。

球速不能太慢,球带点上旋即可,不要发下旋球(麻烦找发球利害一点的,球的落点、速度要够稳定)。

5.把拍子当作是一面墙,让球来碰拍子,不可用手臂出去击球,让球自己反弹。

6.不可以提高拍子高度来碰球,请把拍子逼近球的落球点,来碰球。

如果碰不過網代表拍子離擊球點太遠請往前站些(不是把手伸長!

7.注意一定要用碰的!

否则此练习就宣告失败。

8.只要拍子足够接近球的落球点,你可以发现,只用碰的球就能轻易过网,而且球带有弧线。

请重复以上动作,直到每一颗球都能顺利碰过网。

不要求碰进台,只要过网即可。

熟练之后,可以控制拍型前倾角度来使拍子可以把球碰进。

——不要偷偷退台喔!

请贴近桌台,勇敢地往前站!

呵呵,过关了吗?

恭喜您。

那要开始练习收小臂了吗?

不……请把整只手臂固定好,别动!

还没轮到它呢。

以腰帶手练习

9.延续以上碰球的要领。

请把整只手臂固定好。

当然,手腕肯定是不能乱动的!

简而言之,先把整只手“残废”掉。

10.光是碰球没力道?

来点儿劲吧。

且慢!

怕您手臂乱动,破了功。

请用左手抓住右手大臂!

没办法,我信不过您,哈哈,买个保险。

11.手臂都抓住了,怎么动啊?

嘿嘿,别忘了,您还有腰啊!

就用腰的转动来让拍子前后移动碰球!

一开始慢一点,慢慢来,温和一点。

12.大臂被抓紧,如果乱动,你的左手马上会知道,请立即处罚右手!

捏它一把,警告它不要乱动。

如果您控制得好,用腰转动控制拍子前后运动,就能轻易把球碰过网,而且腰转的速度,就能控制球速。

呵呵,这就是以腰带手,借力击球了。

12.耶……不知不觉,您已经连过两关了!

继续练!

把转腰的节奏感觉出来(左手继续抓住右手大臂,球还是用碰的)。

13.以上动作都顺畅了,您可以慢慢地挥动小臂来控球。

慢慢挥喔!

不要搞什么收缩加速,因为光借力击球,以腰带手就很够了。

您会发现:

好象是腰在击球,而不是小臂。

小臂作用,只是拿来微调用呢!

谁说要退台才能击球?

您这不就做到了手在肘前,手在台内,手不后拉(大臂被抓住了,您还能后拉?

那不是你骗我,就是你欺骗你自己了…),击球点也在台内,低的球也不需要摩擦過網.... 转腰引拍,以腰带手击球,以力借力……哇,全做到了!

神奇吗?

突破正手攻球的四道关卡

(2)重心交換练习

14.先徒手练习重心交换的动作,转腰小臂动作先省略.

15.上半身一样保持前倾肚子内收两脚站立与肩同宽.

16.利用两腿弯曲程度的不同,把臀部右側移动到右脚跟的上方!

此时上半身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否则会变成扭屁股.有感觉右腿比较吃力左腿比较虚浮吗?

呵呵那就对了!

17.同样的,把臀部左側移动到左脚跟的上方,你会感觉到左腿吃力右腿虚浮.

18.重复1617的动作呵呵这就是重心交换啦.

19.熟悉重心交换的动作之后,把转腰动作配上去!

腰往右转的时候又配上重心右移的动作,(控制臀部位置就对了),腰转正的时候就把重心往左移动.

熟练了你就可以请人发球给你试试看了!

 可别又忘了以腰带手借力击球的要领喔!

错了就请重头练起吧!

只要"借力击球以腰带手重心交换"这三样都做的出来,呵呵,接下来我列出20来项"正手功球基本动作的要领", 接着领悟起来就简单多罗.反过来说,如果这三个关卡过不去我列一百项也是无用阿...

击球点练习

正手攻到了一个地步,可以这样练习:

 站位先靠近桌边,跟对手来回对练(用腰打就够小臂不必发力球速中等),然后每打几球就退一步, 球速不变,对手发力也保持不变.退到中台之后再往前进. 这主要是让您练习控制击球点. 另外,越是远台的正手攻,有正确用腰带手的打法比拉大臂的方式还要稳定省力!

正手攻一定要能控制不带摩擦,撞击声要透!

撞不出声音的正手攻铁定是有问题.

如果您还是压抑不了拉大臂的方式打球,腰没感觉,小臂不出力就打不好,每一球都得退台拉不摩擦打不过网.....呵呵, 那就请您按着帖子的练习方法试试看吧.

还得提醒一点,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 每次都得练习.如果上台对练发现不对劲就请重新练过.不要急着找人比赛.

小弟我每次都会先找人对练近台正手攻球基本动作,顺手了来加摩擦退台. 周遭碰到的 业余球友已经没几个人正手攻比我标准,但是我仍坚持每次都练. 毕竟我们是业余出身,定型不容易,就像是医院的患者....要定期服药复建的呵呵.

所以不要一天两天练顺了,就以为神功练成...还远的呢.

想直接跳级练拉球弧圈?

 算我求求你....转腰都不会,再怎么练也是旁门左道. 前冲不够冲,加转不够转,那还不如打正手攻以快制快以快制转 呵呵...

為何要練正手攻球基本動作?

我的心得是,腰是乒乓技术中最重要的基础,任何想要增大击球质量的动作,如小臂、手腕,甚至是大臂加力,都应该建立在转腰发力的基础上。

就如盖房子,腰就是地基,有了稳固的地基,才能再把墙壁、梁柱一一盖上去。

 

为何大家这么强调从近台快攻来建立腰的基础?

我想原因就是,近台快攻基本动作的练习可以暂且把全身肌肉都放松,所以多余的动作(挥大臂、耸肩、抬肘、手后拉、挥拍过左耳、引拍太高、翻拍、乱使腕力、上半身晃动......等)都去除,只用转腰+重心转移的力量就能轻易把球打了过去,小臂只要微调,不需要发力。

正确地练习近台快攻基本动作(在此强调“正确”两个字),可以让你养成转腰的习惯,多余的动作就会慢慢去除(无法短期去除),就如倒吃甘蔗般越来越甜美,动作越来越顺畅,发力也就会越来越合理,达到击球快速稳定、发力集中、快速还原、收放自如、四两拨千斤的境界。

不过这是慢慢养成的,不是练了一天两天就能成事;要有恒心毅力。

直接从拉球动作来感觉用腰是比较难的。

因为拉球靠腿、腰、肩、大臂、小臂、腕、指力等发力传递,不像近台快攻基本动作那样单纯,很容易一个环节错误,就给练错,不小心就走回头路,或者误解,感觉错误。

要理解腰的动作也比较辛苦,容易绕远路......毕竟许多业余球迷都打了好几年的球,要直接从拉球动作去改,真的很难很难。

最近看到许多球友发表攻球的练习心得,我觉得非常好.攻球是乒乓的重要基础,重点不是它在实际比赛之中有没有用处,而是球友应该通过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练习中,找到正确的发力习惯,打出节奏,讲求动作的协调性,对于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可以加以控制进而得以发挥.

XX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論壇之中談正手攻球的收臂細節非常少,在这我也跟各位球友谈谈我在正手攻球中收臂动作的心得要领,跟大家一起分享討論.

引拍到击球间的前臂动作一定要有一伸一缩的角度变化.小臂收缩是攻球的入门基础,有太多业余朋友都只是靠著肘關節往前的力量来击球,前臂跟大臂之间的角度几乎都没有变化,这样击球方式很不协调而且很难有鞭打的效果.

特别注意,小臂收缩要以肘为中心(或者说是支点)来作横向发力的收臂动作.收臂时,小臂要从肘的右边画弧绕到左边做出敬礼动作.从引拍到击球,肘关节必须保持在身体的右侧,肘关节如果往右腰前方移动发力,那么小臂收缩的击球动作就会不正确.简单来说,肘关节应该与腰保持距离环绕着腰来作圆周运动,而肘的力量乃承接自转腰的力量,进而带动小臂收缩,这就是橫向发力的力量的传递.

腕部也可以配合小臂的收臂动作加点力量来作横向发力.引拍先带点外撇,击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