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0680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docx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docx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整合:

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感受•鉴赏:

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3、思考•领悟:

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思考领悟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4、发现•探究: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的行为作进一步的探究,从而正确评价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过程与方法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

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

这样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可读性很强,且很感兴趣,只要结合文中的注释便可顺利阅读全文。

如果按照传统的文言授课方式来处理课文,势必会让学生容易疲累,以至失去阅读兴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本课教学笔者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鼓励个性化解读,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利用早读时间听课文录音,感知课文并熟读课文.

2、荆轲刺秦王一幕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高潮之处,所以这一部分安排了一个片段剧的表演,让同学把这一部分改为课本剧,由他们自编自演,教师可作适当的指导.

3、要求同学在编剧排演的过程中要认真,最后通过竞选方式择优录选好的剧本好的演员.

4、片段剧的表演,实际上就是对文章的剪裁,将记叙描写精彩部分,也是重点部分抽出来,形成点面结合拓展开来,分析探究,并在此间穿插文言字词句的练习讲解。

5、在提示上展开评述或辩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

2、通过表演、评述或辩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提要勾玄法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

1.诵读课文,注音搬家,注释搬家。

2.完成《练习册》——“自主学习篇”。

二、导入新课:

1.简介《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后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

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

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

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

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整体感知及字词解析:

一)、解题并梳理文章脉络

1.《荆轲刺秦王》这个标题是编者加上去的,你们觉得关键词是哪一个?

(“刺”)

2.本文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阅读时抓住“刺”,即可把握文章的脉络。

(一)刺之由:

(“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故事开端。

(二)刺之备:

(“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故事发展。

(三)刺之时:

(“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故事高潮。

(四)刺之果:

(末段)——故事结局。

二)、刺之由

1.字词解析

①进兵北略地:

向北

②则虽欲长侍足下:

则,那么。

虽,即使。

足下,您,指荆轲,表对说话对象的尊称。

又如:

《陈涉世家》中“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

③微太子言:

如果没有。

又如:

《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

④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这不仅是个省略句,还是个倒装句,经过调整后的语序是“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购之”

⑤诚能得樊将军首:

果真。

又如《陈涉世家》中: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也表示假设关系。

⑥臣乃得有以报:

固定结构,有用来……办法。

⑦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

走投无路;困,处境困窘。

今义,贫穷。

古今异义。

三)、刺之备

1.为行刺做了哪些准备?

“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和“易水送别”五个场面。

2.字词解析

①皆为戮没:

读wèi,被。

②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③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④将军岂有意乎:

是否

⑤既已,无可奈何:

事已至此

⑥太子迟之:

以……为迟

⑦仆所以留者:

……的原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荆轲的《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

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

二、整体感知及字词解析

(一)、易水送别

1.朗读文章第9段

要求读准字音,学生常常将“太子和而歌”中的“和”读成hé,应读hè,解释应和。

2.字词解析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来,表目的

③既祖:

已经

④又前而为歌曰:

前,上前。

为,wéi,作。

⑤发尽上指冠:

向上

⑥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接近,登上

⑦终已不顾:

回头

3.概括这段文字所写的内容。

易水送别

4.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并中文中找到依据。

悲、壮

“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衣戴白帽意味着荆轲此去凶多吉少,可谓是生人做死别。

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

我们的习作中常见的外貌描写是“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十分漂亮,也不十分丑陋”,外貌描写是为中心服务的,不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

“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其中音乐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渲染悲壮气氛。

“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

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所要表现的是荆轲,为什么要写送行的宾客?

正如《口技》中的“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写观众的表情是为了突出口技人技艺高超。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只用一个动作就突出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5.有感情地诵读第9段

(二)、厚遗蒙嘉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11-13段内容。

厚遗蒙嘉

2.字词解析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泛指用作礼物的玉帛等物;(今义)货币

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确实

③燕王拜送于庭:

“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即“于庭拜送”。

④使使以闻大王:

使,派。

使,使者。

⑤乃朝服:

穿上上朝的礼服。

(三)、廷刺秦王

1.字词解析

①以次进:

按照

②秦武阳色变振恐:

脸色

③群臣怪之:

感到奇怪

④前为谢曰:

为,wèi,为之,替(秦武阳)。

谢,谢罪。

又如《唐雎不辱使命》中: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⑤图穷而匕首见:

穷,尽、完。

见,通“现”,露。

又如: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⑥秦王还柱而走:

⑦以故荆轲逐秦王:

因此

⑧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和“有以”相对,没有用来……东西。

⑨而乃以手共搏之:

乃,只、仅仅。

共,一起。

⑩断其左股:

大腿

⑾箕踞以骂:

箕,两脚张开,如同簸箕。

踞,蹲或坐。

箕踞,以示轻蔑对方。

又如《醉翁亭记》中的: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翼”解释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第13段哪些字音重读?

并简析原因。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中的加点字重读,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引起了众人的猜疑,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形势非常危急。

“荆轲顾笑武阳”中的加点字重读,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使秦君臣上下疑窦消除。

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

3.第14-16段要用什么样的语速读?

14、15段读荆轲的动作语速快,“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

读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语速也要快,“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

读群臣语速慢,个个呆若木鸡。

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

16段眼看着秦王要成为荆轲的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

这一部分语速急促,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

4.第17段哪些字音重读?

并简析原因。

“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和英雄虎胆。

二、课堂小结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先《战国策》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

荆轲“顾笑武阳”、“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其次,善于用侧面描写,烘托荆轲的形象,使之更加鲜明。

易水边送行者的“垂泪涕泣”、“嗔目,发尽上指冠”,秦武阳的临场惊恐,秦王的“目眩良久”,都起了反衬作用,使荆轲的机智、刚毅、镇静、勇敢和自我牺牲的性格特征更加凸现出来。

所以我们写人物首先要抓住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还要善于描绘个性化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才能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虽然,荆轲刺秦王未能成功,但是荆轲以死报恩,好不悲壮。

回想数日前易水河畔太子丹送行的一幕,荆轲可以含笑了。

这歌声伴着高渐离凄约哀婉的筑声,每一个音符都是一行伤心泪,让我们一起读《易水歌》。

士为知己者死,萧萧易水河的风剪不断荆轲一往无前的决心,让我们读出这份决然(再读《易水歌》)。

二、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的叙述,赞扬了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表现了作者反抗强暴统治的思想。

三、探究与思考(主动探究,互动合作)

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

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

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荆轲刺秦王

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

的。

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

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

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

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

当然这当中也

流露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因素这既是荆轲本身的局限,也是作者的局限。

从荆

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

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四、特点总结:

1、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

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地提出了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国的计划,一层进一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辞,毅然自刎。

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弥了危机。

这些对话,既表明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要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2、善于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

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审慎,三思而行对比,以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

又如写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的镇定自若对比,突出了荆轲的机智勇敢。

3、善于写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就创造出一个悲壮感人的场面。

如“易水送别”的“白衣冠”、“击筑”、“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目,发尽上指冠”各种现象综合成一个充满悲壮气氛的场面,有极为强烈的感人力量。

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这篇文章感人肺腑,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

在这一情节中,荆轲的内心世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

面对浑身着素的送行的人们和风寒水冷的自然环境,荆轲用慷慨悲歌来表达自己对于高渐离等知己者生离死别的悲凉心情,抒发自己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

荆轲在太子丹对他缺乏足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的情况下仍然决心履行自己的诺言,这更增添了故事的悲剧色彩,这一情节也暗示了整个事件的悲剧性结局。

荆轲的歌声由凄切悲凉转为慷慨激昂,送行的人们也由感动、惜别转为激愤、激励。

就在这激动人心的壮烈场面中,荆轲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献身刺秦的征途。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又如,刺秦王时,荆轲的动作,秦王惊起拔剑不出,环柱而逃的狼狈相,群臣的惊愕,侍医的掷药囊,左右呼“王负剑”,一直到荆轲“身被八创”,“箕踞以骂”。

在极短的时间里,写了秦王殿庭上下的情状,写动作、写表情、写高呼、写怒骂,组织成一个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

五、总结拓展:

一把剑,一首诗,一段佳话。

利剑配侠客,铸剑大师欧冶子倾毕生心血铸就五把利剑,湛卢、纯钧、胜邪、巨阙与鱼肠,就是这把鱼肠剑演绎了一段同样荡气回肠的故事,同学们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利用今天的学习方法去读一读《史记·刺客列传》中专诸这位刺客。

当然,不仅如此,正如鲁迅讲《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精彩对于他从来就不缺少,如果利用今天我们学习的方法多充实自己,一定会给我们的阅读生活增添更多乐趣。

六、作业:

1、[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

2、以自己的观点评价荆轲这一人物形象。

板书设计:

荆轲刺秦王

精彩情节人物性格(荆轲)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深谋远虑、胸有城府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机智沉着、视死如归动作、表情

第四课时

巩固强化知识点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  yuè)

2.使工以药淬火(通“焠”,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cuì)

3.日以尽矣(通“已”,已经)     

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通“凌”,凌辱)

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     

6.请辞决矣(通“诀”,诀别)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慑)

8.设九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9.图穷而匕首见(通“现”)      

10.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

11.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  

12.卒起不意(通“猝”)

二、文言实词

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3.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4.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动词,遭受)

7.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8.乃骇而图之(动词,图谋,筹画)

9.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

10.非有诏不得上(名词,皇帝下的命令,诏书)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进兵北略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②函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③发尽上指冠(名词作状语,向上)

④箕踞以骂曰(名词作状语,象簸箕一样)

⑤秦兵旦暮渡易水(名词作状语,马上)

2.名词作动词

①前为谢曰(方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②樊於期乃前曰(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③左右既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

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⑤乃朝服,设九宾(朝服:

名作动,穿朝服)

(二)动词的活用

使使以闻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其人居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远方)

2.形容词作动词

则秦未可亲也(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3.形容词的意动

①太子迟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迟)

②群臣怪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

四、古今异义

1、仰天太息流涕(古义:

眼泪。

今义:

鼻涕)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

走投无路,陷于困境。

今义:

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

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

年长之人)

4、将军岂有意乎(古义:

有心意,此引申为同意、愿意。

今义还有“故意”之意)

5、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古义:

对待。

今义:

遇到,碰到。

深,古义:

刻毒,今义:

有深度,与“浅”相对)

6、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义:

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7、终已不顾(古义:

不回头。

今义:

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8、左右乃曰(古义:

皇帝周围的侍卫人员。

今义:

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

9、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

可以用它来,为“可以之”的省略。

今义:

表可能、能够、许可)

10、秦王购之金千斤(金:

古代指金属总称,用于流通货币时,先秦指黄金,后来指银,文中指铜。

今义:

特指黄金)

11.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

礼物今义:

货币)

1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

袒露一只臂膀今义:

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13.诸郎中执兵(古义:

宫廷的侍卫今义:

中医医生)

14.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

投击今义:

拿着)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判断句)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判断句)

3.仆所以留才,待吾客与俱(判断句)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判断句)

(二)省略句

5.秦王购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词“以”)(省略句)

6.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词“以”)(省略句)

7.欲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省略句)

8.待吾客与(之)俱(往)(同上)(省略句)

9.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省略介词宾语)(省略句)

10.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同上)(省略句)

11.乃(穿)朝服,设九宾(省略谓语)(省略句)

12.见燕使者(于)咸阳宫(省略介词)(省略介词)

13.使(之)毕使于前(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句)

14.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省略介词)(省略句)

15.献(于)秦王(省略介词)(省略句)

16.比(于)诸侯之列(省略介词)(省略句)

17.而(按)秦法……(根据文意省略)(省略句)

18.皆陈(于)殿下(省略介词)(省略句)

(三)被动句

19.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

20.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四)倒装句

21.常痛于骨髓(状语后置句)

22.嘉为先言于秦王(状语后置句)

23.燕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句)

24.使毕使于前(状语后置句)

2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 

26.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27.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介宾短语后置,数量词作定语后置)

六、固定结构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

有用来……的办法)

2.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

没有用来……的办法)

3.将奈何(表疑问,怎么……。

下文“为之奈何”“既已无可奈何”意同。

4.荆轲有所待(意为:

有……的人〔东西〕。

“所”后常跟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

5.将军岂有意乎(表揣度,是否……呢)

6.荆卿岂无意哉(表反问,难道……吗)

7.仆所以留者(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

……的原因)

8.事所以不成者……(同上)

七、成语典故

1.切齿拊心:

语出本文,又作“切齿腐心”。

形容愤恨到极点。

2.一去不复返:

语出本文。

一去之后就不再回来。

后亦称人或者已成陈迹。

唐崔颢《黄鹤楼》诗: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发上指冠:

语出《庄子·盗跖》:

“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毛发竖起的样子。

形容极度愤怒。

本文“士皆目真目,发尽上指冠”暗引此语。

4.图穷匕首见:

语出本文。

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5.无可奈何:

语出本文。

没有办法,无法可想。

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6.悲歌击筑:

亦作“悲歌易水”。

典出本文。

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7.变徵之声:

语出《史记·刺客列传》: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乐声中的徵调变化,常作悲壮之声。

徵,古代五声之一,读zhǐ。

八、一词多义

(一)实词

1.亲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动词,亲近,接近。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名词,父母。

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副词,亲自。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形容词,亲生的。

2.深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形容词,刻毒。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形容词,深刻。

夜深忽梦少年事形容词,(时间)久。

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词,深度。

一说,形容词。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深失所望副词,很,十分。

3.解

可以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动词,此用本义,用刀剖开动物肢体。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动词,分开。

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动词,解释。

毁其盆,解其棕缚动词,解开。

土崩瓦解动词,分裂,涣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解答。

谓颜太师以兵解动词,解脱躯壳而成仙,解脱。

缉捕使臣已将秋公解进动词,解送,读jiè。

解元乡试中第一名为“解元”,读jiè。

4.教

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曲罢曾教善才服动词,使,让,jiāo。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名词,教化。

读jiào。

十三教汝织动词,传授知识技能,读jiāo。

5.敢

人不敢与忤视动词,有勇气做,敢于。

进止敢自专副词,表反诘语气,为“岂敢、不敢”的省词。

6.还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动词,回来。

秦王还柱而走动词,通“环”,绕。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动词,通“旋”,掉转身。

计日以还动词,归还。

一尊还酹江月副词,还是,hái。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副词,通“旋”,马上,立即,读xuán。

7.资

持千金之资币物名词,资财、钱物。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名词,资本,依据。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动词,资助。

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名词,费用,物资。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名词,通“粢”,谷类总称,粮食。

如姬资之三年动词,为动用法,为……蓄积(准备)。

8.振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动词,通“震”,害怕,恐惧。

振长策而御宇内动词,挥动。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通“赈,赈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