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临床药物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286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临床药物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口腔临床药物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口腔临床药物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口腔临床药物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口腔临床药物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临床药物学.docx

《口腔临床药物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临床药物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临床药物学.docx

口腔临床药物学

口腔临床药物学

第1章概论

1、药物:

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口腔临床药物学:

现代药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产物,主要研究在口腔疾病预防、诊治金额康复中应用药物的药理学、药剂学及治疗学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并为医护人员及患者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指导。

3、我国药物有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通过制定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基本医疗卫生保健需要的基本药物目录,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保证这些药物在任何时候都能以适当的数量和准确的剂量、剂型供应。

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进行药物遴选;ƒ建立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④实行新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4、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指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非处方药(OTC药),是指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不需医生处方,消费者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根据非处方药的安全程度,又分为甲类和乙类两种。

红色为甲类,必须在药店出售;绿色为乙类,除药店外,还可在药监部门批准的宾馆、商店等商业企业中零售。

第2章、治疗药物监测

1、治疗药物监测(TDM):

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唾液、尿液等)中药物浓度,用于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以达到最佳疗效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边缘学科。

又称为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CPM)。

通过监测病人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药动学参数,应用药动学理论,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进行药物监测的适用情况:

药效学:

安全范围狭窄且治疗指数低的药物;需长期服药而又易发生药物毒性反应的药物;不同治疗目的需不同血药浓度的药物;毒性反应与治疗的病症难以区分的药物;药动学:

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存在消除动力学方式转换;首过消除及生物利用度差异大的药物;存在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病理情况;需长期用药及可能产生药动学相互作用的联合用药;其他方面

3、个体化给药依据:

测定血药浓度,测定基因

4、免疫化学法是TDM发展的主要方向。

5、调整给药方案的途径:

改变每日剂量,改变给药次数,同时改变

第3章、药物剂型和处方

1、剂型:

将药物制成有利于发挥疗效的不同形式。

2、缓释制剂(slow-releasepreparation):

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控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preparation):

药物能在设定时间内自动以设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的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

3、靶向给药系统:

指供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或全身血液循环,而选择性的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

4、常用药物剂型:

气体、液体、半固体、固体剂型。

5、口腔临床缓释剂:

氟化物缓释剂(氟化物缓释片、缓释膜、喷雾缓释剂),牙周缓释剂(甲硝唑缓释膜、氯己定缓释管、多西环素缓释凝胶),口腔黏膜缓释剂。

6、处方(prescription):

指由注册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7、处方正文:

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8、处方颜色:

普通为白色,急诊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儿科为淡绿色标注儿科,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为淡红色标注“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为白色标注精二。

9、处方的限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剂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处方注射剂:

1次常用量/张、缓控释制剂≤7日、其他剂型≤3日;门急诊癌痛及慢性中重度疼痛注射剂≤3日常用量,缓控释制剂≤15日,其他剂型≤7日;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精神药品处方应当日开具,1日/张。

10、处方开具当天有效,特殊情况可延长,有效期≤3天(最长)。

11、处方的保管与销毁:

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年;毒性、精二处方保存2年,麻醉、精一保存3年。

保存期满后,经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

第4章、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

1、药物临床试验(drugclinicaltrial):

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药物的作用、药物不良反应及/或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

2、生物等效试验:

用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药物相同或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份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

3、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clinicalpractice,GCP):

目的是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保障其安全,保证试验过程科学规范、结果准确可靠。

规定以人为对象的研究都必须符合伦理学原则,遵守中国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

受试者可以享受知情权、自愿加入和退出权、参加试验和试验中的隐私权、对试验药和对照药免费使用权、医疗救治权。

4、Ⅰ期临床试验(PhaseIclinicaltrial):

观察人体对新药耐受程度、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单次给药耐受性试验、单次给药及连续给药药代动力学试验;

5、Ⅱ期临床试验:

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为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对照组为上市有效治疗药物或安慰剂。

6、Ⅲ期临床试验:

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依据,具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部分也可进行随机开放试验。

7、Ⅳ期临床试验:

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或上市后监测阶段,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

第5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1、药物不良反应(ADR):

是指在合格药物以正常用量和用法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所发生的意外的、与防治目的无关的、不利或有害的反应。

2、A型(量变型)ADR:

可以预测,通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临床表现为副作用、毒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

3、B型(质变型)ADR:

一般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易发现,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过敏反应、致癌、致畸、致突变等。

4、C型ADR:

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影响因素复杂,难以预测,与引起癌症、畸胎的发病机制有关。

第14章、免疫调节药

1、免疫抑制药:

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防治和/或治疗移植排斥,——抑制对移植器官和组织(肾、骨髓、心、肝等)的排斥反应;——抑制骨髓移植时出现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治疗发病机制包含自身免疫成分导致的疾病,包括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某些类型的溶血性贫血、某些类型的肾小球肾炎、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及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将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性药物联合应用

名称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药代动力学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环孢素

通过抑制IL-2的合成抑制T细胞增殖,降低T细胞依赖的B细胞免疫应答。

与亲环素D结合,抑制神经钙蛋白阻止其诱导的基因转录过程,从而抑制T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口服不易吸收,在大多数组织中有蓄积,经肝脏代谢。

首过消除达27%,生物利用度低

器官移植、银屑病、过敏性皮炎、坏疽性脓皮病、慢性特发性荨麻疹、风湿性关节炎(严重)、局部使用:

口腔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季节性角膜结膜炎干眼症

最为普遍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肾毒性;肝毒性、易发感染、食欲缺乏、嗜睡、多毛症、震颤、感觉异常、牙龈增生和胃肠功能紊乱、无骨髓抑制作用

他克莫司

主要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抑制IL-2

与亲免素结合(FKBP),抑制神经钙蛋白

口服给药、静脉注射或制成软膏剂用于皮肤局部炎性疾病,99%经肝代谢,由粪便胆汁排出

用于肝移植,尤其是对其他免疫抑制剂耐药者。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与环孢素相似,更为严重。

发生肾毒性与神经毒性的概率更高,可致高血糖

糖皮质激素

抑制IL-2的基因转录来抑制Th细胞的克隆增值;抑制多种细胞因子的转录;转录抑制是通过AP-1和NF-kB实现的。

用于器官移植的抗排异反应;

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硫唑嘌呤

干扰嘌呤生物合成,发挥抑制T、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效应,具有细胞毒性;抑制细胞及体液免疫;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肾脏中沉积,抑制炎症反应。

用于器官移植的抗排异反应;

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系统性疾病及肿瘤;

可用于白塞病、干燥综合征等治疗

大剂量可致严重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贫血;引起中毒性肝炎、恶心、引起口腔炎等;增加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易感性.肾功不全者慎用,肝功不全者禁用;致畸胎,孕妇慎用

环磷酰胺

在烷化剂中作为免疫抑制药应用最多的药物;杀伤抗原敏感淋巴细胞和处于增值期的淋巴细胞,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B细胞较T细胞对该药更敏感,使淋巴细胞显著减少。

具有抗炎作用。

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儿童肾病综合征等。

常与糖皮质激素合用

抗细胞因子药物

阿达木单抗(TNF-a);依那西普(融合人IgG分子Fc功能域的TNF-a);阿那白滞素(IL-1拮抗剂)

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增加感染机会

2、免疫增强药:

免疫增强药激活一种或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慢性难治性感染以及辅助治疗恶性肿瘤。

名称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胸腺素

使多能干细胞转化成T细胞,增强细胞免疫;促进细胞迁移、血管形成、抑制TNF-α调节的NF-κB活化作用。

治疗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等免疫缺陷病;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癣等有一定疗效;辅助肿瘤病人的治疗

轻微,偶见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

大剂量静滴可致头痛和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对有过敏史者或长期停用后再时,注射前须作皮试

转移因子

无种属特异性,无抗原性;可将细胞免疫信息转给受体,不转移体液免疫信息;

刺激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纠正机体免疫功能。

治疗先天或后天免疫功能低下疾病;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白塞病等有一定疗效;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注射部位疼痛、红斑、硬结,可有一过性皮疹、发热;曾报道治疗魏-阿综合征时出现溶血性贫血和淋巴组织瘤;偶见支气管哮喘典型发作。

重组人干扰素

高度种属特异性,不直接杀灭病毒,可抑制病毒的合成与复制;增强巨噬细胞、NK细胞等的活性,增强诱导抗原表达;具有抑制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病毒感染:

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肝炎等。

恶性肿瘤:

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肺癌、直肠癌等

常见发热、疲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头晕、流感样症状。

偶有嗜睡、精神混乱、白细胞减少、肝功能降低、过敏反应。

有报道认为增加甘油三酯水平,导致心脏毒性。

匹多莫德

无直接杀菌或抗病毒作用,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发挥抗菌及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疗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病毒性感染;作为恶性肿瘤的辅助用药。

常见皮疹、恶心、呕吐、头痛、腹泻等

卡介菌多糖核酸制剂

增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稳定肥大细胞、封闭IgE的功能

预防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哮喘等,对白癜风、荨麻疹、单纯性病毒感染、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也有一定疗效

可出现发热、注射部位红肿及结节,热敷后一周可自然消退;

目前尚未观察到致畸作用及生殖毒性

第15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1、维生素:

是一类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和功能所必需的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除少量可在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外,绝大部分从食物获得。

名称

来源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缺乏

维生素B1

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代谢,有助于维持心脏、神经、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

Ach,GABA合成需要

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脚气或Wernicke脑病等,亦用于多发性神经炎、心肌炎、消化不良、药物性听觉障碍等的辅助治疗。

毒性低,不良反应少见,仅个别患者有过敏反应

不宜静脉注射;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易被Vc破坏,勿同服

维生素B2核黄素)

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及某些蔬菜,如油菜、菠菜、青蒜等

是体内黄酶类的辅基成分,参与生物氧化的呼吸链。

强化肝功能、调解肾上腺素分泌、保护皮肤毛囊、皮脂腺及皮肤黏膜的功能,并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防治因VB2缺乏引起的皮肤、黏膜及眼部疾患,如口角炎、唇干裂、舌炎、口腔溃疡、角膜炎、结膜炎、阴囊炎、脂溢性皮炎等。

肾功能正常时,几乎无毒性

宜在进食时或进食后立即服用;禁忌与重金属盐及碱性药物配伍。

大量服用时尿液呈黄色,干扰某些检查(儿茶酚胺、尿胆原呈假阳性)

影响机体的生物氧化,是代谢发生障碍,病变多表现为口、眼及外生殖器部位炎症

维生素B6

动物肝脏、鸡蛋、鱼、豆类、酵母、谷物、花生及肉等在碱液中易破坏

在红细胞内转化为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参与蛋白质、糖类、脂类的代谢过程。

尤其是和氨基酸代谢关系密切。

服用异烟肼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失眠等。

防治呕吐,用于妊娠呕吐;动脉粥样硬化粒细胞减少及肝炎的辅助治疗;治疗婴儿惊厥。

局部用药治疗痤疮、酒糟鼻脂溢性湿疹及皮炎

肾脏功能正常者无毒性。

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周围神经炎,感觉异常、手足麻木

氯霉素、异烟肼、免疫抑制剂等能拮抗VB6和增加其排泄,引起周围神经炎、贫血等。

服用雌激素时提高VB6用量;与左旋多巴合用可降低其疗效

长期缺乏会导致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的损害

维生素B12

动物肝脏、鸡蛋、鱼、牛肉、肌肉、猪肉、乳制品等

作为辅酶参与核酸、胆碱的合成及脂肪和糖代谢,促进红细胞的发育成熟

三叉神经带状疱疹。

营养不良性口炎和多数舌部疾病的辅助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偶有过敏反应,皮疹等

应肌内注射

可引起叶酸缺乏。

还可以引起神经损害

尼克酸VB3

在体内转化为烟酰胺(辅酶I和辅酶II的成分)参与脂质代谢和糖原分解等多种生物氧化过程;降低辅酶I的利用,影响胆固醇合成;大剂量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浓度,并可扩张小血管

1.防治糙皮病;可扩张血管(小血管);2.治疗高脂血症;3.在口腔科可作为营养不良性口炎、大多数舌部疾病以及防止口臭辅助治疗药物

大剂量可引起腹泻、头晕、皮肤干燥、恶心、胃痛等;偶见高血糖、高尿酸、心律失常及肝毒性等

宜饭后服用,溃疡病、动脉出血、糖尿病、青光眼、痛风、高尿酸血症、肝病等慎用;烟酸与胍乙啶等肾上腺能阻断型抗高血压药合用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扩血管作用)。

维生素C

VC与细胞间质合成有关,包括胶原、牙和骨的

基质,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结合物

防治坏血病;可作为口腔黏膜溃疡类、感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及舌部疾病的辅助治疗药物

口服引起反酸、胃部不适;过多应用VC咀嚼片可致牙釉质破坏

胃溃疡患者慎用;与碱性药物、VB12、氧化剂等禁忌配伍;妊娠妇女大量摄入可能对胎儿有害

维生素A

促进生长发育;维持上皮组织正常功能;参与视紫红质合成,增强视网膜感光力;参与体内多种氧化过程

作为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口腔念珠菌病辅助治疗;用于VA缺乏症的防治,如角膜软化、眼干燥症、夜

盲症、皮肤角化粗糙等

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引起维生素A过多症,甚至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剂量:

成人>100万u/次,小儿>30万u/次;慢性中毒剂量:

连续6个月服用:

10万u/次,;

孕妇用量:

<6000U/日;婴幼儿:

控量谨慎使用;慢性肾衰竭者慎用

维生素E

影响脂质代谢过程、生殖功能;属于抗氧化剂;促进性腺分泌细胞分泌增加。

用于口腔黏膜炎症、溃疡、糜烂型扁平苔藓、牙周炎等治疗;治疗先兆流产、不育症,预防习惯性流产(未肯定)

长期应用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6个月);大剂量长期服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流感样综合征

对VK缺乏而引起的低凝血酶充血症及缺铁性贫血病人,应慎用

2、微量元素:

是指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微量但又必不可少的某些元素。

名称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参与人体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等最基本的生化反应,维持生物膜正常结构和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改善性功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伤口愈合。

复发性口腔溃疡、地图舌、味觉减退等的辅助治疗;用于营养性锌缺乏症、创伤愈合、小儿厌食症、异食癖、夜盲症、青春期痤疮、前列腺炎等治疗

对消化道的刺激性

避免空腹服药;禁忌与四环素、青霉胺、多价磷酸盐

同时服用;不可超量使用

适量氟具有防龋作用;影响多种酶活性,促进成骨作用

防治龋病

过量摄入氟可出现中毒症状,或出现氟斑牙、心脏和肾脏损害或伴有关节疼痛及骨骼变形的氟骨病等

多维元素片

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

治疗人体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症,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对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增加者的营养补给。

偶见胃部不适

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

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第16章、消毒防腐药

1、消毒防腐药是消毒药与防腐药的总称,在一般浓度下,前者是指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后者是指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

2、消毒防腐药的作用机制:

蛋白质凝固变性,干扰酶的合成,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3、药效学分类:

高效杀灭一切病原微生物,包括芽孢;中效杀灭细菌繁殖体和多数真菌、病毒,不能杀灭芽孢;低效杀灭部分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不能杀灭芽胞、HBV等。

4、作用特点:

无严格的抗菌谱。

对各种细菌、病毒、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作用;

对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组织无明显的选择性,故一般不做全身用药;低浓度时药效差,而高浓度时往往对组织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在口腔科多作为局部使用药物,治疗口腔科感染疾病。

名称

作用机制

口腔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酚类

与微生物蛋白质结合使之变性沉淀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属于中效消毒剂

甲酚、苯酚、麝香草酚、丁香油酚

浓度不同作用不同:

0.2%抑菌、1%杀菌,对G+、G-菌有效;1.3%:

杀灭真菌、5%杀灭结核杆菌,对芽孢和病毒无效

樟脑苯酚溶液:

窝洞和根管的消毒;碘酚液:

牙体脱敏和脓性牙周袋内壁消炎去腐

腐蚀性和刺激性;对婴儿有致命性;高浓度外用可致组织损伤

误服本品可引起局部组织腐蚀、疼痛、恶心、呕吐、出汗和腹泻,出现短暂的兴奋,随之知觉丧失,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循环和呼吸衰竭避免应用在破损皮肤和伤口

醛类——甲醛

醛基与微生物核酸和蛋白质的氨基相结合,使其变性、沉淀;高效消毒剂,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等均有效

甲醛、多聚甲醛、戊二醛

使蛋白质变性,对细菌、真菌及病毒均有效,对芽孢和抗酸杆菌作用缓慢,相对湿度75%时作用最强

对湿、热敏感、易腐蚀的医疗用品灭菌,病理标本的防腐保存,与其他药物配伍用根管消毒

接触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误服可刺激口腔、咽喉和消化道黏膜,大量吸入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症状

用于根管消毒易渗透至根尖周组织引起化学性根尖炎

戊二醛

快速杀G+、G-菌,对某些真菌和病毒有效,对芽孢有缓慢杀菌作用

可与异丙醇配伍呈协同杀菌作用,器械消毒:

2%碱性溶液(pH=7.5~8.5),根管消毒:

2%戊二醛溶液,牙髓切断后覆盖剂:

与氢氧化钙配伍使用

用于金属器械消毒,先加碱性药物,再加亚硝酸钠

碱性溶液对铝制品有腐蚀,空气中最高限量为0.05ppm,应注意避光密闭,储存温度不超过40℃

枸橼酸

具有一定抗菌作用;牙周手术中,可使牙面轻度脱钙,有助于与龈瓣内新生的胶原;纤维发生新的连接;降解根面内毒素,利于牙周膜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贴附根面生长

处理牙周手术中暴露的牙根面

氢氧化钙

可促进牙髓细胞表达和激活碱性磷酸酶,诱导牙髓细胞分化出成牙本质细胞,并促进牙本质基质的形成;本品的强碱性有利于钙化过程,对细菌有抑制生长作用

直接或间接覆盖牙髓;根尖孔未完全形成死髓牙,在根管预备消毒后,以氢氧化钙糊剂充填根管,有些牙根尖部可继续发育完成,即“根尖诱导形成”;可单独或与其他成分(如碘仿等)配成合剂填充根管,可使根尖周围肉芽组织纤维化,防止或停止内吸收,促进牙本质和骨质修复;近牙颈部根管侧穿,可将氢氧化钙放于侧穿处,促使形成钙化屏障,封闭侧穿处

聚维酮碘

广谱强效杀菌剂;

毒性低,对组织刺激性小;

对细菌、病毒、真菌芽孢均有效;

不易产生耐药性

手术前皮肤和手消毒;口腔溃疡、冠周炎、口腔真菌感染等外用或含漱;牙周袋内冲洗;义齿消毒

过氧化氢

氧化性消毒剂,杀菌力相对较弱;

具消毒、防腐、除臭作用;

尤其对专性厌氧菌敏感。

1、口腔抗感染:

坏死性龈口炎、牙周炎、冠周炎、干槽症;2.根管冲洗3.超声波洁牙前含漱;4.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术后冲洗;5.用于顽固性龈缘充血、反复牙周基础治疗后效果不佳者;6.牙齿漂白:

四环素牙、氟牙症的脱色;变色无髓牙漂白

注意事项

1.勿使30%过氧化氢溶液碰触正常牙齿表面及黏膜;2.长期使用本品含漱,应与碳酸氢钠溶液交替,可中和其酸性;3.根管冲洗时不可用力过猛;4.禁忌使用1%~3%过氧化氢水溶液冲洗深部的脓腔,以免引起感染扩散;5.避光、密塞、阴凉处保存

氯己定

广谱杀菌、抑菌作用

抗菌谱包括G+、G-菌、真菌及某些病毒

不易产生耐药性

1.预防和减少牙菌斑的形成

2.义齿性口炎的辅助用药或浸泡义齿;3.复发性口腔溃疡发作期局部应用;4.超声波洁牙前含漱;5.冲洗牙周袋或将缓释制剂放入牙周袋内,加强刮治效果

1.长期含漱可使牙齿和修复体着色

2.味苦,含漱后可使味觉有短时改变,停药后恢复

3.少数患者用0.2%溶液含漱后有牙龈表面上皮轻度

剥脱、发红、轻度不适或疼痛,停药后自愈

4.长期使用可使牙石易于堆积

5、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

药物本身的性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溶媒、环境温度、酸碱度、有机物质、微生物对消毒防腐剂的敏感性、药物配伍和相互作用。

第17章、牙体牙髓病用药

1、防龋药物:

牙体牙髓病的用药绝大部分为局部用药,直接作用于牙面或根管内,必须由医生操作。

氟化物的防龋作用主要是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其机制如下:

氟化物降低釉质的溶解度;氟化物促进釉质再矿化;氟化物可抑制和影响口腔内细菌的生长;氟化物抑制糖蛋白在釉质表面的黏附。

机体对氟化物的摄取有全身用氟和局部用氟两种方式:

全身用氟包括饮水加氟、食物加氟或氟化物片剂口服;局部用氟包括氟化物牙膏的使用、氟化物溶液漱口或局部牙面涂氟等。

不良反应:

急性氟中毒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继之四肢感觉异常疼痛,反射亢进,甚至抽搐痉挛。

氟与血中的钙离子结合,使血钙急剧下降,可出现血压下降、心力衰竭,严重者可致死亡。

长期摄入氟可导致氟骨症和氟牙症。

名称

性质

药理

2%氟化钠溶液

白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