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766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docx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docx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ZY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作业指导书

HJC-ZY62-2014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

参考《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送审稿)》

 

自2014年03月01日起实施

编写:

贺鹏审核:

王强批准:

杨凯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针对应用于不同场合的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以下简称“仪器”),规定了两型仪器的检测范围。

I型仪器的检测范围为:

(0.005~0.2)mg/L,ІІ型仪器的检测范围为:

(0.2~2)mg/L。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作业指导书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3306标牌

HJ/T212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标样核查checkwithstandardsolution

仪器测量标准溶液,判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

定量下限limitofquantification

在满足示值误差要求的前提下仪器能够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

3.3

记忆效应memoryeffect

仪器完成某一标准溶液或水样测量后对下一个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3.4

标样加入试验回收率recovery

仪器分别测量加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前后的实际水样,计算加入标准浓液后测定值的增加量相对于理论加入量的百分率。

3.5

零点漂移zerodrift

在未对仪器进行计划外的人工维护和校准的前提下,按规定周期连续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下限值的标准溶液,仪器的测定值与初始值之间的偏差。

3.6

量程漂移rangedrift

在未对仪器进行计划外的人工维护和校准的前提下,按规定周期连续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80%的标准溶液,仪器的测定值与初始值之间的偏差。

3.7

数据有效率availabilityofdata

在最小维护周期内示值误差满足要求的测试数据占所有测试数据的百分率。

3.8

示值误差meanerror

仪器的测定值与真值的偏差。

3.9

环境温度稳定性interferenceofenvironmentaltemperature

仪器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测量标准溶液,测定值与参考值的示值误差。

3.10

离子干扰interferenceofions

仪器对加入干扰离子的标准浓液进行测量,测定值与真值的示值误差。

3.11

运行日志runningrecord

在运行过程中仪器自动记录测试条件、故障、维护等状态信息及日常校准、参数变更等维护记录。

3.12

一致性conformity

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多台仪器测定值的平行程度。

3.13

最小维护周期minimumperiodbetweenmaintenanceoperations

在检测过程中不对仪器进行任何形式的人工维护(包括更换试剂、校准仪器等),直到仪器不能保持正常测定状态或测定结果不满足相关要求的总运行时间(小时)。

4、检测实验条件相关要求

4.1实验环境要求

4.1.1环境温度(5~40)℃

4.1.2相对湿度(65±20)%

4.1.3电源电压交流电压(220±22)V

4.1.4电源频率(50±0.5)Hz

4.1.5水样温度(0~50)℃

4.1.6水样酸碱度pH6~9

4.1.7水样悬浮物50mg/L以内

4.2检测用试剂

4.2.1检测实验用水:

不含铅的蒸馏水。

4.2.2铅标准溶液:

由50mg/l或100mg/l的有证标准物质稀释得来。

4.2.3其他试剂:

校正液等其它试剂由送检厂家自行提供。

4.2.4实际水样:

含铅离子的实际废水经稀释得来。

4.3实验前准备

连接电源,按照仪器说明书规定的预热时间至仪器正常运行。

按照仪器说明书规定,用校正液对仪器进行校验。

5功能性指标和性能指标检测

5.1功能性指标检测

5.1.1基本要求

a)仪器在醒目处应标识产品铭牌,铭牌标识应符合GB/T13306的要求。

b)显示器应无污点、损伤。

所有显示界面应为中文,且字符均匀、清晰,屏幕无暗角、黑斑、彩虹、气泡、闪烁等现象,能根据显示屏提示进行全程序操作。

c)机箱外壳应由耐腐蚀材料制成,表面无裂纹、变形、污浊、毛刺等现象,表面涂层均匀,无腐蚀、生锈、脱落及磨损现象。

d)产品组装应坚固、零部件无松动,按键、开关、门锁等部件灵活可靠。

e)主要部件均应具有相应的标识或文字说明,应在仪器醒目位置标识分析流程图。

5.1.2控制单元要求

a)应具有异常信息(超量程报警、缺试剂报警、部件故障报警和超标报警等)反馈功能,宜采用声光电等方式报警。

b)在意外断电再度通电后应能自动排出断电前正在测定的待测物质和试剂,自动清洗各通道并复位到重新开始测定的状态。

若在断电前处于加热消解状态,再度通电后能自动冷却,并复位到重新开始测定的状态。

c)数据处理系统应具有数据和运行日志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输出等功能,应能存储至少12个月的原始数据和运行日志,并具备二级操作管理权限,一般操作人员只可查询相应日志和仪器设置参数。

d)仪器数据单位为mg/L或μg/L,并具有mg/L和μg/L单位相互转换功能。

e)应具备高低量程自动切换的功能,量程切换时不影响监测数据的正常显示和信号的正常输出。

I型仪器低量程为(0.005~0.2)mg/L,高量程为(0.2~0.4)mg/L;II型仪器的低量程为(0.2~2)mg/L,高量程为(2~4)mg/L。

f)应具备对不同测试数据添加维护(M)、故障(D)、校验(C)和标样核查(SC)等标识的功能。

g)数据处理系统应具有数据和运行日志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输出等功能,应能存储至少12个月的原始数据和运行日志,并具备二级操作管理权限,一般操作人员只可查询相应日志和仪器设置参数。

5.2性能指标检测方法

以下性能指标的检测需满足表1的要求

表1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I型

ІІ型

示值误差

±10%

±5%

定量下限

≤0.005mg/L

≤0.2mg/L

精密度

≤5%

≤5%

零点漂移

±5%

±5%

量程漂移

±10%

±10%

电压稳定性

±5%

±5%

环境温度稳定性

±10%

±10%

离子干扰

±30%

±30%

记忆效应

±10%

±10%

标样加入试验

80%~120%

75%~125%

实际水样比对检测

实际水样浓度≤0.005mg/L时,绝对误差不大于±0.001mg/L

实际水样浓度>0.005mg/L时,比对检测相对误差≤15%

≤15%

数据有效率

≥90%

≥90%

一致性

≤10%

≤10%

最小维护周期

≥168小时

≥168小时

5.2.1示值误差

仪器分别对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20%、50%的标准溶液连续测量6次,计算每个标准溶液6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与已知标准溶液浓度的相对误差,取两个标准溶液相对误差值的较大值作为仪器示值误差的判定值。

标准溶液相对误差的计算方法见公式

(1):

………………………………………

(1)

式中:

——标准溶液的相对误差,%;

——标准溶液测定值的平均值;

——标准溶液的浓度值。

5.2.2定量下限

仪器在相同的条件下连续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下限值的标准溶液7次,计算7次测定值的标准偏差S,所得标准偏差的10倍为仪器的定量下限。

计算方法见公式

(2)和(3):

…………………………………………

(2)

………………………………………………(3)

式中:

S——7次测定值的标准偏差;

n——测量次数;

——第i次测定值;

——标准溶液测定值的平均值;

LOQ——定量下限。

5.2.3精密度

仪器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50%的标准溶液,连续测量6次,计算6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以该相对标准偏差作为精密度的判定值。

计算方法见公式(4):

…………………………………(4)

式中:

——仪器的精密度;

——标准溶液测定值的平均值;

——测量次数;

——第i次测定值。

5.2.4零点漂移

采用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下限值的标准溶液,以1小时为周期,连续测量24小时,取前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初始测定值,计算后续测定值与初始测定值的最大变化幅度相对于检测范围上限值的百分率。

计算方式见公式(5)和(6):

数据个数:

x1、x2、x3……x24共24个。

…………………………………………………(5)

……………………………………………(6)

式中:

——第i次测定值相对于标准溶液浓度值的绝对误差;

——第i次测定值;

——标准溶液初始测定值;

——仪器的零点漂移;

——i次测定值相对于标准溶液浓度值的绝对误差中的最大值;

——检测范围上限值。

5.2.5量程漂移

采用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80%的标准溶液,以1小时为周期,连续测量24小时,取前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初始测定值,计算后续测定值与初始测定值的最大变化幅度相对于检测范围上限值的百分率。

计算方式见公式(7)和(8):

数据个数:

x1、x2、x3……x24共24个。

……………………………………………………(7)

…………………………………………(8)

式中:

——第i次测定值相对于标准溶液浓度值的绝对误差;

——i次测定值相对于标准溶液浓度值的绝对误差中的最大值;

——检测范围上限值;

——第i次测定值;

——标准溶液初始测定值;

——仪器的量程漂移。

5.2.6电压稳定性

采用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20%的标准溶液,仪器在初始电压220V条件下连续测试三次,三次测定值的平均值为初始值;调节电压至242V,测定同一标准溶液三次;调节电压至198V,测定同一标准溶液三次,按照公式(9)计算电压变化引起的相对误差,取两个电压下相对误差的较大值作为仪器电压稳定性的判定值。

7

…………………………(9)

式中:

——电压变化引起的相对误差;

——工作电压242V条件下的三次测定的平均值;

——初始电压220V条件下的三次测定的平均值;

——工作电压198V条件下的三次测定的平均值。

5.1.1环境温度稳定性

将仪器置于恒温室内,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20%和80%的标准溶液,依次得到20℃、5℃、20℃、40℃、20℃五个恒温条件下放置6小时后的测量结果。

以三个20℃条件下测定值的平均值为参考值,按照公式(10)计算5℃、40℃两种条件下第一次测定值与参考值的相对误差,取相对误差的最大值作为仪器环境温度稳定性的判定值。

……………………(10)

式中:

——环境温度稳定性;

——5℃条件下第一次测定值;

——40℃条件下第一次测定值;

——三个20℃条件下测定值的平均值。

5.1.2离子干扰

将表2规定的干扰离子分别加入到标准溶液中,加入后的混合溶液中单一干扰离子的浓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铅离子浓度为检测范围上限值的50%,仪器分别连续测量3次该混合溶液的铅离子浓度,计算3次测量结果的示值误差,取示值误差的最大值作为该离子对仪器干扰的判定值。

表2干扰离子及其浓度

干扰离子

I型仪器干扰离子浓度(mg/L)

II型仪器干扰离子浓度(mg/L)

0.1

0.1

2.0

5.0

1.0

2.0

0.1

0.5

0.02

0.5

总铬

0.1

1

5.1.3记忆效应

仪器连续测量3次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20%的标准溶液后(测定结果不作考核),再依次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80%和20%的标准溶液各3次,分别计算两个标准溶液第一次测定值的示值误差,取示值误差的较大值作为仪器记忆效应的判定值。

5.1.4标样加入试验

取实际水样比对检测中任一水样进行标样加入试验。

仪器连续测量水样3次并计算测定值的平均值,于1000.0mL同一水样中加入1.0mL的铅标准溶液,仪器连续测量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水样3次并计算测定值的平均值。

按照公式(11)计算实际水样的标样加入试验回收率R。

…………………………………(11)

式中:

——标样加入试验回收率;

——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水样3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水样3次测定值的平均值;

——标准溶液的浓度值。

注:

标样加入试验中加标浓度一般为水样测定值的0.5~3倍,加入标准溶液后的浓度不超过仪器的检测范围上限。

5.1.5实际水样比对检测

选择三种实际水样,其浓度从低到高基本覆盖仪器的检测范围,分别用仪器和实验室国标方法进行测量,每种水样用仪器测量次数应不少于15次,用实验室国标方法测量次数应不少于3次,在不同浓度区间分别计算每种实际水样测定值与实验室国标方法测定值的平均值之间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或相对误差绝对值得平均值,作为仪器实际水样比对检测误差的判定值,计算方法见公式(12):

……………………………………(12)

式中:

——每种实际水样测定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或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第

次测定值;

——水样以实验室国标方法测定所得测定值的平均值。

5.1.6最小维护周期

仪器以1小时为周期对水样进行连续测量,从测量开始记时,测量过程中不对仪器进行任何形式的人工维护(包括更换试剂、校准仪器、维修仪器等),直到仪器不能保持正常测量状态或连续三次测量结果示值误差均超过10%,同时期间各台仪器的数据有效率应达到90%以上,记录总运行时间(小时)为仪器的最小维护周期。

数据有效率为有效数据与所有数据的比率,见公式(13):

…………………………………………(13)

式中:

——数据有效率;

——有效数据;

——所有数据。

5.1.7一致性

在最小维护周期期间,抽取三台仪器获得多组数据Ci,j(其中i是仪器编号,j是时段编号),按照公式(14)计算第j时段三台仪器测试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CMj,再按照公式(15)计算数据的一致性CM。

…………………………(14)

…………………………(15)

式中:

Ci,j——第i台仪器j时段数据Ci,j,其中i=1,2,3,j=1,2,3,…,m;

CMj——第j时段三台仪器测试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

CM——一致性;

t——仪器的总台数;

m——仪器的数据组数。

注:

当CMj>10%时则视为CM>10%。

6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中第二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相关要求来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