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理论读书笔记.docx
《剩余价值理论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剩余价值理论读书笔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剩余价值理论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剩余价值理论读书笔记
篇一:
《资本论》读书笔记
从会计角度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再认识
-----《资本论》学习心得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这本诞生于150年前的巨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
恩格斯在总结马克思科学工作的成就时提出,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剩余价值理论。
他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确立,人们就可以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而为社会主义运动奠定理论基础。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下面,我结合会计知识谈谈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理解。
1、对资本总公式的理解
资本总公式,g—w—g′表示的是货币——商品——货币的流通过程。
即货币所有者用货币购买商品,然后把商品卖出去,重新换回货币的经济行为,这不是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而是买卖经济行为。
在流通中存在两种流通形式,即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
简单的商品流通w-g-w,以卖开始,以买结束,货币最后转化为充当使用价值的商品,循环的最终止的是消费,是满足需要,是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在简单流通中所采取的独立形式,即货币形式,只是商品的运动中介,运动一结束就消失。
而
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流通以买开始,以卖结束,在g-w-g的形式中,货币又流回起点。
g-w-g循环的动机和决定目的是交换价值本身,商品、货币是它一般存在的方式,价值不断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这个运动中永不消失。
商品和货币只是这一实体的两种形式。
为卖而买,或者说为了贵卖而买g—w—g′(g′=g+m)。
在生息资本的场合,g—w—g′简化地表g—g′,等于更多货币的货币,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自从13世纪产生了借贷记帐法以来,会计核算一直遵从着“有借必有贷,借货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同时遵守会计平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金以股本或贷款的形式流入企业,开始资金周转循环,投入到工资、原材料、动力、设备、厂房、土地等生产要素中,生产资料在劳动过程中丧失掉旧的使用价值形态中的价值,把价值转移到新形态的产品上。
息税前利润,指企业支付利息和交纳所得税前的利润,息税前利润即不考虑资本结构的获利能力,反映了权益资本与债务资金的共同获利。
假设价值等于价格,则息税前利润等于剩余价值。
2、对劳动价值公式的理解
劳动价值公式:
w=V+c+m,c代表为购买生产资料而支出的货币额,V代表为购买劳动力而支出的货币额,m代表剩余价值。
转变为生产资料即原材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因为被称为不变资本。
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价值,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的余额,剩余价值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转化为可变量,因此称为可变资本部分。
从会计的角度来看,以制造企业为例,制造企业一般在成本核算中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燃料和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在在会计工作中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概念极易与劳动价值公式中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概念混淆。
固定成本是指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包括以下几种费用:
固定折旧费用、房屋租金、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财产保险费、广告费、职工培训费、办公费、产品研究与开发费用等,其基本特征是:
固定成本总额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单位固定成本(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会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向变动。
变动成本是指那些成
本的总发生额在相关范围内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
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都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耗费则保持不变。
所以不变资本不等于固定成本,可变资本不等于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中用于购置劳动力要素的支出,如人工费、制造费用中管理人员工资支出属于可变资本,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中用于购置生产资料的直接材料、燃料与动力、设备折旧、制造费用属于不变资本。
在商品流通环节中,本环节的产品即是下一环节的原材料,w=V+c+m,w1=V1+c1+m1,c=w1,通过循环替代,最终,w=V+m,而剩余价值m=息税前利润。
价格=人工费+剩余价值=人工费+税金+权益资本收益+留存收益。
其中人工费即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而剩余价值则政府、资本、企业分配。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由于工人的所得少于纯产量的总值,因此他们的消费永远不足以把纯产量的总值购买回来,工人的消费产生了“需求缺口”。
而且利润对工资的比率在增殖的价值中所占的份额越大,这种需求缺口也越大。
当然资本家也消费其部分利润,这有助于填补一部分缺口。
但是资本家的大部分利润不是消费掉
而是储备起来的;部分产品就销售不出去。
我国自93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
但它作为市场经济,同样是以市场作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经济,是由市场机制,也就是价值规律调节运行的经济,那就必然存在价值规律调节中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政府更要做好宏观调控和社会保障工作,引导调节剩余价值在不同阶层的分配,保证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九日
篇二:
浅谈剩余价值学说
浅谈剩余价值学说
——《资本论》读后感
金融系20XX010462杜省英
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
《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
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
《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
他同时还是第一个将经济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学家,而《资本论》就是他这种创举的体现。
剩余价值学说是资本论的核心所在,对于资本论来说剩余价值学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字:
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
一、《资本论》概述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
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他继承的不仅仅是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而且包括了人类社会在他之前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这就使马克思成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最为博学的学者之一。
可见,正是马克思的博学使《资本论》并不仅仅成为一部单纯的政治经济学专著,更使它成为一部精编的人类百科全书。
《资本论》共分三卷,但按照各自所论述的矛盾不同,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所论述的是商品经济的一般性规定,对应的是《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篇;第二个层次,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规定,对应的是《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二、三、四、五篇;第三层次,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内容和形式,对应的是《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六、七篇和《资本论》第二卷;第四层次,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运动总过程的结构及其各种具体范畴,对应的是《资本论》第三卷。
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于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提出了资本论的核心理论----剩余价值学说。
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也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所谓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是马克思在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发现,是马克思划时代的伟大功绩。
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的源泉,揭开了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秘密,阐明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运动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恩格斯、列宁都曾对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给予很高评价,恩格斯在评论《资本论》时指出:
剩余价值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
列宁高度评价说: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这一理论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的起源和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或转化等理论。
剩余价值的创立:
第一,它从经济上建立了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的可行性和科学依据.从而为政治上对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行反对找到了方向和基础;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础.马克思主义者哲学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对异化的批判.而这个哲学观点的出现的经济学基础就在于此.;第三,它马克思主义优势占有道义上的优势.而这种道义上的优势是政治合
理性的根本基础.;第四,它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和设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剩余价值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一)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通过把工作日延长到超过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个部分:
必要劳动时间,即为自己生产必要生活资料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即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只有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使工人为他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与工作日的延长成正比。
工作日愈长,剩余劳动时间就愈长,从而剩余价值就愈多,剥削程度也就愈高。
假定工人工作日的长度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剩余价值率就是100%。
如果把工作日延长到10小时,必要劳动时间不变,仍为4小时,而剩余劳动时间则由4小时增加到6小时,剩余价值率便由100%提高到150%。
资本家为了提高剥削程度,获得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总是尽可能地来延长工作日。
但是,工作日的延长,在客观上受到两种界限的制约:
(1)生理的界限。
工人在24小时的自然日内,只能消耗一定量的生命力。
他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吃饭、休息和睡眠等,以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否则工人就不能恢复他的劳动能力,继续给资本家劳动。
(2)道德的界限。
工人在一天当中,除劳动、休息、吃饭和睡眠以外,还要有一部分时间用于学习文化、发展智力、照顾家庭、养育子女、参加娱乐和社交活动等,以满足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但是,这两个界限,特别是社会道德的界限有很大的伸缩性。
在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劳动的外延量易受到法律限制的条件下,资本家往往通过提高劳动强度来增加劳动的“内含量”。
提高劳动的紧张程度,把劳动浓缩在缩短了的工作日中,“这种压缩在一定时间内的较大量的劳动,现在是算作较大的劳动量,而实际上也是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49页)。
劳动强度提高以后,工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所消耗的劳动量增加了,生产出更多的价值。
马克思指出,通过提高劳动强度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
他写道:
“甚至不延长工作日,使用机器就可以增加绝对劳动时间,从而增加绝对剩余价值。
这是通过所谓浓缩劳动时间的办法来实现的,这时,每一分一秒都充满了更多的劳动;劳动强度提高了”
(二)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跟绝对剩余价值一样,假定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剩余价值率为100%。
如果工作日的长度仍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由4小时缩短为2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相应地由4小时延长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便由100%提高到300%。
在工作日长度已定的前提下,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成反比,必要劳动时间愈短,剩余劳动时间就愈长。
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
而降低生活资料价值的手段,就是提高直接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部门和为生产生活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是各种各样的,包括不同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商品。
其中某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劳动力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个生产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只能使它该部门生产的那部分商品便宜;只有生产工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部门和为这些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工人所必需的全部生活资料的价值才能降低,从而劳动力的全部价值才会降低。
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大多数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在资本主义竞争的强制作用下,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不得不改进生产技术,把劳动生产率提高到本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以上,使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它的社会价值。
当他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时,他就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实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基础,靠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的相应延长而生产出来的。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
其他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也必然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只要新的生产技术被普遍采用,劳动生产率获得普遍提高,首先采用新技术的资本家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同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就会消失。
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使必要生活资料变得便宜,从而使劳动力也变得便宜的时候,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会相应地延长,剩余价值率才会提高。
单个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使超额剩余价值不断产生又不断消失,从而使相对剩余价值不断增加。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是这样在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实现的。
(三)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两者的联系:
首先,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体系的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因为只有把工作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才能生产出绝对剩余价
值,也才有可能以此为起点,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其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同时还是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因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为延长工作日、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创造了新条件、新动机。
两者的区别:
第一,它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的技术基础。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同工作日的长度有关,不以生产技术的革命为条件,运用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把它生产出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以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的根本变革为基础,主要运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把它生产出来。
第二,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的作用不同。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相适应并发挥主要作用;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与资本主义生产较发达的阶段相适应并发挥主要作用。
第三,它们所体现的劳动从属于资本的关系不同。
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适应,劳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适应,劳动实际上从属于资本。
第四,在剩余价值量相等的情况下,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比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更高的剩余价值率。
(四)为什么马克思先研究绝对剩余价值后研究相对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这两种方法同时并存,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地位和意义。
最初,资本家都在追求着绝对剩余价值,把工人的劳动时间绝对的延长,从而获得更多的绝对剩余价值;然而,工作日的延长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度的延长工作日必然会遭到工人阶级的反抗。
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单靠延长工作日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是不能满足他们欲望的,接下来资本家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占有工人的工资,相当于减少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这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采用了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研究方法,从历史上看绝对剩余价值产生在前,相对剩余价值产生在后,相对剩余价值是在绝对剩余价值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马克思先研究绝对剩余价值,后研究相对剩余价值,这是按照他的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来安排的。
三、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围绕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核心问题即剩余价值学说,系统地研究了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50年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史,详细地分析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各派的理论观点,肯定了他们在科学理论上的贡献,批判了他们的谬误,公正地评价了他们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透彻地阐明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庸俗化过程,深刻地揭示了庸俗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剩余价值学说》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的重要文献。
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促进了马克思自己的经济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在研究斯密和魁奈的理论时,建立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关于生产
篇三:
关于剩余价值的研究综述
有关剩余价值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
(一)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相对剩余价值学说的研究
有的学者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相对剩余价值学说做了专题研究,如王元璋认为,第一,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首先提出了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之间的成反比例的关系的科学论断,还进一步提出了工资是维持工人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的见解。
但是,没能解决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因为他从未把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与商品价值量的相应变动,以及工人的工作日中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比例变动加以联系。
第二,斯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他的的分工学说。
但是,斯密也没能够科学阐释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他的分工学说掩盖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进而引起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的相应增加。
第三,古典经济学派的最优秀代表李嘉图不仅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视为决定利润量的大小的因素,还首先阐述了在劳动强度和工作日长度不变前提下存在的若干规律:
(l)工资和利润反方向运动。
(2)无论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既定长度的工作日总是表现为相同的价值产品。
(3)工资的增加或减少造成利润的相应增加或减少。
然而,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是唯一可变的因素,并且他不去研究剩余价值本身,这就导致他在研究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中不可能彻底。
(二)关于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可谓成果颇丰,主要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第一,国内学者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的具体阐述。
张燕喜,石霞提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
他们指出这三个阶段,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二,关于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的研究。
张宇,孟捷,卢荻指出,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应,马克思把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改变工作日的两个组成部分的量的比例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马克思所论证的是劳资之间政治经济力量差距悬殊,只能依靠市场交换一种机制协调人们之间的生产分配关系的情况。
接着他们又指出“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理论,也是从作为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考察开始的。
(三)关于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的研究
有的学者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技术进步及产品创新的关系的角度,来阐述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
如在《科技创新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一种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视域的研究》一文中,刘冠军提出相对剩余价值从根本上说来源于科学人员的创新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观点;秦曦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一文中,详细阐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对于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柳昌清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剩余价值也可以作为中性概念的观点,指出剩余价值具有二重性,既是剥削的源泉,也是积累的源泉,因此,社会主义企业也需要创造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当然,要靠知识积累和创新的途径来创造;邱家洪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与国有企业扭亏增盈》一文中,提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意义重大,要充分借鉴与吸收这种生产方法,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为当前搞活国有企业,实现扭亏增盈奠定基础;吴春雷在《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当代启示》一文中,指出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许多具有普遍性的商品经济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对于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剩余价值的问题
(一)否定论
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就只承认社会主义有利润,却不承认社会主义有剩余价值。
近年,
一些学者也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有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但不承认有剩余价值,于是使用公共必要价值、净增价值、公共需要价值、经济增加值、公共价值、企业剩余、社会剩余和剩余等概念来替代。
(二)肯定论
近年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性。
李志国认为,只要有私营经济存在,剩余价值就是不可避免的。
刘潮江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劳动力商品和多种所有制的存在,决定了剩余价值的必然存在。
兰蕙、邸敏学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存在剩余价值。
黄小毛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剩余价值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现实的。
李炳炎认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是一切社会生产方式共有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也不例外。
白永秀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货币、价值、价格、资本等经济范畴仍然起作用,因此剩余价值仍然存在。
乔永忠、杨永纯认为,剩余价值是商品生产的余额和果实,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也不例外。
彭腾认为,一切商品经济社会的生产都是追求剩余价值(即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社会主义也不例外。
有的学者进而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也存在剩余价值。
沈顺祥认为,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也是存在的。
程南洋、余金花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无论公有制企业,还是非公有制企业,都存在剩余价值。
李菁、李培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依然存在;国有资本所攫取的剩余价值满足国家的需要,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体现。
三、关于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
(一)一源论
多数学者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