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路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10944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路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路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路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路径.docx

《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路径.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路径.docx

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路径

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路径研究

【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上海正大步迈入服务经济的时代。

加快发展服务业,将推动上海城市的整体转型。

这是上海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上海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必然选择。

文章介绍了上海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上海目前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发展服务经济的建议。

【关键词】服务经济;服务业;发展路径服务经济(serviceeconomy)是以知识、信息和智力要素的生产、扩散与应用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以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为核心生产方式,以法治和市场经济为制度基础,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建立在服务产品的生产和配置基础上的经济形态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世界经济结构已经呈现出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化的趋势。

一、上海服务业发展现状自上世纪90年代,上海制定了以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的“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

经过20多年的产业调整与发展,一分为二地看上海服务经济的现状,有成就也有不足。

1、总体概况1999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8%,首次突破了gdp过半的产业发展指标,到2011年服务业已占上海国民生产总值的57.9%。

图11990-2011年上海服务业比重变化趋势资料来源:

上海市统计局,2011上海统计年鉴目前上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社会从业人员55.9%;三产贡献的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70%;三产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比达到79.4%。

这一组数字是上海服务业发展新态势的标记,由此可见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上海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

2、产业内部结构金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和信息服务等行业逐渐成为上海服务业的主要支撑力量,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70%。

表1上海重点行业占服务业比重年份行业占服务业比重(%)1999年2002年2006年2011年金融28.8621.215.7420.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3.5913.912.768.22批发和零售业22.2821.921.4227.4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2.9917.0125.506.87*房地产10.5213.613.129.18资料来源: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7年之前,《上海统计年鉴》是以“信息产业”为分类统计全年增加值,包含信息产品制造业、信息产品销售业和信息服务业。

2008年开始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分类进行统计。

3、存在的问题尽管上海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过半,但目前的发展情况与建设“四个中心”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首先,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偏低。

自2000年以来,服务经济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新态势,目前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已经接近或超过70%。

与北京、香港以及国外大都市东京、纽约、新加坡等相比,上海的服务业在增速和所占比重上都存在差距。

下表是上海三次产业占gdp中比重与部分城市的比较②。

由表可见,就服务经济的发展进程来说,上海与国际化的大都市还是有一定距离。

表2上海产业结构与国际大都市比较上海纽约东京首尔大阪香港新加坡年份2011年1997年2000年1998年1997年1998年1999年第一产业0.650.450.10.540.0080.10.2第二产业41.4511.9418.18.9625.8915.235.8第三产业57.987.6181.890.573.3184.764.1其次,服务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

目前上海主要发展动力仍局限于传统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餐饮业等。

而反映国际大都市特征的现代服务业依然处在成长阶段,如金融保险业,其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在1994年最高达到50.4%后一路跌落,到2000年以后维持在20%左右。

租赁和商务服务、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测、文化体育和娱乐等现代服务业部门,贡献率虽持续增长,但仍无法成为拉动服务业的主要动力。

新兴产业如房地产业,贡献率忽高忽低,很不稳定。

第三,本地服务业品牌知晓度低。

上海不少服务行业都呈现出如下特点:

洋品牌领跑市场,比如冷饮中的和路雪、雀巢,巧克力中的德芙、乐天,均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外地品牌攻城拔寨,光明受到蒙牛、伊利等外地品牌冲击,凤凰毛毯抵挡不过“小绵羊”,不少上海本地知名品牌风光不再;老字号难觅风采,很多具有浓厚老上海风情的老字号由于各种因素,被迫退出经济舞台,已经难寻踪迹,让人惋惜。

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企业对服务业品牌培育的不重视、不聚焦、不宣传、不推介,导致上海缺少在全国叫得响的服务品牌,也使得服务经济发展的市场拓展受阻。

二、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必要性200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并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上海要大力推进“四个中心”建设。

发展服务经济,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正是上海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四个中心”功能的根本途径。

发展服务业将是上海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上海“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的重头戏。

(1)发展服务经济,适应上海的客观条件,符合城市科学发展的要求。

与需要消耗大量土地、能源的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具有智力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大力发展服务业,既可拉动消费、刺激投资,支撑经济增长,又能够增加就业,缓解资源环境压力。

(2)发展服务经济,是确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基本形态的客观要求。

当今国际经济中心城市都是以服务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形态,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3)发展服务经济,是加快上海发展转型与创新的根本出路。

推进“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是上海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上海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必然选择。

(4)发展服务经济,是做好自身发展与服务全国发展两篇大文章的必然要求。

上海具有较强的要素集聚和科技、教育、人才等优势,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增强为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服务的能力。

现阶段,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发展时机成熟,区位优势明显,中央对上海的要求与上海的发展战略都明确了要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因此,上海不仅迫切需要,而且完全能够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层次的升级,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三、上海发展服务经济的路径研究上海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必须要从各个方面给予有力的推动。

通过对上海实际情况及发展服务业实践的研究,笔者认为,当前上海发展服务经济有如下路径:

1、打造服务业发展软环境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强调,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以开放促改革,以竞争促发展,推动服务业制度创新,完善服务业政策体系,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在打造软环境方面,政府要致力于:

转变政府观念,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尊重市场、尊重企业,依法为广大公民和企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加强制度和法规的建设,尤其是针对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制定包含知识产权、税费、市场准入、投资管理、特许经营等方面的政策;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监管制度,坚决查处违法行为;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利用制度手段保障企业诚信经营,形成诚信的社会风气和环境;加快培养新兴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应国际服务业发展要求的实用型服务人才。

政府要多管齐下,努力营造廉洁高效、诚信公平、文明自律的经济发展软环境。

2、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指按照现代理念统一规划设计,依托交通枢纽,将商务楼宇、星级宾馆、商业设施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合理有效地集中,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具有较强现代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区域,又称微型cbd。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集聚模式会由单一的大型cbd(中央商务区)模式演变成若干个微型cbd,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打造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集聚区是统一规划的,具有产业关联度强的特点,有利于服务网络的形成,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规模经济,降低服务业的交易成本。

其次,集聚区完善了空间布局,将商圈由市中心地区逐渐向周边重点区域分散,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和服务业结构升级。

另外,服务业集聚区有利于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的汇聚,提高了行业效率。

上海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建成了多个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各具特色的集聚区。

十二五期间,上海应继续对区域内服务业的空间和功能进行重构与整合,建设更多的符合城市定位且发展前景看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并对集聚区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大力引导服务业企业,鼓励企业向功能集聚区发展。

3、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宏观经济发展及微观企业运作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是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又是解决社会劳动力充分就业、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结构、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选择。

美国的服务业中,约有70%是面向生产的。

许多国际知名大公司,如ibm、通用电气等具有悠久历史的制造业企业,也已转型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上海产业门类齐全、工业配套能力强,也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而使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4、继续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

《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中强调,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促进服务业拓展国际市场”。

十二五期间,上海要坚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领域和提高服务市场准入度,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提升服务业外资引进的规模和质量,增强上海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建立支持上海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平台,提供市场调研、法律咨询、信息、金融和管理等服务;扶持出口导向型服务企业,大力发展旅游、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进口,着重引进境外先进的经营方式、适用技术、管理理念和经验,提升上海服务业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5、加强高端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服务业能级提升的关键在于人才,高素质人才的缺乏将会导致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为此,要重视服务业人才资源库的培育,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各主要行业应建立专门的人才基金,开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为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重视对本地服务行业人才的培训和提高,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系统。

政府部门应努力创造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使上海对于服务业的高端人才能具有更为强大的吸引力。

以上路径构建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形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进而带动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和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

在发展服务经济的过程中,上海要发挥综合优势,起到“龙头”和示范带动作用,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参考文献:

[1]周振华.服务经济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科学发展,2010(7).[2]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2009(11).[3]徐文龙.大力发展服务业——造就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地位与产业优势[j].上海质量,2004(7).[4]刘曙刚,郝岩.国际化都市高端服务业发展研究[j].现代情报,2007(9).[5]杨亚琴.上海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途径与机理[j].上海经济研究,2005(12).作者简介:

周湘华(1981—),女,湖南祁阳人,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