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笔记.docx
《舞蹈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蹈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笔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舞蹈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笔记
第1章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
舞蹈
舞蹈是以人体本身为物质材料,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得人们内在的深层的精神世界,以生动具体可被感知的舞蹈形象来表达舞蹈创作者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的艺术形式。
是一种时间性与空间性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舞蹈表现性
舞蹈表现性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属性。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语言表现主题情思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人的情感是其艺术特长。
舞蹈在表现人多方面的复杂情感及其所达到的细腻、强烈程度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
舞蹈艺术形象离不开人体动作造型的具象性,所以不论什么形象都具有一定的再现性特点,但是这种再现是饱含表现性的再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现。
第二章舞蹈的艺术特性
舞蹈动态性
舞蹈动态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因为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动作是舞蹈的创作者与观众交流的媒介,舞蹈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以及人们对舞蹈进行的审美感知活动都需要通过舞蹈动作得以体现。
由于舞蹈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所以舞蹈的动态性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
在空间范围内表现为舞蹈的造型性,在时间范围内表现为舞蹈的节奏性。
舞蹈节奏性
舞蹈节奏性是舞蹈艺术特色之一,舞蹈艺术本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是舞蹈与音乐紧密结合的纽带。
节奏是构成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符合一定运动规律的、节奏化的动作才可能成为舞蹈动作,而且只有合乎节奏的舞蹈动作才能使人们从中体验和感受舞蹈艺术特有的韵律美。
舞蹈的节奏一般可分为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二者在舞蹈作品中相辅相成。
舞蹈造型性
舞蹈造型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艺术所具有的美感形象必须通过提炼和美化了的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符合造型艺术审美规范要求的人体动作和姿态表现出来,所以说舞蹈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
舞蹈的造型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指人体动作姿态的造型;二是指舞蹈队形、画面的造型。
舞蹈虚拟性
舞蹈虚拟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由于舞蹈在创作中,以比拟和写意的手法对一定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行概括提炼而产生舞蹈动态形象,它调动和引发出观众的联想从而使其得到审美感知。
虚拟性的舞蹈动作的艺术特点是虚与实的辩证统一。
因为舞蹈具有虚拟性,所以它可以无限扩大舞蹈的艺术空间,表现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
舞蹈抒情性
舞蹈抒情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是一种表情艺术,抒发人的主体情感是其艺术特长。
用语言或其他艺术手段难以表达的人们的强烈情感和内在精神世界,往往只有舞蹈才能予以充分的表现,所以说抒情性是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同时也是舞蹈区别于其他人体文化的主要标志。
舞蹈长于抒情并不是对舞蹈表现比较复杂的情节与人物矛盾冲突的否定。
舞蹈综合性
舞蹈综合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的本体构成与音乐、美术和诗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音乐可以与舞蹈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可以对舞蹈的环境与气氛进行渲染并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交待和展现剧情的任务,而舞美对于交待舞蹈环境、表现人物情感和推动情节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说舞蹈是一种时间性与空间性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的艺术。
第四章舞蹈的种类
生活舞蹈
生活舞蹈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直接和紧密联系、人人都可以参加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舞蹈活动。
包括:
习俗舞蹈、宗教舞蹈、社交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等。
宗教舞蹈
宗教舞蹈是表演宗教思想、进行宗教活动的舞蹈形式。
宗教舞蹈区别于商业性舞蹈、宫廷舞蹈和民俗舞蹈,它与宗教经文教义密切相关,是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在宗教中或作为通向彼岸世界的桥梁,或作为降魔驱疫的法术,或用来歌颂宗教偶像。
社交舞蹈
社交舞蹈是用以人际间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舞蹈的总称。
狭义的社交舞蹈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广义的社交舞蹈还包括在节日、集会中所跳的具有自娱性又有表演性的民间舞或集体舞。
西方的社交舞蹈主要指流行于舞会、舞厅、或其他公共场合的舞蹈。
中国早在汉代时就曾出现过一种名叫“以舞相属”的礼仪性社交舞蹈,宋代以后逐渐失传。
自娱舞蹈
自娱舞蹈是为了自我娱乐而跳的舞蹈。
特点有:
舞蹈是自我娱乐与交际的一种手段;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动作简便易学;舞蹈有促进情感交流的作用。
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是将强身性、竞技性与表演性、娱乐性相结合的舞蹈。
有三种形态:
表现体育题材内容的舞蹈;体育与舞蹈结合的项目;体育中的舞蹈。
艺术舞蹈
艺术舞蹈是舞蹈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经过分析、集中、概括所创造出的主题思想鲜明、艺术形式完整、具有较高技艺水平、塑造出典型的艺术形象、由舞蹈演员表演并供人审美欣赏的舞蹈。
根据舞蹈作品的性质和特点,一般分为抒情性舞蹈、叙事性舞蹈和戏剧性舞蹈三大类。
古典舞
古典舞专指各民族中长期流传至今的、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舞蹈,是历代舞人在本民族传统舞蹈的基础上,不断提炼、加工、创造后逐渐形成的。
它具有自成体系的美学原则、鲜明独特的风格特色、完整的表现手法和严谨的训练方法,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舞蹈中具有代表性意义。
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是当代舞蹈家根据传统古典舞蹈风格创造的舞蹈训练方法和舞蹈作品。
它以保留至今的中国古代舞蹈形象为材料、以戏曲舞蹈动作为基础、借鉴了芭蕾训练方法,大量吸收了武术、杂技的技巧。
具有细腻圆润、刚柔相济、情意交融、技艺结合以及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和谐与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
民间舞
民间舞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情趣、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等。
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各民族、各地的民间舞都具有本民族或地区的风格特色。
民间舞有用于自娱的,也有用于表演的。
现代舞
现代舞是19世纪末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
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情实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社会生活。
创始人被公认为美国女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
当代舞
当代舞是不同于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等舞蹈风格的一种新的风格的舞蹈。
在内容上主要反映和表现当代现实生活,塑造新时代的人物形象。
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广采博收,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舞蹈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并加以革新创造。
独舞
独舞是由一个人表演的舞蹈。
可以是结构完整的独立作品,也可以应用在大型舞剧和舞蹈中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
独舞要求演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表演技巧以及较强的刻画人物的能力。
双人舞
双人舞是由2个人合作表演的舞蹈。
以相互协调和对比性较强的动作、姿态、造型来共同表达舞蹈的主题。
双人舞要求演员在表演时配合默契、相互烘托。
双人舞可以是结构完整的独立舞蹈作品,也可以是大型舞剧和舞蹈中的组成部分。
三人舞
三人舞是由3人合作表演的舞蹈。
可以是结构完整的独立舞蹈作品,也可以是大型舞剧和舞蹈中的组成部分。
可以是具有一定人物、情节的舞蹈,也可以是无情节的抒情性舞蹈。
群舞
群舞是4人以上舞蹈的总称,是表演性舞蹈中最常见的一种样式。
群舞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出现,也可以作为舞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以烘托艺术气氛、展示地方特色或作为独舞、双人舞的陪衬,为塑造人物服务。
组舞
组舞是指将几个结构相对完整、独立的舞蹈组织在一起,用以表现一个统一的主题。
在大型舞剧中,采用组舞的结构形式,将一定数量的舞蹈连在一起表现特定的内容,是丰富舞剧色彩、提高和加强舞蹈化程度的艺术手法之一。
舞蹈诗
舞蹈诗是以舞蹈为主要艺术手段,综合音乐、舞美等艺术手段,通过对人物内在精神世界具有诗的凝练的抒发或对一定生活事件具有诗的概括的展现,创造出浓郁的诗情、诗意的具有深刻诗的内涵的舞蹈体裁。
我国已有的大型舞蹈诗作品,大致可分为音乐舞蹈史诗、舞蹈抒情诗、舞蹈叙事诗和舞蹈组诗四类。
歌舞
歌舞是一种歌舞结合的艺术表演样式。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既长于抒情,又可以叙事,能表达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情感和表现广泛的生活内容,在艺术传达的过程中,可以从视听两方面影响观众,因此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被人们所接受并喜欢。
歌舞剧
歌舞剧是以歌舞为主要艺术手段来展现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艺术样式。
舞剧
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手段表现一定戏剧情节内容的舞蹈体裁。
是一种以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四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性的舞蹈表演艺术。
舞剧由多种舞蹈样式组成,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舞蹈场面、生活场景、哑剧等等。
舞剧中舞蹈场景的安排需服从于表现题材内容、塑造人物形象和舞剧结构的特殊规律。
抒情性舞蹈
抒情性舞蹈又称“情绪舞”。
其主要特征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直接抒发舞者的思想情感,以此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
这类舞蹈作品或直抒胸臆或以物寄情。
优秀的抒情性舞蹈往往既带有舞者的个性特征,又概括了时代和人们普遍的情感特色,能引起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
抒情性舞蹈按其形式可以分为抒情性群舞和抒情性小品。
叙事性舞蹈
叙事性舞蹈又称“情节舞”。
其主要特征是通过舞蹈中不同人物的行动所构成的情节事件来塑造人物,表现作品的主题内容。
叙事性舞蹈不同于舞剧,篇幅较短小,情节较简单。
这类舞蹈中有许多是取材于寓言或故事,常用夸张、比喻、拟人化的手法,以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舞蹈形象来表现某种生活哲理。
第八章舞蹈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舞蹈内容
舞蹈内容是舞蹈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生活及作者对其审美的评价。
构成舞蹈作品内容的要素包括:
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
舞蹈形式
舞蹈形式是舞蹈内容的物质外化形态。
主要包括舞蹈语言、舞蹈结构和舞蹈体裁。
舞蹈语言是指表现一定情感内容的舞蹈组合,是组成一个舞段的基本单元。
舞蹈结构是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
舞蹈体裁是指舞蹈作品的表现形式,又称为“舞蹈样式”。
舞蹈题材
舞蹈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所反映和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
舞蹈作者从广泛的社会生活中,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选择可以用舞蹈艺术形式表现的生活内容材料,并经过提炼、概括和加工,才能形成为舞蹈作品的题材。
舞蹈题材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舞蹈题材指作品所反映的生活范围或生活类型,狭义的舞蹈题材指作品中所反映的具体生活现象。
舞蹈主题
舞蹈主题是指舞蹈作者在舞蹈作品中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绘和舞蹈形象的塑造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
舞蹈作品的主题是舞蹈作者经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运用舞蹈思维对舞蹈素材加以选择、剪裁、概括、集中,提炼为舞蹈题材过程中的主要的思想情感的结晶,体现舞蹈作者对舞蹈表现的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对理想的审美追求。
舞蹈情节
舞蹈情节是在舞剧和情节舞蹈中,人物的生活和事件的演变过程。
一般是由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所构成,用以展现人物性格和表现主题思想。
舞蹈环境
舞蹈环境是指舞蹈作品中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是人物所生活的、形成其性格并驱使其行动的外部条件。
舞蹈环境一般是通过舞蹈语言、舞蹈音乐以及舞台美术等艺术表现手段揭示出来的。
舞蹈氛围
舞蹈氛围是舞蹈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特定的情调与气氛。
其构成主要在于舞蹈自身的情感、性格、气质及其艺术表现力。
另外,音乐、舞美等艺术手段的渲染与烘托,对形成特定的舞蹈氛围也起着重要作用。
舞蹈结构
舞蹈结构是指舞蹈作品中塑造人物、表现情感、安排情节的组织和布局,是展现舞蹈作品的内容、塑造舞蹈作品的艺术形象、创造舞蹈作品意境的重要艺术手段。
在叙事性舞蹈中一般分为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五部分。
在抒情性舞蹈中有二段体、三段体、多段体等结构形式。
舞蹈结构要符合作品与人物的需要,尊重民族艺术习惯,适应观众的审美要求。
舞蹈语言
舞蹈语言是经过艺术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语言,是舞蹈、舞剧的主要表现手段。
舞蹈语言是运用一定的舞蹈语汇,由一系列的舞蹈动作组合而成。
但并不是所有舞蹈组合都可以成为舞蹈语言,只有那些能传情达意的舞蹈组合、具有某种抽象美感的舞蹈组合以及表现某种技巧的动作组合才能称之为舞蹈语言。
第九章舞蹈美的构成与形态
舞蹈美感
舞蹈美感是人们鉴赏舞蹈作品或参与舞蹈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和动觉的感受器所产生的赏心悦目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所引起的愉快、轻松、舒畅、欢乐的心理状态。
是人们对客观舞蹈美的一种主观反映,是舞蹈影响人的情感和思想,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具有直觉性、情感性、思理性、民族性、享乐性等特征。
第十章舞蹈思维与舞蹈形象创造
舞蹈形象
舞蹈形象是舞蹈审美活动的主要对象,是组成舞蹈作品的核心。
狭义的舞蹈形象是指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借助于音乐、舞美等艺术因素塑造出的人物形象。
广义的舞蹈形象是指一切舞蹈的动态形象。
在着重描写人物的舞蹈和舞剧作品中,舞蹈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
具有:
直观性、动态性、表情性、审美性、典型性等审美特征。
舞蹈思维
舞蹈思维有两层含义:
一指舞蹈家的思维过程;一指舞蹈家思维的结果。
舞蹈思维贯穿于舞蹈创作的全过程。
舞蹈思维的过程是通过物质材料将舞蹈家的主观感受“固化”、“物化”为可视的形象的过程,也是作为思维材料的舞蹈动作在创造性想象与情感体验的作用下“意化”、“情化”为舞蹈形象的过程。
而作为思维结果而言的舞蹈思维更多地属于审美评价范畴。
第十一章舞蹈作品的意境创造
舞蹈意境
舞蹈意境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描绘的客观事物与所表现的主观情趣的统一。
意是情于理的统一,境是形与神的统一。
意与境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可以创造出“在有限中展示无限”的艺术境界,从而得到高度审美感受的满足。
舞蹈意境必须是作者的立意与作品的舞蹈形象达到完美的统一。
第十三章舞蹈语言
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的人体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构成舞蹈的最基本的单位和组合舞蹈语言的最基本成分,由动作、姿态、步伐、技巧四种因素构成。
舞蹈动作主要来源于对人们生活和情感、对自然界运动形态的美化加工和对人体内在动作潜能的高度发挥。
舞蹈动作具有典型的造型特征、清晰的节奏感、流畅的动律美、丰富的表现力。
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动作、装饰性动作
表现性动作是舞蹈动作类型之一,指具有描绘人的情感,展现人的思想,刻画人的性格功能的舞蹈动作,这类动作具有一定类型性和概括性的艺术特点。
说明性动作是舞蹈动作类型之一,指具有展示人物行动的目的和具体内容的动作,这类动作具有更多的虚拟性和再现性特点。
装饰性动作是舞蹈动作类型之一,一般没有明显的含义,在舞蹈中起装饰和衬托的作用,有时也作为表现性动作和说明性动作相互转换和链接的过渡动作,或对表现性动作和说明性动作的修饰。
舞蹈组合
舞蹈组合是舞蹈动作组合的简称,是由数个舞蹈动作复合形成的舞蹈词组。
舞蹈组合的四个基本成分是舞蹈动作、舞蹈姿态、舞蹈步法和舞蹈技巧。
舞蹈组合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节奏、韵律和构图。
舞蹈作品中,舞蹈组合是舞蹈语言的基本单位。
舞蹈组合根据其功能功能,可分为两种:
一、为了进行舞蹈基本训练用的舞蹈组合;二、表现一定情感或意念的舞蹈组合。
舞蹈语汇
舞蹈语汇是舞蹈的动作、姿态、步法、技巧、手势以及各种动作组合、舞蹈构图、舞蹈造型、舞蹈场面、舞蹈中的生活场景的总汇。
舞蹈语汇是构成舞蹈语言的材料的总称,是舞蹈创作和舞蹈研究重要的基础材料,也是舞蹈社会学、舞蹈心理学等研究的物质基础。
舞蹈语言
舞蹈语言是经过艺术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语言,是舞蹈、舞剧的主要表现手段。
舞蹈语言是运用一定的舞蹈语汇,由一系列的舞蹈动作组合而成。
但并不是所有舞蹈组合都可以成为舞蹈语言,只有那些能传情达意的舞蹈组合、具有某种抽象美感的舞蹈组合以及表现某种技巧的动作组合才能称之为舞蹈语言。
舞蹈单词、舞蹈语句、舞蹈段落
舞蹈单词是在舞蹈语言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是构成舞蹈语言的基础材料,是舞蹈语言中能独立活动的最小的单元,由能表现一个意义的单一动作或复合动作组成。
舞蹈语句是由一个以上的舞蹈单词组合在一起,表达出相对完整的含义的舞蹈组合,是组成舞蹈语言的单一片段。
舞句的构成需要具有三个条件:
一、舞蹈动作的形象要鲜明,内在含义易于观众理解接受;二、舞蹈动作间的连接要流畅,具有舞蹈形式美;三、舞蹈动作的排列组合要根据作者独自的表现情意的方式进行建构,并表现出不同于别人的个性特色。
舞蹈段落是由若干个舞句组成的表现一个比较完整内容的片段,它或是表现一定的情节事件的发展,或是描绘人物在特定环境和情况下的内在精神世界,或是营造出艺术表现所需要的某种意境。
第十四章舞蹈构图
舞蹈构图
舞蹈构图也称舞蹈画面,是舞蹈语言在舞台上存在和呈现的方式,也是舞蹈在时空中的动态结构,是舞蹈作品中舞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和画面造型,是构成舞蹈作品的重要因素。
舞台空间运动线可分为斜线、竖线、横线、圆线、曲折线五种。
舞蹈画面造型可分为方形、三角形、圆弧形、梯形、菱形等基本图形。
吴晓邦将舞蹈构图作为舞蹈的三大要素之一。
第十五章舞蹈创作的审美规范
抒情性舞蹈
抒情性舞蹈又称“情绪舞”,主要特征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以鲜明生动的舞蹈语言来直接抒发舞者的思想情感,以此表达舞蹈家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
这类舞蹈作品或直抒胸臆或以物寄情,优秀的抒情性舞蹈往往既带有舞者的个性特征,又概括了时代和人们普遍的情感特色,能引起广大观众的情感共鸣。
抒情性舞蹈按其形式可以分为抒情性群舞和抒情性小品。
叙事性舞蹈
叙事性舞蹈又称“情节舞”,主要特征是通过舞蹈中不同人物的行动所构成的情节事件来塑造人物,表现作品的主题内容。
叙事性舞蹈不同于舞剧,篇幅较短小,情节较简单。
这类舞蹈中有许多是取材于寓言或故事,常用夸张、比喻、拟人化的手法,以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舞蹈形象来表现某种生活哲理。
戏剧性舞剧
戏剧性舞剧是按照戏剧的艺术特性来创作的舞剧,即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通过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来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是舞剧发展历史上主要的审美形式。
这种舞剧注重戏剧结构的逻辑贯穿,大多采用时空顺序式结构。
交响性舞剧
交响性舞剧是按照交响乐的艺术特性来创作的舞剧。
是在交响乐的基础上,用交响乐的写作原则,按交响乐的结构和形式特点进行舞剧的构思和艺术表现。
一般不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以概括和抽象的形式通过对人物思想感情的渲染、描绘来表现生活和展示内容,强调用与音乐紧密结合的舞蹈为塑造舞蹈形象的表现手段,追求高度的舞蹈化。
戏剧性交响性结合的舞剧
戏剧性交响性结合的舞剧是综合了戏剧性舞剧和交响性舞剧各自的优长,使它们结合在一级,既发挥舞蹈艺术表现手段的特长,又具有比较完整的戏剧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舞剧作品。
第十六章舞蹈表演的审美规范
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是演员在舞蹈艺术的时空中,以不断流动的人体动作姿态表情,按舞蹈编导的艺术构思和编排进行二度创作,塑造艺术形象,完成舞蹈作品的全过程。
其物质材料是演员身体,基本手段是由舞蹈动作构成的舞蹈语言,任务是表现作品主题内容,抒发情感,塑造生动鲜明的舞蹈形象。
舞蹈表演需要舞蹈演员熟练掌握舞蹈技能并对作品内在精神有深刻理解。
第十七章舞蹈交流
舞蹈评论
舞蹈评论是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艺术观对社会生活中的舞蹈现象进行评价的一种活动。
他的任务是通过分析研究舞蹈艺术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艺术倾向和讯在的问题,以推动舞蹈创作等活动正常健康地发展,同时帮助和引导人们提高对舞蹈艺术的鉴赏能力。
它以舞蹈观赏为基础,与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鉴赏等舞蹈审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十九章舞蹈美感
舞蹈美感
舞蹈美感是人们鉴赏舞蹈作品或参与舞蹈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听觉和动觉的感受器所产生的赏心悦目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后所引起的愉快、轻松、舒畅、欢乐的心理状态。
是人们对客观舞蹈美的一种主观反映,是舞蹈影响人的情感和思想,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具有直觉性、情感性、思理性、民族性、享乐性等特征。
第二十章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感受、体验和理解的过程。
舞蹈欣赏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激发其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通过一系列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从而体会到更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思想含义。
艺术美
艺术美是艺术作品具备的审美属性。
与生活美并列,是人类审美的主要对象。
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与生活美丑特性在优美艺术形象中的结合,是艺术家正确的审美意识对生活美丑的正确反映,表现在优美的艺术形象的形式中。
艺术美比生活美更集中、更强烈、更具普遍性,生活丑经过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评价和典型概括,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
第二十一章舞蹈评论
舞蹈评论
舞蹈评论是评论者在一定的艺术原则和美学思想指导下,对社会生活中的舞蹈现象进行赏析、鉴别、评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是促进舞蹈艺术发展、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科学的、正确的舞蹈评论对舞蹈创作的发展、舞蹈家的成长以及群众性舞蹈实践活动和欣赏活动能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舞蹈评论和舞蹈欣赏是相伴而行的。
第二十三章创建和发展中国舞蹈学
舞蹈学
舞蹈学是以舞蹈艺术为研究对象,对舞蹈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全面的、系统的、历史的研究的一门科学。
广义的舞蹈学包括舞蹈理论、舞蹈历史和舞蹈流传三大部分;狭义的舞蹈学专指舞蹈理论,因为它是研究舞蹈历史发展和舞蹈流传的基础。
舞蹈理论
舞蹈理论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类。
基础理论是研究和建设舞蹈学的根基,是进行一切舞蹈学科研究的基础,主要研究舞蹈艺术本质、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共性与特性、舞蹈的审美特性、舞蹈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舞蹈的起源与社会作用、舞蹈的继承与发展、舞蹈的种类与体裁、舞蹈的内容与形式、舞蹈的创作与方法等。
应用理论是舞蹈基础理论在各个舞蹈学科领域中艺术实践的运用,主要研究舞蹈编导学、表演学、教育学等。
舞蹈史
舞蹈史主要研究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对历史上促进舞蹈艺术前进和发展的一些着名舞蹈家和舞蹈作品做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
舞蹈史按照纵线可分为各时代的舞蹈史;按横线可分为世界舞蹈史、地域舞蹈史、国家舞蹈史、民族舞蹈史等;按舞蹈艺术的形式和体裁可以分为中国民间舞蹈史、中国古典舞蹈史、芭蕾舞蹈史、现代舞蹈史等。
舞蹈流传
舞蹈流传既是舞蹈艺术的存在方式,又是舞蹈艺术作用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手段;既是舞蹈作品产生的起点,又是舞蹈作品创作和演出的最后归宿。
舞蹈流传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舞蹈交流和舞蹈传播。
舞蹈交流主要包括舞蹈鉴赏学和舞蹈批评学等;舞蹈传播主要包括舞谱记录学、舞蹈电视学和舞蹈史迹再生学以及舞蹈经营运作学等。
舞蹈哲学
舞蹈哲学是从哲学的高度研究舞蹈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运用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并结合舞蹈实践和舞蹈理论的研究成果,整体把握、全局观照,探究舞蹈艺术带有根本性的一些问题。
主要探究课题有:
什么是舞蹈;舞蹈作为一种身体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动力与本质特征;舞蹈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特点和规律;舞蹈对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舞蹈与其他艺术的异同等。
舞蹈社会学
舞蹈社会学是全面、整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